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教学研究 |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学研究 |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

时间:2019-08-05 20:13:51

相关推荐

教学研究 |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

编者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课堂?老师们反应最难的是语法课。如何让语法教学课不再枯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习得语法规则、在情境中操练、掌握并熟练运用语法知识?几年前本人申报了一门“情境中的语法教学”选修课,自我感觉和学生反映都不错。为此也写过几篇小文,此文是其中一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期待我们的语法课也与阅读课、听说课一样受学生欢迎。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语法课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准确性、创造性、批判性、灵活性与深刻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建议。

【关键词】语法教学;思维;思维品质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教育部,;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林静,程晓堂,)。如果中小学英语教育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有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美德(龚亚夫,)。

正在修订之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更是把课程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思维品质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陈琳,,转引自张金秀,)。这就意味着思维品质,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张金秀)。

目前,不少教师还墨守着陈旧的、传统的、填鸭式的、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实施发扬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陈琳,)。针对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开展了很多针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中学老师们也有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和行动。但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系统,教学效果尚不明显。尤其是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讲授语法规则,操练语法结构,让学生反复做题、巩固、记忆等阶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显得非常重要。

二、思维品质的界定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邱谊萌,)。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陈琳)。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思维品质,但基础性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开放性、创造性等。这些思维品质都可以通过英语学科教育来提升,因为英语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均显着于汉语思维,非常有助于中国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是促进其思维品质发展的基本途径(鲁子问,)。

语法并不仅仅是描述语言形成或者使用的规则,而更是我们用来思考和表达的工具。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与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比如,通过创设语境,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与表达,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等;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准确性与深刻性等。

本文将以笔者执教的一节语法研究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课例呈现于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教学内容是第二条件句(second conditional),即if引导的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虚拟条件句就是我们想象和再现非真实世界的工具,是非常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教学材料。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零条件句(zero conditional)和第一条件句(first conditional),这一节课我们要弄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并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第二条件句。

1.语境导入,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笔者通过图片(见图1)创设语境,导入教学内容。师生对话如下:

图1

T: The other lady in the picture is Sarah. She is the principal of an American school where I worked for one year. I got Sarah’s email this morning. I want to share it with you with her permission.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Ss:(很兴奋地)Yes.

T: 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 Read it and tell me what it is about.

(学生阅读下发的邮件材料。邮件大意是: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来一遍,“我”会获得更加轻松自在、随心所欲一些;“我”会多接触大自然,多为自己活,甚至不妨犯一些错误,而不是像这样一辈子过得这么拘谨、严肃。)

T: “If I had my life to do over, …”, is it a dream or reality?(3分钟后)

Ss: It’s a dream.

T: Why do you think so?

Ss: Because she can’t have her life to do over.

T:So when we talk about a dream, what structure can we use?

Ss: If…

通过阅读邮件和师生交流,学生了解到可以用if条件句描述想象的世界。笔者让学生观察这个if条件句的结构,并在邮件材料划出结构相近的句子。笔者把此结构板书在黑板上:If I had…, I would make/relax/…之后提出以下问题:If you were 85-year-old Sarah, what would you do to relax/ make more mistakes?

学生积极展开联想,生成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S1: I would sing songs every day.

S2: I would plant some flowers in the yard.

S3: I would do more sports.

S4: I would do less homework at school.

S5: I would pet a dog.

[设计意图]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英语学习的信心(教育部,)。在语法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采取直接告诉学生语法规则,之后再反复操练句型。但实际上,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习活动更真实,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笔者所呈现的邮件材料其实是从一本语法书上发现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用于虚拟语气比较贴切,因此笔者借用盖材料创设了语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参与。学生通过猜测、预测与联想等活动进入思考状态,并以Sarah的视角来描述想象的世界,培养了思维的开放性。教学语法知识时,教师如果能多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创设情境,学生就会更加乐意参与。

2. 规则归纳,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当学生初步感知了虚拟条件句后,笔者通过师生互动,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虚拟条件句所要表达的意义。师生对话如下:

T: “If I had my life to do over, I would make a few more mistakes.” What does Sarah want to show?

S1: She actually doesn’t often make mistakes. She wants to make more mistakes.

T: Do you want to make more mistakes?

S1: No.

T: Then why does Sarah want to make more mistakes?

S2: She is already 85 years old. I think maybe she wants to live a different life.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种if条件句与以前学习的if条件句所要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零条件句谈论总是发生,一般存在的现象时(如科学事实等),主句与从句都用一般现在时态,例如:If you put sugar in your tea, it becomes sweet. 它的构成形式为:

If + subject +present simple verb, subject + present simple verb.;第一条件句用来描述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态,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态,例如: I"ll be sick if I eat any more food! 它的构成形式为:If + subject + present simple verb, subject + will + verb.;而邮件中的条件句描述的是与事实相反的事情,或者是将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叫做第二条件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在邮件中划出相同结构的句子,归纳出第二条件句的构成形式为:If + subject + simple past verb, subject + would + verb.。通过比较,学生很快理解了三种条件句的区别。

厘清概念以后,师生共同讨论第二条件句的用法,完成以下板书:

When do we use second conditional?

1.They can be very improbable:

If it rained every day, we would live in boats.

2. Or a little bit improbable:

If I met the American President, I would invite him

to my house.

3. Or possible:

If I knew the answer, I would tell you.

4. You can also use it to make suggestions:

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bed.

How to form the second conditional?

If sb did sth, sb would do sth.

Would sb do sth if sb did sth?

What /Where/Who/When would sb do sth if sb did sth?

Attention!The verb after “if” has the same form

as the past tense, but the meaning is present or

future.

[设计意图]

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教育部,)。

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句子,找出其差异,进而归纳出语法规则,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建构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个思考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经过主动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

3.巩固应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为了帮助学生熟悉第二条件句的语言形式,笔者设计了以下填空练习,要求学生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以考查学生能否准确运用第二条件句:

(1)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saw a ghost?

(2)What _____ (happen) if you ____ (eat) banana skins?

(3) Where ____ the fish ____ (go) if all the rivers ____ (dry) up?

(4)What ____ (happen) if you ____ (be) the head teacher of your school?

在学生熟悉了语言形式,教师以第(4)小题为例与学生展开互动、以启发思考。:

T: What would happen if you were the head teacher of our school?

S1: I would ask the teachers to give the students less homework to do.

T: Why would you ask the teachers give the students less homework to do?

S1: Because students don’t like homework. Too much homework makes us tired and we don’t have enough time for our hobbies.

T: Do you mean I can’t give you any homework to do?

S1: Er, we can have less homework.

(说到这里,师生都笑了。)

T: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head teacher? (老师转向其他学生)

S2: I would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more PE lessons so that my students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exercise. (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鼓掌)

S3: I would build a big swimming pool in our school.

S4: I would talk with the students more often and listen to them.

T:Why would you talk with the students more often?

S4: After talking with them, I would find what the students want.

S5: I would talk with the students more often because I like making friends with young people.

紧接着笔者让学生同伴之间展开交流,并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又生成了很多有意义的话题。

[设计意图]

在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后,教师如何设计操练和巩固的活动很重要。教师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口头运用,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在书面作业和笔试中犯错。因此,学生在口头与笔头都要接受相应的训练,以便能够准确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更加自如。

上述题目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他们乐意展开联想,并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真实有意义的交流。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先联想、分析、判断后才能完成,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4. 话题讨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学生熟悉所学语法项目后,通过不同层次的话题进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操练,以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笔者设计了以下话题让学生讨论,以帮其巩固所学的第二条件句的用法,并培养学其批判性思维。

(1)What would happen if no one needed to sleep?(见图2。)

图2

(2)What would happen if trees could walk?(见图3。)

图3

这些话题都充满了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发言。例如:

S1: If no one needed to sleep, people had to leave the lights on at night.

S2: If no one needed to sleep, we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develop our hobbies.

S3: If no one needed to sleep, there would be noise all day and night.

S4: If trees could walk, they could move to warm countries in winter.

S5: If trees could walk, they would hide themselves so that people wouldn’t cut them down easily.

S6: If trees could walk, drivers would have to drive more carefully, or their cars would crash into walking trees because trees wouldn’t watch out for the busy traffic!

之后,笔者让学生展开同伴互动,并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语法知识不能脱离文本而单独存在。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预设活动的话题时,笔者首先考虑到话题与学生的适切性,预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承担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为了让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我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方法,设计思辨型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吕秋萍,)。批判性思维过程就是一个提问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质疑、提问、考查、证实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并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梅学芳,)。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上述教学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中,教师通过”What would happen… if..?” 鼓励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认识。第二层次则要求学生对同伴的答案进行发散性的提问或质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与分析,并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评价与调节,审视自己的观点是否合理,从而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5.接龙游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熟悉了第二条件句的结构与用法,便进入到本节课的输出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接龙游戏:If Martians landed on Earth,…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创造性地输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这一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之后用接龙的形式造句,完成一个故事。

以下是学生的语言输出:

S1:If Martians landed on the earth, they would bring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them.

S2:If they brought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them, those annoying problems that have troubled people on Earth would be solved. For example, the polluted earth would be clean again.

S3:If the polluted earth became clean again, people on Earth would live healthier and more happily.

之后,笔者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继续编故事,以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小组活动中,笔者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学习是为了应用,应用又可以检测学习效果。在应用阶段也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从句型操练到篇章的连贯,这便是一个语言上由易到难,思维上由浅入深的过程。因为做接龙游戏时,思考不够敏捷或者动作不够迅速的学生都可能失去抢答的机会。为了快速接出下一句,他们必须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说,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再根据他人的回答迅速做出反馈,这样的活动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思维更加敏捷。

6.课后写作,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笔者设计的书面作业是让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80词以上的短文。同时,笔者提醒学生,写作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但短文中应尽量多使用第二条件句,句与句之间逻辑过渡要合理。

[设计意图]

如果练习缺乏思维活动,只是机械、被动地运用语言,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仅达不到运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的目的,也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车向军,)。学生在接龙游戏中分组完成了一段短文或一个故事,实现了从句子到段落的升华,这是合作学习的成果。而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一篇短文,则对他们的思维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运用第二条件句造出多个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念,还要保证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合理、自然。这一任务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也是思维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学生通过联想、判断、反思、调节,思维更加缜密。从学生上交的作文来看,学生在课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与斟酌,写出的短文更符合逻辑、更有深度。

四、启示与建议

思维品质发展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合理运用教材,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活动,才能全面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促进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鲁子问,)。对于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选择有目标语法的文本材料,在情境中发展思维品质

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语言和思维不可分割,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英语的过程便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程晓堂等,)。教师应精心选择含有目标语法的文本材料,使抽象的语法知识也附着于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这样才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我们在语法教学中不宜简单粗暴地灌输语言形式与规则,而是应该建立各种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去发现、总结和运用语法规则(张晓倩,),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2.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任务,让思维品质的培养更具针对性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要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教育部,),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让学生情感融入课堂。就本节课而言,笔者充分考虑到我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思维相对比较活跃的特点来预设这节课的目标与任务。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学生定会终身受益。

3.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是教师推动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有力手段(陈则航,邹敏,)。如果一节课所设计的活动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降低(张香平,徐国辉,)。除了设计引发思考的问题与任务,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纠正,并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求异思维。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分析、推理、论证、判断等,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做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教师自身外语运用能力不足的状况,教师们只有不断扩大自身的语言输入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陈琳,)。教师应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并且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养成阅读与思考的习惯。由于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因此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名教师授课成功的基础。课堂活动观念、教学信念和教师角色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密切相关(李正栓等,)。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Werner.Patricia.K. 1996. A Content-based Grammar [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车向军. .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8): 38

-42.

陈琳.. 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J].中学外语教与学, (7): 22-23.

陈则航,邹敏. . 中学英语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和教学实施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7) : 12-17

程晓堂. . 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J]. 课程•教材•教法, (6): 73-79

程晓堂, 赵思奇.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J]. 中学外语教与学, (7): 9-15

龚亚夫..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正栓,李迎新. . 美国高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J]. 中国外语, (11): 14-20

林静. .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专访 [J].中国教师, (10) : 5-8.

鲁子问. . 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 [J]. 英语教师, (5): 6-12.

吕秋萍. .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 49-53

梅学芳. . 以创新提问为支架培养批判性思维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7): 14-17

邱谊萌. . 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 90-91.

张金秀. . 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而困境与对策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 (7) : 6-11.

张香平,徐国辉. . 基于阅读文本多维深度分析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 (11): 13-18.

张晓倩. . 批判性思维培养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3): 26-28.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