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当代书法家吴广水小楷作品欣赏

当代书法家吴广水小楷作品欣赏

时间:2019-09-20 11:15:35

相关推荐

当代书法家吴广水小楷作品欣赏

吴广水访谈视频

吴广水1963年生于安徽无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中心书法家,安徽省书协理事,巢湖市书协副主席,巢湖市政协委员,巢湖市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优秀奖(最高奖)

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奖

1998兰亭奖牡丹杯新人奖

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展优秀奖

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

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翰墨颂辉煌”全国书法大展

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

99《书法报》读友书法大奖赛一等奖

安徽省文化厅社会文化系统书法大赛一等奖

黄山全国书画大奖赛一等奖

97全国扇面书法大赛一等奖

第五届赛克勒杯国际书法大赛一等奖

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金奖

《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之友》、《中国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均作专题刊载,出版了《吴广水书法集》。

精彩作品欣赏

王雅宜《送陈子龄会试》无一笔中锋,迥异时俗,自辟蹊径,结体随字立形,又不蹈袭前人,全无机心。如七宝楼台,玲珑剔透。又如闺中女儿不欲直视,缱绻消息,断非小家碧玉所侈言。顾复《平生壮观》评:余观明世人书皆以笔尖作楷,秃笔成行,亦得擅名于时,王履吉沉著雄伟多筋得气势……云云。可足山人偏侧锋资证耳!余每谛观熟习,自谓可以去俗态,涤躁心。……书法所以移情,于焉可观!

崇尚细节与精致

吴广水/文

没有值得炫耀的经历,也没有特殊的背景,长期以来,写字对于我仅仅是一种习惯,现在看来,更是一种责任。

很清楚地记得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要求写毛笔字,我便从父亲手上接下了爷爷传给他的也不知使用了多少年的砚台,很沉很沉,心里有种莫名的感激。语文课和大字课时,我总是端端正正地将砚台摆放在课桌的右上方。三年级时,作文一律要求用毛笔完成,不许涂改,不能潦草,更不得出格,否则便会受到重罚。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一直伴随我到五年级。我顺利地经受了考验,时常受到汪老师的表扬。

汪老师的毛笔字是远近闻名的,他总是说读书人写好字是情理之中的事。汪老师用石灰浆在学校的一堵墙上书写的大字,每字逾两米,精美绝伦。我没能亲睹书写场景,总觉得是个遗憾,在以后的日子里,每经过这堵墙必伫立良久,服膺长叹,学校早作他用,不复谛观,这面墙只能定格在美好的回忆里了。这些童年的岁月也许在别人眼里早已淡忘,对于我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初中时,认识了我的另一位启蒙老师丁以任先生,他使我了解并接受了宣纸,继而让我知道了书法上有颜、柳、欧、虞。倘使说在汪老师那里,我收获了兴趣和基础的话,在丁老师那里,我则体会到了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能令人心折,给人震撼。丁老师个子高,面容清癯而白皙,有洁癖,颇具士子之风,写字时对笔墨纸砚印章印泥都颇挑剔。不知道是他维护了书法的圣洁,还是书法赋予了他绅士的形象,他的绅士风度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丁老师从不轻易给人写字,对我很是偏爱,赐了我一幅“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的墨宝,至今还在鞭策着我。

刚二十出头,我凭一手漂亮的小楷在地方上出名了,也正因此,被县剧团录用,从此我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县城户口、住房、对象……一切的一切,这在当时无疑于喜从天降,我从此告别了农村,来到了陌生的县城。正是在这期间,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爱好书法的朋友都知道,桌面上能看得过去的作品,一经放大立起来看,往往就百弊丛生,如重心失衡,字与字间乏联系,大小、避让、疏密关系不当等等。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写幻灯卡片,并将写好后的卡片放大数十倍让观众来看。我在卡片写与放的不尽循环中,展现自己,审视自己,改造自己。是我用毛笔书写的卡片再现了剧本里的悲欢离合,舞台上的意韵悠长,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留恋那时的工作,真希望再有一次写幻灯放幻灯的机会。

我对书法的痴迷越发不能收拾,陆续地订了《书法》、《书法报》、《书法研究》,是这些专业杂志伴随着我成长,我通过这些专业杂志学到了很多的书法知识。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参加了县里的书法组织,参加了在上海的书法函授学习。我的作业竟意外地被函授老师当成了示范,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函授结束后,老师多次给我写信敦促我出本小楷字帖,这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啊!我没有出帖子,不想被光环冲昏大脑!时至今日我对办展览、出作品集还是持慎之又慎的态度。

1986年的一个夏天,我有幸倾听了林老散之先生的教诲,老先生因为耳背,桌上备了些铅笔纸条,以便于交流。先生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安徽来,然后先生问了一些书法问题,我凭着自己对书法朦朦胧胧的感觉,一一回答了他的提问,先生便在纸条上写道:“悟性超拔”,先生最后问我写谁的字?我告诉他行书写上海胡问遂,小楷写唐钟绍京《灵飞经》,林老稍作沉思,在我的字下,以拿毛笔的姿势,一笔一画地写道:胡字不能学,他是今人;小楷宜学王右军的《乐毅论》、《孝女曹娥碑》。林老字字千钧,透辟入微,使我醍醐灌顶,指导我走上了取法乎上、简约高古的书法大道,如果我后来能取得一点点成绩,那都得益于林老这样的明师给我指点的这条康庄大道。

从此我上溯魏晋及六朝碑版,下探宋元明清,凡性之所好,不废今古,有意识地从碑帖中汲取养分,于《李秀碑》、《瘗鹤铭》、《龙门二十品》用功颇多。

在浩瀚的书法长河中,我钟情于小楷的精湛,用功也最勤。钟王的厚重与质朴,简牍墓志的古典与神奇,八大的空灵与简约,赵之谦的坚凝与磅礴,何绍基如舞女插花般的韵致,王宠不经意中的萧散……唐代著名诗人司空图《于李生论诗书》中说:“梅止于酸,盐至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我把这质朴、神奇、简约、坚凝、萧散看成是我“做菜”时的佐料,不断地调试,试图将它们杂糅,试图能够让近亲结合抑或远亲杂交。

小楷绝不是弱气和小气的代名词,我喜欢小楷是因为我崇尚细节,崇尚精致。今人手法之所以与古人差距太大,皆缘于一颗浮躁之心,我只管往“精”处写、往“纵”处入。我拟刻了两方印,一为“细字细看”,一为“拂暑”,它们既是欣赏的过程,也是欣赏的目的,目的可以在过程中实现。

一个人来到世上总有一桩大事在等着他去做。本能地在众多艺术样式中,我选择了书法,从一开始的发蒙到对书法模糊的认识,以及今天挥之不去的情结,一路走来有着不被人知的汗水,好在这体验的过程也是精神世界愉悦的过程。

世人说为善最乐,我认为寄托也能让人得到至乐。我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书法里,仰望贤哲,仰望大师,我把这寂寞的快乐寄托在书法中,传递给自己,也传递给他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