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东南亚研究】古小松: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建立

【东南亚研究】古小松: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建立

时间:2019-05-14 08:36:09

相关推荐

【东南亚研究】古小松: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建立

学人简介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广西东南亚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东南亚历史文化研究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五QQ群:598398097

海外国关国政外交学人QQ群:336186649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 中南半岛国家 ; 早期国家; 安南地区; 北部湾沿岸

内容提要

公元前3世纪秦朝拓展到岭南之前,包括红河三角洲在内的中南半岛地区尚处于原始部落社会。秦朝统一中原后,跨过五岭,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版图。中原地区由长江水系的湘江南下,经珠江水系的漓江、西江、北流江,跨越桂门关分水坳,从南流江顺流而下达至北部湾地区。北部湾沿岸的合浦、徐闻 日南成为中国最南和最早由海上经中南半岛通往西域的起点,并形成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南半岛扶南、占婆等东南亚最早建立的国家依赖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与文化而兴建起来。而红河三角洲的安南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宋朝初年独立出来,建立了自主封建国家。

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学界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检索显示,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唐宋明清时期出发自粤闽江浙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对秦汉时期出发自北部湾地区的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甚少。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是如何沟通内地的?路线是如何延展的?深入研究这些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岭南的开拓进程,也有助于了解东南亚最早国家的建立,甚至对越南的独立建国历史也非常明了。

1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一)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 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秦朝汉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岭南地区与邻近的东南亚在海上的交流不断增加,甚至从东南亚延伸到印度和更远的西域,渐渐就形成了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需要有很多前提,其中重要的有两个,一是贸易需求,二是造船和航海技术。从贸易需求看,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处于海上丝路两端的中国和罗马以及丝路上的印度正是政治经济大发展时期。

中国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之后 秦始皇于公元前2统一了中国。秦朝在公元前208年灭亡后,汉朝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公元前5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然后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了掠夺资源与奴隶,争夺地中海霸权,与地中海西部的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罗马取得胜利后终于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1世纪,罗马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印度的孔雀王朝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24年至前188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的孔雀王朝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孔雀王朝灭亡后,接着在印度兴起的就是贵霜王朝。

当时的中国、罗马、印度等世界大国都有贸易的需求。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造船和航海技术也在发展。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造船技术就已达到很高水平,吴国、越国已造出大翼、桥船、戈船等多种战船。岭南地区到秦朝汉初造船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75-1976年在广州发现了规模宏大的造船工场遗址,考古研究结果表明这工场是当时能成批生产内河和沿海船只的大规模造船中心,可造宽6-8米、长20-30米,载重数十吨的大型船只,船型为吃水较浅的平底船,适合内河和沿海航行。”广州这一造船遗址始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至西汉初的文、景期间(即南越国时期)废弃。遗址发掘出了秦半两钱、秦汉瓦当、汉初陶器和半两钱等器物。该造船工场规模巨大,从其船台的结构形式和造船木材的选择等情况看,2000多年前岭南地区的造船能力和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古罗马人征服了地中海地区,发现了利用大海季风来航行的规律。古罗马人的发现,摆脱了过去沿海近距离航行的束缚,利用季风航海可以从红海到达印度的港口。

由于中国、印度、罗马三个强国经济繁荣兴盛,彼此间需要建立联系和交流,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这样,从中国到罗马,陆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同时 海上丝路也逐步连通。中国的丝织品、漆器、陶器、青铜器及其他产品销往印度、罗马等地,罗马、印度、东南亚等地的珠玑、犀角、玳瑁、乳香等产品也卖到中国来。

秦朝汉初,岭南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海上交往已很频繁活跃。到西汉年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即派出使者从岭南地区出发,沿着当地越人开辟的航线,率领船队往西航行。海上丝绸之路从民间发展到官方的利用。

早期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岭南沿海多个港口。岭南海上交通便利,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外发展。由于陆上受制于地形地貌 中国人前往西域需要经过许多交通不便和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而中国南方走海路,有夏、冬季风助航,前往西域非常方便。因此,从南方海上走就解决了陆路往西域的不便性。

(二)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时间与路程

东汉人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是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详细的史籍文献:“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航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 平帝元始,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后人对《汉书》这一段文字进行了深入解读,可知当时从岭南到西域的很多重要信息。当时比较确定的路程大体上是从岭南,即今中国广东、广西和越南中部到今日印度、斯里兰卡,而对路程经过的地点则有很多的解读。笔者认为,从中国岭南到印度,按韩振华先生的考证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即从当时的中国徐闻、合浦一带出发,以当时的船速,约5个月到都元国。都元国很可能是今湄公河三角洲一带。然后从都元国到邑卢没国要4个月。邑卢没国即今湄南河下游地区。再从湄南河下游乘船上溯到谌离国约要2个月 谌离国即今湄南河中上游地区。再从谌离国步行10多天到印度洋沿岸的夫甘都卢国。夫甘都卢国就是今日的缅甸了。从东往西路程的最后一段是从夫甘都卢国乘船2个多月即到黄支国了。黄支国即是今日的印度。

从印度返程回中国与去程是不一样的,先是乘船约8个月从黄支国到皮宗。皮宗即今马来半岛北面的克拉地峡地区。从陆上翻过克拉地峡后,再航行约2个月就到中国的日南郡,即今越南的中部了。很有可能是由于气候风向的缘故,所以去程与回程的路线和所用的时间都有较大的差异。

写作《汉书》的班固生于公元32年,92年去世,其在《汉书》中描述的应是东汉时代的事情。而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应该在秦一统岭南之后,尤其是南越国割据时期就已形成了。时间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的1世纪。

公元前后人们已经知道中国可以从海上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 但是,当时的船只小,速度慢,初始人们是溯江和沿海边而行,航程开始应该是从岭南到泰国湾,然后溯湄南河,跨越今泰缅边境地区到印度洋沿岸的缅甸,或者从中国岭南到泰国湾的克拉地峡,然后从陆上翻过克拉地峡,接上印度洋沿岸的船运继续往西。而中国人的船运就到泰国湾的克拉地峡为止,或溯湄南河而上,然后穿越陆地来到印度洋沿岸。

(三)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为水陆联运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发达,古人为了节省时间,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两段是水陆联运的。一段是从苍梧到合浦,另一段则是克拉地峡,或今泰缅边境地区。

秦朝凿通灵渠后,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中原很多货物运输是经过长江水系之湘江,从湘江南下经漓江到岭南沿海地区。两汉时期交趾刺史部以及苍梧郡的治所在较长时间内是设在广信,即今广西梧州,这里一度是岭南的交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果从广信出珠江口,沿海绕过雷州半岛到合浦则很远,而在苍梧与合浦之间则有北流江与南流江可以利用。

北流河蜿蜒五百余里,曾是南方古代的“丝绸之路”的始发段。秦朝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后,古人又拓通“桂门关”,陆路沟通北流江与南流江。当时南流江与北流江分水坳——桂门关地势很低,由北流江经一小段陆路可进入南流江。南流江全长287公里,出海口是北部湾畔的合浦。这样,中原地区的丝绸等货物可以从长江、湘江进入漓江、西江,再经北流江、南流江水路较快到达合浦,然后沿海转运海外。

由于船小和航海技术还不发达,溯江和沿海而行可以抄近道,也比较安全,所以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只是没有绕道马六甲海峡的。如果乘船绕行马六甲海峡要数月的时间,而陆地穿越今泰缅边境地区只需十来天,要是翻过克拉地峡则仅一两天的路程。从中国到西域或从西域来中国,人们沿海到中南半岛的今泰缅边境地区或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后,就将货卸下搬运到另一边的沿江和海上港口再装船继续往前走。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说:“前往中国的旅行者途中大约在孟加拉湾马来半岛最狭窄处的克拉地峡处终止他们的海上航程,通过陆路将货物运往暹罗湾,在这里重新开始他们的海上航程。”

2东南亚最早国家的建立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之前,东南亚地区还未建立有国家。在一定意义上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为沿岸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建立创造了条件。扶南、占婆等都是依赖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与文化优势而兴建起来的。

(一)东南亚最早建立的国家——扶南

中南半岛与华南地区水陆相交,先秦时期相互之间就已往来密切。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沿中南半岛海岸而行,催生了东南亚最早的两个国家:扶南与占婆的建立。

1.秦朝汉初的中南半岛

秦朝汉初,中南半岛除了东北部的红河流域之外,其他地区几乎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公元前2,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分天下为36郡。此时包括今越南中北部的岭南地区尚未进入中国版图。秦始皇在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后,继续往南推进。前2秦朝平定岭南,在这里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象郡包括今广西西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红河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的郡县从象郡开始,但象郡存在的时间很短,总共也就十来年的时间,公元前2设立,到秦朝末年的公元前207年,南海龙川令赵佗就已击并象郡,建立南越国了。公元前204年,刘邦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汉朝。公元前1汉朝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9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3郡在今越南北部和中部。

中南半岛最早的居民是尼格利陀人,大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南方蒙古人南下,与当地的尼格利陀人融合成为马来人。马来人后来被南下的族群挤压不断往南迁徙,成了今日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主要居民。马来人主体退出了东南亚大陆,只剩下今越南的中部地区,他们是后来建立的占婆国的主要居民。

除了红河三角洲外,中南半岛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早的是湄公河三角洲。约公元前1000年位于今中国西部的濮人南下中南半岛,主要在湄公河中下游、湄南河流域、萨尔温江下游等地区与当地的马来人融合,成为孟高棉人。后来,孟高棉人主要是在湄公河下游地区定居发展。该地区族群演变过程为:(1)东南亚地区在公元前约5千年以前主要是尼格利陀人(当今在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等偏远丛林中仍存在有)

(2)第一次融合。公元前3-5千年东南亚主要地区

尼格利陀人+南方蒙古人种→马来人(当今主要在东南亚海岛地区)

(3)第二次融合。公元前1千年在湄公河流域、红河流域

马来人+古濮人→南亚人种(即今在柬埔寨等地的孟高棉人)

湄公河下游地区为什么能吸引大量的濮人南下呢?主要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区具有很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濮人在北方接受了一定的华夏文化,他们来到湄公河三角洲后与马来人融合后成为孟高棉人。孟高棉人在湄公河下游地区逐步开发当地的土地,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耕作水平日益提高,农业不断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加上沿海贸易往来,以及外部文化的影响,东南亚最早的国家也就诞生在这里。

2.公元1世纪扶南建国

《剑桥东南亚史》作者认为:“东南亚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政体出现在中国人称之为扶南的地方。它的出海港位于今称为俄亥的小城,当时坐落在目前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十分靠近柬埔寨边界,是暹罗湾海岸向内最靠近这条河流的地方。它的都城毗耶陀补罗,在现今位于柬埔寨波萝勉省的巴南山附近。尽管扶南出现的时间难以断定,但通常被定在公元1世纪。这一世纪对亚洲的商品尤其是中国的丝绸存在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罗马市场,而最为重要的是,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穿越东南亚的海上通道得到了加强。”

在古代东南亚,建立国家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繁荣的贸易往来和外部文化的影响。发达农业生产的粮食可以聚集众多的人口;繁荣的贸易可以提供财政收入和商品供养政权管理者;而外来文化则可以提供国家构建的理念和管理经验。

东南亚大陆即中南半岛形成人类文明或文化比较早的很有可能是湄公河流域,而该流域形成人类文明或文化重要地区很有可能是位于出海口的今柬埔寨至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因为古代这里既是东南亚大陆最重要河流——湄公河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印度之间海上交流的必经之地。三角洲平原意味着容易发展农业,沿海意味着有从事贸易的港口。这两点正是上述东南亚古代国家建立的两个方面的重要前提。古代东南亚大陆具备这些前提的首先是柬埔寨。

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会有农产品剩余,人们就会有储存和交换。中南半岛处于中国与印度之间,中国商人沿海很容易就来到湄公河下游地区,甚至更远的湄南河流域 甚至很有可能跨过克拉地峡去到印度洋。同样,印度商人东来到中南半岛沿海各地,穿越中南半岛西部,或跨过克拉地峡到湄南河流域、湄公河下游,一直到中南半岛东部地区。这里就成了东西贸易的驿站。西方学者研究认为::“东南亚的第一个政体出现在距爪哇和巽他海峡以北数百公里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公元约350年以前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国际交通线,为了避免绕行马来半岛1600公里路程的结果。”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古代世界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南亚大陆印度处于孔雀王朝与笈多王朝间隙的贵霜王朝。印度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面,社会发展程度已比较高,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发达,尤其是产生了印度教、佛教等信仰,印度人来到东南亚时带来印度文化,特别是婆罗门教文化。婆罗门与当地的族群首领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国家。东南亚建立国家最早的如扶南 占婆等都是在公元初年印度文化影响到东南亚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协助国王管理国家的一般都是婆罗门教职人员。后来在柬埔寨、泰国等地的婆罗门教失传了,但婆罗门的仪式仍然保留在这些国家的王室礼仪中。

扶南,是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约于公元1世纪创立,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国的首都为毗耶陀补罗(梵文碑铭为VY-ADHAPURA),“去海五百里”即今柬埔寨波萝勉省的巴南县,在湄公河的东岸。扶南柬埔寨语为Ba-Phnom,意译为“圣山”。“扶南”即“山之国”。如今柬埔寨波萝勉省会东面依然有该山——巴南山,海拔高139米,当地人把它视为神圣的地方。

中国史书记载,传说该地区部落先有女人为王,名柳叶。后有徼国人混填,乘船来到扶南,慑服柳叶,然后娶柳叶为妻,并成为扶南的国王。这就是被人们认为是柬埔寨立国的开始。可见,扶南立国前该地区是处于母系社会末期。康泰《吴时外国传》说:“扶南之先 女人为主,名柳叶。有摸趺国人,字混填,好事神,一心不懈,神感至意。夜梦人赐神弓一张,教载贾人舶入海。混填晨入庙,於神树下得弓,便载大船入海,神回风令至扶南。柳叶欲取之,混填举神弓而射焉,贯通度,柳叶惧伏,混填因到扶南。”

公元3世纪,范蔓当国王时扶南国发展壮大。他征服中南半岛周边的部落后,制造大船,建立海军,几乎控制了暹罗湾沿岸地区,称雄东南亚。当时扶南辖境除拥有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外,还包括马来半岛北部、今泰国东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南部,在古代东南亚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王国中,其国土是最为辽阔的国家之一。

扶南国建立后,在经济上农业、工业、运输和贸易不断发展。为了发展农业,扶南人兴修水利,整治土地。根据航测考古,发现古扶南国在今越南南部的河仙、朱笃、龙川、迪石之间的四边形区域内,修建了一个在当时很先进的排灌渠道网。该网基本是依地形的走势坡度,向东南通往巴萨河,然后由西南通往大海。这个渠道网既可降低巴萨河汛期水位又可通过连续的节流装置利用洪水来压低海边土地的盐碱水位,以利于种植水稻。同时,由于渠道网的相互沟通,还可以用来进行水上交通运输。

后至7世纪中叶,扶南为其北方属国真腊所灭。扶南的衰落一是公元5国王侨陈如阇耶跋摩死后,内乱不断;二是公元4世纪后,苏门答腊等地港口的兴起,随着航行技术的进步、航线的改变,商人们往中国的贸易不再在扶南的港口停留,而是经过占婆等地港口后直接往中国了,使得扶南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的贸易大为衰退。交通线路的改变会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历史上扶南的兴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公元192年林邑独立建国

从《汉书》记载可见,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古国——占婆关系密切。

在越南今天的版图内,中南部地区古代曾经一度存在过一个古老的国家——占婆。占婆作为中南半岛的一个文明古国 最初是从中国东汉时期的日南郡独立出来的历经1600年后被越南吞并。

公元前2,秦朝打败越人,在今广西南部、越南中北部设立了象郡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后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今越南中北部设立了两个郡:交趾和九真。公元前1西汉灭南越国,在今越南中北部设立了三郡: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都属交趾刺史部。日南郡大致位于今越南横山以南的中部地区,从广平到平定之间狭长的沿海地带,郡治位于今越南中部广治西北。班固《汉书》载:“日南郡,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可见从今越南广平省到平定省之间的地区,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进入中国版图。中国在汉朝时,其陆地最南面的边界位于今越南中部地区。这里是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最南面的出发点。

日南郡设立之前这里是古代马来部落居住的地区。马来部落的后裔就是今天生活在越南中部地区的占族人。占族人居住区北面是红河三角洲,西南面是湄公河三角洲。公元前5000年左右,整个中南半岛是马来人普遍居住的地区。后来 在红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随着濮人、越人、汉人先后到来,与当地土著融合,当地居民逐步演变成了今日的京族,即越族。湄公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随着濮人的到来 与当地马来人融合,当地居民演变成了孟高棉人。只有红河三角洲以南、长山山脉以东、湄公河三角洲以北的今越南中部地区保留了马来人部落。他们与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的马来人是有亲属关系的族群。

古代日南地区尽管有一些汉人移居到此 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该地区不同于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山多地少,马来人即后来的占人主要还是以渔猎为主。不过,这里是中南半岛东部在地理上最突出的部分,是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当地人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

占族人是剽悍的航海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法国考古学家M.Vinet1909年在越南广义省德浦地区一名为“沙黄”的地方发掘了一个古代人类遗址 后来称之为沙黄文化(VanhoaSaHuynh)。专家认为沙黄文化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00年左右,当时该地区所生活的人类就是今日占族人的祖先。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斧 剑矛、镰、刀等铁器,还有不少玻璃、宝石、玛瑙、汉代铜镜等外来物品。可见,占婆地区在公元前海上贸易就已经十分发达。

该地区成为中国秦汉朝代郡县约4个世纪后,公元192年,占族人区连趁东汉衰弱之机 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越南顺化)率领数千人起兵,杀死县令自立为王。交趾刺史樊演征调交趾、九真两郡之兵前往镇压。由于汉军害怕远征,哗变导致征讨失败。后来,汉顺帝准备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四万兵力前去征讨,但最终被大臣李固劝止。自此,林邑独立建国,与中国以顺化为界。林邑国曾被称为“环王”“占城”,后来一般称之为“占婆”。当年占婆国的疆土范围大致是越南中部至湄公河三角洲以北的地区,北界安南,西邻澜沧王国,西南是扶南(后面是真腊)也就是今天越南从中部的广平、广治一直到南部的潘切一带,大致相当于今越南国土的2/5左右。占婆一度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强大国家,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占婆出兵侵略周边的安南、扶南等国的记载。11世纪时占婆国势甚盛,一度攻占西南面的吴哥王朝。

林邑及后来的占婆,作为中国南部的一个邻国,与中国有密切的往来甚至作为一个藩属国而向中国进贡。根据占人的遗迹和考古发现,占人接受印度文化影响比较早,可以说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最早在中南半岛的的交汇处就是占婆。

越南独立建国后,不断往南扩张,在漫长的岁月里占婆逐渐被越南所吞并。随着越南的南进,14世纪中期后占婆逐步衰落。越南后黎朝攻取占婆大部分领土,占婆成为越南的藩属。中国古籍对占婆的记载到16世纪止,此后很难再找到有关占婆的信息。1832年越南阮朝把占婆最后仅存的顺城并入平顺省,设宁顺府,改土归流,占婆最终灭亡。

3中南半岛东北地区的开发与国家的建立

中南半岛东北的红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由于在地理上比较接近中原地区,海河交通也比较方便,较早接受了中原文化,所以该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文明发展要比其他中南半岛地区要早。不过,该地区不是一开始就建立国家,而是先进入中国版图,然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才从中国独立出来,建立自主的国家。可见,有些地方的文明发展史很长,但国家建立的历史则比较短。美国就是这样,印第安人很早就在那里繁衍生息了,后来欧洲往那里大量移民,一直到18世纪美国才独立建国。

(一)越南独立建国于公元968年,此前作为中国之郡县达1182年

秦朝一统岭南之前 红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还处于氏族部落时期。该地区人类活动比较早,存在有和平文化、北山文化以及雒越部落的发展。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原,建立了秦朝。然后,秦朝继续往南推进,经过7年的苦战先平定了东越和闽越,到公元前2,秦朝的军队终于打败了越人,占据了岭南,在这里设置了三郡:南海、桂林、象郡。象郡包括了今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中部地区。为了开发岭南地区 战争结束后秦朝把南下的50万大军,除战死和病死外,全部留下该地区“谪戍”。为了让这些军人留守边疆,安居乐业,秦始皇从内地征调15000名未婚女子,把她们送到岭南来配给戍兵作为妻子。此后,内地汉人源源不断地迁居岭南,“与越杂处”。中国设置郡县后,该地区逐步进入了集权社会。

秦朝很短暂,建立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在天下大乱之际,南海郡龙川令赵佗乘机“击并桂林、象郡”,割据岭南,于公元前207年建立了以番禺为中心的割据政权“南越国”,在今越南的中北部设交趾、九真二郡。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204年,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建立起强大的汉朝。赵佗于公元前196年接受汉朝的封号,称臣于汉。公元前1,南越国发生了动乱,汉武帝趁机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征伐。公元前1南越国被平灭,汉朝在其地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共9郡 其中交趾、九真和日南3郡在今越南北中部。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治理 汉朝在9郡之上设交趾部,委派刺史统管,可见当时交趾地位很重要。自此之后,岭南地区由中央王朝派员直接管理。

自秦至宋初,中国在今越南北中部设置郡县达1182年。交趾地区过去是蛮荒之地,随着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如铁器、牛耕技术的传入,该地区改变了长期“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使“百姓充给”,生活水平大大提升。

郡县建立后,中原政治制度、科学文化不断传入交趾地区,尤其是任延、锡光等一些循吏到来后,“教民礼仪”推行中原的一夫一妻制,荡涤原始社会的群婚残余,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后汉书·任延传》载,“岭南华风,始于二守焉”。郡县建立前,该地区没有文字。中原文化传入后,交趾地区有了文字,东汉时期交趾地区的学子开始参加全国考试,到中原地区做官。唐朝更有许多安南人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当了翰林。公元764年,安南爱州人姜公辅考中进士,后来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贵极人臣。由此可见,唐朝的安南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已无太大差异,甚至高于内地一些落后地区。

自秦至唐,交趾地区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进步,区域范围也不断扩大,从红河下游的三角洲拓展到了今越南的中部地区。至此,越南在物质文化上就有了独立的基础。

从唐朝后期至宋朝初年,中原混乱不堪,控制能力减弱,偏远的安南地区土豪趁机割据自立。939年,安南土豪吴权赶走内地派来的官吏,自立为王。吴权死后,安南地区又出现“十二使君”(即12个封建主)的割据纷争。“十二使君”中丁部领实力强大,击败其他豪强后,建立丁朝,使安南地区摆脱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越南。随后,丁部领派遣使者携带方物向中国北宋王朝请封,宋太祖公元968年封丁部领为检校太尉、交趾郡王,将越南视为“藩属”。

(二)文郎国是传说,瓯骆国也是传说

对越南独立建国的时间,越南不少学者及其教科书的说法与中国学者的说法相差甚远。他们往往认为越南建国应从传说中的“文郎国”开始。其实,“文郎国”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历史上很可能有如此一个部落,但与一个国家的概念还相差甚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认为:“约成书于五世纪的《林邑记》,记载了朱吾县(今越南广平省洞海县南)南文狼人的情况,它说文狼人当时还处于‘依树止宿,鱼食生肉’的状况。这样低下的生产力显然还没有达到阶级社会的水平 ”“唐代杜佑著《通典》时参考了关于文狼人、文狼水、文狼城的记载,结合古代对国字含义的理解(古代‘国’字即城邑的意思),把文狼说成国名,改狼字为郎字,又将其地点移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峰州(今越南富寿省越池县南),便把唐代峰州说成是古文郎国的地方。”越南广平与富寿相差数百公里。杜佑同时代及后来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都没有采用这一说法。越南10世纪独立后,成书于14世纪的编年史《越史略》、15世纪神话传说《岭南摭怪》及后来越南的史书糅杂了中国古籍特别是唐《柳毅传书》关于炎帝神农氏、“百越”等传奇故事,编造了文郎国及雄王的传说。

一些古书中曾有“瓯骆国”的记载,反映的是传说中古代雒越、西瓯人原始部落社会的一些情况。如果按照越南史学家描述的瓯雒国,从时间看,瓯骆国建立和存在的时间正好是古象郡存在并被赵佗击并的时间。《史记》明确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已“略取陆梁地,为桂林、南海、象郡”,在岭南设置了三郡。按照《大越史记全书》(外记卷一)的说法,其中的象郡“即今安南”。那么,公元前208年又怎么能有瓯骆国的建立和存在呢?《史记》又记载,赵佗“击并”的只是象郡而不是瓯骆国。从有关史料看,秦军平定岭南时,很有可能遇到了西瓯和骆越两部落联盟的激烈反抗,所以秦始皇派遣“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因此,从相关的史料所描述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经过大体可以判断,所谓的“瓯骆国”很可能就是西瓯人与骆越人建立的反抗秦军的联盟而已。这个联盟很可能从抗秦开始,一直存在至赵佗击并象郡。后来赵佗割据岭南,在南海、桂林、象郡的基础上建立了南越国,并把原来的象郡分置为交趾和九真两郡。“赵佗攻破象郡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人’。”

(三)安南独立建国前处于中国郡县时期,安南与内地之间不是国与国关系,该地区发生的历次事件不是侵略与反侵略

东南亚地区文字出现比较晚,本地早期国家的历史在当地典籍没有记载。由于中国史籍记载比较早,而且比较丰富,公元前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后,中国与东南亚最早的往来就记录在了中国的史籍中。

可见,在公元1世纪以前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都还未有出现政体或者说国家,这是多数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基于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所共同得出的结论。从地理方位、时间顺序看,红河三角洲在秦朝南下岭南前尚未建立有国家。在中国古代正统的史籍中也没有关于当地建立国家的记载。南面建立国家较早的是林邑,西面的澜沧王国更晚,1353年才建国,都是在公元以后的事,北面与雒越相邻的西瓯部落地区也没有建立过国家的记录,红河三角洲单独有一个历史很长的国家是不能成立的。

安南独立建国前,今越南地区是中国之郡县,一般称为交趾(即后来的交州、安南),安南与内地同在中国版图内,安南与内地之间不是国与国关系。郡县时期该地区发生过多次起义暴动。关于这些事件,越南的书刊尤其是教科书,往往将其定性为抗击外来侵略。对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其一,秦朝以前,今越南中北部地区尚未建立有国家。从秦朝到宋初,该地区一直在中国的版图内。如果把这些起义暴动定性为一个国家反抗另一个国家的外来侵略,是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当然,如果将这些事件定性为国内的农民起义,反抗统治,则是可以的。

其二,教科书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基础性的。从小学到大学,一代又一代,这些书籍如此长期向后人灌输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带有明显民族主义倾向的意识和观点 是否有利于中越两国友好?而且从长远来说,这种做法其实对越南也是不利的。任何事情都既要从当时的客观事实,也要从其长远的影响后果来看问题,而不能按事后的发展需要来评价过去的历史事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有友善氛围。中越友好需要一个客观的古代中越关系史观,这有待两国有关人士的共同努力。(责编:杜雪飞)

小编:lt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03期;首发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