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诗词赏析—唐代大诗人中的杰出代表:李白 杜甫和王维

诗词赏析—唐代大诗人中的杰出代表:李白 杜甫和王维

时间:2020-12-23 18:13:25

相关推荐

诗词赏析—唐代大诗人中的杰出代表:李白 杜甫和王维

如果在为数众多的唐代诗人中选出三位,作为唐诗的代表,当选的一定是李白、杜甫和王维。因为他们无论是从诗的风格,还是人生经历来说,都很值得玩味。

如果把他们比作人生的三个阶段,那么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宛如意气发的青年时期。提到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活脱脱是尝尽了酸甜苦辣的中年写照。而“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王维,那份淡泊和宁静,恰如安逸闲适的老年阶段。

如果再按照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来分,那么“五岁诵六甲,十岁读百家”,“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渴望像《道德经》中描绘的那样,功成名遂而后身退,无疑代表着道家的超群拔俗。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则代表了儒家的忠君爱国。而自号为摩诘居士的王维,其意就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自然是佛家的代表了。

他们的经历就更有趣了。李白渴望建功立业,但又不走寻常路,不屑于像常人那样参加科举选拔。他幻想像庄子《逍遥游》里的大鹏那样,扶摇直上,一飞冲天,尽快实现自己的抱负。然后再“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潇洒地退隐林下,为道家“功遂、身退,天之道”的理想,做个完美的注脚,留下千古美名,让后代的文人永远羡慕去吧。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的士大夫家庭,自然是循规蹈矩地去参加科举考试。但遗憾的是,这么一个大诗人,考进士竟然落了榜,在长安熬了十几年,才得了个从八品的小官。相比之下,王维就幸运多了,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他就中了进士,据说还是当科的状元,可谓春风得意马蹄轻。

李白的人脉果然厉害,通过他朋友圈的大力推荐,直接得到了唐玄宗的招唤。于是他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兴冲冲地上任去了。杜甫在安史乱中,被叛军所获。当兵的才不管他会不会写诗呢,一听他只是个仓库保管员,嫌他官小,都懒得搭理他。他冒险逃脱,追上了唐肃宗。肃宗感他一片忠心,授予他左拾遗之职。而王维进士及第后,就顺利地当上了太乐丞,主管朝廷的礼乐,官虽不大,却很重要。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李白满以为入了翰林,可以成为伊吕谢安一类人物,一展鸿图。岂料他的地位其实只是个弄臣,整天和一帮歌唱家、音乐家一起工作,在晚会上吟个诗填个词表演个节目啥的,靠搞文艺根本就当不了将军。这说明以古喻今还说得通,以今推古完全是骗人的。于是他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拂袖而去,放鹿青崖间,散发弄扁舟去了,道家的自然率性,无拘无束,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杜甫干的左拾遗是个谏官,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知无不言,干得很认真,结果因为忠言逆耳,卖力不讨好,没干几天,就被贬了官。津贴低得都没法养家糊口,只得自动离了职。杜甫很忙,他的大半生都奔波在路上,为了生活,出长安,入蜀道,奔湘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正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可他穷且益坚,依旧以天下为己任,唱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改儒家忧国忧民之初心。

王维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做太乐丞时,因伶人舞黄狮子,不合规定,被贬了官,遭受了人生第一次打击。张九龄为相时,被提拔为右拾遗、监察御史。前途刚有点希望,又赶上安史之乱,他扈驾不及,竟被叛军抓了俘虏。尽管服药装哑,仍迫授伪职,谁让他职位高名气大呢。两京收复后,论罪当斩,因其弟大力营救,加之他被俘时写过思念朝廷的诗,才被宽大处理。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他逐渐看淡了得失,“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转而笃信禅理,移情于山水。

他们三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风格。李白从二十五岁起,遍干诸侯,以一介布衣,交游卿相,凭什么使人家对他刮目相看,侧耳而听?靠得就是他独特的营销手段。大家知道,李白的诗大胆夸张,雄奇奔放,读之驰心动魄。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莫不使人读其诗而想见其人,继而“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显然,他的诗替他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然而李诗的豪放,纯是一派天机,凌云之气,喷薄而出,犹如鲲鹏展翅,从九天之上俯视人间,绝非刻意所能为。他那种居高临下的气概,以及道家思想中超然物外的境界,是任何人模仿不来的。

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从心底自然喷发而出的,那么杜甫的诗句则是用苦和泪凝炼出来的。他“窃比稷与契,居然成瓠落”,虽怀忠君之志,却报国无门,屡遭祸乱,备尝坎坷。故而他的诗沉郁顿挫,苍茫深邃,从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一股不平之气。

王维的诗不像李白那样倾泻而下,也不同于杜甫的凝炼而成,而是淡远空灵,自然流出。个人命运的大起大落,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他不再希望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是反观诸己,“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转而寻求心灵的宁静。精深微妙的佛家学说,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其诗静谧高远,禅理深长,有不可说之妙。

正由于李白有过寻仙的经历,王维有着参禅的体验,他们才显得更加超脱,对纷繁的世务,既能入乎其内,又能游于其外,不被外物伤害到自己的内心。比如李白的那首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对比王维的绝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虽然平生之志不为人所了解,却幸有青山作伴,明月相照,于苦闷之中,尚能得到一点内心的平衡。这两首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最可悲的就是杜甫,他奉儒家之典,以天下为己任,自言“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计豁”,忧国忧民之心,至死不虞。当此明月清冷,山川寂寥,只会更让他对景生情,感伤怀抱,叹世事之不平,哀民生之多艰。他大声疾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幼子饿死,一家人饥寒愁苦,自己却无能为力。少陵野老吞声哭,“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孔融的这句话,正是杜甫此时的状态。难道这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下场?

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

李白醉里捞月,潇洒地仙去;王维隐于辋川,平静地西归;杜甫却客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他是穷死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