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丰泽区北峰街道陈氏 直声震天下 清名留史书!

丰泽区北峰街道陈氏 直声震天下 清名留史书!

时间:2022-01-04 23:59:11

相关推荐

丰泽区北峰街道陈氏 直声震天下 清名留史书!

点击上面“垫江陈氏文化”加入陈氏大家庭!

丰泽区北峰街道陈氏:

直声震天下 清名留史书

在动荡的清末,有位泉州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不顾仕途与安危,毅然逆流而上大声疾呼,他就是爱国御史陈庆镛。

陈庆镛以“抗直敢言”着称于世,与朱琦、苏廷魁并称为“天下三大名御史”,《清史稿》列传中誉其“直声震海内外”,深受龚自珍、林则徐等当朝忠正之士的肯定与推崇。

他心系民瘼,力主抗英禁烟,整顿军备海防,倡导改革;他在家乡兴办书院、孤儿院,惩治恶霸,为民请命;他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在朝为官26载,为子孙后世留下的财富,仅有实事求是、尚实崇廉等好家风。

直言敢谏 刚正不阿

陈庆镛的故居“黄门”位于丰泽区北峰街道北峰社区塔后,近年重修过。

陈庆镛,字乾翔,号颂南,泉州丰泽区北峰街道北峰社区塔后村人,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他自少博览群书、胸怀大志,“六经宗孔郑,百行学程朱”,以程朱理学作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绳,尊崇质朴自律的汉儒精神,同时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等思想的影响,关注社会现实,以治事、救世为急务。

据陈庆镛的学生、奉政大夫陈棨仁为其所撰写的墓志铭记载,陈庆镛于清道光壬午(18)在泉州参加科试,时礼部侍郎韩树屏来此视学,试以古学《谏果赋》,“得公卷,大加赏识,以将来必为谏垣名臣,遂拔冠军,取入晋庠一名”,陈庆镛从此开始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陈庆镛登进士第,入翰林,而后历任江南、江西、陕西道监察御史。入仕后的陈庆镛,在为官、处世中,时刻践行自己所推崇的治世理想。他坚持实事求是、直言敢谏,在监察御史任内上奏疏数十,皆切中时弊、激浊扬清。

眼看着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华强行扩大鸦片贸易,陈庆镛忧心忡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初四,在与黄爵滋等42名南方籍在京官吏在北京陶然亭举行“春禊”之机,提出了抗英禁烟的主张。针对清廷政治昏暗、军备废弛的情况,陈庆镛先后上疏《认真训练水师策》《武营积弊疏》《海疆防堵疏》《清查冒军需疏》《整饬戎行疏》等,请求朝廷颁旨谕令各地严格选拔将帅和训练水陆士卒,以加强海防,抗御侵略。但彼时清廷腐败日益严重,这些主张都未被采纳。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告终,朝野上下群情激奋,要求严惩琦善、奕山等投降派皇亲贵族。道光皇帝为了缓和舆论压力,下旨要严惩,然不久后却对他们进行封赏、准备复用。当朝中其他大臣噤若寒蝉时,陈庆镛毅然直谏《申明刑赏疏》,极力弹劾琦善等人,直言“刑赏失措无以服民”,请求“收还成命”,以使“国法稍伸,民心可慰”。这道奏疏有理有据,大胆耿直,措辞严厉。道光帝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惩处了琦善等人。一时间陈庆镛“直声震天下”,“谏草流传,天下之人,争以识色,望风采,思睹其着作”。

敢于直言以谏的陈庆镛,遭受到了排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改任给事中,不久贬为光禄寺署正,次年他解印南归。道光三十年(1850年),宣宗去世,文宗继位。诏命陈庆镛补江西监察御史,再调陕西。尽管曾遭到贬谪,但只要有关军国大计,他依旧初心不改、直言以谏。如为修治黄河南段,上《河防筹书疏》;为巩固民心,培养国本,反对卖官鬻爵,上《请停捐军功举人疏》等。

清正廉明 嫉恶如仇

“主忠信以植根本,守本分以寡过恶”,陈庆镛一生清正廉明,除了正史中留下的清名,还留给民间后世不少嫉恶如仇、秉公执法的美谈。

泉州高甲戏有一出传统剧目《陈庆镛斩皇亲》,就是以陈庆镛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传说惠安一书生带着妻子到京城求学,道光帝的弟弟小王爷贪图其妻的美色,强行抢走,后来,陈庆镛与同朝为官的同乡御史黄宗汉及杜樵林联合商议计策,设计取得小王爷画押的口供,让皇帝及其他皇亲即便有意包庇,也不得不下令斩杀小王爷。

众所周知,监察御史权力很大,但陈庆镛为官26载,却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有诸多清廉故事闻名于世。有一年,他回乡过年,晨起去厨房舀水洗面,灶上锅内不知盖着什么在炖,只听得咕咕直响。他问夫人“所炖何物?”夫人答曰,“炖汝清廉骨”。他不解,上前揭开锅盖,却见锅中是在炖生棉纱。原来棉花纺纱前,须炖去油脂,棉纱才会又好又嫩。陈庆镛这才得知家人不以其在朝为官而收受他人财物,而是谨记其教诲,“取之有道,工买何妨;克勤克俭,毋怠毋荒。”故夫人平日在乡里只能以纺纱织布维持生计。见此状,他既欣慰又惭愧,当下解落身上一块玉佩,去当铺当得五两银,以过年关。

道光二十四年,陈庆镛被贬回乡。随行的有13车行李,路遇抢劫,劫匪打开车上行李包,一看尽是书籍,翻遍行李就是没找到金银珠宝。陈庆镛笑道:“为官,两袖清风,十几车书你们拿去看吧,或许能帮你们洗心革面,老夫奉送也。”

陈庆镛为官之清廉,从其故居亦可见一斑。泉州人常说:“人生三件大事:娶妻、生子、起厝”,起厝(建房)意味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陈庆镛故居为三开间古厝,整栋建筑从内到外简朴平常,不见一处雕梁画栋、安金抹彩的,与一般民居无异。

心系民生 博学多才

陈庆镛所着《籀经堂类稿》,前面的部分有不少奏折,弹劾皇亲国戚而令他“直声震天下”的《申明刑赏疏》就在其中。

陈庆镛身居庙堂,不仅忠君爱国,亦心系民生。在解职返乡后,他对家乡的教育、育孤等民生大小事倾尽全力。

他在泉州创办“清源书院”,并主持金石、玉屏两书院,讲学布道。道光二十五年,他应邀到厦门玉屏书院讲学时,了解到吴河等3人包揽诉讼、欺行霸市、横行乡里的情况后,严责厦门道台将3人绳之于法,并亲临监斩,大快民心。

出身于庶民家庭的陈庆镛,深谙民间疾苦。道光二十四年,当他看到家乡有不少弃婴时,便在安海积极倡办“育婴院”,强调“既要收养弃婴,还当具培育之责。”此举不仅开了泉州义务教育的先河,也感动了社会各界和海外华侨,纷纷为之解囊,使育婴院得以维持并延续至今。

除了办学讲学、倡办育婴院,陈庆镛还潜心着书立说,精研汉学,博学多才,“精研理学,而制行则服膺宋儒,文辞朴茂”,对钟鼎考释、词章碑志,均有精深造诣。他一生着述宏丰,留下了《籀经堂文集》《三家诗考》《说文释》《古籀考》《齐候铭罍通释》等着作。着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称其“谈经颇似李文贞(安溪李光地的谥号)”,对其治学之严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实事求是 世代承扬

陈庆镛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刻石镶嵌在居住的房子上,可以看出其处世治学的态度。

陈庆镛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被他嵌入故居黄门护厝的门楣上——其题于咸丰丙辰年(1856年)的“实事求是”。这既是他着书立说的准则,也是他一生为官、处世的准绳,更是他留给子孙后世最重要的财富。

在良好家风的引领下,陈氏子孙人才辈出,涌现出多位各行各业的翘楚。有意思的是,陈庆镛传至现代也不过七八代,其中便有两三代人,追寻他的足迹,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他们时刻谨记先祖实事求是、清正廉明的家风祖训。

陈家让是陈庆镛四世孙,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工作,是资深的摄影记者,报道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同时,还利用几年的业余时间,抢救性地拍摄了濒临灭绝的昆戈脸谱,为北方昆曲留存了一份极其珍贵的脸谱资料。他先后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新华社监察局局长,于北京去世。陈家让的夫人张淼回忆说,陈庆镛对陈家让一生的为人处世、工作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婚后,他曾多次对妻子说:“做陈庆镛的子孙,就要像陈庆镛的子孙。”身为中国书印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陈家让,家中正厅醒目位置长挂着的是一幅他手书的“实事求是,祖宗教导”,他毕生都将这句话奉为圭臬。

陈家让工作十分勤恳、严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工作一定要做好。”任新华社监察局局长后,他处理过几个在当时较为棘手的案件,由于他不计个人得失,肯下工夫、肯用脑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依靠群众,办案十分扎实。一旦有案件要查,他常常要连续几个月开展深入的调查工作,休息日也不着家,往返于几个小区、几十栋楼房,向有关人员一一调查取证,抽丝剥茧、反复求证。他善于啃“硬骨头”,查实处理了分社不团结互相使绊子、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检等一系列棘手案件,有不少案件经他调查,还原真相,当事人得以正名。

与先祖陈庆镛一样,陈家让坚守廉洁底线,因为油盐不进,背后被人戏称为“活化石”。工作中严肃认真的陈家让,生活中也与先祖一样,时刻牵挂弱势群体。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这件衣服再帮我补一补,还能再穿。”张淼回忆说,陈家让一些贴身衣服,总是一补再补,吃、用方面也十分节省,家里稍微有点积蓄,他就寄到瑞金山区,那边有他们资助的6名贫困学生。

来源:泉州网。

感恩阅读,如有收获请在下方留言点击

“好看”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垫江陈氏文化主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