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论中国榜书艺术及其书写规则

论中国榜书艺术及其书写规则

时间:2018-12-05 11:53:11

相关推荐

论中国榜书艺术及其书写规则

论中国榜书艺术及其书写规则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有文字始,就孕育着书法艺术的萌芽。榜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他们遗留下的无数榜书巨制美不胜收。

一、榜书概说

榜书,古人有许多称谓,一般称其为榜书、署书、擘窠书。特别大的字称为魁书,而人们更习惯称其为榜书。与其他书法形式相比,它更能体现中国书法那种大气磅礴、浑厚雄健的精神,更能给人以震撼力,也更能体现中国书法的精魂与气魄。

榜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现有的史料看,榜书起于秦、兴于汉。人们习惯将它刻在石头上以流传后世。除了石刻之外,人们还在山崖上刻字,史称摩崖石刻。这种摩崖石刻之风,经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不仅如此,人们还在宏大壮观的建筑物上派上了榜书的用场,众多的榜书家由此产生。榜书的书体也从秦篆、汉隶发展到后来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诸体。可以说,榜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审美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的、学术的、实用的价值。它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的时代、文风、时政、地理、历史、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变迁,成为我们研究民族文化的实物例证。

二、榜书书写的一般规则

在古代,虽然榜书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擅长这种书体的名家也不少,但研讨榜书书写艺术规则的书论却并不是很多。其中论述相对全面的代表论着是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文中,康氏论述了学习榜书的难点与要领、榜书名作和书家、写榜书的执笔方法以及写榜书所适用的毛笔等问题。观点明确,视角高明,不失为一篇专论榜书的名作。但可惜不成系统,行文也相对比较散漫。此外还有一些书家对榜书书写的艺术规则作了只言片语的论述。本文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试图对榜书书写的一些艺术规则进行分类阐释。

(一)榜书书写的执笔

书法的执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讨论得比较热烈的话题。自从书法创作走向审美自觉以后,书家们就从多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述。一个好的执笔方法无疑有助于书家自如而尽兴地挥洒。榜书书写也是如此,自唐代开始就有一些书论家对榜书书写的执笔方法进行了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

1.握管法

握管法是用食指到小指的中节和大指一起握管,即捻拳握管于掌中的一种执笔方法。它的长处在于握笔着实,通过肘的运用,达到力劲的笔画效果。但也有不足,由于五指紧握,不能运动,所以运用此法只能做到腕运与肘运,而指运则做不到。可没有指运法,打、抢、提、按、挫、驻、蹲等笔法会显得很生硬,调整笔锋和变换运笔节奏也很难做到。因此用握管法写出的榜书,虽然力道很足,但往往会有鼓努为力,死板、僵硬的毛病。

2.撮管法

撮管法是用五指一齐握于笔管末端的一种执笔方法。由于执管较上,且使五指执笔法,所以它的长处在于肘运、腕运和指运都比较灵活,有利于纵横挥洒,左右取势。但由于手指距离笔头较远,如果使用的是斗笔,对于力弱者而言,不太容易把臂、腕、指的力量传达到笔端,有时还会出现失控的现象。因此,除非臂力、腕力、指力强者,一般人较难使用好撮管法。

3.提斗法

提斗法是一种专门执斗笔的方法。执笔方法和撮管法大致相似,但因斗笔的大小而执笔略有不同。如清人戈守智在《汉溪书法通解·执笔郑第二》就说:“韩方明曰:‘提斗运肘,作榜署法也,与撮管略同。斗大则后以一指拒之,斗小则后以两指拒之。’其法顺易而逆难,故不拒不可也。”

以上是三种见于古籍记载的榜书执笔方法。从这三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榜书执笔的两大要求:一是臂力、腕力和指力强劲,能够作到力透纸背;二是肘运、腕运和指运要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将榜书开张的字势、质实的笔画和丰富的笔意表现出来。当然书写榜书时并非必须使用握管法、撮管法和提斗法,执笔只要符合了上述两个要求,就方法本身而言应该是很灵活的。

(二)榜书书写的用笔

一件成功的榜书作品必须具有高明的用笔方法。从历史上的榜书作品看,唐以前的用笔法和唐以后是不一样的,包世臣就曾经说过:“至书碑题额,本出一手,大小既殊,则笔法顿异。后人目为汇帖所目迷,于是有《黄庭》、《乐毅》展为方丈之谬说,此自唐以来榜署字遂无可观者也。”可见唐以前在书大字碑榜时,所用的笔法和小字是不一样的。但是到了唐以后,书家以《阁帖》为书法之宗,于是将写《黄庭》和《乐毅》的方法拿来写榜书,自然难得其理。

一般地说,榜书书写的用笔大致有以下几种:

1.沉实的用笔法

康有为曾经说过:“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静穆也好,雄健也罢,实际都是在强调一种力。这种力充盈在笔画中,笔画就有了生机和活力。从外部形态看,具有力感的笔画是富有弹性和韧劲的,而不是干瘪和平面的。我们比较一下《论经书诗》和比较拙劣的榜书就会发现:同样是榜书,前者笔画虽然较细,而其中的内力却似钢铁般的强劲;后者尽管笔画肥硕,但力感却非常轻飘。那么如何才能使笔画内力充沛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1)直落管

所谓直落管指的是落笔时笔管贵直,这样臂力、腕力和指力就会充分体现在笔头和宣纸上,写出的字才会劲健。南朝书家王僧虔就认为,书法要有神采,“心圆管直”是一个关键。那么,为什么只有直落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臂力、腕力和指力输送到笔头和宣纸上呢?这与笔锋的构造有关。笔锋由主锋和裹在主锋周围的副毫组成。主锋是笔锋的根本,主锋运用有力,写出的字才能遒劲,所谓“中锋取劲”就是这个道理。为了使主锋顿提有力,直落管是最好的方法。有些人写出字没有力量,就是因为不会直落管,而一味把毛笔左右撇抹,认为这样会有风致,殊不知正因此才失去了古人论书重骨力的根本。当然,有些古人把直落管的问题也看僵化了,他们认为只有笔笔中锋才能使笔画沉实,而且所谓的“中锋”必须是笔毛顺,笔心在笔画中心。其实只要直落管,力量能够直落纸端,至于笔毛的形态是顺,是绞,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这样笔画中蕴涵的力才是运动、生动而富于变化的,而不是一种僵死而没有变化的力。

(2) 涩与疾

要使笔画沉实而生动,除直落管外,运笔的速度也是一个关键。过滑过快的运笔不利于让笔沉下来,相反,过涩过慢的运笔也不会让笔画中的力生动起来。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涩与疾的关系呢?我们在行笔时应该充分体味其中的抗争之力。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说:“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唯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这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这种与阻拒之力的争势、争力很好地说明了涩笔的力度特征和运笔的灵活生动感。沈尹默对这种寓疾于涩的运笔方法也有一段很好的阐释,他说:“涩的动作,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留得住不等于不向前推进,不过要紧而快地战行。”这里的“战”字仍当作战斗解释。战斗的行动是审慎地用力推进,而不是无阻碍的。可见,要让笔画有力而生动,寓疾于涩的运笔方法是一个关键。

2.摄人的方、圆用笔法

一件优秀的榜书作品,除笔力沉实外,要使其神采外射,还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用笔方法。受篇幅所限,此处掇其大要,主要论述方、圆两种用笔法(康有为将榜书用笔分为方、圆两种),其他有关笔法将在这两种用笔法中用着重号提及。

(1)方笔

米芾在《海岳名言》里曾有一段论述,他说:“老杜作《薛稷慧昔寺碑》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士口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所谓“勾勒倒收笔锋”指的就是笔笔回锋藏锋。也正因为如此,“慧普寺”三字才会神气全无,“笔笔如蒸饼”。实际上在唐以前,古人作书是非常讲究锋芒的。那么,如何才能作到下笔有锋芒,又很自然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关键:其一,用健锋直入的方法切、打起笔(如“谷”字左点、“中”字一竖和一折、“生”字下面两横),收笔时或用折挫结合法、或用折转结合法(“生”字的横),或用提锋抢法(“谷”字一捺、“中”字一竖)。有人或问:如果用“健锋直入切折法”起笔,笔画会不会显得单薄轻飘?我认为关键在于书者如何使用,如果下笔沉实,折锋有力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只要使用“折转结合法”和“提锋抢法”就能既保持笔画的锋芒,又能使笔势不飘,且有一种风骨和含蓄相结合的效果。其二,为了使笔画方折的锋芒不至于过分露骨,我们在书写时可以采用折转结合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折转笔法要过渡自然,在瞬间通过指腕的转动完成(如“谷”字右点)。

(2) 圆笔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中说:“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繇)、卫(觊)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自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观海诗》尤难也。若下视鲁公‘祖关’、‘逍遥楼’、李北海‘景福’、吴琚‘天下第一山’等书,不啻兜率天人视沙法众生矣,相去岂有道里计哉!”可见康有为认为榜书上乘用笔应为圆笔,其具有“草情篆韵”、“雄浑古穆”的审美效果。因为笔画厚实,所以能给欣赏者带来古厚的感觉。那么,在实际书写时我们如何能表现出这种古厚的笔意呢?如果一味用回锋、藏锋,又很容易会陷入米芾所说的“笔笔如蒸饼”的丑态,是否有其他途径呢?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所谓“圆”指的就是圆浑,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除了适当使用回锋、藏锋,还有一些可以既能够保持笔意圆浑,又不失雄穆和生动的笔法。以下试举几例:

第一、空逆。用实逆法很容易使笔锋在原地画圈,致使笔画笨拙。如果改用空逆法,则既可以使笔锋灵活自若,又能在笔势上保留一种“留”的逆势。运用之要在于摆腕灵活。

第二、蹲法与驻法。用逆锋与回锋方法起收笔,写出的笔画不太能够保留笔的风致,如果改用蹲法与驻法,则能够克服这个问题。因为蹲法与驻法在很大程度上不会改变笔锋的大致形态,相反用了蹲法与驻法可以增添笔画的厚度。比较一下《泰山金刚经》“食”字和明人伪托虞世南名所作的“攀龙附凤”的“凤”字撇的起笔,我们可以看出,“食”字圆厚灵活,“凤”字则比较笨拙驽钝,缺少一种灵气。运用之要在于把握用锋深浅的程度。

第三、衄法。笔画起收除了可以用蹲法与驻法外,“衄”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张怀瑾《玉堂禁经》云:“衄锋,驻锋暗挼(搓的意思)是也。”陈绎曾《翰林要诀》云:“(衄)三分三摇笔杀力。”又云:“衄以圆之。”可见所谓“衄”就是指起收时,来回搓揉笔锋,以达到一种笔下水墨,笔画圆厚古雅的效果。运用之要在于摆腕灵活,下笔力度控制自如。

第四、转法。在折笔处,用方折的笔法可以使笔意方峻硬朗,神气外现,如果用圆转的笔法则能使笔意圆融灵活,康有为所说的“草情篆韵”即指此。所谓“草情”指的是笔意灵活,不僵死;所谓“篆韵”指的是笔意通畅,不滞板。我们比较一下《白驹谷题字》和《泰山金刚经》的折笔就能看出其妙处。转法运用之要在于指腕灵活,绝不要斤斤拘泥于古人所谓的“中锋之法”。

以上介绍的几种主要的榜书用笔方法,实际上在真正挥运之时,应该是非常灵活的。所谓“临事从宜”,“冷暖自知”,关键在于熟中生巧,意从心生。

(三)榜书书写的取势

气势是榜书的魅力所在,而气势的表现一则关乎用笔,此外也与结字取势有关。对于取势,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曾经说过:“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气势,便是伧父。凡不能书人,作榜书未有作气势者,此实不能自掩其短之迹”。昌黎所谓“武夫桀颉作气势,正可鄙也。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努目邪? ”

康氏所说的“安静简穆”指的就是“平划宽结”的取势法,“雄深雅健”指的就是“斜划紧结”的取势法。当然“平划宽结”的“平”与“斜划紧结”的“斜”都是相对来说的,我们大可不必细究其“斜”与“平”的度数。以下分两种取势方法作简要论述。

1.“平划宽结”法。据沙孟海编着《中国书法史图录·南北朝书法序言》,“平划宽结”取势法继承了隶法,保留了隶意,因此在布白上更多讲究平实与宽博。我们通过对南北朝时期此类风格作品的观察可以发现,此类取势法结构平稳,布白宽博,虽然在取势上缺少跌宕的动势,但从其平实宽博的布白中,欣赏者确实能够体会出一种“安静简穆”的气势。

2.“斜划紧结”法。“斜划紧结”取势法讲究结构中宫紧凑,结势峻拔。启功先生说,在处理这类取势方式时,书写者“常常随着字形的结构而自然的来安排笔划,例如:哪些偏旁笔划较多,便把它写密一点。并不把一字中的笔划平均分宽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由于采用了“斜划紧结”取势法,所以单字的重心一般偏上,字的下半部常常宽绰有余,架势比较庄重稳健。但这种取势法也有缺陷:由于字形构造随势而布,因此部件之间便相对缺乏灵动而宛转的联系,有时经常为了夸张方硬的笔画而使得整体字势欹斜和失重。

以上是笔者对榜书书写艺术规则作出的肤浅思考。我认为榜书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变化余地颇大的书体,其书写规则不是用几种方法就能囊括的,而且各种规则之间也不是一种雷池不越的僵死关系。但是作为一个榜书研究者和学习者,我们对这些大的规律必须有所了解,否则写出的“榜书”将离榜书艺术的根本“失旨大矣”,这也是本文撰写的意义所在。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发表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增刊(摘选)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