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路遥:《平凡的世界》背后故事

路遥:《平凡的世界》背后故事

时间:2019-11-23 12:24:33

相关推荐

路遥:《平凡的世界》背后故事

深秋,静读《平凡的世界》,不觉想到前路遥羽化登仙的那一刻所带给中国文坛的剧烈震动。

中国论文网 /2/view-513632.htm

路遥在42年浓缩的生命中创作出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从《惊心动魄的一幕》到《人生》,再到《平凡的世界》,终结于《早晨从中午开始》。他把生活当作是一部正剧,“只有庄严的心情,才能庄严地工作”。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铜川相遇

记得最早读路遥的作品是在《延河》刊物上读的《姐姐的爱情》,美丽的姐姐和她悲惨的家世深深打动了我。

1985年春,我工作调到铜川陈家山矿火车站工作,在这里,我有幸结识了当时已是陕西文联党组副书记、作协副主席的路遥。

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青年狂热的年代,《铜川文艺》与《长安》、《延河》编辑部在铜川市红星剧院开办文学讲习所,我办了听讲证,一连几天去听。开始是诗人李志清、作家陈忠实讲《初夏》、贾平凹讲散文。听说路遥要来,但不知何故,终没能见到。

1985年10月的一天,编完《柳林报》,几个文友得知路遥老师在陈家山矿体验生活,而且就住在矿上医院的二楼。吃过晚饭,我们来到医院,穿过住院部,拾级而上,猛然看见在二楼拐弯栏杆旁倚着一个人,身材魁梧宽厚,上身着灰白色泛青的宽大“棒棒衫”,坚挺的牛仔裤潇洒而利落地勒在腰际。这不就是王老师(路遥本名王卫国)吗?

路遥大病初愈的样子,重硕的头颅,粗黑的脸庞,溢脂的头发显得稀薄,有一缕斜搁在额上,一副高度近视镜架在大蒜鼻头上,开腔一口鼻音很浓重的陕北普通乡音,凭添几分爽朗。

路遥带我们走进他的房间。房间摆设简陋,一张大床,一对人造革黑面沙发,一张漆黑的三斗办公桌上,摆着一摞书,一叠书稿,一支笔、一只白色瓷杯,一个玻璃烟缸里堆满了烟蒂。

我们几个小青年面对名人,却不知如何开口,屋子里一时杳无声息。路遥拿出一盒烟分发给大家,瘾君子不多,只有我接住点燃了。夹着这支烟,我在心里努力想把眼前的路遥和理想中的路遥对接起来。路遥说,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我十分乐意和大家拉拉话,不喜欢空泛的演讲,不准备搞创作谈。

在灰白色的烟雾中,路遥谈锋渐健,时而平和,时而激动,时而幽默。说到《人生》中的高家林和刘巧珍,路遥说,他们是陕北千万个普通青年的缩影之一。

告别时,路遥目送我们,还是站在二楼栏杆处,还是那个姿势,那种神态。我注意到他左手指间一直夹着一支烟,一直没熄灭,一支接一支地燃,青蛇般的烟雾在他的头上盘绕。

难忘一夜

几天后,在庙湾河对岸的小吃摊上,我又和路遥相遇了。他似乎对我有印象,显得很高兴。说话间,他约我到矿医院一叙。能得到心中偶像的约请,我当时的心情是外人难以理解的。坐定下来,我俩山南海北,谈的很是投机。我还拿出采访本,请他签名,他十分爽快地拿起圆珠笔,写下了一行字:“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录柳青话”。

当时,我身上恰巧带着一篇刚刚完成的习作,便拿出来请教路遥,并询问他的近况。路遥告诉我,改革开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想写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命运,书名暂定为“普通人”。说着,路遥随手从桌案上拿起“延河”编辑部信纸递给我一本。我看到桌案上还有已经写好的4本。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后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稿。

我看他的书稿,他看我的习作,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他稍有倦意,聚在头顶上的烟似乎凝滞在那里。他在我的习作《母亲》篇名前加上“写给”二字,然后又拿起桌案上一本《静静的顿河》递给我看,而他则又伏案疾书,继续写他的书稿,一直到天空破晓。

直到今天我仍然难以置信,在黄土高原这个矿区医院的小房子里,我竟然陪伴一位当代名作家度过了难忘的一夜,而他笔下书写的正是“当代文学诗与史的恢弘画卷”――《平凡的世界》(雷达语)!我的那篇经老师修改的习作《写给母亲》,后来也发表在河北秦皇岛东岳文学《新生活》杂志创刊号上。

从1990年底至1991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3次播出路遥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3月10日,代表当今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揭晓,《平凡的世界》获此殊荣。

同年11月13日,铜川文联召开路遥作品讨论会,省文联、作协的和谷、商子雍、田奇、李若冰、李沙玲等作家、诗人、评论家应邀前来。上午,路遥是鼻孔里塞着棉球出席会议的。下午的会开了一段时间,路遥弯着腰又来了,背比先前更驮了,后来还不时得插上氧气。会上,路遥的第一句话是:“不写东西老毛病就犯了。”

后来读路遥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总会禁不住潸然泣泪。路遥视写作为生命,像个苦行僧,他完完全全是用“深刻的现代理性和动人魂魄的真血真情”与文学作交换。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他是夸夫,倒在干渴的路上(贾平凹语)。也许正因如此,路遥才会与鼠为伴、与烟为伴、与灯为伴,与寂寞为伴,度过了那么多无言而又轰轰烈烈的夜晚。

背后故事

1985年秋天,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陈家山矿动笔。路遥对煤矿是陌生的,只是因为他的弟弟王天乐的两个妻哥都在矿上工作,有亲戚可以照顾他。

后来才知道,《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也曾遭遇尴尬。

第一部写完后,路遥将稿子交到出版社,一位编辑在西安人民大厦看了三分之一就退稿了,认为书不行,不适合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好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编辑李金玉女士得到消息,赶到西安读完书稿,飞回北京,接着打来电话告诉路遥,公司决定出版。

此时,路遥投向广州《花城》杂志社的稿子也定稿了。也就是说,《平凡的世界》是一稿两发的。路遥这样做,为的是多挣点稿费,弄点烟火钱。那时,作家已越来越难当,微薄的稿费和暴涨的物价,让大部分作家入不敷出,生计维艰。路遥也不例外。为了生活,路遥也曾几次去写并非情动于中而行乎其外的题材,甚至是广告稿,那时,路遥已身染重病。一个蜚声文坛的作家,却是如此的命运和生活轨迹,至今想来,也无不令人心中堆起许多的唏嘘。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是在陕北吴旗县武装部一孔窑洞里完成的,那是1986年的秋天,路遥和爱人林达离婚已成定局。

1987年秋天,路遥在榆林宾馆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一稿的写作。其实在抄写第二部时,路遥的身体已出现了问题,还吐了血,他的一切因此变得更加悲壮起来。他的背弓着,头发已花白,手握寸把长的笔,就像战场上的敢死队员,率领着作品中一百多个人物,哭着,笑着、呐喊着、呻吟着走向生命的未来……

1992年11月17日早8时20分,这个千百万普通人的早晨,一代文学大师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撒手西去。

42岁,距43岁生日还有16天,如此年轻的生命过早地结束,给这个平凡的世界不仅留下了不平凡的作品,也给活着的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慨叹。

路遥死了,不死的是他的书,还有那展飘扬在陕西、乃至中国文坛上的永远不倒的血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