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制扇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徐义林

制扇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徐义林

时间:2020-04-01 08:05:07

相关推荐

制扇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徐义林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会出现一个比较经典的道具,那就是扇子!

除了装十三,还能当做独门暗器。

一把扇,白衣胜雪,“哗啦”一声开扇响脆,便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比如香帅↓↓↓

当然也有不看脸的情况↓↓↓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古人都爱折扇,文人雅士几乎人手一把,可不是为了纳凉,而是一个“雅”字。

一把好的折扇,是能够体现自己的品位和身价的。

而在全国各地的制扇业中,以苏杭扇最具特色,名声也最为显赫。所谓“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

扇骨取材以竹为主,又有檀香木、红木、象牙、玳瑁等珍贵材料,水磨扇骨更为上品。扇面大多用宣纸裱成,有“素面”和“画面”两种。

上手服帖顺滑,一开扇声音“哗啦”响脆,轻摇两下,轻盈但又压手。

扇骨刻上清浅梅花,扇面画上锦绣山河,若有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的题字,那这扇子便更是不俗。

可这极致的雅背后,是制扇人实实在在的汗水和付出。

挑选竹子,是最基本的眼力,以五六年的“冬瓜皮”最佳,若有香妃、梅鹿这样的极品,又当别论。

上好的竹材经煮、晒、劈、成形、烘烤、打磨后,或雕刻,或髹漆,再经烫钉、装配等70多道工序,还不包括扇面制作。

竹扇骨的制作,是竹扇的核心,好的扇骨放平在桌上,四角不见翘,竖起站立不会倒。

制作扇骨其实很复杂,在刀工、刨工、锉工、火工、磨工等工序上都要拿捏到位。一般要经过选大料、下料、削边、打眼、大骨打磨、挖肩、搒大骨、小骨配色、浸水、锉头、小骨刮篾等二十几道工序。

选大料

下料

削边

打眼

大骨打磨

挖肩

搒大骨

小骨配色

锉头

小骨刮篾

抛光粘扇面

打磨

检查

可苏州从来不乏纸扇高手,如明清时期的沈少楼、蒋苏台、柳玉台、张芝山、马小官等,近代的杨永生、杨子英、杨春来、史培生等,当今有徐义林、陈琴、邢伟中、王健、曹小弟、王建平等制扇名手。

今天的主角便是“江南扇王”徐义林。

这么说吧,在苏州,有一项世界“非遗”昆曲,人们通常用“水磨调”来形容昆曲,赞叹昆曲的一唱三叹,余味悠长。在苏州,同样配得起“水磨”二字的,就是徐义林的水磨扇。

有称“水磨骨”的,也有称“水磨玉”的,意思都相近,本是山中一翠竹,到了徐义林手中,就能打磨出骨玉气质。

一把上佳的水磨扇骨,犹如上了漆一般,一扇在手,如持光华。

▲徐义林,1933年生,扬州广陵区沙头镇霍桥邱卜村人,苏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15岁开始在“胡汉东制扇作坊”学艺,1954年进苏州扇厂任制扇技师,八十年代负责扇厂产品的打样、设计工作。曾根据传统折扇中的圆头、燕尾方、方根等3种基本形状以及相关记载,演化出了数十种乃至上百种形状各异、多姿的扇骨,如代表作“水磨骨竹折扇”和尚头、燕尾方以及紫檀木、乌木、红木等,深受收藏家的喜爱。1983年,他研制的2米长巨型折扇,曾创当时的全国之最,在全国制扇行业引起轰动。不仅如此,技艺高超的他,还能修复古旧扇骨,令人称绝。,被文化部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后仍教子带徒。

对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人来说,青少年时期是近代中国最为动荡的岁月。但所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人要有一门手艺,走到哪里都不怕。于是15岁那年,徐义林背负着奶奶的殷切目光,踏上了南下苏州求艺的路程。

本打算跟着父亲学纺织,后经人介绍来到胡汉东门下,正式拜师学习制扇。“师傅的作坊就在桃花坞附近。那时候,桃花坞大街有几十家这样的作坊呢,都是一家一户的。”老人回忆说。

桃花坞,一个很苏州的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桃夏花,吴侬软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是的,徐义林后来也便把家安在这里。

“那时候,都是学徒三年,再跟师傅做三年,就算是满师了,也就可以自己出去做了。但是制扇技艺非常复杂,就算学了几年,做出来的扇子,还是拿不出手。”

初学制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劈篾片。这就需要将一根根竹子,劈开制成篾片待用,这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活计,每天对着竹筒,都要劈出长短粗细厚薄一致的篾片来。在制扇过程中,要用到各种刀具,特别是用来做造型的,长近一米,刀口锋利,需将长刀刀柄系于腰上,手按竹片切削。

“初学时,没人的手上不被刀割伤过的,刀口磨得不锋利,就容易打跳,直接切到手上,鲜血淋漓。”徐义林回忆道。这样的辛苦,却是必须要吃的。那时拜师学艺,都要下“关师子”,现在讲就是保证书,在三年的学艺过程中,你如果坚持了下来,师傅不会收你一分钱,平时还会管饭。但是若是半途而废,则要补偿给师傅一笔费用。同时与徐义林进入扇庄学艺的,有七八位学徒,最终坚持下来的,不过两三人。

那时师兄弟还是比较多的,平时大家也有个比较,不但比好,还要比快。哪个做得不好,或是不够努力,师傅也不客气,拿起竹条就是一顿抽打。但是,这样的惩罚,徐义林一次也没挨过,平时的勤学苦练,让他很快就掌握了制扇的基本技巧。日常的所下苦功,又让他的技艺领先于别人。师傅不但不苛责他,甚至还奖励过他两套衣服,一棉一单,足以看出师傅对他的青睐欣赏。

解放后,1954年,苏州地方政府将原来私人的十多个制扇作坊合并,成立了苏州扇厂。从此,徐义林就成为了国营企业中的一名制扇技师。当时,在扇厂里从事制扇行业的,共有108人,也被戏称为“108将”。

“那时候厂里有时会进行评比,每个人都制出扇子来,但是抽调名字,只用代码,由厂领导和老师傅进行打分,扇骨不平要扣分,大小不均要扣分,有的扇子最终只得了五六十分,而我的扇子都是满分,男扇100分,女扇100分。”徐义林回忆道,“那时候我的收入也高,按件取酬嘛,做得多做得好,收入就比别人多出一大截来。”

扇子做得好,性格也如同手中的扇骨,根根挺直。所以“文革”期间,徐义林也没少吃苦头。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数百年的传统工艺延续重生。苏州扇厂恢复了工艺扇的生产研制,把徐义林调入设计室,专门从事工艺扇的打样、研制、创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徐义林在厂里设计的折扇,取名为“孔雀牌”,打开折扇的那一刹那,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华彩艳丽。由于做工讲究,“孔雀牌”获得了省轻工产品奖。于是,苏州扇厂干脆把“孔雀牌”就定为厂里的注册商标。

徐义林试验了多年,还研制出了“闷钉” 技艺。一般折扇大骨上都有串扇骨的钉头,“闷钉”则光洁不见钉头。虽然古人有此工艺,其办法是在大骨头上镶嵌一片,但徐义林不拘泥于古人,采用不加片的一体制作工艺,制作也就更难。

还有“合青”技法,即所有小骨用薄如纸、相对称的一层玉竹表皮和一层乌木片粘合而成,两面黑白分明,轮口不见胶,至今是徐义林的独门绝活。

数十年来,徐义林研制、配置、修复各类扇骨已数十万计,无论品种数量,还是质量及品味在江南无人能与之比肩,故被行家们称为“江南扇王”。

退休后的徐义林把重心放在了各类材质扇骨的制作等方面,其出手之作,皆非凡品,各地上门求扇的人络绎不绝——苏州桃花坞“打线场20号”。

不足5平方的小房破旧逼仄、平凡无奇,桌子、凳子、厨柜上放满了各式工具和原料,紫檀木、鸡翅木、香妃竹、毛竹、象牙、牛骨等。但对于圈内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处圣地,因为无数把极品苏扇,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徐义林说,年轻时候制扇,是为了生计,要养活一家人。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压力了,现在制扇主要看心情,要是心情好,一个月能制上好几把。

▲ 徐义林 玉竹古方扇

每一把精品扇,徐义林都会画下设计图,这是他在国营苏州扇厂设计室时养成的习惯。“每一副扇骨都代表了一把制作成功的扇子,到现在已经有百余把了。”

后他将这些设计图标注尺寸比例、汇聚成册,便是《徐氏扇谱》。“金钱白果头、金鱼头、直方头……”每一把扇骨画的下方都标注着形象的名称。它们有的创作于三十年以前,有的则是近几年的“新作”。

传统的扇头,无非燕尾、圆头、方根三种,徐义林便根据这三种基本形状,演化出了数十种形态各异,巧丽多姿的扇骨来,如金鱼、花瓶、半圆、月牙、琴方、玉兰、双瓶、马牙琴、古方拱轮、直肩直方等。后来,他又自创出多种扇头。如今记录在册的共计150多种,都是徐义林一生的心血。

徐义林说,现在国家对制扇还算重视,但是继承人没有了,只好自己一代代传下去。“画了这么多(设计图),也想给后辈留一门吃饭的手艺。”徐义林说,这算他对孩子们一点小小的“私心”。

令徐义林欣慰的是,他两个儿子都在做扇子。

当初在家做扇子,徐义林的本意只是补贴家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他手艺的耳濡目染中,先后走进了制扇行业。

小儿子徐家东传承了制扇技艺,在桃花坞大街上开了家名叫东云堂的制扇坊,与父亲共同参与设计制作。他制出的扇骨工艺精巧,款式丰富,而且很见文人的“书卷气”,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大儿子徐志明则在在浙江安吉开了家扇厂,从事折扇的新品制作和经营。

编辑:谭媛媛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