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转载】五行学说之我见

【转载】五行学说之我见

时间:2023-11-30 13:32:12

相关推荐

【转载】五行学说之我见

五行学说之我见 高思华(此文是我转载的)

主题词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延用至今。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似有曲解,对其科学内涵亦褒贬不一。笔者不才,愿就五行学说的学习心得一抒己见,以求正于同道。

l对五行学说的一般认识

一般认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五行的持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概念”。(1)对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则认为是因为“木可以燃烧,故木生火;木燃烧之后变成灰土,故火生土;土中有金属矿物,故土生金;金可溶化成为液体,故金生水;树木需要水分才能生长,故水生木;”“木的根可深入土中,所以木克土;土可将水填为平地,所以土克水;水可以将火灭掉,所以水克火;火可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金可以作成刀斧斩伐树木,故金克木”’(2)

由于这种认识,五行的特性就成了五种物质的抽象,五行的生克规律就成了五种物质之间单向作用的抽象,这既给人以五行学说的形成过于朴素、生硬之感,又令人认为五行的生克次序未免穿凿附会。因为木生火须在钻木或燃木的外在条件作用下才可生火,火生土需要燃木为烬才可成土。金生水需得火熔后才可成水,这里且不说金融之水与生木之水不是同类,单就需要附加许多外在条件才可以相生相克,就从根本上与五行学说是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规律的学说的说法相悻,因为既然是规律,就必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需在外在条件作用下才可产生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对五行学说褒贬不一的争议。

2五行学说的实质

2.1五行学说是天地气化规律的抽象;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自然界各种生命现象的产生和消亡,都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天体的不断运动造就了天地阴阳的不断变化,天地阴阳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往来运转和风、热、暑、湿、燥、寒的偏盛偏衰,万物的成败生死,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在的本质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的气候条件,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 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悬,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即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就是说,六气的运动变化是万物产生和消亡的根本的外在条件,没有六气的运动变化,就没有万物的生化,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人还发现,风、热、暑、湿、燥、寒六气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具有一个自稳调节的规律,自然界万物感六气而生化。亦同样随六气的盛衰而盛衰。与天地变化服从于同一规律。为了探索真理,解释自然和改造自然,古人对自然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升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也就是说,五行学说之“道”,是自天地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中归纳抽象而来的,亦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2.1,1木、火、土、金、水是四季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五行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以西安、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形成于这一时期的五行学说也自然是总结了这一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规律而形成的。这一范围内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而夏季长于其他三季。夏季的后半至入秋之前正值梅雨季节,故古人将此雨湿偏盛的季节称之为“长夏”。万物皆由春温之时而生发,夏热之时而长大繁茂,长夏雨湿之时而变化结实,秋燥之时而收敛凋零,冬寒之时而闭藏。根据这一特点,古人便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概念来取象比类,以木的升发条达的特性来代言春风的温暖和万物多于此时而生机勃发的物候特点,以火的炎热向上的特性来代六夏气的炎热和万物多于此时而长大茂盛的物候特点,以土的孕育变化万物的特性来代言长夏之气的湿润和万物多于此时由禾而变为秀实的物候特点,以金的沉降清肃的特性来代言秋气的凉燥肃杀和万物多于此时而收敛凋零的物候特点,以水的不管流于何处必即渗藏于地下的特性来代言冬气的寒玲和万物多于此时而闭藏的物候特点。这里的木、火、土、金、水并不是什么物质的名称,而只是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和生化特点的一个抽象用语,即《尚书·洪范》所谓“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樯”。曲者,弯曲也、曲折隐秘之处也,直者,伸也、伸直也,曲直,意即由弯曲面伸直、由弯曲隐秘之处而伸达于外,以言喻生机之勃发;炎者,火光上也、盛大之貌也,上者,升也、盛也,炎上,以言喻向上和盛大繁茂;嫁者,禾之秀实为稼,茎为禾,穑者,谷可收曰穑,稼穑,植物之由禾而秀实而成熟的过程也,以言喻变化;从者,顺也、随也,革者、改也、变也,从革,以言喻自然而然之变革;润者,渗入于他物之内也,下者,降也、入地也,润下,以言喻向下和闭藏。也就是说,这里的木、火、土、金、水分别是曲直、炎上、稼培、从革、润下的向位语,分别代表了其所言喻的万物之于五时所表现的生、长、化、收、藏的生化特点,当然也代表了春风温暖、夏气炎热、长夏湿润。秋气凉燥、冬气寒冷的气候特点。

2.1.2五行相生是对五时气候、物候运转规律的抽象:既然太行的木、火、土、金、水是春、夏、长夏、秋、冬五时气候变化特点和万物生化特点的抽象,而一年的气候是由春而夏而长夏而秋而冬循环往复,万物的生化也是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而生生不息。就气候的变化言,没有春天的温,就没有夏天的热;没有夏天的热,就没有长夏的湿;没有长夏的湿,就没有秋天的燥;没有秋天的燥,就没有冬天的寒;没有冬天的寒。就没有春天的温。就万物的生化言,冬天的藏,孕育着春天的生;春天的生,是夏天盛长的先决条件;夏天的长,是长夏化的基础;有长夏的化,才有秋天的收;有秋天的收,才有冬天的藏。把这个规律以木、火、土、金、水加以归纳,自然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水了。显而易见,五行相生的规律就是古代思想家对五时气候和物候运转规律的抽象。

2.l.3五行相克是对自然气候制胜规律的抽象:古人发现,气候的变化,不仅具有春温、更热、长夏湿、秋凉、冬寒的运转规律,而且六气之间还具有一个互相制胜的规律,风可胜湿,湿可胜寒,寒可胜热,热可胜燥,燥可胜风督本应温。但若是凉燥偏胜,则温气不及而万物之生机被遏:夏本应热,但若是冰雹寒雨偏胜,则热气不及而万物之盛长被伤:长夏本应湿,但若是风气偏胜,则雨水偏少而万物之化不及;秋本应凉燥,但若是热气不减,则凉气来晚而万物当收不收;冬本应寒,但若是雨湿偏胜,则气温偏高而影响万物之藏。同时,六气若有偏胜,则必有制胜之气来制约之,即《素问·至其要大论》所谓“有胜则复”,风气偏胜,则燥气来复;燥气偏胜,则热气来复;热气偏胜,则寒气来复;寒气偏胜,则湿气来复;湿气偏胜,则风气来复。若只胜不复,则亢而为害。正是这种有胜有复的自稳调节,才维持了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动态平衡,才保证了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即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古人把这种六气相胜的规律结合木、火、土、金、水加以归纳,就形成了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五行相克的规律。也就是说,五行学说中的五行相克规律就是古人对自然气候制胜规律的抽象。

2.1.4五行的乘侮是对自然气候异常们胜规律的抽象:古人发现,六气在互为胜复的运转过程中,不仅有正常的自稳调节,而且还有异常的气候灾变,若一气偏盛太过,不仅可以制约其所胜之气使之更加不及,而且还可以制约其所不胜之气使之偏衰,若一气偏衰太过,则其所不胜之气和所胜之气均可亢烈为害。无论是不及还是太过,又均都影响自然界万物的生化而产生相应的偏盛偏衰。正是根据这一自然规律,古代思想家便抽象提出了“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海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悔之”。(《素问·五运行大论》)的五行乘侮的基本认识。

2.2事物的五行归类,是根据事物与五时和六气盛衰的紧密联系而划分的:为了解释自然界万物与白然界气候变化的相互关联的规律,占人根据万物的盛衰变化与春、夏、长夏、秋、冬和六气盛衰的对应关系将自然界的事物作了五行的分发:

根据东方气候相对偏温,与春天相类。南方气候相对偏热,与夏天相类;中央气候相对偏湿,与长夏相类:西方气候相对偏凉偏燥,与秋天相类;北方气候相对偏寒,与冬天相类,便将东方归属于木,南方归属于火,中央归属于土,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归属于寒。

根据春天气候温暖,万物生发,自然一片青绿,便将青色归属于木;夏天气候炎热,昼长夜短,为一年中光照最充足、最明亮的季节,便将类于火光和太阳之色的红色归属于火;长夏万物多由禾草化为秀实,由绿而渐变为黄,便将黄色归属于土;秋季气候凉燥清肃,万物凋零,霜降时下,地色变白,便将白色归属于金:万物多于夜间黑暗之时伏藏白天明亮之时动作,于冬季寒冷之时闭藏,而冬季是一年中昼短夜长、光照最弱、桐对最暗的季节,便将黑色归属于水、并进而极拥颜色分类,将青色之物皆归属于木,将红色之物皆归属于火,将黄色之物皆归属于土,将白色之物皆归属于金,将黑色之物归属于水。

根据万物的生化与地理方位和风、热、湿、燥、寒的相互关系,将茂盛于东方的或于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归属于木类,将茂盛于南方的或于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归属于火类,将茂盛于中央的成于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归属于土类,将茂盛于西方的或于凉燥的气候条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归属于金类,将茂盛于北方的或于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归属于水类。

根据人体脏腑与五时的关系,将性喜条达、气主升发,与春气相应的肝脏和与肝脏相关的胆、筋、目、爪等组织器官归属于木;将主神明、主血脉,与夏气相应的心脏和与心脏相关的小肠、脉、血等组织器官归属于火;将喜燥恶湿、主化生气血以养五脏,与长夏之气相应的脾脏和与脾脏相关的胃、肌肉、唇等组织器官归属于土;将气主肃降,与秋气相应的肺脏和与肺脏相关的大肠、皮毛等组织器官归属于金;将主藏精气,与冬气相应的肾脏和与肾脏相关的膀胱、骨、齿、发等组织器官归属于水。

2.3五行互藏是五时气候各有五方之异,五时气候各有五气盛衰之特点的抽象总结:每年气候虽然都是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各寒,但由于地势的原因,每一时的气候又各有其五方的差异,东方偏温,南方偏热,中央偏湿,西方偏凉偏操,北方偏寒。同时,由于天地的不断运动感召,即便是同一地域同一季节、也各有风、热、湿、燥、寒的偏盛偏衰。也就是说,无论是属本的春天,还是属火的夏天,还是属土的长夏,还是属金的秋天,还是属水的冬天,既都各有东(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之地理性气候的差异,又都各有或偏温(木)、或偏热(火)、或偏湿(土)、或偏凉偏燥(金)、或偏寒(水)的六气盛衰的不同,并且任何地域任何季节的气候,又都是在风、热、暑、湿、燥、寒六气的互为胜复、互相制约的自稳调节作用下习可维持其动态平衡。显而易见,五行互藏的认识就是古人对上述自然规律归纳抽象而提出来的。

综上所述,五行学说完全是在总结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和自然界万物的生化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关联的规律的基础上而抽象形成的,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在观察揭示自然规律方面所做出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古人从天体的运动、天地的相互感召来认识气候的变化,以天地一体、四时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恒动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界所有的事物,以自然变化规律来分析探讨具体事物的内部变化规律的基本思想方法。

从自然之理来探讨处于自然界之中的具体事物的变化规律这一思想方法的科学性已越来越被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所证实。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学中所揭示的人体是一个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关联的系统,而人体小系统又与天地大系统服从于同一规律,应从天地人一体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的基本观点的科学性也不仅随着现代生物钟学说、生物全息规律、系统论的发现和医学气象学、医学地理学等新兴学科的提出而逐渐被证实,而且其所倡导的因时、因地、因人而辨证论治的诊断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也愈来愈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当然,尽管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已毋容置疑,但其在医学运用中还失之过于笼统和宏观,存有难以深入微细的阐释人体生命现象和病理变化之不足,仍需我们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方法来加以完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