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默以思道 淡泊宁静 ──我所敬仰的张岱年先生(中)

默以思道 淡泊宁静 ──我所敬仰的张岱年先生(中)

时间:2018-10-17 23:29:33

相关推荐

默以思道 淡泊宁静 ──我所敬仰的张岱年先生(中)

作者简介: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会长、张岱年研究会会长。

不息的探寻和追求精神

先生毕生追求哲学的真理和智慧,津津乐道,自强不息。如果说哲学起源于人们的好奇,那么先生进入哲学之门则是欲探究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先生回忆说:“我研究哲学的起因主要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很感兴趣。少年时期,不自量力,对于天地万物的本原、人生的究竟、人生理想的准则,经常加以思考,想穷究其所以然。”哲学离不开沉思和冥想,先生自从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就养成了一种沉思和冥想的习惯。他说:“当时对于哲学有所了解之后,于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一些重大问题深感兴趣。常常独自沉思:思天地万物之本原,思人生理想之归趋。每日晚上经常沉思一二小时,养成致思之习。”《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先生思慕子云的“默而好深湛之思”,引为同道。有趣的是,先生亦略微口吃,正所谓“刚毅木讷”。

我曾应李振霞老师之约,写过一篇介绍先生人生历程和学术追求的文章,题目是《张岱年:不息的追求与探寻者》(载《当代中国十哲》,华夏出版社,1991年),我特意使用“不息”这个词汇,是想强调先生奉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信念,坚韧不懈地追求学问和真理。经过反右和文革之后的先生,虽然已经步入晚年,但对于先生来说,恰恰是他重新开启学术生命的契机,他要把浪费掉的大量宝贵时间弥补回来。大家注意到,先生大量的论文都是在8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的;先生还撰写出版了多部重要的着作,如《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这也是第一部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着作)、《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等。可以说,晚年的先生,恰恰渡过了一个旺盛的研究和写作高峰,真令人不可思议,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先生的生活很有规则,知道他的生活习惯的人,都知道下午是拜访先生的合适时间。上午和晚上先生都在集中精力工作。1990年,先生在《研习哲学过程杂忆》中亦明志说:“吾今已届耄耋之年,渐就衰损,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还要向理论深处进行求索。”晚年的冯先生,思维非常清楚,他从事中国哲学史新编工作,采取的是口述方式,因为冯先生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了。晚年的张先生思维也很清楚,他的视听虽然有所减退,但未丧其目聪,手一直也不颤抖,写字还刚健有力。据说邓广铭先生晚年由于手颤抖得厉害,已经不便于写字了。

当然,年老体衰也使先生有力不从心之感。最后一些年头,我到先生家去,往往都是先问先生身体状况。先生多说身体不太好,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称什么事也做不了。此时,我总是请先生多保重,能做点就做点,不要累。但先生总还想多做点事,有时似乎显得悲观,甚至觉得活着无法做事,还不如结束生活。搬到蓝旗营的新家,对先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先生还是坚强地适应了过来。

作为一位百年哲人,先生在哲学理论、哲学史和文化等领域都多有创造和发明,建立了以“范畴”和“问题”为骨干的中国哲学史独特研究范式和体系,提出了以“新唯物论”为中心的哲学学说和以“综合创新”为主旨的文化观,卓然成为一代宗师。但先生从不固步自封,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和见解,就毫不掩饰地修正自己已有的观点。如,先生对老子的研究,前后就几次改变或修正已有的看法。还有不少有趣的小例子。如先生说,年轻时他认为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庄子称“鱼乐”不过是主观的臆断,但晚年先生则指出:“近年以来,我参照中国思想史的情况,我的观点改变了。我认为庄子肯定‘鱼之乐’是正确的,乃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观念。”先生还举出两首诗来说明他的新见,一首是诗陶渊明的“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另一首是程明道的“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先生指出,陶渊明和程明道从“鸟鱼”和“万物”中分别感受到了“乐”和“自得之意”,庄子肯定“鱼之乐”,就是“以类比为根据的直觉”,是以人追求自由自在的乐趣来感受鱼的“出游从容”的快乐。对庄惠的辩论,一般也以为惠施逻辑一贯,庄子是诡辩。但仔细考虑,惠施推论的前提是难以成立的。按照惠施的逻辑,我们只有是鱼才能知道鱼之乐,但是,人类能够认识万物恰恰因为他不是其他万物。再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先生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看法。早期,先生把这一名言改为“万物并育而实相害,道并行而亦相悖。”后来,他又改为“万物并育,虽相害而不相灭;道并行,虽相悖而亦相成”,最后先生则又肯定“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归,它所反映的不仅是历史和时代的变化,也是先生不断思索的经历。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在先生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拓荒者和精神苦旅者。

厚道待人

熟悉先生的人,都会为先生的敦厚和平易所感染。我到北大念书不久,有一次与哲学系的一位老师说到先生,那位老师非常真诚地说“德高望重”。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生晚年还有重要的计划要做,时间对他来说极其宝贵,况且他还受身体条件的限制。但先生还是抽出时间处理不少事务和接待来访者。比如,对于人们的来信,先生总要写回信,特别是对于那些向他问学的年轻人,他总是热情地回信加以鼓励。作为学生,向先生写贺年片是完全应该的,以先生的年事他完全可以不回,但他总是回寄。

由于慕名访问先生的人太多,给先生造成不便。为此哲学系在先生家门上贴了一个告示,意思是说访问先生要先与系里联系。但还是有人直接上门访问先生,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先生依旧热情接待。客人要走时,往往都劝先生不要动,但先生总要送到门口,哪怕是他最后几年走路已经非常困难,他也坚持这样做。

作为先生的学生,我自然得到了先生的许多帮助,如请先生写序或者请先生写推荐信,先生总是欣然答应,从不推辞。先生前后为我写过不少推荐信,只要需要,先生总是有求必应,想起来真是麻烦先生了。十分惭愧的是,我没能为先生做什么事,甚至在先生最后住院的时候,也没有为先生尽上守护之情。一想起这事,我就深感内疚,愧对先生。

晚年时,请先生写序的人很多,有的作者先生也不认识,着作的内容与哲学的关系也不密切,但如有请求,先生也欣然应允。这里所体现的恰恰是先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格。为此,先生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还牺牲了他自己的事。也许不少人知道,先生晚年一直想写一部更系统的哲学理论着作,中心问题是讨论“自然与人”的关系。我最早知道先生这个打算,是在1986年的夏天我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中的“意念论”,论文由楼宇烈先生指导。当时请周礼全先生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先生也出席了答辩会。论文答辩之后,周先生和先生都一起到燕南园的食堂吃饭,吃饭的时候,先生和周先生都讲出了自己的一个重要计划。先生的计划是写一部有关自然与人的哲学理论书,周先生的计划是写一部伦理学着作。先生一直希望实现这个计划,但他的时间都被分割掉了,以至于最终没法完成了。主要原因就是先生不愿拒绝人们的请求,他把不少时间都用掉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为先生略感遗憾,觉得他太好说话,把重要的事耽误了。

(原载陈来主编的《不息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此文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编辑/伍建旭 推送/伍建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