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端午节的习俗及起源

端午节的习俗及起源

时间:2018-11-11 10:21:16

相关推荐

端午节的习俗及起源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重午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夏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的。

端阳节

据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代沈榜在记述北京地区风俗的《宛署杂记》一书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清代富察敦祟《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诗人节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高产诗人,在国破家亡之日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后人选择在这一日纪念屈原,并吟诗作赋抒发情怀,故有诗人节之谓。

龙舟节

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百姓闻讯后立即沿江划船搜救,进入洞庭湖仍无果而终,后来却逐渐演变为龙舟比赛的节日。

端午节主要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在《己未重五》一诗中如此写道:

门楣束艾作神人,团粽盘中节物新。

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重要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至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据晋代《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代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轼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随着粽子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从中国逐渐流传到周边邻国,并深受各国人民欢迎。

赛龙舟

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许多渔民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楚国人民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大夫,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虾侵吃屈原的身体,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成龙舟竞渡等竞技体育项目。《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之语。

挂钟馗画

钟馗像

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佩香囊

一般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古代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佩香囊,避邪驱瘟。

挂五彩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当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东汉应劭《风俗通》:“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悬艾叶、菖蒲

艾叶

端午节这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等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人们期待“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荆楚岁时记》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荆楚岁时记》还称:“端午,以菖蒲一节九寸者,泛酒以避瘟气。“宋代《·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明代《夜航船·天文·夏》称:“端阳日以石榴、、、、黄槴花插瓶中,谓之端五,辟除不祥。””《左云县志稿》:“五月初五日,天中节。插艾,食角黍,饮。”

宋代在《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一诗中如此写道:

一样红裙试舞斜,阶前妒尽石榴花。

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好辟邪。

菖蒲

采药、斗草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萧梁时期宗檩《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物原》云:“始于汉武”。据萧梁时期宗檩《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捉蛤蟆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传说“端午节”这天抓到的癞蛤蟆做成的“蛤蟆墨”,治疮疖特灵。只要在病人患处用“蛤蟆墨”写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能治愈。人们天不亮就起来,就去水边抓癞蛤蟆。人们只要将抓到的癞蛤蟆嘴里塞块墨,挂在房檐下风干后,将墨块取出即可用之。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回娘家

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在一些地方流行,逢端午节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家过节,是日,女儿携女婿带上一些绿豆糕点,看望娘家长辈。然后,娘家人会回送一些麦杆编成的团扇、面点,作为回礼。”

喝雄黄酒

中国历来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

《燕京岁时记》亦有“毎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之语。

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纪念屈原

端午节祭屈原,此一说是最为广泛。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原遭上官大夫离间,被楚国顷襄王贬谪至江滨,自此郁郁寡欢,形容枯槁。最终抱石自投汨罗江,以明其“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志。民间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死后其遗体被蛟龙和鱼鳖所困,世人对其遭遇和不幸深为同情,便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一则以驱赶水中之怪,一则保护其遗体不被鱼鳖所食。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遗体。据考证,端午祭屈原习俗,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当时湘楚一带流行五月五日流传“以五彩丝系臂”。而真正隆兴是在唐代,在当时许多地区都认可端午祭屈原,如有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诗为证: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经诗人们之笔,端午与这位“文宗”自然挂上了钩,成为最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之一。

纪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端午节祭祀对象为伍子胥。因伍子胥其经历与屈原有着相似的经历,遭遇也都颇为类似。据《史记》记载,伍子胥助吴王阖闾、夫差父子先后战胜越、楚等国,国力日益强盛,越王勾践利用吴国太宰嚭实施反间计,伍子胥遭谗言离间后,被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为人刚毅,临死前对其门人道:“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吴王听后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伍子胥悲壮就义,死后尸体漂浮大江。江浙一带人民对其深表同情,为其立寺建庙,被渔民视为“涛神”。据吴越(江浙)一带民间传说,伍子胥死后颇有怨气,乃化作滚滚钱塘潮,每当涌潮时,人们还能见到子胥白马素车奔驰于潮头之中,钱塘潮为子胥的“不平之魂”。“九年后越王勾践果然灭掉吴国,杀吴王夫差,”吴国为越国所灭,应验了伍子胥临终之言。故江浙人视伍子胥为忠臣,渔民们更是将其当做江上保护神。后世相传端午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迎涛而上,接“伍君”。

南朝萧梁时期宗檩在《荆楚岁时记》中认为东吴地区端午竞渡是为迎接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记载称“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纪念曹娥

端午节起源的第三个说法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的知名度与前两位相差甚远。曹娥为上虞(浙江绍兴)人,其父曹盱东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不幸遭遇不测,沉入江底,数日不见遗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将瓜投到江上,以保存她父亲的遗体;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时人为其孝心所感动,为其立碑纪念,并将舜江更名为曹娥江。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时祭祀。宋代后历代帝王对曹娥曾大事褒扬,并对其进行册封。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命官赴庙祭奠,诚意伯刘基亲撰诔文。孝女曹娥之墓在今之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之地改名为曹娥镇。

五月五是恶日

其实五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在先秦时代,人们就认为五月乃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五毒并出,为了祛毒,当时人们在这天要蓄兰沐浴。《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人们避“端五”忌讳,称为“端午”。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生产工具有石器、青铜器等,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