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重生》——传统潍坊风筝扎制技艺作品制作记

《重生》——传统潍坊风筝扎制技艺作品制作记

时间:2020-03-21 02:58:14

相关推荐

《重生》——传统潍坊风筝扎制技艺作品制作记

墨大翟

很荣幸这次到山东艺术学院培训研习的机会,也是抱着来学习和交流的目的,恰巧和同城风筝好手小谢同屋,因同为传统风筝制作者,有关风筝方面的话题成了我们闲时的对话主题,谈风筝逸事,谈风筝历史,谈风筝玩家,谈各地风筝特色,在谈到潍坊风筝特别是传统潍坊风筝现状时,不禁唏嘘,都对传统潍坊风筝的技艺传承濒临断档之现状感叹,前数风筝名家离世、老去,后数习艺者基本为零,都有一种莫名伤感,我从事风筝这个行当马上就三十年了,小谢也有二十年有余,是为数不多一直在坚持传统风筝制作的从业者,多年的坚持使我们都有越来越孤独的感觉,随着潍坊风筝前辈逐渐老去,有传统潍坊风筝制作经验的人屈指可数。

潍坊是世界风筝都,风筝是潍坊的名片,世界风筝大部分都产自潍坊,不能说不繁荣和兴旺,但是作为潍坊风筝技艺根基的传统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却面临极度断档失传的境地,这可能只是我们一直在从事传统风筝制作人所能感受到的,潍坊风筝在发展史上流派众多,有记载的风筝名家就多达十一家,其中十家位于老潍县城,可见潍坊风筝渊源是白浪河两岸老潍县城无疑,老潍县城诞生过很多文化大家和书画家,这些文人对于潍坊风筝的影响巨大,甚至有些书画家就是风筝名家,在和培训班同学交流时我也谈到这十一家,以我所见所闻,可寻有传承的名家已寥寥几个,更可怕的这是近二十余年当中发生的。

哀莫大于心死,现在也只有我们这些不死心的传统风筝习艺者在挣扎了,好在有这次机会与诸多同好相逢,更喜还有几位与我一样做传统潍坊风筝的朋友,在讨论技艺时,我们意念偶发,何不趁此机会做一件能体现传统潍坊风筝制作技艺水平的作品呢,在各举几个比较拿手的题材之后,就选择了以凤凰为造型的命题,这件作品取意郭沫若诗歌作品“凤凰涅槃”, 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练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我们还继续从事传统风筝制作源于我们对技艺的追求和对风筝的喜爱,这种喜爱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对于传统潍坊风筝的未来也是充满美好期望的,这件作品我们把她一致定名为《重生》之意,就是希望作品体现的寓意和启示来诠释传统潍坊风筝能再现辉煌,而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虽然很微小,但浴火重生之日必是她展现风采之时,我们不做,谁做?我们不为她呐喊,谁喊?

有了命题,由我执笔当晚图纸就跃然纸上,作品要点一、体现传统潍坊风筝结构特点,基础骨架为半浮雕鸟类风筝样式,二、着重展示潍坊传统风筝绑扎技艺,整件作品不糊不绘,由细竹条绑扎连接展现鸟身、形翅、羽毛等装饰,劈削净修工艺具有体现;三、造型有所突破,不失传统,又有所创新,抽象纹饰基本以螺旋纹构成,覆于身翅尾各部,主骨架传统,纹饰创新;九晚二白一通宵,新样新作,其中制作的乐趣,只有制作者从实践中体会了,我俩也是志得意满,可能这样的快乐时光,也是从艺来难得幸事,估计在风筝圈特别是潍坊风筝圈中也是一段佳话了吧。

个人以圈内人眼光来审视这件完成后的作品,应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有些细节部分由于时间和工具因素影响有些瑕疵,但整体来说还是有它的新东西在里面的,首先鸟头部分基础骨架源于传统潍坊风筝鸟类圈眼结构肚撑采用环形支撑,身肚结构为潍坊鹰雕类风筝扎制结构,这些在现在传统风筝骨架结构方面都是难以见到的了,翅形也是近似于鹰雕出膀造型,上翘分尾,这些都有传统潍坊风筝的影子,都是有迹可寻,有渊源和传承在里面的,曾经有外地朋友问我不止一回,包括一些文化部门的,研究民艺的朋友学者问我,潍坊风筝特点是什么,我回答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万物为筝,流派众多,不可否认,潍坊风筝发展巅峰期是八九十年代,优秀风筝作者、优秀风筝作品层出不穷,传统风筝创新更甚,好的风筝作品极致工巧,也是各流派技艺大融合时期,包括国内各大风筝产地流派,但基本是基于各自传统工艺造型基础之上来进行创新改进的,因为前辈艺人还是多以自身掌握的看家技艺为傲的,轻易不会抛弃其艺术特点,行家一看,从绘画和骨架结构造型上,即使是一件新式风筝作品,但基本都能说出出自谁人之手,什么是特色,这就是特色,这就是传统地道的潍坊风筝。但如今传统风筝发展虽然受现今网络信息传播对于新样式借鉴学习更容易,各地爱好传统风筝人群不断扩大,新流派新姓氏风筝层出不穷,我并不是反对立门立派,以多年对风筝发展历程来看,各地传统流派无一不是在历史长河中经多代艺人一点点积淀沉浸下来的,潍坊、京津、南通等地,你去寻迹一下清末民初,以至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一些市井影像,一些售卖玩耍的风筝与我们所看到的传统风筝代表造型基本是一致的,这就是传承和流派特色的延续啊,所谓风筝流派也是后人对于这类大众娱乐玩具的尊称罢了。

我曾参加全国传统风筝扎制技艺大赛,当时带去“潍坊传统胡派龙头骨架”作为展示,由于近二十年未有这样的风筝技艺比赛,当时无有认识这件作品渊源的,当时某位评委专家更拿来与其它作品比较,称其为北方粗犷形,所谓专家不过如此,他不可能知道这件成形于清末民初的胡派龙头对于后世龙头风筝结构造型的影响,潍坊胡派龙头传人韩福龄老师给我们上课之时,就提到当时以胡派龙头斩获多次国内外风筝比赛大奖,各地风筝制作者竟相模仿,要知道当时风筝市面上很少见到龙类风筝商品,有些地方龙风筝还是平板龙头样式,如今市面上在商品龙头以及各地参赛龙类风筝的龙头样式多是基于胡派龙头蜈蚣造型变化而来的,时过境迁,如今能熟练掌握胡派龙头制作方法的也越来越少了,这也是特色流派风筝传承的一个问题。

技艺传承,我们传承什么?我们传承给谁?与众多老师,前辈,行内人士经常探讨这个话题,受外来现代类工业化生产的风筝影响,传统风筝的传承发展已经很难,因为制作传统风筝要经过长时间的技艺磨砺和阅历的积累,有可能几年,几十年的过程,可是传统风筝制作者的流失,减少,使这门技艺面临很大的难题,我们遇上了好的时代和市场机会,但多数所谓行内成功者首先不是一个手艺人,而是一个商人,以专家、传承人各类称号大师者诸多权威人士大有人在,但他们能代表某一流派和地域风筝传承吗?不,起码我个人以及一些执着于传统风筝制作者不敢苟同,当我们看到所谓特色风筝充斥市面,多为品质粗劣,工艺简单的东西,大多都失去了地域流派特点,传统潍坊风筝尤甚,市面上已很难见到那些以前常见的硬翅金鱼、蝴蝶、绶带、老鹰、仙鹤童子样式的商品了,所看到的多为沙燕、京津式样的老鹰和蝴蝶一类的了,这也体现到方方面面,在潍坊商场宣传、公交站牌、电视广告片头等公共场所媒介都非本地风筝造型,风筝比赛,硬翅类沙燕满天飞,诸多实例无一不影响着大众对于传统潍坊风筝的认知。习艺数十年,近几年又有机会做一些恢复传统潍坊风筝、整理、创新传统潍坊风筝的事情,可当你埋头制作之时,你却无法名正言顺的传承了,地方非遗保护规定传统潍坊风筝技艺非寒亭户籍从业者无法申请为技艺传承人,非遗保护是好的,但随意设置这样的壁垒是对我们这些潜心于传统风筝创作者很大的伤害,潍坊传统风筝渊源与老潍县城区,本身是一种雅俗共赏偏城市化的民间特色艺术门类,当地文化部门却非要归于乡土,可知其它如京津廊坊南通各地风筝流派现今发展无一不灌输包装为宫廷风筝传承,在中央发布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好的政策之下,我们这些传统风筝艺人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和曙光,但一道鸿沟将我们隔阂在外,不可逾越。我并不反对商业化发展,但商品、乡土和传统技艺传承是两码事,本身并不冲突,但人为干预最终结果肯定会对一方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这个问题我们在这次培训和以往与同好交流时经常谈论,但实际影响微乎其微,希望我们这次所做的东西能引起一些民艺专家,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给予一些帮助和支持,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这次非遗培训遇到的数位继续从事制作潍坊风筝同辈作者都有同感,做好当下,展望未来,只有坚持实践,才能收获明天,共同努力吧,致敬一直在创作耕耘的传统潍坊风筝新一代……

刘志江

.12.20

作 品: 《重生》

创作主题: 寓意传统潍坊风筝浴火重生传承永远

设 计: 刘志江 谢胜利

制 作: 刘志江 谢胜利

尺 寸: 高210厘米

宽170厘米

厚25厘米

材 料: 竹、胶、线

工 艺: 传统潍坊风筝技艺 (烤、绑扎)

骨架构成: 身肚 77根竹条

翅 68根竹条

腿 16根竹条

上尾 51根竹条

下尾 124根竹条

合计 336根竹条

身肚底框架

独有的传统潍坊鸟类软翅风筝眼圈骨架细部

翅膀螺旋纹弯烤成形

身肚基础骨架头为传统潍坊风筝基础构型下为传统潍坊鹰雕类结构

翅膀上覆羽纹样细部

凤眼构成细部竹条

头部眼眉头冠羽细部

覆羽螺旋弯烤

覆羽初样

覆羽效果

头部细节

头部细节

翼展效果

身肚正视

双翅完成

头部羽冠喉冠效果

局部效果

正视翼展效果

完成身肚正视细部

完成翅膀效果

凤腿细部

上尾效果

侧视局部

下尾羽效果

完成效果

阅读 743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