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 梅执礼明放暗杀 李云睿明杀暗放 为啥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 梅执礼明放暗杀 李云睿明杀暗放 为啥

时间:2022-08-25 21:46:24

相关推荐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 梅执礼明放暗杀 李云睿明杀暗放 为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seo点击工具非凡分类信息网淘宝品牌库

南庆国的天下,都是庆帝的,南庆国的子民也都是庆帝的。

如果庆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这一切讨论都是无根之萍,毫无意义。

作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庆帝所做的一切,包括帝王心术,包括家国情怀,都可以成为被研究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历史的借鉴,也可以成为小说写作,戏剧创作的范本。

到目前为止,除了因为超前点播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外,从猫腻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庆余年》,到目前为止,剧情、演技都是上乘,只是在服化道方面出现了一些槽点。

演技我们先不讨论,在这里只讨论一下人物设定,讨论一下庆帝的“帝心”。

陈道明的演技还是毋容置疑地,一如既往地精湛……没忍住,就一句。

陈道明饰演的庆帝,在《庆余年》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容里藏着杀机,杀机里藏着包容,让所有人都揣摩不透。

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亲近老臣,贴身侍卫,在它面前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就连他最依仗、最信任的,也是曾经跟他出生入死,助他上位的陈萍萍、范建、洪四庠等人,也是如此。

皇帝的威权,除了来自“帝位”之外,还来自“帝心”和“帝威”。

庆国的所有人都对庆帝恭恭敬敬,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皇帝,还因为他身上自带的威严和他的无上心术。

在历史上的皇帝之中,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数百,真正像庆帝一样,既在帝位,又有帝威,又精研帝心的,少之又少。

庆帝绝对是一个超越了大部分皇帝的英武皇帝。

但是,不管庆帝如何英明,如何有心,都是作者猫腻写出来的,所以,庆帝的一切智慧归于猫腻。

而这篇对于庆帝智慧的分析,是我写出来的,所有不合理之处,归我自己。

今天就拿出两段庆帝处置臣子和皇亲的例子来分析一下,看看庆帝是如何娴熟地运用帝位、帝威和帝心的力量的。

第一处:庆帝明放暗杀梅执礼。

范闲怒打郭保坤,郭保坤把告状的状子递到了梅执礼那里。

梅执礼既不愿意得罪郭保坤,也不愿意得罪范闲,确实是挺为难的,但如果他秉公执法,就事论事,反倒更加容易脱身。

就算他偏袒一方,判错了案子,告到庆帝那里,最多也是被庆帝训斥几句,无伤大碍。

毕竟,皇权社会,皇帝一言九鼎,可以杀人,也可以保人。

但是,梅执礼做了一件最错的事就是,他站到了太子的队伍里。

虽然为人臣子者,不能不把储君放在眼里,可要是和储君走得太近,明显触了庆帝的逆鳞。

庆帝若无心将皇位传给太子,他也不会立这位太子。庆帝既然立了太子,又看到了太子的性格过于柔弱,扛不起大任,他就想通过一番敲打锤炼让太子快速成长。

但是,庆帝想让太子成长,想让太子具备帝王之才,那是庆帝的事,其他臣子如果也有帮助太子快速成长的想法,并且落实到行动上了,就是自己找死了。

为什么呢?

因为庆帝自己正值壮年,雄才大略正在施展,怎么能看到太子的帝王之才超越自己呢?

那不是自找死路,让太子取代自己吗?

所以,庆帝严谨太子私交近臣,就是这个道理,谁敢有这个想法,他就杀谁。

按说,太子结交近臣,既有近臣的错,也有太子的错,庆帝为什么只杀近臣呢?因为太子只有一个啊,庆帝也不会轻易把他废掉,所以就只能杀近臣。

有人说,庆帝这样做实在过分,这不是让太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吗?

既要成长变强大,又不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加自己的助力,这种活谁能干得了啊?

是的,庆帝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你懂了,就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增强自己的力量,你不懂,就等着被废。

从庆帝的角度来讲,他既要太子的能力又要太子对他完全的忠诚,他决不允许一个柔弱的太子继任,也绝不会允许太子做大做强,威胁到他的地位。

太子为难,是常态,历朝历代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所以,庆帝在发现了梅执礼与太子私下结交之后,毫不留情地杀了梅执礼。

但是,杀梅执礼这样的老臣,却找不到明显的错处,只是以梅执礼和太子私下来往当做理由,又显得庆帝过于刻薄寡恩。

庆帝最后就用了一招上不得台面的阴招,表面上当着众人的面放梅执礼告老还乡,私下里却派人在半道上干掉了梅执礼。

这一次,从道理上来讲,庆帝没错,太子没什么大错,梅执礼也没什么大错,但是因为立场的不同,庆帝只能采取如此这般的措施,明放暗杀了梅执礼。

这是给太子的教训,也是给臣子的教训。

不过,他杀了大臣,对太子几乎就没怎么追究。

第二处:庆帝明杀暗放李云睿。

客观地说,李云睿虽然是皇亲国戚,是庆帝唯一的妹妹,但是她的所作所为比太子有过之无不及。

庆帝对于太子与梅执礼勾结大为震怒,甚至一怒之下做掉了梅执礼,为什么却对李云睿明杀暗放呢?

李云睿私下结交大臣,勾结北齐使者出卖庆国埋伏的密探,还派人刺杀庆帝十分喜爱的范闲,这些事情做下来,还让庆帝得知了,她怎么可能被放过呢?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庆帝对这样一个可恨的李云睿,只是把鞭子高高地举起来,却轻轻地放下了。

当李云睿跪在庆帝门口的时候,满朝官员没有一个人过来求情,庆帝却不动声色,就在那等着看谁会过来帮助李云睿。

结果只有太子一人前来说情,还有一个范闲前来请求重责李云睿。

庆帝在等待着想看看有谁过来求情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主意,是要放过李云睿的,否则他也不会那么风淡云轻地看着苦苦求饶的太子和义愤填膺的范闲,却一句重话都没说出来。

庆帝为什么对梅执礼那么狠,对李云睿这么高举轻放呢?

因为在庆帝的思维中,李云睿再怎么闹腾,和太子对自己的威胁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也就是说,太子如果折腾大了,是真的有可能要了庆帝的命,取代了庆帝的地位。

因为在庆国范围内,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将来的目标,也是唯一的目标,就是要取代庆帝,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太子的这个目标不成功则成仁,没有退路。

李云睿则不一样,她的目标不是取代庆帝,她就算打败了范闲,打败了其他的对手,也只能成为太子或者其他皇子上位的助力,她自己只能隐身幕后,做一个所谓的功臣,仅此而已。

成功了更好,不成功就不成功,她多少还是有些退路的。

所以,庆帝面对李云睿的数次暗中挑衅,都进行了不轻不重的压制,却没有把可有可无,对庆国大局没有什么决定性影响的李云睿一次性铲除,就是这个道理。

换句话说,这个李云睿和太子不同的是,她只是个捣乱者,并不是庆帝真正的敌人。

而那个被暗中杀掉的梅执礼,和李云睿不同的是,那只是一颗庆帝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李云睿好歹也算是庆帝唯一的妹妹,真正的亲戚,总是比梅执礼重要那么一点半点。

回到前面讲的帝位、帝威、帝心的问题。

“帝心”最关键的一点,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维护好自己的“帝位”,谁和这个关键点相悖,谁就得死,从无例外。至于其他方面的小打小闹,无需过分关注。

如果有例外,结局就一定是一个相反的结局。

陈道明饰演的庆帝,在把握“帝心”上,可谓登峰造极。

也正是因为他对于这个人物的核心内核把握的如此精确,才使得他在表演上对于人物关系的把握上全无破绽,从而竖起了他身上无可替代的“帝王之威”。

这个“帝威”,是发自内心的威严,既能震慑群臣,也能感动观众。

从这两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庆帝对于类似的事情,进行了完全相反的处理,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看清了《庆余年》中关于帝位、帝心、帝位的精彩展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