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穿别人的旧衣服 原因主要有3点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穿别人的旧衣服 原因主要有3点

时间:2024-03-10 00:15:46

相关推荐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穿别人的旧衣服 原因主要有3点

在我国经济欠发达时期,贫困家庭的孩子,总是会穿别人的旧衣服。那个时候大家不觉得有何不妥,甚至会认为节约是好事。

虽然节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自己买衣服穿,而不是去穿别人的旧衣服。有心理学家提出,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永远不要穿别人的旧衣服,原因主要有三点:

点击加载图片

控制感被剥夺

控制感(A sense of control),主要是指人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与相应的结果存在一致性的一种认知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控制感被剥夺之后,会产生不适症状(如:习得性无助和抑郁)。

心理学家Rotter认为,行为反馈的效用依赖于个体是否在自己的行为和奖赏之间感知到一定的因果联系,但这种因果联系的感知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孩子从小总是穿别人的旧衣服,就容易形成被动接受的意识,他们始终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款式。长时间下来,他们会有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的想法,甚至会没有安全感,将变得绝望、无助。

正是由于这种穿衣模式带来的被动局面,加上家庭贫寒,物质条件匮乏,孩子面对大千世界显得十分的困惑和不解,导致他们很容易形成缺乏主见和不够独立的性格,产生自卑、悲观的心理。

点击加载图片

最后,这类群体的悲观心理加重,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温暖感愈来愈少,凄凉感倍增,许多人因此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能自拔,处境颇为艰难。

自我价值感缺失

自我价值包括三项素质:

自信

自爱

自尊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价值感是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机和核心动力,即个体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力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各种潜能的趋向。

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自信,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爱,有了足够的自爱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尊。

一个信赖于自己拥有足够能力的人,便能显露出足够的力量,无论什么突发事件他都能够轻松应对,做到从容淡定。

点击加载图片

但自我价值感不足的人,在生活中会故意让人以为他们的力量很强大,或者找些能够代表力量的东西企图使自己的力量增加,甚至还会做些伤害、破坏、诋毁别人的行为,认为这样便可以降低别人的能力,保持跟自己一样的水平。

有的孩子可能并不是自己家庭贫困,不得不穿别人的旧衣服,而是他们自己喜欢。他们往往不太注重于自我打扮,觉得这种做法既省钱,又节约。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长时间这样做会让自己逐渐成为“被施舍”的角色,甚至是别人无论有什么旧物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们,他们成为了废品回收站。

即便是亲戚朋友对他们没有贬低的心理,但长期接受别人的旧物,也会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随意。这种随意会不断影响他们的潜意识,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为了随便过生活的人,不愿意去追寻更美好的东西。

这类人的自我价值感是极低的,长大后也非常容易向世俗妥协,过上一种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人生,却无力改变。

点击加载图片

而那些由于父母节俭,被迫穿旧衣服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认为自己不受这个家庭的重视,不被父母关爱。

若父母不跟他们解释这种做法的原因,心智不够成熟的他们甚至会失去明白自己内心需要的能力。

自控能力差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在学习和做事等方面自信心不足,在班级或小团体中找不到正确的自我位置,无法融入班集体当中,被集体所抛弃,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如:网瘾、吸毒等。

由于从小穿别人的旧衣服,造成心理上的自卑,导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障碍和隔阂、缺乏直接与人沟通的能力,容易遭到误解。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看,人最初因一系列基本需要而产生动力,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会因更高级的需要而产生动力。

点击加载图片

这类人连基本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更谈不上发展的需求。

因此,在自身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这样很可能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缺失,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

那些因为习惯节约,而接受亲戚旧衣服的人,也应该注意自己对生活品质是不是越来越随便,缺乏自我实现的需求。

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穿别人的衣服是无奈之举,这时家长就要告诉孩子,这是暂时的,你的价值不来自于你的外在,而来自于你的心,来自于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 The End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