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台北故宫文物大观—佛教法器 供器

台北故宫文物大观—佛教法器 供器

时间:2022-05-22 13:03:16

相关推荐

台北故宫文物大观—佛教法器 供器

法器,是佛教中斋时所用的祭器、乐器、服饰等之统称。

佛教在唐代传入西藏,后因元人的笃信宗教,使西藏佛教更盛,并衍传至中原。明代初叶,赐诸法王以红色袈裟,故人称此时为西藏佛教为红教,其后,红教教规逐渐松弛,而有吞刀吐火的情事,而宗喀巴发愿改革,改着黄衣、黄帽,于是开祖黄教。

宗喀巴二大弟子 — 达LAI与班禅使黄教大盛于西藏,二人不但为西藏宗教领袖,亦为当地政治领袖。达LAI与班禅并藉「呼毕勒罕」转世救人,而世代相传。

清朝平定蒙古、新疆与西藏,知喇嘛教在当地的势力,于是竭力提倡,京师之地既建喇嘛寺庙,宫廷中亦设佛殿。宫中所藏法器,质精工致,一部分为当时达LAI与班禅所进贡,或用兵边疆所得,一部分为宫内仿制者。

蒙藏喇嘛教法器中,崇尚以人头骨做法器,系选大喇嘛或高贵的人死后的头盖骨制成,梵语称嘎布拉,甚为尊贵。

宝箧印塔

【唐朝】

文物朝代: 唐朝

公元纪年: 905AD

年号: 天佑

文物描述:此塔由可重组的四部份相互迭置而成:塔基、塔身、覆钵和塔刹,以铜片敲击成型,外镀金几已尽退。塔基为须弥座,下三层,上二层,侧刻直线,仿砖砌效果,中间最高层每面开三云形窗,基座内层顶部浮雕莲花,中央一圆孔,直径三公分。基座正面三边刀刻铭记。塔身四面各开一圆拱型龛,龛上左右各立二人,龛侧柱上各一立鸟,尖喙羽冠,翼丰微扬,塔身四面接合而成。四龛分别为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饲鹰救鸽-菩萨右腿侧伸,左腿盘坐,右上一人持剑,右前一人持秤;月光王捐舍宝首-菩萨头上一树,是系发所在,二人持剑分别立于菩萨头上和头前,一人在前下方伸手捧接;慈力王割耳燃灯-菩萨半跏而坐,一手置一人头上,外围众人环绕,座前三羊低首;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菩萨右手似持如意状物,侧身弯两膝似飞身而下,座下二虎。人物间均以镂空处理。塔顶每面二山花蕉叶形,每片分二层或三层,一部份可辨识为佛诞生、浴佛、掷象、剃发,可能是佛传故事。塔顶浮雕莲花,略突起成丘,代表覆钵,中一圆孔,塔刹固定其间。塔刹以相轮、宝珠组成,由剎柱贯穿。

主体质地: 鎏金铜

文物尺寸:高:18.5cm总重:627.3g

款识: 【位置】外壁

【语言】汉文

【技法】刻款

天佑二年三月五日敬造/舍利塔一座为父母/一切众生咸同斯福

鍍金壇城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银胎镀金满达。坛面平素,周侧敲花,饰梵字与卷叶团花纹,雕制工整,镀金厚实。坛底随附五色哈达,迭放工整。并附木座

主体质地: 鎏金铜

文物尺寸:高:4.8cm径:18.7cm

色彩: 泥金

金刚铃、杵

【明朝】

文物朝代: 明朝

公元纪年: 1401AD~1500AD

文物描述:杵的两端,五股组成,摩羯首衔之,其下托以莲座;全器棱线浑厚劲健。铃的五股杵形把柄亦相同,莲座下的文殊菩萨首为智能的象征,脸形宽短,眉眼斜长,宽鼻翼,厚唇嘴角上扬,有印度、尼泊尔风貌。铃身的莲瓣、法轮、杵、梵文等浮雕装饰,均细致圆润而清晰。两器共置于一描漆皮盒内。漆色黯褐,盒壁隐约为大朵满铺的莲花,及带状的连枝菊花与回纹、涡卷纹、三角纹等。盒底为一长喙鹊鸟展翅立于莲花上。

主体质地: 鎏金铜

文物尺寸: 高:18.2cm 径:10.1cm 长:14.1cm 宽:4.6cm

款识:

【语言】藏文

【技法】写款

附皮盒一,内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布达拉庙内密藏供奉,尊圣喇嘛根敦札木素、达LAI喇嘛索诺木札木素、及五辈达LAI喇嘛等手内常执,尔马时成造之大利益铃杵。」

【语言】满文

【技法】写款

附皮盒一,内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布达拉庙内密藏供奉,尊圣喇嘛根敦札木素、达LAI喇嘛索诺木札木素、及五辈达LAI喇嘛等手内常执,尔马时成造之大利益铃杵。」

【语言】蒙文

【技法】写款

附皮盒一,内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布达拉庙内密藏供奉,尊圣喇嘛根敦札木素、达LAI喇嘛索诺木札木素、及五辈达LAI喇嘛等手内常执,尔马时成造之大利益铃杵。」

【语言】汉文

【技法】写款

附皮盒一,内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布达拉庙内密藏供奉,尊圣喇嘛根敦札木素、达LAI喇嘛索诺木札木素、及五辈达LAI喇嘛等手内常执,尔马时成造之大利益铃杵。」

喀章嘎(天杖)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铜镀金杖,作六角形;杖首为珊瑚瓜、金镶松石十字杵、三世佛首;在过去佛首端有嵌孔,原应接铸有金刚杵。

文物尺寸: 长:36.2cm

右旋白螺★★★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纹识描述:吹口饰莲瓣及卷草纹,外板则镀金,并敲饰五瓣花式锦、铸藏文赞词与卷草纹,缘镶珊瑚、松石、青金石等。

文物描述:附描漆皮盒。盒盖内墨着汉、蒙、满藏四体书,另附白帛墨书楷字赞词。印度圣贝,螺体上下加镶镀装饰吹口及护板,护板钉接于螺口与底端,内板银质,刻藏文右旋螺赞词及汉、蒙、满、藏文款识。藏传佛教法器海螺是法会时吹奏的乐器之一。佛经上讲释迦摩尼说时声意洪亮,犹如大螺贝之声响彻四方,使闻声者可以驱魔,灭诸罪障。自然生长的螺纹自左向右旋转,此种右旋白螺少而珍贵。

文物尺寸: 长:18.9cm 宽:9.4cm

签:汉、满、蒙、藏四体书:大利益吉祥右旋白螺乾隆五十二年八月,赐福康安带赴台湾剿平逆贼林爽文,庄大田等,往来渡海平安。五十三年七月凯旋后缴回供奉,永贺护佑普被吉祥。

款识: 【位置】外底

【技法】刻款

汉、满、蒙、藏文款识:「乾隆年制」

【位置】内壁

【技法】刻款

汉、蒙、满、藏文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蚌壳五佛冠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644AD~1911AD

文物描述:五佛冠为珠母贝壳刻成,每叶作髑髅首顶着火焰,是佛的忿怒像。其中央一叶,背后浅刻折枝梅花图,运刀流畅,显然系由汉人所作的对象改刻成。五佛叶缝在红布系带上,并饰珍珠、珊瑚珠、青金石珠于其间,系带一端墨书经咒字。

文物尺寸: 高:7.0cm

签:附黄签:「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初九日收造办处呈览蚌壳五佛冠一顶」

款识:

【语言】蒙文

【技法】刻款

木刻盖刻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九日,大学士公福康安,委员解到廓尔呈缴札什伦布镶嵌蚌壳五佛冠一顶。」

【语言】藏文

【技法】刻款

木刻盖刻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九日,大学士公福康安,委员解到廓尔呈缴札什伦布镶嵌蚌壳五佛冠一顶。」

【语言】汉文

【技法】刻款

木刻盖刻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九日,大学士公福康安,委员解到廓尔呈缴札什伦布镶嵌蚌壳五佛冠一顶。」

【语言】满文

【技法】写款

木刻盖刻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九日,大学士公福康安,委员解到廓尔呈缴札什伦布镶嵌蚌壳五佛冠一顶。」

包金柄尘尾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马尾类粗长鬃发为尘尾,与杖相接处编白色麻丝,工致细;长柄外表包金,金叶上押刻细密的花卉,规整而细密重复的植物纹,似非西藏或清宫作品,缅甸曾贡入金柄长尘尾,太和殿亦常用之,或即此物

文物尺寸: 长:80.2cm

斗彩瓷番莲梵文杯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644AD~1911AD

年号: 雍正

文物描述:深壁圈足小瓷杯,口微伬。外壁以青花斗彩描绘繁密的番莲卷草纹,每朵番莲上托一梵文。

文物尺寸:高:4.7c径:6cm径:2.5cm

款识:

【语言】汉文

【技法】写款

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双方框款

镀金长寿宝瓶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长寿宝瓶,下有托座。瓶作小口,翻领向下敞披,领缘雕饰八吉祥;长颈,宽肩,敛腹;腹满雕缠枝番莲,花心缀饰珊瑚松石等;高圈足,浮雕莲瓣纹;颈部套接如束扎之长披帛,向两侧披垂,帛带末端触地又向上扬起。足下盛以托座,如莲瓣口花式盘状。口内插有长管,原可插放藏草或如意宝树;自管口向下作四披带,饰小颗宝石,垂至瓶之肩腹处。

文物尺寸: 高:16.0cm宽:16.4cm

粉彩瓷藏式塔形龛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藏式塔,分段烧成后粘合。宝瓶顶,朱地描金宝盖;塔身以绿地粉彩番莲为主纹,并绘兽面与璎珞纹;须弥方座,饰紫红地番莲。藏式瓷塔,是宫内或赏赐蒙、藏庙宇常见的供物,干隆时景德镇窑庙烧造甚伙,塔内置一铜白度母象,额间、手心有眼,丰胸,细腰,呈左足盘屈的半舒式;一手执花,一手结施愿印;佛像底刻十字杵花纹。

主体质地: 陶瓷

文物尺寸:高:43.1cm长:18.8cm宽:18.8cm

嘎布拉供碗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颅骨碗,镶银镀金、嵌松石珊瑚边饰。碗内红地彩绘,口缘描金书然札体藏式梵文经咒一周;中央为双修财神像:主尊三眼、戴五叶冠、左手胸前捧银鼠、右手持十字金刚钺杖;拥抱佛母,佛母右足斜立、左足绕主尊腰上、右手托宝罐。二尊皆赤身披金璎络衣,站莲座上,座前并供象牙、如意珠、方胜等诸宝。背光作卷草图案。

文物尺寸: 长:18.3cm

金多穆壶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644AD~1911AD

文物描述:圆筒状器身,口如五叶僧帽状高起,器腹束以二道刻花箍环,器口缘及底缘亦一并加饰刻花箍,并皆镶嵌松石、珊瑚、青金石、车渠等半宝石。把手处钉直条状压梁以固定器身与箍环,并以活环连接薄板敲成的器盖;又嵌方形龙纹扣,连接银炼与二雕铸八吉祥纹之镀金圆球,使成把手。具龙首曲流。全壶的造型正是〔大清典会〕所载用以赏赐的「茶筒」。

文物尺寸: 高:55.7cm深:40.5cm径:14.2cm

金嵌松石盒

【清朝】

文物朝代: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罩式盒。盒盖满嵌松绿石,切割工整致密;盖顶有垂珠式钮。盒带木座及玻璃罩;木座折腰,雕仰覆莲瓣;透明玻璃罩,带红色顶钮。制作工细,原应是盛放舍利或圣物以供礼拜的容器。

文物尺寸: 高:4.9cm径:3.9cm

麡青瓷僧帽壶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644AD~1911AD

年号: 干隆

文物描述:僧帽壶形,园腹,圈足,盖及把有系穿,口有伤缺。盖缘、足缘露白胎外,器里外均满施霁青釉。釉色光艳,为干隆朝仿明初僧帽壶的精致作品。

主体质地: 陶瓷

文物尺寸:宽:19.1cm高:19.5cm径:7.2cm

款识:

【语言】汉文

【技法】写款

底「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釉下蓝书篆款。

乾隆窑绿地描金八宝贲巴瓶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纹识描述:此件作品的装饰极尽华丽精致,无论龙首、卷枝、蕉叶纹、缠枝番莲花、莲托八吉祥等,皆逐次剔除底层的瓷土,以使图形整个浮凸于器表细观之,举凡枝叶的翻转、花瓣的层次以及龙颈的鳞片等,无不细微的交待出来。

文物描述:贲巴壶用以盛装净水,亦为藏传佛教的供器之一。特别的底层施绿釉、图案上金彩,金彩在绿釉的衬托下格外鲜明,产生彷如银器鎏金的装饰效果。底印六字篆款。

主体质地: 陶瓷

文物尺寸: 高:19.5cm径:9.6cm

款识: 【位置】外底

【语言】汉文

【技法】刻款

大清乾隆年制

剔红七佛钵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剔红漆敛口钵及莲花座,漆面为红色,底漆墨绿色。钵外壁剔雕七个佛像,并雕其名称及谒语。案,乾隆四十二年(1777)作「御制七佛碑记」,言其从西藏班禅额尔德尼处得到七佛唐卡画轴,最初乾隆不识此七佛,询之章嘉国师,乃于藏经、汉经内一一考得其源,知七佛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并得悉每佛之父母、二神足、二侍者的名称,及每佛的种族及住地;其后并建七佛塔及碑,碑存今北海五龙亭北。

文物尺寸: 最高:18.7cm径:12.6cm

铜镀金宝盖

【清朝】

文物朝代: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佛寂灭之初,尚无造像膜拜的风气,信徒常以符号作为佛的象征物,法轮、鹿、塔,及八吉祥等符号皆然。宝盖为佛家八吉祥之一,原是遮蔽日光雨水的用物,古代帝王高僧出行也常有侍者撑宝盖侍候,是仪仗用物,也是佛祖生前尊贵崇高地位的象征,并被引申为佛法张驰自如,遍覆众生。

主体质地: 鎏金铜

文物尺寸: 宽:10.5cm长:49.2cm

铜镀金嵌白玉及填珐琅八吉祥(其一)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宝轮、宝螺、胜利幢、伞盖、莲花、宝瓶、双鱼、吉祥结等佛家八吉祥,系由整块白玉逐一雕刻而成,每件宝物外并雕有飞扬缠绕之飘带,玉下承以一柺⒖平鹆ǎㄏ虏⒂卸平鹆怠⒑ā⒓傲妒ネα⒃谠残翁ㄗ希都疤ㄗ现ㄎ萍渚钌绽丁⒙躺圆省

文物尺寸: 宽:14.6cm高:46.6cm

色彩: 泥金

五色数珠及五方佛像

【清朝】

文物朝代: 清朝

公元纪年: 1701AD~1800AD

文物描述:长方漆匣,内有四屉格,每格有屉版、玻璃分隔,格内各置松绿石、青金石、珊瑚、琥珀制成的五方佛像一尊及同质材的数珠一串。漆匣系清宫所制的描彩漆盒,以番莲与六字真言为主体装饰,盖壁饰七政宝,匣壁饰八吉祥;屉板戗金,装饰题材亦相类;板内还髹蓝漆,金书经文。

五佛,为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各呈不同身色,各结不同手印,各代表东、南、西、北与中央的方位,在不同的经义中有不同的配置。藏传佛较常以珍珠、松绿石、青金石、珊瑚、琥珀等矿物代表五佛白、绿、青、红、黄的五方五色。

文物尺寸: 长:25.5cm高:20cm宽:15.6cm

全国佛文化艺术交流群

文化| 造像|分享| 投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