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西冷拍賣: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

西冷拍賣: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

时间:2020-08-16 16:48:59

相关推荐

西冷拍賣: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

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

预展时间:-07-12---07-14

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拍卖时间:-07-15 21:00

拍卖地点:杭州·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 三楼 世贸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868唯一存世南宋宫廷旧藏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青铜兮甲盘

估价: RMB 估价待询

高:11.7cm直径:47cm(耳距)

周宣王(?~前783),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公元前828年至前783年在位。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恢复,史称“宣王中兴”。

尹吉甫[西周],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父。因担任官职为周王朝的“内史尹”,又名尹,称尹吉甫。他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曾奉周宣王命与南仲出征猃狁,获大胜。后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留有举世闻名的兮甲盘。

说明:兮甲盘是宋代宫廷收藏唯一可见之实物,亦是宋代及宋代以前所有记载中唯一传世之重器,可谓流传年代最久远的国宝重器。(见吴镇烽文)。

器中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载中央王朝西周周宣王的历史,从政治稳定、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多角度记录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文明古国。

其出版著述,自南宋初年起,途经宋元明清历代金石学大家,多达百余种。

是已知国内拍卖市场中铭文字数最多、出版著述最多,级别最高、分量最重的青铜器。

铭文所记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意义简而概括如下:

一,所涉人物级别之高前所未有。周宣王为西周倒数第二王,开启了“西周中兴”之盛世。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即是周宣王所铭,且比兮甲盘要晚七年。兮甲就是尹吉甫,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大诗人,文武双全。他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保留和弘扬了中国早期文化,被认作“诗祖”。

二,记载保卫国土、稳定南北边疆。兼及与少数民族之关系。兮甲跟随周王北伐匈奴获胜,保卫北方国土。又治理南淮夷,维护了王朝东南边疆的稳定。“虢季子白盘”同样记录北伐之事。

三,记载建设法制、完善社会制度。兮甲监督贡赋,规范商贸,严明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臣。孔子尚钦周礼,周代之制度也可谓中国后世一切制度的鼻祖。

四,记载开展贸易、丝绸之路萌芽。南淮夷向周的进贡主要是丝织品,线路自黄淮到陕西,即是早期的“丝绸之路”(见郝本性文)。

五,流传为宋代以来金石学及其他学问之缩影。宋代以降张抡、鲜于枢、陆友仁、吴式芬、陈介祺、吴大澂、罗振玉、王国维、容庚、郭沫若、陈梦家等几乎所有重要之金石学著作均载此件。另,对文字的兴趣不仅兴起了金石学,也可谓宋代以后其他学问之开端。

正如王国维所说:“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诸鼎之上。”

869西周早期·青铜史述簋

估价: RMB1,200,000-1,800,000

高:14cm

铭文:史述作父乙宝簋飤。

说明:青铜簋始现于商代早期,西周时期开始盛行且样式多变。其用途多为盛放黍稷的食器,使用之时常与鼎搭配组合。《周礼·秋官·掌客》言:“鼎簋十有二。”郑玄注:“合言鼎簋者,牲与黍稷俱食之主也。”即为此意。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周礼·地官·舍人》中记载:“凡祭祀,共簠簋”。西周时期,青铜簋与列鼎制度一样,常出现于重大的宴飨和祭祀活动中,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簋与鼎的组合代表着贵族等级、政治权力与经济地位的高低。这套制度让当时社会长期处于稳定与平衡,因此王侯贵族铸造礼器铭文,祈福保佑宗族延绵不绝。

此件青铜簋方唇沿,侈口束颈,垂圆鼓腹,高圈足,下有狭边。两环耳上有兽首,下有扁方耳垂。颈部一周,装饰长冠凤纹,每面两凤相对,居中有花式扉棱。凤纹长冠逶迤,长达背部,末端回卷,长尾飘飘,极为华丽。凤鸟纹在商末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西周早期到穆王、恭王,被称为青铜的凤纹时代。腹内有铭文“史述乍父乙宝簋飤。”铭文中,“史”是官职,商周时代,史的职能是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后逐渐演化为姓氏。“述”是器主名,“父乙”即“述”的父亲,“飤”作食器之用。参考陕西所出“廿七年卫簋”器型,两者基本同时,结合铭文书写风格,断此件为西周早期晚段器。

870商晚期·青铜光鼎

估价: RMB 3,500,000-5,000,000

高:17cm

铭文:光。

说明:此件侈口方唇,束颈鼓腹,沿上设一对立耳,圆底下承三条柱足。颈部环饰弯角兽体鸟纹,以扉棱间隔,腹饰垂叶蝉纹,均以云雷纹为地。弯角鸟纹的特征是在鸟的脑后有一弯角,角根粗壮,向下弯曲,尖部向上,流行于商末周初。蝉纹同样在此时流行,双目突出,不做翅翼,多用于辅助纹饰。在鼎腹部时,多竖构图,此件就是一例。鼎腹内壁近口沿处铸有“光”字铭文。鼎下垂的鼓腹,根部略粗的腿,都与安阳西北岗商末束颈立耳青铜鼎相似,为商晚期器。器形周正敦厚,铸造工艺精湛,尺寸虽小然体量厚重,为商代晚期同类青之翘楚。

871商晚期·青铜龙纹觥

估价: RMB1,800,000-2,800,000

带座高:27cm高:20cm

说明:青铜觥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因其流行时间很短,故而存世数量极少。

北宋宣和年间王黼的《博古图》是最早记载此类青铜器的史籍。学术界普遍将青铜觥归为古代酒器一类,但其具体功能为为饮酒器还是盛酒器尚一直未有定论。在整个青铜器类别中,青铜觥是一模拟较特殊的青铜礼器,它一经出现,器形和纹饰各方面就相当完善,特别是兽形青铜觥,以其设计独特,器形精美,制作考究,深受上层王室的喜爱,多被运用于祭祀大典或用于王室贵族的陪葬,等级颇高。从已知的考古数据显示,青铜觥只出现于少数大型高等级墓葬中,例如殷墟妇好墓出现有八件纹饰精美的青铜觥,充分代表了主人高贵显赫的身份。全世界目前已知的青铜觥存世量较少,且流散严重,很多制作精美的器物多分散藏于国外各个博物馆、美术馆中。

872西周早期·青铜兽目交连纹鬲鼎

估价: RMB250,000-350,000

高:19.6cm

说明:鬲鼎俗称分裆鼎,是鼎和鬲的混合体,上部似鼎,下腹似鬲,但又承一段较长的锥足或柱足,不完全和袋足的鬲相同。商代早期出现鬲鼎,到商晚期发展壮大。西周鬲鼎延续商晚期风格,此件便是一例,敞口束颈,上有对称立耳,腹部较深,分裆甚浅,直连柱足。柱足上下皆阔,中部略收,为西周早期典型式样。颈部一周作兽目交连纹,两两对称,辅以云雷纹地,对称基线与分割线出有扉棱。兽目交连纹在整个西周时代盛行,为两兽体变形,共享一目。西周早期,鬲鼎的分裆已十分模糊,器型蜕化,与鼎不分,此件属鬲鼎的最后形式。

EARLYWESTER ZHOU DYNASTY A TRIPOD BRONZE COOKING VESSEL WITH BEASTPATTERN, LI-DING

Literature:Invoice, John Sparks Ltd. of London, April 18,1960

著录:英国伦敦约翰斯巴克斯有限公司(JOHNSPARKS Ltd.,London)所开购买发票,1960年4月18日。

873西周中期·青铜衰鼎

带盖座高:32cm 高:21.3cm

RMB: 180,000-280,000

铭文:衰作父癸宝鼎。

说明:此件方唇口,上有对称立耳,斜壁鼓腹,最大径低垂,弧底,下承三柱足。柱足外侧圆,内侧平,为西周垂腹鼎特征。除颈下一条弦纹外,通体无纹饰。在经历了商末周初繁复纹饰后,西周中期青铜器装饰趋向简化,开始注重铭文的铸刻。器内壁有铭文“衰作父癸宝鼎”,属繁式祭辞,其中的“衰”是器主铭,“父癸”是被祭祀的对象,这一体例流行于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对比上海博物馆藏“十五年逪曹鼎”器型,结合铭文书写结构,可断定此件当为西周中期偏早阶段。原配红木底座及盖,盖钮镶嵌白玉。玉作留皮,巧色雕灵芝一株,下有双狮嬉戏。鼎内贴附旧签条,墨书写“周衰鼎”。

874西周早期·青铜子刀尊

高:26.2cm

RMB:400,000-600,000

铭文:子刀。

说明:尊与彝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代之后开始专指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尊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商早中期,以圆体尊为主,鼓腹折肩,圈足上多带开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尊和觚形尊。方尊与圆体类似,折肩上多圆雕兽头数个;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青铜觚,只是体较粗。此件青铜尊即是觚形尊典型器。敞口,颈部光素,近腹部处有两条弦纹。腹部扁而鼓,浮雕兽面纹。圈足外撇,其上亦有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带。圈足内有铭文“子刀”,为阳文字体,较为少见。由器型及铭文推断,属西周早期器。

875青铜兽面纹钲

带座高:66cm 高:43.5cm

RMB:350,000-500,000

说明:配红木座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