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张祖庆:用心发现经典——《穷人》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实录

张祖庆:用心发现经典——《穷人》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07 21:32:00

相关推荐

张祖庆:用心发现经典——《穷人》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实录

注:这是张祖庆老师几年前发表的文章,他当时的思考和教学内容选择,仍然值得一线教师借鉴——经典仍然还要当作经典来学习。《穷人》一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经典小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贵族生活糜烂、道德沦丧,广大底层劳动者,虽挣扎在贫困边缘,但依然保持着俄罗斯的高贵气质。一次偶然的机会,列夫•托尔斯泰读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激发了创作灵感,将雨果的诗歌改写成了小说。小说通过两个家庭生活境况的描写,既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也赞美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无私的高贵品质。这篇小说,是由着名翻译家草婴最先翻译到中国的。入选课文时,基本保持了翻译原貌。有了雨果的创作,托尔斯泰的改写,草婴的翻译,我们才有幸读到这么出色的经典。经典,是用心创造的;经典,也是需要用心发现的。

一、文本细读与教学内容生成

小说开篇,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先是屋外的“又黑又冷”的环境与屋内“温暖舒适”环境的对比;再是孩子们“安静睡着”和桑娜“心惊肉跳”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交代了背景,点明了时间,凸显了桑娜的勤勉与能干。

二是简洁叙述的力量。渔家小屋再简陋,屋内也不应该只有“地、炉子、食具、床……”等事物,作者为何不写渔网、大门、饭桌、灶台……?细读,便会惊叹作者的叙事功力,每一处事物,都含有深意:“地扫得干干净净”——干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温暖;“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明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安静睡着”——温馨。屋外环境是如此的恶劣,而屋内,却是那样的“干净、温暖、明亮、温馨”!对女主人的赞美,尽在这平静的叙述中。

第一段,可以开发如下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2.感受作者简洁的文字风格与高超的写作艺术。

第三段开头的“睡觉还早”,需要用心关注。这是全文最短的句子。然,细细品读,意味无穷。

睡觉,真的还早吗?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孩子们睡了好长时间。睡觉不早了!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接近子夜。睡觉不早了!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此时,都已经第二天凌晨了。睡觉确实不早了!

既然睡觉已经“不早”了,桑娜为何觉得“睡觉还早”?

生活所迫!

往常这时候,丈夫肯定还没有回来,所以,“睡觉还早”;自己也总是一直缝缝补补,所以,“睡觉还早”;丈夫回来后,桑娜还要做饭,与丈夫一起清理、修补渔具,所以,“睡觉还早”……

这对贫穷的渔家夫妇,就这样起早贪黑地拼命劳作,也只能“勉强度日”。

“睡觉还早”,笔力千钧,极富张力!

“睡觉还早”可以生成教学内容3: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富有深意的细节,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第七自然段关于西蒙死后以及孩子们熟睡的诸多细节的描写,需要特别用心地去发现。这是一段容易被忽略的描写。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在解读文本和实施教学的时候,总认为桑娜是小说的第一主角,把西蒙当作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配角”。事实上,细读这段话,我们便不难发现:西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穷人。

首先,我们关注到的,同样是对比强烈的画面。西蒙“悲惨而宁静”的死,与孩子们“平静而香甜”的睡。这个母亲,知道自己挨不过这个寒冷的晚上,用自己身上唯一可以取暖的“旧头巾,旧衣服”盖在孩子的身上。细节,折射的依然是触目惊心的“穷”,而在这“穷”的背后,藏着深沉朴素的母爱。

其次,我们还会关注到“对着门的是一张床”。一般人家,床是不会对着门的。而为何西蒙家的床,却“对着门”?房子空间极其狭小。穷!

第三,我们还会关注到“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稻草铺”、“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一次又一次地诉说着“穷”字。“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西蒙在临死的时候,想要抓住什么?抓住命运、抓住希望、抓住上帝的手,求他救救可怜的孩子……

这个细节,表现了西蒙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死,显然西蒙是有预见的。那么,在临死前,她可曾想到把自己的两个可怜的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这个善良的母亲一定会想到的,一定会!但,她没有这样做……

耐人寻味啊!

西蒙死后的诸多细节描写,可以生成教学内容4:引导学生抓文本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通过创生语境写话,还原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丰满人物形象。

第九自然段桑娜的“忐忑不安”以及下面几段的内心独白,作者用了一连串省略号、感叹号以及问号,表达了桑娜丰富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表现了穷人的贫穷和善良。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读来催人泪下的重要原因。

这段精彩的内心独白,可以生成教学内容5.引导学生通过对省略号背后意思的补白,进一步体会穷人的穷与善良。

从13自然段开始,小说用大量的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对话,将桑娜从小心试探到和盘托出,渔夫从严肃、忧虑到催促桑娜抱回孩子的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穷人形象越来越饱满,故事也渐抵高潮。

这部分,可生成教学内容6: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高尚品质;

第24自然段“严肃”、“忧虑”的表情,以及渔夫说话中的“熬”字,传神地写出穷人的穷和善。对渔夫的描写,可以生成教学内容7: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表情、语言,揣摩重点词语,读懂内心世界。

第20自然段的“两个人沉默着”,第23自然段的“桑娜沉默了”,第 25自然段桑娜的“一动不动”。三处沉默,各尽其妙,内涵丰富,值得细品。

这三处“沉默”,可以生成教学内容8:引导学生抓文本的空白点,丰富文本。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意无穷,让人回味。此处可以生成教学内容9:引导学生想象帐子拉开后,渔夫会看到什么,进而续写故事。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经典文本,阐释维度和空间是多元的。像《穷人》这样的经典文本,值得咀嚼回味的地方比比皆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穷人》。上文所涉的几个解读要点,只是笔者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所关注到的。即便这样,富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多达9项。这9个方面,都很重要,每一个点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时间是个常数,两课时的教学,必须要精选内容,优化组合。否则,教学就会走向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何根据文本特点与年段特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呢?我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选择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一书中,将教材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这种处理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其生成的课程内容(或者说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文化、文学学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从这个意义上审视,《穷人》显然属于“定篇”。

作为经典文本,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个”文本有别于其它的文本的独一无二处是什么。

相比于同样经典的《凡卡》《小音乐家杨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国外翻译作品,《穷人》一文最大的特色是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小说开篇环境的对比描写,以及桑娜抱回孩子之后的一系列内心活动,是“这一篇”小说的最富于魅力的特色。因此,作为“定篇”,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将“可能生成的教学内容”1、5,作为“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浓墨重彩地展开。文中大量出现的“对话描写”,为何没有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一者,对话本非本课独一无二的特色,学生在此前所学的大量课文中,都接触过对话描写;二者,孩子们离穷人们的生活很遥远,加之阅历和年龄差异,孩子们很难恰如其分地读好人物对话;三者,对话太多,课堂时间难以保障。因此,分角色朗读对话,不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开掘易被忽略的文本意蕴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经典的奥秘,也容易被粗心的读者所忽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经典文本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指给孩子们看,带领孩子“发现经典”,体会阅读经典的乐趣。

《穷人》这篇小说,孩子们在阅读中最容易忽略什么?

一是寡妇西蒙的被忽略。在预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大部分孩子选择了“桑娜”,也有的孩子选择了“渔夫”,而选“西蒙”的,则一个也没有——这,其实也是大部分老师的解读。而事实上托尔斯泰当初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刻画穷人“群像”,而不是一个穷人。西蒙在这篇小说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她在临死前,对孩子的悉心呵护,旧头巾、旧衣服包裹孩子身体和脚,以及“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这些细节,是那样的耐人寻味。如果我们试着走进西蒙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西蒙更多的了不起。爱孩子,这是显而易见的。更为高贵的地方在于,临死前,她明明可以将两个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但,她没有!因此,本课书的教学,教师要将西蒙这个容易被忘记乃至被“遮蔽”的穷人,重新“唤醒”、“去蔽”。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的细节琢磨,通过写话,还原西蒙临死前的内心活动,让西蒙的形象“复活”。西蒙“复活”了,《穷人》这一经典作品,也得以“复活”。因此,上表中的“教学内容4”,就成为了本课书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是“睡觉还早”的被忽略。通篇文字,孩子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的很多地方读懂穷人的“穷”,但是,“睡觉还早”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蕴,大部分孩子是无法发现的。因此,教师要通过追问,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睡觉”其实已经“不早”,深入理解穷人的“穷”,领略作者“言简意丰”的语言艺术。因此,“教学内容3”就成为本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凸现“语言运用”的课程价值

版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句话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凸显“语言运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去考量,《穷人》这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了新的思考路径。

这里重点说说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如何凸现“语用”价值。

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是本篇小说的特色,教学中,要经历如下三个维度:一是通过朗读想象,走进文本,让学生思考“写了什么”。二是,通过追问,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领会独特的表达方式背后的意图。三是创生语境,让学生迁移运用,学着“怎么写”。

比如,第一段的教学,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屋外和屋内一串词语,通过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环节指向于“写什么”。然后,两组词语对比朗读,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比着写,是为了表现穷人的“穷”和善良勤劳。紧接着追问:穷人的家里,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些,应该还有些什么?作者为何不写其它,而单单要写“地”、“食具”、“炉火”、“孩子”?这一追问,孩子们就能明白,作者写屋内的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与这个写作目的无关的内容,当然就不写了,进而领略托尔斯泰高超的写作艺术。这一环节,指向于“为什么写”。

而“怎么写”的训练,我通过创设写话情境,让学生还原西蒙在临死前心路历程,模仿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描写,适当运用省略号,将西蒙复杂的内心世界描摹出来。教学实践证明,由于训练点选得恰当,孩子们很好地迁移了心理描写的独特表现手法,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满了文本的意蕴,收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文本解读中涉及的可能生成的教学内容5、7,整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捎带处理;而8和9,则大胆舍弃或整合在课外作业环节。

三、教学片段节录

(一)穷人真穷

师:同学们,都说《穷人》写得很精彩,可张老师读完了整篇小说,字里行间找不到一个“穷”字,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吗?(生点头)那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到的?请大家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认真地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穷人的“穷”的?默读圈画,画出一处地方标上1,画出第二处标上一个2,标好了之后,选一处感悟最深的,做简单批注,然后小组分享,等会请同学上台交流。好,开始静静地默读。

(生静读圈画)

师:(生细读1分钟后)也许这 “穷”字藏某个词语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个标点中,也许这 “穷”字藏在一组对话中,也许这 “穷”字藏在对环境的描写中,也许这 “穷”字藏在某一处细节里。细细阅读,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阅读,就是发现。

(生继续默读、圈画、批注,小组交流分享,大约7分钟后,教师组织交流,

学生从恶劣的环境、室内陈设、孩子们的穿着、寡妇睡的稻草铺、孩子们没有鞋子被子等角度发现穷人的“穷”,12位学生发言略。)

师:同学们,全文唯独有一个句子,只有四个字,能深刻地表现穷人的“穷”,却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你能找到吗?它在文章的前四个自然段,谁找出来了?(生举手陆续多起来)

生:睡觉还早。

师:你找到的是——

生:睡觉还早。

(师问,生不断重复)

师:找到“睡觉还早”这四个字的同学,举手!(众多学生举手)同学们,从“睡觉还早”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段说“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证明已经都十一点多钟了,睡觉其实不早了。

师:只是十一点钟吗?

生:可能还会到十二点多,因为后面有一个省略号。

师:是啊,这一个个省略号仿佛就是一记记钟声在敲打着我们,表明时间至少晚上十一点以后了。

生:这个时候,她还觉得“睡觉还早”,这就证明她可能每天都是十一点以后睡觉的。

师:可能到凌晨才睡觉。“睡觉还早”还让你想到什么?

生:从第二段也可以看出他从早到晚地干活,也就说明了“睡觉还早”。

师:从早到晚?我要说是“从早到早”,从今天早晨到第二天的凌晨,是不是“从早到早”?睡觉真的还早吗?(生摇头)好,我们一起读读表示时间不早的句子。

【课件出示】:

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第1自然段)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第2自然段)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 ” (第23自然段)

师:请大家关注这三句话,分明睡觉已经“不早” 了。你看,23段分明写的“大概是昨天”,可见她们到凌晨才睡。同学们,桑娜只是这一天“睡觉还早”吗?(生摇头)她长年累月都是这样的!一起再读这四个字。(生读)“睡觉还早”,背后藏着多少意味深长的东西呀!这就是阅读,这就是发现!

(生齐读屏幕上的三句话)

师:同学们,我们回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列夫.托尔斯泰改写雨果的叙事诗的时候,是通过对海上环境描写,通过对人物忐忑的心理描写以及一些不经意间的细节描写进行的。通篇没有一个“穷”字,但是让我们感到“穷”无处不在,这就是大师经典作品的魅力!

(二) 穷人不穷

师: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从字里行间充分感受了穷人的“穷”。(板书:穷人真穷)穷人真穷,一起读!(生读)但是,如果这篇文章只让你读出了一个“穷”字,那就是托尔斯泰改写的失败,穷人身上不只有穷啊!请大家拿出作业纸,看到第一题。

【课件出示】:

师:阅读就是发现。静静默读,用心发现,也许你会读到以前没有留意到的东西。请大家边读边做批注(生默读、批注)。

师(提醒):也许是一番对话,也许是一个动作,也许是一处细节,也许是一个标点,也许是环境描写,也许是内心独白,都能读到穷人身上很多很多的东西。

(生继续读,圈画,时间约5分钟)

师:好,开始交流!最好按照课文顺序来交流。当然也可以先说你觉得最有感触的地方。

生:我找到的是第八自然段,文中说“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觉得非要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两个孩子放在床上,让他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觉得穷人虽穷,但是他们却拥有富人都没有的善良。因为她说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她应该要这样做。

师:“直觉”也就是一种“本能”,是不是?(生点头)请你把“善良”这个词写到黑板上“穷人”的下面。

生:她说“她把两个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和自己的两个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上”,我觉得虽然这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但是她把她和西蒙的两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感觉她就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决定用心来养他们。她觉得作为邻居,拯救两个生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因为在桑娜看来,两个孩子,也毕竟是生命里盛开的花。

师:说得真好!而且这两个孩子,是刚刚从死人旁边抱过来的,一般人都会忌讳的。但是桑娜没有这么想,救人的本能让她这么做。把孩子抱回来之后,桑娜经历了番内心的挣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番话,让我们试着用朗读来走近桑娜的内心世界。(生自由读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的那段话)

……

师:母亲身旁安静地睡着五个孩子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这又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母亲身旁睡着的两个孩子。我们再次把目光投注到西蒙死去后的场景描写,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当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拿起笔画出来

【课件出示】

师:好,我们来交流。通过重读,现在又发现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

生:我读到的是“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从“蜷缩”和“紧紧靠在一起”我可以读出这个屋子里面十分得阴冷, 母亲把自己的衣服和旧头巾盖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他比桑娜家还要穷,他们连被子都没有。

师:你又一次发现了“穷”。

生:我能不能先给她补充一下再说下去。她说“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为什么要紧紧地靠在一起?因为他们太穷了,只能紧紧地靠在一起,要不然他们就活不下去了。

生:“显然母亲在临时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正香正甜。”这里“显然母亲在临时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说明母亲还是很爱他们的孩子的,这里看出了伟大的母爱。还有后面“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正香正甜。”他们睡在稻草铺上,又盖着旧衣服,他们竟然还能睡得正香甜。

师:让你感到吃惊了!来,请在黑板上写下“伟大的母爱”的字样。这个伟大的母亲临死前的一个小动作,也许会带给你很多感动。

生:我也发现他们的屋子里非常小,“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说明屋子特别小,对着门就是一张床,旁边就没什么家具了。但是,两个孩子却非常的温馨靠在一起,呼吸非常得均匀,睡得也非常香甜,说明他们感到非常温暖,没有什么异常。

师:也许母亲平时一直这样悉心照顾他们,他们才会这样适应。同学们,这段话当中,张老师留意到一个细节,我们来看“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个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母亲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自己的孩子。

生:想抓住两个孩子身上的旧衣服,让他们更温暖一些。

生:她还想抓住这些孩子,她想摸摸这些孩子,最后一次再摸摸他们,让他们更加得幸福。

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就未曾想到过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也许同学们没有深入地去想过这个问题。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描述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学生书写)

【课件出示】:

(写后,交流)

生读:她望着身边躺着的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着不舍,但犹豫矛盾……她沉思着……上帝呀,请不要带走我!……我还有两个可怜的孩子,我需要照顾他们……如果我死了,这个家该怎么办?希望有人会发现我的孩子领养他们……

哎……邻居桑娜是个好人,如果她发现我的孩子一定会照顾好我的孩子们的。我这一生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那两个孩子呀……

师:是啊,这是母亲唯一的牵挂。

生:孩子们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呀?可以把他们托付给桑娜一家吗?……不,不行!……桑娜一家的五个孩子已经让他们忙不过来了……我的孩子虽然不多,只有两个,但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不能让他们这么小就跟着我去天国,我死了,到底该怎么办?

师:母亲,在深深地担忧着。

生:我的病已经很重了,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怎么办?……也许我可以把他们交给桑娜……哦,不行!她和渔夫要养五个孩子,再加上我的两个孩子,他们能熬过去吗?……让我再摸一摸你们的小脸蛋,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呀!

师:这是母亲唯一能做的事情,默默地祝愿。

生:孩子啊,你们的妈妈最后一次看到你们了……下次……下次……我再也看不见你们了。如果我去了,你们将无家可归,我其实很想将你们托付给桑娜。可是……可是,我又不想给他们一家添麻烦,他们和我们一样穷。原谅我吧!原谅我这个无能的妈妈吧!

师:妈妈的自责,令人心碎!

生读:我就要离开人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两个孩子了,把他们托付给桑娜?……也许可以……不行!他们家也很穷!……他们不会收下的。我才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啊!我应该在死的时候为这两个孩子做些什么?……我要用我的余温温暖这两个孩子,即使两个孩子活不下去,我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上帝保佑他们吧!阿门!

师:同学们,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是百感交集的,我们在读《穷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个可怜的母亲。其实,她爱孩子,也爱邻居——她多么希望邻居能收养她的孩子,但不愿意把负担转嫁给邻居。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穷人,同样非常了不起!她身上同样拥有——(师指黑板)

生:善良,勤劳,伟大的母爱。

师:同学们,在刚在的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孩子们安静而甜蜜的睡着”这两处描写,发现了穷人身上很多美好的东西。其实,文中还有很多处写孩子们睡觉的句子。(师生一起寻找课文中描写孩子们睡觉的句子。共找到4处)。同学们,我们连起来将这四次写睡的内容再梳理一遍,再一次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淡淡忧伤而温暖的背景音乐响起)再次走进这个温馨而动人的故事。

(教师用低沉的声音,简述课文情景,在感人的音乐声中,引读文中描写“睡觉”的句子。)

师:同学们,读到现在,你们还说,这些穷人身上真的仅仅只有穷吗?

生:穷人不穷!(改写板书:穷人不穷)

(三 )发现财富

师:读完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说的话——

师:孩子们,让我们记住维克多•雨果写的长诗——

生:《可怜的人们》

师:让我们记住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改写的小说——

生:《穷人》。

师:他不但改编了叙事的文体,他还把题目给改掉了。你们认为题目用“穷人”好还是用“可怜的人们”更好?

生:我觉得《穷人》好,虽然穷人很穷,但他们不可怜。

生:前面那个美国作家说过了,穷人往往富于仁慈,虽然他们穷,但是他们不可怜,他们是真正高贵的人。

师:是啊,内心贫穷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托尔斯泰当时所处的社会,沙皇统统治,贵族阶级道德败坏,贫苦农民却葆有高贵的精神。托尔斯泰看到社会现实,深有感触,于是将雨果的诗歌改写成了小说。当然,我们还要感谢把这个故事翻译成中文的翻译家草婴先生,是他最先把托尔斯泰的很多文章介绍给我们的。同学们,无论是维克多•雨果的创作,还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改写,草婴的翻译,他们都是用心创造财富。所以,我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要用心发现财富。经典的文字,就是财富,它们是永远的宝藏,常读常新。

让我们一起,用心发现财富!

下课!相关链接:这里汇编了80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备课资料,篇篇是干货哦试答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几个疑问教师为什么要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别把单元“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统编版习作单元编排体例批判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从观察到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距离是什么(以《搭船的鸟》为例)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到底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关于四上习作单元的思考和建议赏美景 品语言 学表达——二上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关于小说单元(六上第四单元)的个人思考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什么,怎么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构想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编排简析(修改再发)统编教材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都找齐了(有音频)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好教和难教四上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构想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栏目变化解析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检索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下面的关键词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I统编版I新教师I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I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