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解读(三)

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解读(三)

时间:2021-08-26 07:49:35

相关推荐

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解读(三)

(-06-06)

·文/李梦瑶

·《艺术科技》08期

·非遗中华(feiyizhonghua)编辑整理

·转载注明出处。

书接前文: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

文化月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是活态的,那些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重要民俗活动,只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如“泰山封禅”一类的大型仪式活动,都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您是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说法的?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活态”性。那些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后来消失了的,哪怕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传统文化事项,也不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泰山封禅始自秦朝,是典型的传统文化。自秦始皇登泰山祭天之后,许多朝代的帝王一旦登基,都会率群臣赴泰山祭天以示君权神授,仪式规模也相当隆重。但即或如此,这类项目也不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并不是说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重要,而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首先必须是活态的,必须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而泰山封禅尽管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早在宋代就已经绝迹,像这样绝迹了1000多年的遗产项目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非物质”类的地域标志性文化是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标

文化月刊: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找当地“非物质”类的地域标志性文化。通常,一个地方最有名的地域标志性文化——诸如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表演艺术、传统仪式或节日等,都可中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说法对吗?

苑利:有人经常为找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愁。每当这时,我都会给他们出主意:“这简单得很,你到当地问问,这里什么最有名,这最有名的东西,只要是‘非物质’类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来也灵,过几天朋友就回了电话,告诉我一下找到好几个。我说的“最有名的”,用学界的行话来说,就是地域标志性文化,也就是当地最有名的、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标志性文化有两种:一种是非物质的,如到了北京,北京的烤鸭、京剧最出名,北京烤鸭制作技术、京剧表演艺术,就是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金华,金华火腿最出名,那么,金华火腿制作技术就是金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样,庆阳的香包、天津的狗不理、东阳的木雕很有名,那么,相关的制作技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只要是非常优秀且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知识类、表演类、技术类、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都可视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一种地域标志性文化是物质的,如北京的天坛、故宫、颐和园,西藏的布达拉宫、色拉寺,由于这类遗产是以物质的形式呈现在你面前的,我们将这类遗产称为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虽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

因为只有掌握了修建天坛、故宫、颐和园的宫廷建筑营造技术,你才能建造这些宫殿、庄园。所以,如果你找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可以去找当地最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的鼓楼、羌族的碉楼等),找到这些物质遗存,只要是相关的制造技艺、营造技艺还在,都可以直接申报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的生产知识也应该得到传承

文化月刊:土产知识(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方面的生产知识)算不算非物质文化遗产?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大的类别来说,大致可包括表演艺术(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和传统仪式(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三大类。这个分类所含内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大体一致,其中就包含生产知识。但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中,迄今都没有“传统生产知识”一项。这说明中国有关部门并不认为传统生产知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在农林牧副渔各业所积累起来的足以代表一地最高科技水平与独特智慧的生产知识与经验,是人类创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这笔财富,不但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先所创造的各种生产经验,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祖先创造的各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并巧妙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信仰体系,观念体系与价值体系。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生产文明,克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等传统养殖方法,如今被称为“稻鱼共生系统”“稻鸭共生系统”和“稻蟹共生系统”,这些传统的农业养殖方法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经验,将这些传统生产知识运用于现代养殖业,不但可以清除田中的杂草与害虫,避免施用农药、化肥给稻田带来的污染,获得稻米丰收,同时也可以通过水田养鱼、养鸭、养蟹而获得渔业、家禽业上的丰收,从而较好地解决稻作民族食谱中脂肪、蛋白质不足的问题。这些人类在近万年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无形经验,没有理由不去继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