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英国」都铎王朝:血腥玛丽和苏格兰女王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比较?

英国」都铎王朝:血腥玛丽和苏格兰女王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比较?

时间:2020-04-04 08:46:42

相关推荐

英国」都铎王朝:血腥玛丽和苏格兰女王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比较?

浅蓝线表示亲子关系,红线表示婚姻关系;

加粗黑色字写的是曾经在位的各国君主,数字标注的是在位时间;

左侧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和西班牙的国王们,右边是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室。

这些君主往往头衔众多,子女也众多,我只画出了这篇答案需要提及的。

题主问的三位女王都是英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所处年代是16世纪。

玛丽一世出生于15,1553年37岁继位,1558年42岁病逝,在位5年。

伊丽莎白一世出生于1533年,1558年25岁继位,1603年70岁病逝,在位45年。

以上两位英格兰女王是同父异母姐妹。父亲是亨利八世。姐姐比妹妹大17岁。

玛丽·斯图亚特出生于1542年,出生6天即成为苏格兰女王,1567年25岁被迫退位,1587年45岁时被处极刑。

玛丽·斯图亚特的祖母玛格丽特与亨利八世是亲姐弟,因此,尽管她只比伊丽莎白一世小9岁,但两个人并不同辈,而是表姑与表侄女的关系。这是一个不近也不远的亲戚关系,有大家庭的人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在绝大部分讲述她们的故事的书里,都会提到新教和天主教的争斗,这的确是那个时代的英国的主要矛盾。而这个矛盾的产生就说来话长了,所以这里就长话短说。

西方历史,宗教和政治都有重要的影响力,教权和王权长期拉锯。国家和政权上,如果想要有个提纲挈领的思路的话,按照“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它欧洲国家”来看就大致能看懂。

宗教上,基督教主要是分三大派别,分别是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这其中,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争执的历史较悠久,打从罗马帝国分裂的时代就不和谐了。

原本,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但是没多久,罗马帝国就在公元395年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核心,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

此后公元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教廷继续在欧洲大陆西部和中部发展势力;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也常被称作拜占庭帝国)政权则继续坚持,7世纪达到全盛,后来,随着东边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发展,东罗马帝国应付得越来越吃力,逐渐成了西边罗马教廷和东方伊斯兰教之间的夹心馅。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被罗马教廷加冕为罗马皇帝,后来腓特烈一世又把国家也改名叫神圣罗马帝国,宣称自己的皇位是来自罗马帝国。

再后来到了公元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西边认罗马教廷,自称公教(也就是天主教);东边组成了东罗马正教会,强调自己是罗马帝国及其国教的正统,形成了东正教。

之后,东罗马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最终,149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东罗马帝国的索菲娅公主,宣称自己是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后来成了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位沙皇。

在俄罗斯南边,奥斯曼帝国也宣称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欧历史,神圣罗马帝国君主被翻译成皇帝,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君主也是皇帝,其它诸国君主则通常是国王或大公之类的,这里并不是说君主的权力可以与我国古代相对应,而是有一个历史惯性和宗教原因存在。

天主教罗马教廷认神圣罗马帝国为正统;东正教则表示不吃天主教这套,他们认自己的保护者俄国为正统;伊斯兰教那就更要表示我们奥斯曼帝国才是正统。

(所以后世的拿破仑自己当法兰西帝国皇帝,要教皇来给他加冕,又自己把皇冠戴上,两年后强行要求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这一系列的公然挑战天主教正统的行为,都蛮惊人的。)

回到三位女王所在的16世纪,西欧当然以天主教为主流,英格兰和苏格兰却有变化,信新教的多。英国和波西米亚地区本来就是天主教圈的边缘地带,14世纪威克里夫改革,15世纪教会自己也有很多令人不满的行为,比如滥征税、占用土地、滥用司法权,加上文艺复兴的影响,欧洲大陆上的天主教自己也在改革,最终结果是,亨利八世统治期的英国,新教更盛。

赶上亨利八世自己也想要个男性继承人,而王后凯瑟琳生的孩子又只有一个玛丽公主没夭折,王后已经过了适合生育的年纪,亨利八世就想跟凯瑟琳离婚,娶安妮·博林。

天主教是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的,多妾什么的不允许,非婚生子女一律算私生子女,没有继承权,结过婚又离婚的话,孩子也会被算成私生子女,也没有继承权。亨利八世相信安妮·博林一定能生下儿子,当然要跟她正式结婚,才好让王子成为合法继承人。

上图是1550年的欧洲,蓝线圈起来的是神圣罗马帝国,明黄色部分是西班牙,当时在南欧各处都有国土。

然而,这婚不是说离就能离,亨利八世的王后凯瑟琳,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小公主(就是那个资助过哥伦布的伊莎贝拉一世)。

而凯瑟琳的姐姐胡安娜一世嫁给了腓力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结果,胡安娜一世和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五世,既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是西班牙国王。

凯瑟琳和亨利八世闹离婚的时候,查理五世正好在位。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凯瑟琳王后的这位外甥在欧洲的存在感有多强。当时的教皇并不想惹查理五世不高兴,就不答应亨利八世离婚。

亨利八世不肯罢休,历史、法律、财政、文化多管齐下,一通运作,还真就把宗教改革的事情办成了,这对英国社会当然影响很大。

不过,玛丽一世仍然信天主教,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她成长的岁月,天主教依然是西欧各王室尊奉的正统教派,也因为她爹搞宗教改革,直接打击的对象就是她的母亲。她对反对天主教的人有很大火气,这属于人之常情。可她是女王,“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说得比较夸张,用在玛丽一世身上也太过,史籍记载她下令烧杀的人数,不超300,但以手段来说,的确残酷,她也为此被叫做“血腥玛丽”。

玛丽一世的另一个不受支持的举动是坚持嫁给腓力二世。其实这个选择,也可以理解,腓力二世是她的娘家人,在欧洲找到西班牙这么个强大的合作者,会让英格兰在国际关系中不那么边缘。

但因为这样的关系是通过女王出嫁的形式实现的,直接结果就是英格兰完全被绑在了西班牙的航船上,而当时的英格兰并没有实力与狼共舞,于是就搞得十分狼狈,被卷进跟法国的战争,丢了加莱。

伊丽莎白一世接手的是一个教派闹分裂、国力不给力的国家。而年仅25岁的她,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冷静和智慧。她召开议会,让大家辩论,修改掉最激进的法条,整体采取让两个教派和解的思路。

当然,教派之间没有那么容易和解。所以她是以法律的手段,对实在不接受英国国教的天主教徒和清教徒,也只能镇压。如果要说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做事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当中一定有一条,就是他们关键时刻能从现实出发,不考虑个人经历或感情。

伊丽莎白一世处理宗教问题的手段,就没有多少私人感情的色彩,从她的做法,不太能看出跟她早年的经历有多大关系,是那种“正常的政治家都会这么做”的选择。

国内处理得不错,在对外关系上,伊丽莎白一世也具备一个杰出的君主必备的优点: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样是宗教问题,虽然对国内采取了缓和矛盾的策略,但对罗马教廷她是没有妥协的,自立英国国教,任命大主教,这实在是自立门户的行为。

而在国际关系上,可以说,伊丽莎白一世是个空手套白狼的高手,她把自己的婚姻拿来跟各国君主开空头支票。大家都或多或少以为她怎么也要结个婚,可是她最终却选择独身。在那个时代,以一个女人来说,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但英国也避免了再被别的国家当枪使的命运。

看得出,杰出的君主对内和对外是不同的。对内尽管要打击组织内部的破坏分子,但对大部分人还是要想办法让大家和气生财;对外虽然需要尽量保持友好,但必须有个自主独立的大前提。

如果要比较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话,恐怕后者是完胜的。

玛丽一世的政策虽然可以理解,其为政举措也不是都不好,但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她的选择带来的结果不佳,除了对外让国家丢失国土之外,对内处理宗教问题也给自己留下了“血腥玛丽”这么一个实在不好听的称号。至于个人生活,玛丽一世真的想要有孩子,但是一直没有,想要的始终得不到,也不能算好事。

而伊丽莎白一世虽然也没孩子,但她本身倒能看得开,晚年倾向于让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詹姆士继位。能跟一个与自己半生为敌的人的儿子维持还不错的关系,也算是可以接受的结局了。

当然,玛丽一世的人生虽然没有伊丽莎白一世辉煌,但她跟另一些同时代的王室女性比起来,已经可以算幸运了,比如那个被她推翻的九日女王简·格雷,一生仅,没有成就也没有爱情,短短九天的女王称号也不受史家承认,相比之下,玛丽一世至少以正式的女王名分留名史册。

另一边的苏格兰,玛丽·斯图亚特仅5岁就被送往法国,受到法国国王的喜欢,也得到了法国宫廷的教育,自然,信的也是西欧的天主教。在她自己的回忆中,她18岁之前在法国的日子过得很好,但随着小他一岁的弗朗索瓦二世病逝,法国有了新的国王和王后,她变得不再重要。

因为她是苏格兰女王,所以她回到了苏格兰。当时她的母亲也已经不在了。一开始,苏格兰贵族欢迎年轻的女王回来,但当他们发现女王信天主教而不是苏格兰大多数人信的新教,他们开始不满。

玛丽·斯图亚特被新教徒不信任,他们拿她是女孩说事,建议她找个新教徒的丈夫来帮她治理国家。出于很自然的想要孩子继承王位的心情,玛丽·斯图亚特开始寻找丈夫。顾及苏格兰贵族们的感受,她没有嫁给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国王的儿子。

作为外交需要,她也曾试图跟伊丽莎白一世建立友好的关系,不过伊丽莎白一世给她介绍的对象她可不喜欢,觉得伊丽莎白一世将其情人罗伯特·达德利介绍给她,是想让这个情人当上苏格兰国王。

而在爱上达恩利勋爵之后,玛丽·斯图亚特不顾同父异母弟弟马里伯爵的反对,嫁给了勋爵,惹得伊丽莎白一世和很多英格兰贵族也很不高兴。不过这还不算什么致命问题,因为此时的马里伯爵还打不过姐姐,只能逃去英格兰。

所以,玛丽·斯图亚特和达恩利在一起,开始时还是幸福的。

但在婚后,苏格兰女王发现她的丈夫对政务全无兴趣,对她没有帮助,这就不是她想要的了。玛丽·斯图亚特找丈夫是希望丈夫帮她出主意看公文、帮她治国,那段时间她又怀上了詹姆士,身心俱疲,就常常跟达维·里奇奥在一起,这个人能帮助她。达恩利对此十分恼怒,杀掉了里奇奥。马里伯爵以此为名打了回来,达恩利无力招架,逃跑途中,博思韦尔勋爵帮助女王重回爱丁堡。

之后,达恩利被玛丽·斯图亚特认为经常出轨。1566年6月,未来的詹姆士一世出生,达恩利也没来给孩子取个名字。因为里奇奥被杀的事情,玛丽女王自己也不爱达恩利了。

1567年2月9日,已经是亲王的达恩利遭到暗杀,博思韦尔被相当多的人怀疑是主谋,玛丽·斯图亚特则坚持认为不是博思韦尔做的,虽然也知道自己不能在丈夫死之后这么快就又结婚,但她还是在5月份嫁给了博思韦尔勋爵。

这就很尴尬了,本来苏格兰就是有一波反对玛丽女王的势力存在的,现在她这么快就跟谋杀丈夫的嫌疑人结婚,她在大家眼里就成了共犯。在这种极不得人心的情况下,玛丽·斯图亚特和博思韦尔勋爵的军队毫无作战意志,反对势力胜出。玛丽·斯图亚特先是被关起来,流产了双胞胎,继而被迫退位,博思韦尔后来也死在了丹麦的监狱中。

但在这段时间里,虽然主流舆论因为达恩利的事对玛丽·斯图亚特非常不满,却并不完全支持马里伯爵。伊丽莎白一世出于同样作为女王的立场,写信给马里伯爵,义正辞严地说:“你不能囚禁一个女王,这是极其错误的。”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斯图亚特半生为敌,但她们也是同类。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伊丽莎白一世会想到玛丽·斯图亚特也是女王,君是君,臣是臣,她不能允许臣对君无礼。而事情就复杂在,她俩是同类,却不是同盟。

在又一次战败给马里伯爵之后,玛丽·斯图亚特逃到了英格兰,以为伊丽莎白会出于同类的立场帮助她,但是她忘了她对伊丽莎白一世来说代表着天主教势力,她们俩是政敌。对伊丽莎白一世来说,只要马里伯爵不对国君失礼,让詹姆士做苏格兰国王更有利,他们可以让他信新教。

从此,长达二十年,伊丽莎白一世对玛丽·斯图亚特的存在感到异常棘手,杀也不是放也不是,只能一直监禁,直到英格兰贵族们忍无可忍,组织法庭判玛丽·斯图亚特死刑。

英格兰贵族们当然有着很充分的理由:国家安全、女王安全,毕竟玛丽·斯图亚特涉嫌阴谋活动,她的存在也让天主教势力心存希望。

但伊丽莎白一世不希望玛丽·斯图亚特因为法庭审判而获刑,因为这在那个时代,会传递给世界一个信号:法庭可以判君主有罪并处以刑罚。这当然是作为君主的伊丽莎白一世并不希望看到的,无论有没有罪,君主至少有面对法律时人身不受伤害的权利。

除了这个理由,更现实的问题也在眼前,腓力二世是不想看到玛丽·斯图亚特出事的,如果杀掉她,那就等于是跟西班牙翻脸了。

伊丽莎白一世与玛丽·斯图亚特比较起来,因为后者的执政几乎完全失败,两次婚姻又导致了祸不单行,所以无论怎么看,都是伊丽莎白一世显得更成熟理性。

但也不能说玛丽·斯图亚特就有多笨或是多坏,她从小长在天主教的环境中,坚定地信天主教,这不能算是什么罪恶。她相信博思韦尔没有杀达恩利,没能给自己赢得民心,也只能说她有她的坚持和性情。

如玛丽·斯图亚特自己所说,她生是天主教徒,到死也是天主教徒,一生也算求仁得仁。如果还可以与更多人比较的话,后世嫁到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嫁过去就改信东正教,学俄语,做得甚至比自己丈夫、名正言顺的沙皇彼得三世还要得人心,以至于兵变上台后顺利统治俄国,被尊为大帝,那也是一种人生。

至于个人生活方面,玛丽·斯图亚特可能的确找到了真爱,但并没有得到幸福,相比之下,后世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个能帮她的丈夫,想必会很令她羡慕吧。

三个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玛丽一世在历史上更多是一位过渡君主,玛丽·斯图亚特留下的更多是悲剧故事,而伊丽莎白一世则无愧于荣光女王的称号。

苏格兰玛丽女王死的那年是公元1587年,这个年份非常凑巧,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写过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就是公元1587年。这一年的明帝国已经走向衰亡,英帝国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转过年来的1588年,腓力二世组建了著名的无敌舰队,但是被英军打败。虽然不是彻底打垮,但这证明了无敌舰队并不是不可战胜,从此,英国朝着海上霸权的路越走越远,其影响力直到今天。

有句话说,玛丽·斯图亚特的人生在25岁时其实就已结束,伊丽莎白一世的人生到25岁才刚刚开始。历史就是这样,既是英雄造时势,也是时势造英雄。不能顺应时势的话,即使能登上历史舞台,也会很快被淘汰,而能顺应时势的,就要看能力如何,伊丽莎白一世毫无疑问是能力出众的一位君主,英国能有后来的光辉,她是要记一功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