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熬出中国味的敖汉小米

熬出中国味的敖汉小米

时间:2024-05-24 08:10:35

相关推荐

熬出中国味的敖汉小米

点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最近,一段有关敖汉小米的广告在网络和电视上着实地火了一把——“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让人仿佛又一次嗅到了家乡的味道……

社与稷

相传,在远古时期,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长。每当发洪水的时候,共工的儿子句龙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居住,如果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每丘住25户,称之为“社”。句龙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奉其为土神,也叫社神,还专门建造了祭祀时使用的房屋,称之为“后土”。

因此,在中国古代,“社”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又相传,烈山氏的儿子柱曾做夏朝的稷正,就是主管农业的官职。在柱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如是,“社”和“稷”,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便被用来借指国家,诸如在《东列国志》第二回中有这样的说道:“却说大夫褒珦,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史记·吕太后本纪》也有类似的说法:“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另据《论语》记载,2400多年以前,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便问道:“你看见夫子了吗?”老农答道:“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这应当算是关于“五谷”的最早记载了,但解释却有不同,主要说法有二:一说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但无论哪种说法,“稷”是必列其中的。

黍与粟

根据《周礼·考工记》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了。在《说文》中有这样的说法:“稷,,齌也。五谷之长。”《尔雅·释草》又进一步说道:“稷,,粟也。”《诗·王风·黍离》 中更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实际上,古之“稷”即今之“粟”,脱壳后成为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俗称“小米”。小米有两种,《本草纲目》中说:“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粟。”

在前文已经提到了,如果将“社”理解为代表安全的生存空间,那么“稷”就代表稳定的食物来源了,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人民安身立命之必需,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在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区,稷是代表性品种,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对华夏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哺育我长大”的歌谣。据此,学术上一直认为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北省武安是谷子的发源之地。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距今约7300年。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冬,磁山村群众在村东台地开挖水渠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7000多年之久的“原始村落”,从而揭开了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随后,考古工作者在这片总面积仅1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相继发掘出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一时间,原本寂静无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文物界最为关注的地方。在二十多年间的一次次发掘中,大量珍贵的文物及遗迹相继出土。

据资料显示,磁山遗址自发掘至今,已发掘出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4000余件。在这些遗物中,主要有用来为谷物脱皮的石磨盘和类似石棒槌的石棍,及用来做饭的泥制陶盂、支架等。其中,石磨盘表面光滑,经过打制或磨制,有的底部带足,做工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精细了。在发掘过程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众多考古专家深感疑惑。在如此小的遗址上,竟有几十个有规律地集中摆放劳动工具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多由石磨盘、石棒、石铲、石斧、陶盂、支架等组成,每组一般四件,而且大都按生产工具(石铲石斧等)、脱粒工具(石磨盘石棒等)、炊具(陶盂支架等)分组分类放置,摆放的次序非常明显。据此,一些专家推测,这处遗址可能是先人们的墓区,“组合物”是随葬品。可是经过数年大面积的普探、试掘,加之遗址外围的调查,并未发现人骨和有关丧葬的痕迹,相反倒发现了大量鸟骨、兽骨,甚至很小的鱼刺等。

在磁山遗址,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了189个储存粮食的“窖穴”,直径大都为1-2米,深浅不一,最浅的只有0.85米,而最深的则达到了5米。更让专家们大吃一惊的是,在这些窖穴里面竟堆积着大量的“粮食灰”,初见时的颜色呈灰绿,但拿到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白灰。在一些成块的朽灰中,直接用肉眼可以看到已炭化的一颗颗滚圆的粟粒。为了鉴定这些粮食的成分,发掘者们曾两次进京,但都因找不到妥善的保管方法,标本到达目的地后全神奇般地变成了灰粉。最后,北京考古专家采用“灰像法”对标本进行了鉴定,认为当时的磁山人吃的是“小米”。但是,正当考古学者们在欢欣鼓舞之际,一个颇为费解的问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因为这些窖穴中的“粮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甚至达到了2米以上。如果按照比重、体积推测,这189个“粮仓”中储存的粮食,至少应在5万公斤以上。而在当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剩余这么多的粮食是不可想像的。另外,还有专家对灰像法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

所谓的“灰像法”,是利用植物遗骸中二氧化硅骨架的不同形状来判定出土作物的种属。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谓的“植硅石分析法”,也称“植物硅酸体研究”,使用这种方法对几十年前从磁山出土的粮食遗存进行鉴定,是值得重新考虑的。因此,河北武安是小米的发源地的说法并未得到公认!

证与据

9月3日——5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内蒙古敖汉旗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上,来自英国、美国、印度、韩国及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负责人通过从农业考古、谷子起源与发展、农耕文化传承、谷子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研讨论证达成共识,即赤峰市敖汉旗是“世界小米之乡”。

其实,关于小米起源的消息,早在5月26日《赤峰日报》上就刊发过了,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各大新闻媒体共646家进行了转载,题目就叫《世界上最早的谷子糜子在赤峰发现——糜子谷子的年代比欧洲早2000余年,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可能起源于赤峰》。而这一消息的依据,正是发现于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市敖汉旗原宝国吐乡(现兴隆洼镇)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兴隆洼遗址位于牤牛河上游的缓坡台地上,地处平坦,视野开阔,加之近有泉水至今长流不断,故很适宜古代人居住。在这块土地上,除兴隆洼文化的遗存外,还保存着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居住址和城堡遗址。兴隆洼,曾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原始社会“聚落”,在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兴隆洼氏族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中主要是用于掘土的打制的有肩石锄,还有石铲、石斧、石锛、石磨盘、石磨棒和圆饼形石器等等。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很有特色,是北方细石器工艺传统的产品。加工兽皮用的石刀和渔猎工具也比较多。骨器有锥、镖、针等,磨制都比较精良。在房址的居住面上,常常发现琢制的石磨盘和磨棒,有的房间里还出土了石杵。这些谷物加工工具,既可以加工农作物去壳脱粒,也可以用于加工采集的植物籽实。房址中发现较多的鹿角、狍骨和胡桃楸的果实硬壳,说明氏族营地附近广布森林,狩猎和采集经济仍占一定的比重。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黄河流域的诸新石器时代文化大体相当。尤其是在兴隆洼文化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经过国内外三家不同的碳14实验室年代测定,证实兴隆沟出土粟的年代距今约7650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小米实物遗存之一,也是唯一经过精确年代测定的最早的小米遗存。

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一队对这一遗址进行了科学而又系统的发掘,在第一地点采集浮选土样1200份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了黍和粟两个品种。与磁山遗址发现的灰化粮食遗址不同的是,兴隆洼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谷子是通过科学浮选法获得的炭化谷粒,这些谷粒乃至细部特征保存得十分完整,易于种属的鉴定,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为了保证年代上的准确性,赵志军博士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共同合作研究,确定这些谷子的准确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5700年,属于洼兴隆文化中期。其中,炭化黍的数量较多,总计近1500粒。这些黍多呈长鼓圆形,平均粒长1.55毫米,平均粒宽1.15毫米,胚部短而宽;因经过烧烤爆裂成V字形,炭化粟的数量很少,只发现了10余粒。这些粟粒呈现近圆球形,平均直径约1.2毫米,胚部长而窄,经过烧烤爆裂成深沟状。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植物考古学家马丁-琼斯教授在和两次来到赤峰地区考察,他说:“敖汉兴隆洼遗址谷子的出土,证明了谷子最早产于西辽河上游地区,同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一样,人工栽培的谷子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同样杰出的贡献。同时,欧洲的谷子很可能就是由西辽河上游地区逐步西移而广为耕作的。”

敖汉旗处于北纬41°42"——43°01"’,东经119°32"——120°54"’之间,四季分明,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积温有效性高,是世界公认的蒙东辽西地区最适宜优质黍粟生长的黄金地带,在这种气候下生产出的杂粮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素有“中国杂粮出赤峰,绿色杂粮在敖汉”的美誉。另据了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宜垠曾在敖汉王祥沟遗址沉积物中提取了植物花粉,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将之与现在的荞麦花粉进行比对,显示两者结构基本一致。国内外均有专家认为二者系同一种花粉。但目前在考古沉积物中发现的荞麦籽粒距今约2500年,那么5400年前这一地区的先民是否已种植荞麦,还需进一步佐证。

8月在刘国祥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同仁的推动下,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月,“敖汉小米”被当时的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