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家长掌握这几种方法 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家长掌握这几种方法 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时间:2023-02-09 09:03:25

相关推荐

家长掌握这几种方法 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自律对孩子的重要性

康德说:“自由即自律,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自律是孩子未来独立、自由的基础。

自律所体现的自制力,是一个人要获得更高成就所必备的品质,它将决定着一个人日后的学业乃至他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

每个人的人生高度,和自律密切相关。

然而对大多孩子来说,自律都是个稀缺货。

他们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么做什么,没一点计划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终,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心理学上有个特别有名的棉花糖实验:

让4岁的孩子待在一个房间,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随时吃,不过,如果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再吃,就可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实验开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坚持了一会儿,最后没忍住;有的孩子不断用唱歌、自说自话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坚持到最后,得到了更多棉花糖。

实验结束后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发现:能坚持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小孩更优秀。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不善于应对压力、注意力不够集中……

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赖床,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欢玩不想写作业……和他们说自律,似乎很难。

其实,孩子的自律并不是天生就会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帮孩子建立时间意识

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迟到、浪费时间,会习惯性地安排孩子做这做那。

但被动的安排,往往会让孩子失去对时间的自主支配权,变得只有依赖于父母的指令才会行动。

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孩子,自然不会自律。

想要孩子变得自律,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孩子。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效率。

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就是自律。只有让孩子主动支配自己的时间,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时间观念。

让孩子主动支配时间,并不是一味地放纵孩子,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

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忽略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孩子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都需要被看见。

养成孩子的秩序性

儿童心理专家进行研究,孩子在6岁前会经历非常关键的多种敏感期,而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岁半左右出现,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这一时期,孩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有秩序。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阶段,固定的程序和秩序带给孩子的是安全感,在这种“直线式思维”里孩子形成一种内在逻辑。

如果秩序敏感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的脱离这种外在固定模式,形成内在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自我管理模式,也就是自律性。

可在这种心理发展期,父母必须去尊重孩子的行为和需求。因为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会以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尽量给孩子有规律的作息安排、布置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物权和归位意识,则更容易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例如:垃圾扔进纸篓里,自己衣被自己理,醒来睡前都刷牙,每件事情要做完……

家长的秩序化让孩子得到安全和满足,孩子的本能得到尊重,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在自律的这条路上,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一面镜子,父母的生活毫无自律,行为缺少基本的自控力,孩子极有可能有样学样。

鲁道夫·斯坦纳在《童年的王国》写过,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观察和模仿的对象,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最终通过模仿和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一个妈妈向一位老师请教:“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读书?”

老师问她:“你平时读书吗?”

她回答:“很少读。”

老师回答:“从今天开始你每天读书,不出半年,你的孩子自然会爱上读书。”

一个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

帮孩子学会自律,就像给孩子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自律会内化为孩子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他努力的动力。

有了这种力量,孩子会自发、主动地克服困难,也会坦然地接受失败,懂得自律的孩子,才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