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历代龙泉青瓷行情异军突起:保利厦门春拍成交价供参考

历代龙泉青瓷行情异军突起:保利厦门春拍成交价供参考

时间:2022-12-22 09:12:22

相关推荐

历代龙泉青瓷行情异军突起:保利厦门春拍成交价供参考

保利厦门《远山晚翠—中国古代陶瓷》专场于8月4日下午落槌,本次31件拍品以历代龙泉青瓷为主,其中,一件“明初 龙泉青釉玉壶春瓶”和“元龙泉窑牡丹纹梅瓶”在这次拍卖中分别拍出了680万元和500万元的高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参阅一下这波龙泉青瓷的具体成交价。

重点拍品

如果您对天珠或者其它西藏珍宝感兴趣

赶紧扫一扫下方微信

一起交流学习

LOT号:0517元 龙泉窑牡丹纹梅瓶

尺寸:高46cm

估价:RMB 5,000,000-6,000,000

落槌价:CNY5,000,000

说明:拍品唇口外侈,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渐收,至底微外撇,圈足,器型饱满丰润,古朴壮硕,极富元代所崇尚的粗犷之美。通体施青釉,釉色深沉素雅,釉面凝腻具温润光泽,自颈部至近足处刻绘纹饰,肩部饰简约弦纹,腹部主体部分刻牡丹纹,花叶婀娜柔嫩,足胫处以菊瓣纹环绕,纹饰布局疏密有致,虽分布面积较大但丝毫不予密集之感,空灵疏朗,近足底一圈露胎,胎质坚密,呈朱褐色。

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的瓷窑系之一,早于三国两晋时期便已出现,因其莹润苍翠的釉色为人们所喜爱。据《处州府志》记载,龙泉窑“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因烧造之器物釉色纯正,质量极高,其中粉青釉、梅子青更是达到了青瓷釉色绝美之境界,龙泉青瓷因而成为宫廷御用之器。早期龙泉青瓷釉色淡青,划花细腻,有别于晚期龙泉青瓷釉色深绿,装饰随性,时出无纹之作,相较之下,早期龙泉青瓷与同省北部之越窑及北方耀州窑风格更为相似,但此时已见独特风格,刻划纹样精美,线条细致生动。南宋时,龙泉窑结合南北技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明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特点,元代光泽沉练,本品即为元代典例,精妙难得。

瓷友们想了解瓷器知识,避免上当受骗

请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掌柜微信

前100添加的即可免费送一套青花盖碗

参阅:香港佳士得,5月29日,编号 2239

梅瓶的形制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唐朝,有关其形制的记载可见近代许之衡于《饮流斋说瓷》中记载“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上宽下窄的瓶形看似易倾倒,细观之可见底足处较为厚重,将器身重心降低,此等保持平衡之法颇为巧妙。南宋时期,龙泉青瓷进入鼎盛阶段,青瓷质量显著提高。南宋庄绰于《鸡肋篇》中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廷制样须索,益加工巧”。

拍品形制独特,颇为罕见,尺寸较常见梅瓶大,与元代青花梅瓶尺寸更为近似,最宽径略低垂,更显恢弘和厚实,但线条更为轻缓流畅,胫部较常见梅瓶更为纤细,使得观感平衡舒适。常见龙泉窑梅瓶高度多在40厘米左右,本品尺寸特殊。可资比较见,香港佳士得春拍专场中一件徐展堂的旧藏“明14/15世纪的龙泉青釉带盖梅瓶”编号2239,终以1383万港币成交。翻阅公私典藏,《世界陶瓷全集13·辽、金、元》中纪录了数件元代梅瓶,但相似度较高者极其难觅,梅瓶自宋至清,腹部位置由低逐渐升高,但圆润且腹部上下均匀如本件者实属匮乏,对比诸多同类器不难发现拍品之特殊,实属罕珍。

欢迎关注公众号:《壹點收藏》下面精彩继续

LOT号:0501 明洪武 龙泉青釉八方砚

尺寸:直径12.5cm

款识:“洪武伍年”款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CNY 350,000

说明:瓷砚在两晋南北朝到唐代时较为流行,龙泉砚在文房瓷中较为少见。本品为八方形,短直腹,器身起棱处下立一方足,足内为二层台,中心凹陷玉璧为底。外壁八棱腹部模印八卦纹干、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纹饰。通体施青釉,唯砚面露胎无釉呈橙红色,利于发墨,于底部中心刻“洪武伍年”四字双行楷书款。整体制作精良细致,有大片开片,釉色莹润丰腴,为明代龙泉文房佳品。

展览:

“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5月20日-6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道德经」二十一

喜欢文玩的朋友,请加下面微信

ID:15822944173

LOT号:0502明洪武 龙泉窑刻缠枝牡丹纹碗

尺寸:直径29cm;高13.5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落槌价:CNY 180,000

说明:本品敞口,圆唇,弧形壁、圈足。内外壁均刻花装饰,花叶清新,繁茂舒展。外壁剔地拱花装饰,外口缘回纹一周,腹为缠枝花卉,剔地的底面亦留剔刻的清晰条纹;碗心饰花卉枝叶纹,质感强烈,祥花牡丹轻盈舒展,神采奕奕,跃然眼前;腹下作宽蕉叶纹,锯齿状叶缘紧密相接,刻工娴熟。通体施龙泉青釉,釉面厚腴温润,釉色清透苍润,碧翠怡人,使其品质上乘,气度严谨。整器工艺精致入微,刀法娴熟奔放,气韵沉静浑厚,时代特征鲜明,为明代早期龙泉窑之佳器。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68,图27

《龙泉窑青瓷》,朱伯谦编著,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274,图260

LOT号:0503明初 龙泉青釉划花四季花卉纹碗

尺寸:直径21.5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CNY 180,000

说明:拍品唇口微敞,深弧腹,圈足。全器内外壁均刻划缠枝西番莲纹,花型饱满,枝蔓及大小叶片布满空间,繁密锦簇。圈足饰回纹,器底有垫烧痕迹,露胎处呈红褐色。

此纹样与景德镇出品青花纹样十分相似,实证了处州官窑的存在和高超的制作水平。龙泉制品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丰富了明初瓷器装饰艺术的多样性。诸多纹饰,在景德镇以釉下绘画表现的图样,在龙泉窑则以雕刻来呈现,以符合宫廷发下纸本官的要求。一方面,制作难度上大大增加,阴干的泥坯,刻划不易,刀工不如毛笔书写绘画流畅;另一方面,雕刻的线条常被温润似玉的釉水遮盖,不易辨识。如此品,纹饰清晰、刀工流畅者实属难得精品。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龙泉窑划花花卉碗,造型尺寸相仿,纹饰刻划极为相似,可作比较。

展览:“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5月20日-6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42,图12

LOT号:0504元末明初 龙泉窑观音坐像

尺寸:高26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CNY 500,000

说明:拍品观音全跏趺坐于龛内,手结禅定印,面容饱满,神态端庄,双目微闭,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唇角深凹,微微上翘,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得饱满秀美,妙丽庄严,头顶花冠,胸佩璎珞,披帛着长裙,衣纹线条流畅,层次丰富如波浪般起伏跌宕。

佛龛以堆塑的如意云纹作成灯罩山子状,峰峦迭翠,祥云环绕,旭日东升,下附海水浪花纹底座。龛前有金童玉女对立侍奉,一为拱手一作捧珠。龛壁两侧堆贴有绶带鸟、净水瓶。整件制品除观音、童子脸部、胸部涩胎无釉呈赭红色外,其余皆施青釉,赭红与翠青两相对比衬托,相映生辉,精美绝伦,令人印象深刻。

此新颖别致的“露胎”的装饰技法被运用的淋漓尽致,集龙泉窑堆塑、模印等主要装饰技法于一身,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青釉凝润如脂,制作精美绝伦,弥足珍贵,是釉瓷质地美和艺术表现美与佛教艺术完美的结晶,于公私典藏中颇为罕见。

纵览各大公私典藏,吉林省博物馆藏有一堆塑观音像,与本品极为相像,该器为元代龙泉窑青瓷的代表作,见《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247,图232,可资比较。另有一明代佛龛观音亦可与本品相较,该器尺寸较本件观音像略大,参见《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326,图289。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4日拍出一件明十四世纪晚期的龙泉窑青瓷童子拜观音像亦与本品极为相似,可资参考。

参阅:《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247,图232

《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页326 图289

《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页134,图112

LOT号:0505明 龙泉窑暗刻花卉纹梅瓶

尺寸:高49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CNY 300,000

说明:此件梅瓶体形较为壮硕,小口,凸圆唇,短直颈,丰肩,腹部渐收,较为瘦长,圈足足端外撇。瓶身运用暗刻的技法装饰,自上而下纹饰大体分为四部分,纹饰间利用四组玄纹隔开,胫部及颈部刻划蕉叶纹,肩部饰莲瓣纹、缠枝花卉纹,腹部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纹饰布局合理,刻画细腻,一丝不苟。除足底一圈露胎外,其余部分满施青釉,釉面均匀流淌,发色纯润,尽显龙泉窑青釉之美感。龙泉窑自创烧以来,以青釉闻名,而元代到明早期为其第三个辉煌期,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

翻阅公私典藏,龙泉窑与之相仿器形有一例见于《龙泉窑青瓷》,259页,现藏于浙江省金华侍王府纪念馆。其器形区别于后世梅瓶肩与下腹部相较悬殊的比例,代之以较为和缓的曲线,腹部占比较大,至足胫处收敛。该器与拍品相比其上亦暗刻牡丹纹,仅尺寸较小,可资比较。

来源:

香港苏富比4月11日,编号2996

上海道明12月11日,编号147

参阅:

《龙泉窑青瓷》,朱伯谦,台北,1998年,259页,图244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参考》后面精彩继续

LOT号:0506明初 龙泉青釉刻花卉盘

尺寸:直径19.5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CNY 130,000

说明:本品圆唇,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青釉,器内外满饰花卉纹。盘内底缘凹下一周为界,底面宽平,饰拱番莲纹一组,枝叶四张,空间匀称;内壁为缠枝四季花卉纹,花叶纷繁,纹饰紧密,几无隙地;内口沿饰划花转枝卷草纹一周;外壁同为缠枝莲纹,底足饰回纹一圈。足端平切齐整,裹足满釉,底部留整齐的环形无釉垫烧区,露胎处呈红褐色。全器釉色如春水凝聚,青润肥厚。与本品器型相同,纹饰相类,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十五世纪龙泉窑划花花卉盘,可资比较。

展览:“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5月20日-6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96,编号45

LOT号:0507明早期 龙泉窑刻四季花卉碗

尺寸:直径20.5cm;高10.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CNY 300,000

说明:本品敞口,弧形窄而深,敛腹,圈足。底足裹釉,内留涩胎一周,旋修甚为规整,为垫烧所用,露火石红。内外壁分别运用剔刻技法雕饰花果纹,碗心刻折枝牡丹纹,内壁刻荔枝、寿桃、牡丹、山茶花等六种缠枝花卉,腹部刻缠枝茶花、菊花、牡丹等四季花卉,足外墙饰几何纹样。内外壁图案布置繁密,花叶繁枝交错,几无空隙,而花形舒展优美,枝叶掩映折屈,刻划技法娴熟,纹饰清晰立体,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一体,无不彰显出制作者以刀代笔的非凡造诣。造型敦厚端庄,气息古拙浑厚,通体施青釉,釉色沉稳温润,玉质感强,苍翠怡人,此为明早期处州龙泉窑之精品。

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明初之际便深得宫廷赏识,依照内府颁定的“样制”,为宫廷生产宫用器皿,此时已与景德镇窑具有同等重要的官窑地位,均为朝廷烧造御瓷。同样的官样纹饰,在景德镇官窑瓷器上表现为青花装饰,在龙泉窑青瓷上就表现为刻花、划花装饰。在不同器形上重复使用,其精细程度,非民间窑场可以达到的水平。所以就纹饰布局、精细程度推测,此件应可判定为明代的御制官窑龙泉作品。与本器纹饰相似的一例龙泉窑刻花四季花卉碗,参见《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页42,图12,13号,可资比较。

来源:香港苏富比,10月23日,编号513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42,图12,13

LOT号:0508明永乐 龙泉青釉缠枝花卉侈口碗

尺寸:直径21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落槌价:CNY 210,000

说明:龙泉窑明初之际深得宫廷赏识,依照内府颁定的“样制”,为明代宫廷生产宫用器皿,已与景德镇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均为朝廷烧造御瓷,共同谱写早明御瓷的辉煌历史篇章。据《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所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遇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可见明初洪武、永乐之际,龙泉窑开始承接朝廷订制,而海外东瀛对龙泉青瓷尤为欣赏,视为珍物。

拍品侈口,弧形壁,圈足,平底。器物内外壁分别运用剔刻技法雕饰缠枝番莲纹,花型饱满,繁茂舒展,内口沿剔刻卷草纹一圈,碗心内壁刻划番莲花一枝,圈足外壁饰回纹;通体施龙泉青釉,釉面厚腴温润,釉色清透苍润,整器工艺精致入微,刀法娴熟奔放,气韵沉静浑厚,时代特征鲜明,为明初龙泉窑之佳器。同类造型可见蔡玫芬主编,《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台北,,页62,图24,可资比较。

展览:

“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5月20日-6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参阅:

《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62,图24。

LOT号:0509元 龙泉窑花口洗

尺寸:直径10.5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CNY 50,000

说明:此洗花口六瓣,浅弧腹折腰,矮圈足,形制古朴,通体施梅子青釉,釉层厚而透明,釉质莹润,苍翠欲滴。花瓣边缘釉水薄,有出筋。釉色沉郁直入胎骨。器形规整秀丽,制作极为精良。梅子青品种存世极少,此洗造型秀巧端庄,素雅匀净,达到造型与釉色最佳结合的唯美境界,弥足珍贵。

LOT号:0510元 龙泉窑双鱼洗

尺寸:直径28cm

估价:RMB 120,000-220,000

落槌价:CNY 120,000

说明:拍品敞口,宽平沿,斜弧腹,圈足。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清幽空灵,釉质匀净滋润,内壁光素,唯盘心采用贴塑技法,贴塑双鱼首尾相望,双鱼口眼腮鳍,鳞片栩栩,摇尾嬉戏似水中游,贴饰隆起,立体感十足,细节刻划细腻流畅,印制精美细致,贴塑洗心,罩以绿釉,真如湖中活物。

双鱼乃汉代器物常见的装饰,龙泉窑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运用,烧制出此类具有典型龙泉窑风格的双鱼纹器皿,因“鱼”与“余”谐音,故将鱼赋予“年年有余”的吉祥含义。本品为龙泉双鱼洗中的精品之作,胎釉质精良厚润,色如青梅。双鱼刻划细致,是龙泉窑极盛时期的精品,倍受历代藏家所重视。

曹昭《格古要论》记龙泉窑:“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多环,体厚着不甚佳。”《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页258,图142,载有一南宋至元时期“龙泉窑双鱼洗”,形制与本器相似,尺寸略小于本器,口沿穿四孔,为便于装上铜环把而设。又有一“凹印双鱼洗”,内心绘有双鱼处下凹,1975年武义县上坦村大坟窑藏出土,现藏于武义县博物馆。参见朱伯谦编著,《龙泉窑青瓷》,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238,图220。可资比较。

参阅:《龙泉窑青瓷》,朱伯谦编著,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238,图220

《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258,图142

LOT号:0511明初 龙泉青釉玉壶春瓶

尺寸:高33.5cm

估价:RMB 3,800,000-5,800,000

落槌价:CNY 6,800,000

说明:拍品撇口,细颈,圆腹,圈足。通体满施龙泉青釉,釉面凝润,色泽清新素雅;外壁光素不着冗余纹饰,尽显低调典雅,气度不凡。

明代玉壶春瓶由元代形制演变而来,较元重心下垂,曲线更为婉转鲜明。艾惕思爵士曾有文章指出:安徽合肥出土了元银胎玉壶春瓶,故瓷胎玉壶春瓶可能源自金属器。有元代作例亦可相比,浙江泰顺县孙坪村出土一例,尺寸略小,足部形制略有不同,载于朱伯谦著《龙泉窑青瓷》。另有五例,分别载录于《中国陶瓷全集》、《世界陶瓷全集》及《中国陶磁: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中,虽同为素身玉壶春瓶,但元代所作更为纤细,在线条流动感及整体韵律感方面本品则更有表现力。

龙泉窑所出此类瓶式素胎精品甚少,此玉壶春瓶制作规整,造型优美,堪称极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展览中有两件明代光素例,器形、尺寸、年代均相类,可资比较。

拍品为东京Kiryu Kitayama衷爱,于售于香港苏富比,后由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所珍藏,购自Eskenazi编号EK188,辗转递藏期间,曾在1950年借展于日本陶瓷学会“中国青瓷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中现身,声名远扬,实乃单色釉中绝品,保存至今殊为难得。

来源:东京Kiryu Kitayama旧藏

香港苏富比,10月26日,编号49

Eskenazi藏,编号 EK188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展览:“中国青瓷展”(借展),日本陶瓷学会,东京,1950年;

“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5月20日-6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9月20日-10月20日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编号49、50

《中国陶磁: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东京,1987年,图版587

《龙泉窑青瓷》,台北,1998年,编号160

《中国陶瓷全集》,卷10,上海,2000年,图版27、28 、30

《世界陶瓷全集》,卷13,东京,1981年,图版174

欢迎关注公众号:《五味收藏》下面精彩继续

LOT号:0512明永乐 龙泉青釉葵口折沿荔枝花卉纹大盘

尺寸:直径47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落槌价:CNY 3,000,000

说明:本品器型硕大,纹样特殊,为同类器中佼佼者。盘葵口,平折沿,浅腹,圈足,平底。通体施龙泉青釉,釉面肥腴丰润,盘心刻荔枝花卉纹,枝蔓繁盛葱茏,丛丛叶片间偶有簇簇荔枝结伴而生,果实饱满盈然,富态可爱。内壁及外壁刻划花卉纹,刻绘精细。外底有一圈规整的环形露胎,为明代龙泉窑官器典型的装烧方法所致。

折枝荔枝为永窑经典纹饰,谐音“利吉”,寓意祥瑞故为当世所宠,除本品外,亦可见同类青花器。拍品刻划装饰纹样与199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的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花卉折枝荔枝纹盘如出一辙,与文献记载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地位平行对等皆按中央政府颁布的样制烧造供用瓷器相符。另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亦收藏有一件与拍品主题纹样相同的折枝荔枝纹龙泉青釉盘,皆可互相比较参照。此外,荔枝纹在其余器形之上亦有出现,大英博物馆典藏永乐青花荔枝图扁壶为一典例。

此类大盘明代洪武时期有青花和釉里红制品,至永乐宣德时期多见青花器,装饰有缠枝莲花、把莲、枇杷、绶带鸟纹等,而如本品这般将不同经典元素与明朝龙泉窑青瓷的典型器形——葵口盘相结合者并不多见。拍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元明龙泉窑划花花口折沿盘品种相同,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Topkapi Saray)所藏十四世纪青磁花卉纹盘亦有极高的相似度,仅在纹饰方面有些许差异。同时与浙江处州青瓷博物馆藏的明龙泉窑牡丹纹菱口盘品种相同,釉色、尺寸、纹饰等极为相似,可资参考。

拍品来源清晰,曾先后由纽约Mathias Komor及 Myron Falk Jr.伉俪递藏,并于2001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出,后由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LL5,购自J.J.LALLY,诸多名家争先入藏,足证精妙绝伦,难有与之媲美之器。Mathias Komor,纽约古董商,1941年开始经营东方古董,特别是中国瓷器、青铜器、日本浮世绘等。他是纽约最早推广亚洲上古艺术的古玩商之一,也是亚洲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和美国多家博物馆顾问。在其收藏中,明代宫廷御瓷占比可观,从1951年“明代御窑瓷器”展览中可见一斑,北京保利秋拍中以632.5万元拍出一件由其收藏的明宣德青花内模印缠枝芍药纹碗为一典例,以小见大可知收藏之精。Myron Falk Jr.为银行投资家、慈善家和著名亚洲艺术收藏家。他于1937年首次访华,随即开始了中国艺术品收藏。他培养了一批策展人及不少亚洲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其个人收藏亦是精雅珍罕。JJ.Lally&Co作为老牌古董商,主理人James Lally拥有35年的中国艺术市场经验。1970年,James作为苏富比执行人于1984年成为苏富比北美部总裁。于1986年,James成立了JJ.Lally&Co。其中国陶瓷、青铜器、玉器、雕塑等藏品通过公司一系列的成功的展览亮相于世界藏家的眼前,也奠定了其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稳固地位。

来源:Mathias Komor 旧藏,纽约,1952年

Myron Falk Jr.伉俪收藏,纽约,编号194

纽约佳士得,2001年10月16日,编号122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编号LL5,购自J.J.LALLY

展览:“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5月20日-6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9月20日-10月20日

参阅:《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官窑瓷器》,文物出版社,,页136,图76

《梅子初青——龙泉窑青瓷图集》,叶英挺编著,西泠印社出版社,,页246,图297、页248-249,图299;

《龙泉集芳》(第一集),茧山龙泉堂,1976年,页175,图517-518;

LOT号:0513明永乐 龙泉暗刻碧桃翠竹图梅瓶

尺寸:高38.5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落槌价:CNY 1,800,000

说明:本品为明永乐时期龙泉御窑烧制之精品,造型俊秀优美,直口溜肩,下腹斜收,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素雅。颈部划刻缠枝花卉纹,肩部划刻五个花卉云肩纹,腹部通景主题纹饰划刻碧桃青竹图,竹影挺秀,桃枝疏朗,深具宋人小景画之意趣。胫部划刻缠枝灵芝图案一周。整器青釉厚腴温润,碧翠怡人。为明永乐时期龙泉御窑烧制之精品,保存至善,极为少见。

梅瓶古称“经瓶”或仍为盛酒之皿,但又因梅瓶细口圆肩,尤为雅致,渐为插花陈设之用。明代初年龙泉窑深得宫廷的赏识,与景德镇御器厂并立的贡御窑场。据《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条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遇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此文献将饶州府景德镇窑和处州龙泉窑并提,两处俱为朝廷烧造御瓷。依据当时烧造规定,瓷器的造型和纹饰必须由宫廷统一“定夺制样”,因此两处窑场在同类器皿有着相同一致的纹样,为众多传世实物所证实,只是龙泉窑仅以釉下剔刻成图不同于景德镇御器厂的多种装饰技法。这是明初皇帝对瓷器艺术热衷追求的反映,从而构成中国古陶瓷史上一个奇特有趣的现象。故此类龙泉御窑器皿与明初景德镇官窑产品性质相同,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与本品一样的纹饰可见于景德镇御器厂生产同类器皿,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明永乐青花竹桃纹梅瓶”,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30,图28。首都博物馆藏北京石景山清代雍王墓出土“明永乐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参见《首都博物馆藏瓷选》页111,图92,只是口沿不同,后二者为唇口。4月在龙泉大窑村的枫洞岩窑址发掘亦发现八件同类梅瓶残件,参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页67,图101。

来源:伦敦苏富比,11月7日,Lot 291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耿宝昌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页30,图28

《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页67,图101

LOT号:0514明永乐 龙泉青釉缠枝牡丹纹梅瓶

尺寸:高38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CNY 1,900,000

说明:本品圆唇,短直颈,溜肩,腹部向内斜收,胫部外撇,圈足,平底,身姿婀娜纤细,韵致非凡。通体施龙泉青釉,釉面光润凝莹,外壁划刻纹饰,自上至下共四层,颈部以缠枝花卉环绕,肩部饰藤叶纹,腹部以缠枝牡丹纹为主,近足处环饰缠枝花卉纹,每层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布局紧凑但有序。足底涩胎,胎与釉面相接涩胎处呈火石红,更显古朴。

明洪武、永乐时期,龙泉窑与景德镇皆奉朝廷之命烧制御用瓷器,故当时龙泉窑所出与景德镇青花精品有极多相似之处,拍品即有此特征。更有文献为证,据《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条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遇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明初,梅瓶为龙泉窑大宗,故此类器型多见精品,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例,著录于《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一书中,即与本品相同。另有一例先后为纽约J.J.Lally & Co.、玫茵堂递藏,后于在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粹”专场拍出,与本品风格、尺寸均类似,且皆以缠枝花卉为饰,可资比较。

翻阅公私典藏,另有较常见的青瓷素身梅瓶可作比较,徐展堂曾藏有一只龙泉青釉梅瓶,与本品一致皆为永乐年间所作,于香港佳士得春拍拍出,近似例于台北故宫亦有收藏。此外,东京横河、H.R.N.Norton各有收藏,东方陶瓷学会亦有同类展出,可资比对。

本品曾分别于及在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和“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中展出,在一众精品中脱颖独立,精妙绝伦。

展览:“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5月20日—6月10日

“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9月20日-10月20日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140,编号70;

《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陶磁编》,东京,1988-90年,卷2,图版486;

《Celadon War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7年,编号104

香港苏富比,4月7日,Lot.46

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气也。

LOT号:0515元初 龙泉窑百条纹荷叶盖罐 (一对)

尺寸:高27cm×2

估价:RMB 2,600,000-3,600,000

落槌价:CNY2,600,000

说明:盖拟取荷叶之状,曲线起伏平缓,给人以流动的韵律感,盖顶隆起,钮作瓜蒂形,盖口出沿,顶端隆起部分自钮处作出筋条棱为饰。罐短颈,溜肩,上腹饱满下腹斜收,矮圈足。外壁自颈部向下至足端以整齐排列的竖直出筋装饰。观其底部,可知是在成型后将底部挖空,然后填以比挖空略大的、向外微凸的饼状坯,再施釉烧成,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厚重的圈足开裂,为元代龙泉窑典型工艺。器造型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釉色苍翠丰腴,光泽感强,细腻温润,质感甚佳,极富设计感。

荷叶盖罐为中国瓷器之名品,因器盖作成覆荷叶状而得名,其器型始见于南宋龙泉窑,至元代较为盛行。此对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为元代龙泉窑之典型器物。其精巧荷叶盖帽是此龙泉窑百条纹盖罐最夺目的亮点,同时也因其荷叶边沿难以保存,值得一提的是,此百条纹荷叶盖罐成对出现,龙泉窑青瓷中当属罕见,其保存难度可见一般,完整保存至今,应是凤毛麟角,实属难得,当为爱者所宝,藏家所重。

翻阅海内外馆藏及私人收藏作品,与本品造型纹饰相似,尺寸略大一件,为元代出筋荷叶盖罐,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参见《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250,图202)。还有一件略大于此器,通体无纹饰,施梅子青厚釉荷叶形盖罐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参见《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196,图170)。

参阅:《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250,图202

《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196,图170

LOT号:0516明永乐 龙泉官窑青釉梅瓶

尺寸:高39cm

估价:RMB 1,600,000-2,600,000

落槌价:CNY1,750,000

说明:本品造型丰腴隽秀,修长挺拔,亭亭玉立,端庄雅致,以形取胜。瓶小口,短颈、丰肩,敛腹,胫部内敛,浅圈足。通体施青釉,色泽青翠欲滴,展现釉色天然纯净之美,其釉丰腴俏美,几近无瑕,修足甚为规整,质量上乘,造型规矩。宋代以来,瓷器之釉色便追寻玉质之光润质感,多成素品器,尤为难烧,不容半点瑕疵,且需造型比例合宜,方得上品。如本品之精细程度,非民间窑场模仿官方窑场可以达到的水平,当属明永乐处州龙泉官窑之佳器。

明初龙泉窑仍为宫廷烧造大批御用瓷器,《大明会典》卷一九四《工部虞衡清吏司窑冶陶器例》有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绕、处等府烧造”。《明宪宗实录》也有“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役烧造瓷器……”的记载。《大明会典》与《明实录》中也有天顺八年(1464)以前,明王朝多次派内官到处州府监烧龙泉窑青瓷供皇室使用的记载。明初洪武窑梅瓶体形宽大,外形有欠和谐,封泥痕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有永乐一朝梅瓶才臻至完美,瓶腹最宽处为上半部,与短口及束底的宽度达成悦目的比例,加上器形修整细致,不见封泥痕,这与其对御窑控制手段的加强不无关系。

翻阅公私典藏,同类品可参见东京横河藏瓶,见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陶磁篇》,东京,1988-1990年,卷2,图版486;另有一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刊录于《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编号64,可资参考。

参阅:《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陶磁编》,东京,1988-1990年,卷2,图版486

《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130,图64

LOT号:0517元 龙泉窑牡丹纹梅瓶

尺寸:高46cm

估价:RMB 5,000,000-6,000,000

落槌价:CNY 5,000,000

说明:拍品唇口外侈,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渐收,至底微外撇,圈足,器型饱满丰润,古朴壮硕,极富元代所崇尚的粗犷之美。通体施青釉,釉色深沉素雅,釉面凝腻具温润光泽,自颈部至近足处刻绘纹饰,肩部饰简约弦纹,腹部主体部分刻牡丹纹,花叶婀娜柔嫩,足胫处以菊瓣纹环绕,纹饰布局疏密有致,虽分布面积较大但丝毫不予密集之感,空灵疏朗,近足底一圈露胎,胎质坚密,呈朱褐色。

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的瓷窑系之一,早于三国两晋时期便已出现,因其莹润苍翠的釉色为人们所喜爱。据《处州府志》记载,龙泉窑“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因烧造之器物釉色纯正,质量极高,其中粉青釉、梅子青更是达到了青瓷釉色绝美之境界,龙泉青瓷因而成为宫廷御用之器。早期龙泉青瓷釉色淡青,划花细腻,有别于晚期龙泉青瓷釉色深绿,装饰随性,时出无纹之作,相较之下,早期龙泉青瓷与同省北部之越窑及北方耀州窑风格更为相似,但此时已见独特风格,刻划纹样精美,线条细致生动。南宋时,龙泉窑结合南北技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明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特点,元代光泽沉练,本品即为元代典例,精妙难得。

参阅:香港佳士得,5月29日,编号 2239

梅瓶的形制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唐朝,有关其形制的记载可见近代许之衡于《饮流斋说瓷》中记载“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上宽下窄的瓶形看似易倾倒,细观之可见底足处较为厚重,将器身重心降低,此等保持平衡之法颇为巧妙。南宋时期,龙泉青瓷进入鼎盛阶段,青瓷质量显著提高。南宋庄绰于《鸡肋篇》中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廷制样须索,益加工巧”。

拍品形制独特,颇为罕见,尺寸较常见梅瓶大,与元代青花梅瓶尺寸更为近似,最宽径略低垂,更显恢弘和厚实,但线条更为轻缓流畅,胫部较常见梅瓶更为纤细,使得观感平衡舒适。常见龙泉窑梅瓶高度多在40厘米左右,本品尺寸特殊。可资比较见,香港佳士得春拍专场中一件徐展堂的旧藏“明14/15世纪的龙泉青釉带盖梅瓶”编号2239,终以1383万港币成交。翻阅公私典藏,《世界陶瓷全集13·辽、金、元》中纪录了数件元代梅瓶,但相似度较高者极其难觅,梅瓶自宋至清,腹部位置由低逐渐升高,但圆润且腹部上下均匀如本件者实属匮乏,对比诸多同类器不难发现拍品之特殊,实属罕珍。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界看点》 后面精彩继续

LOT号:0518元 龙泉窑酒具(玉壶春,匜,盏,盏托) (一套四件)

尺寸:玉壶春瓶高29cm;匜直径21cm;盏托直径16.5cm;盏直径8.2cm

估价:RMB 1,600,000-2,600,000

落槌价:CNY1,600,000

说明:玉壶春、匜、盏与盏托,此套龙泉粉青釉酒具,典雅而奢华,成套归集,实为有心。古人喝得酒基本是未蒸馏的低度白酒及黄酒,高度酒精烈性酒是元代通过蒙古游牧民族引入中原。随着酒的变化,酒具等相应酒文化也一并更新。从唐宋的大罐大碗,改为小杯、小盏。精美的酒具,是日常闲居燕饮中的不可缺少。在叶英挻著《中国古陶瓷──龙泉窑》书中记载:元代墓葬壁画及大量墓葬窖藏等出土器物的伴出关系表明,玉壶春瓶、匜、盘盏是流行于元代的一套酒器组合。

玉壶春瓶,撇口,圆唇,直颈,溜肩,垂鼓腹,底呈圈足;此瓶器形修长饱满,秀美挺拔,曲线玲珑,线条优美。加之胎质细腻,胎体较厚,全器施青釉,釉色清淡莹润,人称“橄榄青”者,为元龙泉之佼佼者,釉肥润,足削平,外露胎;在龙泉窑玉壶春瓶中也属精品之作,此瓶釉色质美,映衬其器形比例之秀雅,乃明代早期,尤以永乐一朝之龙泉青瓷特征。

玉壶春瓶自元代开始,便为主要酒器,例可参考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龙泉釉玉壶春瓶,见蔡玫芬主编:《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台北,,页104-105,图版50。该藏品与本品形式相近,据书中所言,该器“颈较细,足较薄,或为元代烧造”。另见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一件类似的龙泉玉壶春瓶,著录于He Li,《Chinese Ceramics:A New Comprehensive Survey》,1996年,页176-177,图363。一类同作例刊载于《中国陶磁: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东京,1987年,图版587;另一例曾展于《中国青磁展》,日本陶磁协会,东京,1950年,编号79,10月26日于香港苏富比售出,编号49;元代作例亦可相较,其器形较为修长,釉色略呈散,如一例载于朱伯谦,《龙泉窑青瓷》,台北,1998年,图版160,展现了明代制瓷成就之精美细致。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明代玉壶春一例,后于香港苏富比10月8日售出,编号219,成交价232万港币。

匜,为仿青铜器型,圆口,弧腹,小平底。口沿一侧置一圆系,另一侧置流。内外施梅子青,其色泽雅美,别致清新;口沿及流等处因釉薄而呈淡淡的褐黄色,使得器物轮廓鲜明。

匜最早原为中国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汉代以后出现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匜。《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汉族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东汉以后瓷器出现并取代金属器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瓷质匜也应运而生,至宋元时已于皇宫贵族间流行为用。

此匜之形,或源自金属器。安徽合肥窖藏发现之银匜,与本品十分相似,伴随出土的还有一银玉壶春瓶。该窖藏出土物中,有饰八思巴文者,且纪年至顺癸酉(1333年)北京元墓出土的一件白瓷匜,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录于《首都博物馆藏瓷选》,北京,1991年,图版70。在高安元代窖藏瓷器中,亦见相似的釉里红匜,器心绘饰飞雁衔芦纹,框以发色较浓之红地划卷草纹带,收录于《高安元代窖藏瓷器》,北京,,页68-69。唯似本品之元龙泉匜,翻阅公私藏瓷,未见类似做例,疑为孤品。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104-105,图版50;

《龙泉窑青瓷》,朱伯谦编著,台北,1998年,图版160

LOT号:0519元初 龙泉窑鼓钉洗

尺寸:直径23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落槌价:CNY150,000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全—两宋瓷器(下)》,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页144,图129

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必备之物。一件文雅精美的洗,不仅赏心悦目,更是文人雅士自身追求的表达。龙泉窑素以厚釉青瓷著称,其优雅的造型、肥美的釉水,无一不彰显出独特的青瓷艺术,其形其韵,往往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间。以龙泉瓷作洗,简洁而不失精致,正符合传统文人们所追求的素雅境界,本品即为一例。洗口内敛,圆腹,外壁上下沿装饰鼓钉两周,贴塑两铺首,圆腹下承三蹄足,外底中心有圈足,削修规整,微泛火石红,造型简洁而美观。内外壁施粉青厚釉,釉面莹洁,通体无开片,显示出高超的烧造水准,实属龙泉青瓷之精品。

LOT号:0520 元 龙泉窑鼓式穿带壶

尺寸:高21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落槌价:CNY 95,000

参阅:《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248,图200,页249,图201

说明:穿带壶是古代游牧民族主要的日用器具之一。壶敞口,圆唇外翻,短颈,扁圆腹,底有四足,器物的下部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孔,与肩部两侧的双贯耳两两相对,可以穿带提携,故名。瓶身造型及装饰仿照少数民族皮囊壶,两侧边缘装饰鼓钉纹,中间最丰处贴塑一对梅花和梅花衔环装饰。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釉色绿中闪黄,釉层肥厚但较为清润,釉下剔刻缠枝花卉纹,刀法流畅,极为写意,在青釉的笼罩下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与本品器型相同,纹饰相类,尺寸略大,有一元代,鼓钉莲花纹四系扁瓶,可见《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248,图200。又有一例平肩方形穿戴壶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参见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249,图201)。

LOT号:0521元 龙泉窑鬲式三足炉

尺寸:直径9cm;高9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落槌价:CNY 630,000

说明:本品敞口,宽沿,短颈,丰肩,鼓腹,三蹄形兽足,足底露胎,露火石红胎。肩部贴塑两冲天立耳,使器物更为美观,与底部三足遥相呼应,增加了器物的厚重感与实力感。通体施青釉,釉色苍翠。此器造型古拙典雅,沉浑静穆,予人稳重敦厚之感,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置于案头琴间别为雅致。

鬲为商周时期常见的青铜器,宋代博古盛行,故不少瓷器的款式皆来自青铜器的样式。鬲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仿古瓷器。翻阅公私典藏,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侧边双耳鬲式炉以此作例(参见《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154,图123)。

参阅:《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154,图123

LOT号:0522明洪武 龙泉窑刻花卉纹盘

尺寸:直径49.5cm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流拍

说明:拍品敞口,折沿,弧壁,圈足,底面宽平,盘心暗刻几何古钱纹,纹饰醒目轻巧,由古钱派生出来的钱纹,写实性与装饰性兼备。内外壁刻缠枝花卉纹饰,花繁叶茂,纹饰疏密相间,线条流畅自然。绘上铜钱、缠枝花纹即钱连富贵,寓意吉祥富贵。内外施满青釉,青翠浓厚,韵味悠长,全器釉色如春水凝聚,青润肥厚。底部留整齐的环形无釉垫烧区,露胎处呈红褐色,与龙泉青釉形成鲜明反差,更显青釉之葱翠。

此式大盘尺寸硕大,直径将近五十厘米,颇为壮观。此盘造型始于元代,与中西亚陶制和金属制大盘十分相似,因受西亚交流影响所制。龙泉窑以釉色肥美著称于世,如此厚的釉层,纹饰依然流畅清晰,十分难能可贵。

此盘来源于著名古董商─收藏家阪本五郎。阪本五郎19生于日本,1947年赴东京古董店——“不言堂”是日本现今最具影响的古董商号“不言堂”的创始人。

来源:日本阪本五郎旧藏

参阅:《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页415,图379

LOT号:0523元 耀州窑交枝牡丹纹斗笠碗

尺寸:直径16.5cm

估价:RMB 400,000-500,000

流拍

说明:笠式碗又称斗笠碗、凉帽碗、草帽碗,为五代、宋以来流行的器型。此碗作斗笠状,薄口微折,腹壁斜直,浅圈足裹薄釉,底部略施黄褐釉,足底露胎,胎质坚密。碗外部刻划较浅的菊瓣纹,内壁沿口半寸无纹光素,其下刻交枝牡丹纹,花朵四周衬以转折枝,使牡丹花朵主题更为突出。花朵枝叶轮廓的凹处堆积釉层,使纹样的明暗反差更加显著,枝连叶转间饱满生动。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素雅怡人,釉面滋润光亮,气泡密集,颇得深浓淡浅之妙。拍品保存完好,所刻花纹线条刚劲有力,为不可多得之耀州窑精品。

耀州窑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耀州窑烧造青瓷工艺之精可与越窑相媲美。据元丰七年所刻《德应侯碑》记载耀州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LOT号:0524明永乐 龙泉窑刻花镂空狮子绣球纹鼓凳

尺寸:高41cm

估价:RMB 350,000-450,000

流拍

说明:鼓式坐墩,两端略敛中腹突出,平顶略圆,凳面刻划钱纹。鼓凳纹饰大体可分成三部分,以外覆状的接痕间隔,边缘接痕处贴饰梅花钉状旁饰一圈。鼓凳上下部以接痕处的梅花钉为界,均绘有缠枝花卉纹,上部花叶纷繁,纹饰紧密;下部缠枝花卉枝叶分布较为疏朗,布置匀称,纹饰清晰工整。中间主体腹部三面开光,一面绘饰花卉纹;一面饰蕉叶纹;一面饰镂空狮子绣球纹。三面纹饰周围均饰云纹,其所刻狮子威猛又憨态可掬,逼真生动,寓意美好。器里中空满釉,胎较厚重。内外壁均施青釉,釉层滋润光亮,底缘削平无釉。鼓凳造型简练,刻画技巧娴熟。此镂空狮子绣球鼓凳主要以刻花、镂雕技法相结合,纹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翠的釉色融为—体,彰显此刻花工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观如今国内外公私收藏,与本品纹饰题材相同,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镂雕鼓凳

(《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294,图284)。

参阅:《龙泉窑青瓷》,朱伯谦主编,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8年,页294,图284

LOT号:0525明初 龙泉窑刻花卉纹葵口渣斗

尺寸:高10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落槌价:CNY 150,000

说明:拍品呈十六菱花花瓣形外撇,颈内收,鼓腹,浅圈足,足端平切齐整,裹足满釉,通体及底均施以粉青釉,釉汁肥厚均匀。内口沿刻划双弦纹,器外壁绘装饰花卉纹,颈部为蕉叶纹饰,尖头宽尾,层层递卷,纹饰简洁大方,叶片稀疏,空间匀称,素雅大方且蕴含美好寓意。腹部上方为舒朗倾斜纹,余下方为缠枝花卉纹,纹饰线条均清晰快速。

渣斗,又名奓斗,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有的也列于茶具之中,元人笔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即指此物。渣斗在晋代开始使用,瓷质的较常见,其后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演变为花器或观赏用摆件。该器造型浑圆规整,典雅生动却又不失稳重,釉色秀美且肥润似玉,堪称龙泉窑的成熟之作,十分难得。

LOT号:0526元早期 龙泉窑葵口花盆

尺寸:直径21cm;高13cm

估价:RMB 60,000-80,000

流拍

说明:拍品折沿,葵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后配漆盖。腹部整体以突起竖弦纹为饰,线条清晰明朗,制作考究,形制新颖,于典雅中见巧思。通体施青釉,釉色宁静纯美,青翠欲滴,起棱处釉层较薄,色较浅,极富天然韵致。全器规整端庄,造型隽秀,大方雅致,形、色、韵俱佳。

似本品之出筋菱口者,不为多见。与钧窑器中近似例子,见保利香港春拍“十面观止”专场中拍出的一件“元至明初 钧窑天蓝釉棱口花盆”,形制相近,可资参照。

参阅:保利香港,4月2日,Lot3507

LOT号:0527明 龙泉刻松竹梅纹花觚尺寸:高46cm估价:RMB 100,000-200,000流拍说明:此尊口外敞,长颈,圆肩,腹饱满,腹以下渐收,近足处外撇。器高大,口下四道横弦纹,颈部为带状蕉叶纹,每片叶自成一个单元,两片蕉叶之间空隙得当,叶缘为波状缘,用曲折较小的波线勾勒出,主叶脉两侧为密集的平行线纹路。颈、肩相接处凸起四道弦纹。腹部通体装饰松竹梅纹,松竹梅的寓意兼顾了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高风亮节的风趣,和世俗生活中的吉祥幸福,将高尚节操和平和吉祥融为一体,且有喜鹊落在梅枝上的纹案,寓意着“喜事来临”。腹下部至胫部为细莲瓣纹。足沿露胎处呈火石红色。通体施肥厚的青绿色釉,釉层开冰裂纹。

此尊来源于龙泉竹口窑,其胎釉基本特征与晚期的龙泉窑有密切联系,明代后期竹口镇竹口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竹口溪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富且制作技艺独树一帜,无论是产量还是种类,都要优于其他同期龙泉窑系古窑场。参阅:《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164,图版84

来源:纽约苏富比,3月23日,Lot 533

参阅:《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页134,图82.

《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页268,图15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