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探寻历史的足迹

探寻历史的足迹

时间:2018-06-08 19:33:07

相关推荐

探寻历史的足迹

探寻历史的足迹---秦汉萧关

(-08-13 09:29:20)

萧关是一种地名,萧关是一种形态,萧关是一种情节,萧关是一个变数,萧关是一个随着朝代的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萧关,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萧关,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萧关设于西汉初,在今固原市泾源县境内,因当时此处艾蒿丛生而得名。萧关扼六盘山,处于泾河与清水河分水岭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秦汉以来,萧关“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不仅是军事上十分重要的北面雄关,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道。历史上有“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说,“四塞之固”,拱卫着数朝古都长安城。秦在萧关以北修筑长城,至今遗址尚存。汉唐时代,越过长城叫“出塞”,因此,北出萧关就成了出塞的同义词。出萧关后,西可至河西、青海和天山南北,北可到达宁夏和蒙古草原。

公元,王莽代汉立国失败,朝政更迭,时局动荡,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出身世家、年方20岁的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彪看到天下纷争不已,遂避难仗剑北游,从长安动身,经过陕西泾阳、淳化、旬邑,甘肃的宁县、镇原,再入萧关到达固原(安定郡)。班彪到达瓦亭,登上烽火台远眺,想起前朝匈奴14万铁骑入侵萧关,边关大将被杀,不禁洒酒凭吊,哀伤不已,于是挥笔写下著名的《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秦始皇大定天下之后,曾经北出六盘山,巡幸过萧关一带。这位始皇帝下令全国修筑驿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萧关一带多山,“广五十步”的标准未必能达到,但既是“大驾”出巡,至少应该是可通车马的。

从公元前1到公元前88年的24年间,汉武帝先后6次北出萧关,巡视安定郡,有时从者“数万骑”,浩浩荡荡,他去世那年还完成了最后一次北巡。

始创于汉、兴盛于唐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萧关道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商贾、使节、僧侣和其他人员往来不断。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它成为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由此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沉积。如今,萧关古道上的须弥山石窟,就是佛教东传留下的一处重要圣地。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王国。当时中国形成了北宋、西夏、辽鼎立的局面。西夏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国历时190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历来崇尚武力,骁勇善战,西夏统治者野心勃勃,觊觎中原。宋、夏对峙,萧关一带自然就成了军事前线,成了战争中反复争夺的要地。

到了明清,萧关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依然不减,甚至更为显著。明代,固原设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制府,数十位部院大臣曾在此执掌帅印,统领三军。直至清代前期,陕甘总督仍驻节于此,总督麾下兵员多达10万之众,权力达川、陕、甘广大地区。

瓦亭古城遗址,为秦朝所设置的乌氏县治地。瓦亭之名始见于两汉之际,唐朝时在此设驿藏关,名曰瓦亭关;宋代构筑寨城,名曰瓦亭寨,清代末仍有大规模的建筑。瓦亭在古代被称为铁瓦亭,地处三关口北,瞰三关口,西旁六盘山为度陇咽喉,重峰拱卫,依山傍水,北高南低。

瓦亭城分内外两重城,外城依山形地势呈不规则半圆形,东、南、西、北墙长度分别为550米、120米、500米和920米。外城墙采有大量宋代青瓷片及各种陶片,说明外城建造于宋或宋之前。东城墙位于山脊上,两城墙之间各筑一个突出的腰墩,两城墙衔接处有角台。城墙残存高约1—7米,底宽3—13米,顶部宽1—2米。内城位于外城南部,城墙保存完整,为明清古城,平面形似琵琶,周长1500多米,东南西各有城门遗址。站在铁路路基上俯瞰,瓦亭城内城轮廓清晰,城内村庄错落有致,屋宇鳞次栉比,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古城相辉映。

瓦亭古城自汉唐起就雄踞萧关古道,是历史上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隘之一,有“铁瓦亭”之称。从瓦亭向南,可循泾水东入关中;向西,可翻越六盘山;向北,可直取固原,是萧关古道上的要冲。

瓦亭古城筑在蜿蜒的金佛峡山谷中。传说这里流水声如弹筝,又称弹筝峡。东汉初期建造邮亭,历代为驿道必经之地。《资治通鉴》记载有“安定乌氏县有瓦亭故关”,可见在东汉初年,瓦亭城已是一处著名关隘,是驿站兼关城的重要古城。唐代驿藏关也设在瓦亭城,因这里有城有关有驿站,所以又被称为驿藏关。

瓦亭古城历代以来都是“铁骑突出刀马鸣”的古战场。光绪三年,重修瓦亭古城,历时一年零一个月,动用兵将民工20万人,修葺后的瓦亭城依山取势(所以只有东南西三面有城门)。据瓦亭村老人介绍,解放前,瓦亭古城城门保存完好并镶有砖石,城门上又有石头雕刻的城门名字,西门称为“巩固”,有“西垂巩固”的意思;南门被称为“隆化”,意思是南接隆德、化平直隶厅,又含有“隆恩感化”的意思;东门被称为“镇平”,意思是东边与平凉接壤,含有“镇平西夷”的意思。瓦亭古城现在的城墙是清朝时重修的。由于瓦亭一带驻有军队,这里得到了开发。雨后放晴时,如果登高俯视瓦亭古城,就能看见一幅云蒸霞蔚、烟岚轻渺的图画,“瓦亭烟岚”因此在清朝时被称为固原八景之一。

如今,行走在瓦亭村,这里残存的古城墙以及散落在村民家中的文物、乡间小道上随意堆放的碑座,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瓦亭古城昔日的辉煌。

作为中原自然屏障四塞之一的萧关,汉唐时就是军事要地,统治者曾派重兵驻守,保护古都长安。顾祖禹称萧关为“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每当人们提起萧关,就把它与胡笳羌笛、蒿草满目、白骨累累、野兽出没无常的凄凉景象联系起来,多少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曾亲身经历了萧关道路之险要、环境之恶劣、战争之残暴场面,用手中的笔记载了古萧关过去发生的历史。

汉饶歌在《鼓吹曲》中写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描述了萧关周围山头报信用的烽堠处处皆是,大部队出发迎敌的壮观场面。“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域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唐代顾非熊对萧关道路荒芜,城池失陷,多少有名的人物沦为胡人统治的异乡的情景做了描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唐代李昌符到前线之前,想象萧关一带群众妇孺皆兵,共同抗击外敌时写到:“渐绝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能缝旗。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萧关陇地一带,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一消息后,心情喜不自禁。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蓬侯骑,都户在燕然。”作者途径萧关,慰问攻袭吐蕃的官兵时,对景物做了细致的描写,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凉秋八月萧管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赛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作者岑参、王昌龄对萧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萧关道上牺惶场面进行了描述。萧关道上不知留下多少将士的脚印,他们告别妻儿老小,在外戍关,妻子的牵挂让人揪心,“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霭霭萧关道。掩泪向浮云,谁知妾怀抱。玉井苍台庭院深,杨花落尽无人知。”表达了唐代陈玉兰、刘云两位女子深切思念为国戍边的丈夫的依依之情。

萧关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出东南可直驱中原大片沃土,北过黄河直至广阔的大草原,向西可通向甘肃、新疆等辽阔地域。秦、唐、宋、元等先后在萧关周围设郡立县,建关筑城。秦设乌氏县,修长城,汉置高平城,汉武帝曾六出萧关,唐通丝绸之路,宋修城寨,元设安西王府。在历史上,萧关百姓曾饱受匈奴、吐蕃、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进犯之苦,这里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有的将士常年守关,由黑发变为了白发,发出“今未部曲尽,白首过萧关”的感叹,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魂游萧关,蒿草满目,芦草纵生,尸骨遍野。

事过境迁,已经很少有人知晓萧关及萧关所发生的历史了,尽管山头上仍然留存着打仗报信用的烽堠,秦长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那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现在的萧关再也没有“一行书信千行泪”的凄楚与无奈和“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的战争场面。蒿草已经被生态林草所覆盖,古丝绸之路被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所替代,中宝铁路、银武高速公路、312国道横贯萧关南北,使昔日万夫莫开的关隘变成通途。萧关道上的固原城一改过去萧条景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个曾为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传播的重要驿站,如今更是如虎添翼,信息畅通,商品繁荣,50万回汉儿女团结一心,共谋振兴经济之大计,同赴小康大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