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银行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如何改变政策松 执行紧 问责严的局面?

银行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如何改变政策松 执行紧 问责严的局面?

时间:2019-05-16 03:42:32

相关推荐

银行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如何改变政策松 执行紧 问责严的局面?

目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已经成为一个政策性特别强的任务性制度环境,特别是加大贷款的支持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银行的热点。但是,银行加大贷款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会不会成为政策上唱唱高调、行动上一步三摇、报表上热热闹闹呢?从而形成在银行贷款支持民营企业时政策宽松、执行从紧、问责从严的局面呢?

在监管政策和银行贷款支持民营经济的信贷政策上,无疑进入了一个宽松的快车道,确实可以解决民营企业目前的融资困境。但是看起来风光无限的扶持政策和融资支持政策,现实中也许会出现落地难的问题,也就是说,那些铺天盖地的政策、座谈会和合作协议,也可能只仅仅出现在文件里和会议要求里,而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仍然会出现从紧的状况。

真正要形成对民营企业贷款“敢贷、愿贷、能贷”的局面,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之外,还要有许多制度性建设、机制性保障和环境性利好才行。

第一、要对民营企业贷款“敢贷、愿贷、能贷”要取决于民营企业社会融资的整体环境改善

民营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大环境的支撑,因此,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加码,助推更多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实体经济,助推宏观经济尽快触底反弹。

目前,民营企业由于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限制,本来就是以银行的融资能力为主,虽然说占我国新增国民生产总值60%的民营经济只占银行贷款融资的30%,但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十分单调,银行贷款仍然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据数据显示,约65%的民营企业通过各个银行筹得资金,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比例不足30%,其他方式取得的融资所占比率更低,仅占约16%,最少的债券类融资比例仅有2%。因此,贷款融资已经是民营企业的融资主渠道。同样,在民营企业其它融资方式越来越少、融资渠道越来越窄、社会融资环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能力也会受到严峻的考验,而无形中会降低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意愿。

因此,要真正形成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敢贷、愿贷、能贷”,不能仅仅靠银行贷款的增加一种渠道的努力,还要改善了营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环境,还要从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这才能弱化银行对民营企业借贷的恐惧心理,强化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意愿。

第二、要建立和强化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持续制度环境

应该说,我们的银行业监管政策上一直是对小微企业支持和倾斜的,虽然没有提出过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目标,但是在支持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仍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要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信贷支持问题,要避免出现以下两大问题:

一种是大的民营企业和好的民营企业过度授信和过度信贷投放,导致一些大的民营企业和龙头民营企业融资过度,从而由融资难转变了融资过度而可能出现过度投资和过度扩张,从而加大企业的发展风险和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种是一些本来应该淘汰、应该倒闭、应该调整结构的民营企业继续得到了银行的信贷支持,短期内的融资难解决了,但是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结构复位,进而导致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下行。

第三、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银行业和银行内部考核激励机制

银监会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要于每年年初制定民营企业服务年度目标,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中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权重,加大正向激励力度。

但是商业银行要解决对民营企业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还要从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评价考核机制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两个方面入手。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不能简单地提出一个比例目标和规模目标,还应该有质量要求,在对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时切忌一个指标进行一刀切,也切忌目标要求和考核要求脱节的现象发生,曾经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提出不能以存款做为对机构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但是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考核评价却仍然是规模论大小,这样的评价机制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为迎合监管评价而拼命发展一些业务而忽视其发展的后果。

同时银行内部也需要加快调整考核激励政策,切实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为民企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比如持续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提高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在内部考核中的测算权重和系数,提高支持和发展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建立民营企业白名单,为普惠金融业务配备专项规模,引导分支机构提升支持民营经济积极性,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投放和授信占比。更重要的是,要探索积极的有效防范民营企业风险控制的系统、方式和能力,防止大水漫灌式的信贷投放而忽视信贷风险。

第四、要建立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的宽松环境,确保银行信贷人员和风险控制人员的护身符和安全感

不敢贷是什么?是怕。怕什么?怕承担责任。单纯地看不敢贷款是没有担当和责任的表现。但是谁又愿意为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为民营企业贷款之后,出现后果以后由自己这这一信贷过程和结果“买单”呢?

银监会《通知》明确指出,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重点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将授信流程涉及的人员全部纳入尽职免责评价范畴。设立内部问责申诉通道,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相关人员责任,激发基层机构和人员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梳理授信服务全流程、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厘清各环节责任,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解决各级分支机构“不敢贷”的问题。

在监管层面如何保障银行信贷业务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正当业务发展的权益,如果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的容错空间和机制,在对商业银行评价是提高对民营企业贷款不良贷款率的宽容度,在计提损失拨备、核销不良资产、提供税收优惠等方面如何确保银行的自觉支持能力。

同时,商业银行内部如何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机制,所谓“敢贷”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尽职免责、纠错容错机制,加快制定配套措施,修订原有不合理制度,激发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作者:麒鉴,财经金融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