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号文字

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号文字

时间:2019-11-15 16:43:35

相关推荐

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号文字

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号文字——促使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有新突破!

按:文不尽意,勿着文字相,图片来源网络,艺界报公众号首发,向原图作者致谢,向有关这方面的文字初撰者致谢!我们敞开胸怀,不求什么知识产权所图,欢迎转载 ,欢迎分享,因为人类的文化在于共享,在于贡献,不能共享、不能贡献的人类文化就叫垄断主义,就叫自私主义。(11月17日记,图片来自网络,未找到原图片的作者,表示歉意,感谢原图片作者!)

我们知道,位于东半球的中华民族,在以昆仑山区域为人类上古文化轴心时代的“源头”发展过程中,演变、分合、凝聚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局限于“五千年文明”的颂扬或“八千年文明”的诉情,而是有着百万年之久的人类文化文明史!(详见《杨牧青:人类上古文化谱系研究导读》等文稿。)

从世界文字范围来说,中国的文字历史更为悠久,比“两河流域”苏美尔的文字更早几千年。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距今约在八、九千年前就以较为完整的、具象的形态出现了,脱离图画符号状态,由象表意,再由意表义到表音,形成一套成熟的文字学体系和语言学体系。

(纠错:此图片中的“符号”不知那位“专家”再旁边释读的,这是不准确的,并非卍字,这个是与第九个字“使”一样意象的字,中间画很长,表长远,左有个符号为示意符。)

从图画符号到文字符号,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秦隶(小篆)、汉隶、楷书、草书、魏碑、行书等书体演变,一脉相承。从文化传承层面去看,中国文字是没有中断的,而且经久不衰,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无法媲美的。

当前普遍知道,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就是甲骨文,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其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距今约3700年至2900年之间,大部分出现在距今约3500年左右。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之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的文字书写遗迹。

在河南舞阳贾湖考古中惊奇的发现,距今约8000多年前的骨片残骸上发现了16个奇特的“符号”,如今约定成俗的称为“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和甲骨文、金文(大篆)有比较大的差异,但就其形态而言这就是一种古老的表象表意文字形态,它与甲骨文直接表象表意的象形、指示、形声是有区别的,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事情是这样的:在上世纪70年代,河南舞阳贾湖境内连降暴雨,导致附近河流决堤,贾湖村及周边村庄都变成了一片汪洋。待洪水退去后,贾湖村民为了防止水患,在村庄附近的河边修筑堤坝的时候,挖出了大量的石斧、石铲和一些人骨,并伴有符号的一些残骨片。后来,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很快考古专家赶到后对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来这里被命名为“贾湖遗址”。这次洪水引发的考古界的大震惊事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大禹治水的洪水故事!

贾湖遗址三十多年来,先后历经8次考古性的发掘,出土文物多达5000多件,以及大量的动植物遗骸。贾湖遗址除了发现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之外,竟然还发现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由此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独断和谬论。同时墓中还发现了“丝织品”,将中国丝绸出现的考古证据提前近4000多年,证实了中国才是首个发明蚕丝和利用蚕丝的国家。

此刻,我们更想告诉国际学术界,酿酒、骨笛、丝织……这些难道不算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吗?难道文明就必须要以文字、青铜、城邦为基本的界定标准吗?这种混账的逻辑关系是谁定的?这种不符合人类文化文明事实的认知偏差是有什么不可言喻的秘密呢?

贾湖遗址出现的这个16个奇特的文字符号,很多的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人士,曾试图解开这16个奇特的文字符号,但是迄今为止还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文字释读和文字意义上的说法,可以说是一个未解之谜。

贾湖遗址发掘,使人们对八、九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古中国人生活状态和社会文化结构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它以“候选”入选十大考古发现项目,也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对贾湖遗址这16个符号文字的破译(如上左图),先生我算是首次发出。这些符号文字怎么破解和释读的方法恕不唠叨,观者可自想自思,反正这些“字”先生我已经观察了好多年,一次偶然因缘,让我心头一颤,当翻阅贾湖遗址的背景相关介绍时,便有了破译的意愿。现述之如下:

第一个字象眼目,眼睛靠下眼眶,试着去做,在什么状态下才有这种眼神呢?这个字应是观臣的意思,在上位而观下位。可释读为“臣”字。

第二字是两个竖,左非直竖,这有指示的意思,是道字的前身,是行字的雏形,表意不同人群要向一个方向而前往前行。可借形释读为“行”字。

第三字是表示地方,是窗户的意思,上面空格大下面空格小,应是祭台上面的土窗户,用于采光线确定日影“校时”用。可释读为“量”字。

第四个字是左斜竖,这与第二字是一个意思,但表示的是普通的百姓要走的方向,不是帝或者首领走的方向。上古时候“百姓”要比民、黎民、苗民高一级别。可就形释读为“指”字。

第五个字是一,表示公正、公平的意思。就是“一”字,也是道生于一的一。

第六个字是“上”,也是“二”的雏形,长短横不一样长,表上下有区别的,和后来的甲骨文“上”字表意一样。

第七个字是分别的别,或为“八”的雏形(待再确定,正在找这个符号文字的原物在什么上出现的)。

第八个字是表不公平、不公正的意思,所以横画有曲折,也是后来折尺的雏形,用于测量尺度和日晷测影配合使用。可释读为“曲”字。

第九个字是“使”,具有指示的意思,表那个方向,是西南方,这要用伏羲八卦的卦位看,不要忘记这个时候,百姓、首领都会使用天象、方位等基本文化知识,只有涉及群体团体的秘密事、大事才由“巫”“觋”这些人来掌握。

第十个字是“箭”,是一种土箭,也就是后来用石子发力的孥的雏形。

第十一个字是“承”,是在河畔、浊陆的地方会盟要永远传承的意象。

第十二字是“乙”,这是从结绳符号中转化过来的,也是九天玄女(索、玄)的文化传承,后来金文(大篆)的许多字的线条由其意象而形成的,也是第二的意思,所以甲、乙、丙、丁……十天干也使用了,这个字出现的2000多年后“仓颉造字”也是离不开这个符号的,我们可以参照去看遗留下来的“仓颉书”碑文字形的形态即可和甲骨文就能窥其初意。

第十三字是个合体字形组合,由五个部分组成,似乎要表述一个已经发生了的纷争、战争事件,点可能表示很多的,由于古人用“点”很重要的,不会轻易在符号上乱点的。这个字可以训读、训解为“围城”的意思。

第十四个字是祈求光明的意思,是表示举手向上祈求的意思。可释读为“举”字。

第十五个字是“阳”字,就是太阳的意思,不是“日”字,这个文字符号在上古时候比较常见。

第十六个字是“甲”字,表示首领,是拥有兵甲领导权力的人,拥有兵戈的是帝或首领,拥有财物是臣或代表帝履行职权者,拥有文化的是巫咸之类的人……这些都是一大堆上古文化的事儿。

注意,上古时候,一个符号或一个文字,要表达的意思是很丰富的,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不同的形状就表示不同的意思。譬如甲骨文中那个“女”字有面向左的,有面向右的,有的正襟危坐,有看起来很苗条的,也有看起来好像病怏怏的。在破解古文字的时候千万不能用现在文字结构(西汉以后)的“造字法则”去解读,但不论如何,要将古文字的字形意思又要与现在的文字结构意思达成一致性,其实这也很矛盾的,当前也只能这样了。

很有意思,贾湖遗址当初这个16个符号文字的表象、表示不同的意思或情景,但在8000多年后竟然让后人“无巧不成书”的从不同遗留物中给组放在了一起,并且正好让先生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并做了简单破译,也正好表明一段历史:

某一天,贾湖周边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心愿,在首领的号召下,有的沿着陆地走,有的沿着河边湖畔走,按着各自应走的规定路线汇聚在一起,举起双手,看着祭台上日影透过窗户的刻度,向太阳祈求希望“神”给予一些公正、公平,使他能够传承下去,并来阻止这场纷争、战事,化解群体之间因兵甲的冲突而引起的矛盾,人们应该遵守共同的愿望。

附议,官方公开的发布奖励说,准确破译、释读以往没有人认读出的一个甲骨文字就奖励现金10万元,准确校正、释读有争议、阙疑的一个甲骨文字就奖励现金5万元,甲骨文距今不过3500多年,这贾湖16个符号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近5000年。那请问,先生我是在全世界范围巾第一个准确释读这16个字的人,那么官方应奖励我多少现金呢哈?! 可惜的现实是,若要正式发布学术论文,首先需得按官方的思维、思想模式和文本格式套路来顺从,还需得是什么样的机构单位为背景,否则只能在野呵!痛心的是官方肥水不流外人田,大贪官和文痞把持朝纲,以及蔑视、嘲讽民间和官方自身的各种裙带圈关系,只能让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继续在喊口号中丧失自信!怎么今个儿,忽然想起了明代李挚、清代金圣叹和戊戌六君子而有此感耶?己亥年人七杨牧青记于京华。(本文11月17日艺界报公众号首发,2月11日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些错别字句,增加了附议小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