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学习上 有没有什么你后悔没有早知道的事?

学习上 有没有什么你后悔没有早知道的事?

时间:2020-10-04 12:33:04

相关推荐

学习上 有没有什么你后悔没有早知道的事?

小学初中

小学初中我只是普通学生,成绩在学校里中上。

做到了普通学生该做到的: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额外刷题,不参加补课。

同学里有一半左右同时做到这3点的,并且基本都在中上中下徘徊。

那时候教育竞争不怎么激烈,刚刚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也很少有父母要求补习的。再加上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实行划片,全市各所小学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横向对比。初中倒是有口碑不错的和不怎么样的,但是升高中的优势也没有很明显。

那时候我明显还没有开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标准的乖学生。也很幸运从小到大遇到的所有老师都是教学本领合格、品行师德端正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从幼儿园开始同班的发小A,他自己会让父母买很多趣味数学题来做,不是系统的奥数,只是些好玩的题目,现在还记得书名的有《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续编》(原编反而没见过)。他还很喜欢超前学,很早就跟我讲“分数”“负数”“无理数”之类的,闻所未闻。他上课经常不听讲,看自己的书(都是关于学习的),做自己的题,老师经常上课点名他不听讲,但是没到批评的程度。

高中

我和发小考入省重点的重点班。

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是从小学过竞赛的。因此上文提到的“没有人补课”只是我小时候的错觉。

班里很多同学虽然来自不同初中,但是早早就认识,因为一起参加竞赛补习班、一起拿名次,他们是从小系统接收竞赛培训的。A也算是学过竞赛,不过他是自己学的野路子,和我一样没听说过竞赛还有专门的培训班的。

在别的回答里我也讲过,刚上高中时非常吃力,因为老师按照大多数同学都长期竞赛的情况安排的教学进度,很多内容对班里其他同学都是复习而已,对我来说却缺少了很大一块衔接的内容。

好在当时非常的认真努力,当时身体状况也保持地非常好,注意力很容易集中,精力也很旺盛,拼命学了一年,终于在高一结束的时候追到前面了。并且也养成了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高二可以非常轻松地跟上学校的进度,高三就可以做到部分科目受到老师的“豁免”完全自学(复习)了,最后参加学科竞赛顺利保送清华基础科学专业,高考分数也过线了。

A的聪明到高中开始显现,虽然他和我一样没有系统接受过奥赛训练,但是他从入学开始就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能平稳跟上教学进度,并且是成绩靠前的之一,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可惜为了冲击更好的学校放弃了上交的报送,高考发挥失常考入某重点985计算机专业。

大学

由于是保送生,提前学过部分大学课程,有些掉以轻心。课有认真听,习题也有认真做,但是也没花太多额外功夫,第一次期中考几门专业课考了倒数,甚至某门全班都90 ,只有我70 。

期中惨遭垫底后,重新重视起来,也改进了学习方法,终于追了上来。比不过学神学霸,也就稳定在中游。

大学的学习完全以啃概念 追前沿为主,除了基础的数学、物理相关课程,都不怎么刷题,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各类教材和论文,以及搬砖上,单纯刷题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后来以科研为重,所从事的实验学科的理论不是很严谨,前沿领域的体系性也比较弱,学习方面逐渐放松了。

留学期间浪了2年出坑回国从事基础服务业。

参加工作后

毕竟教育背景不错,刚参加工作时偶尔要帮领导和同事的孩子辅导功课。都是私下单独辅导,他们互相之间都不知道。主要是高中,也有初中。

他们的学校比较一般,不是四大八大,但也不是菜中,普通高中吧,有个是区重点。

辅导的时候发现他们对一些很基本的东西都不懂,说是老师也没有详细地讲过(不排除老师讲了他们没听或者忘记的可能),我帮他们把几个点重新梳理下。

据领导和同事说辅导的效果很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由于工作挺忙,不久我也调走了,所以也就很零散地辅导了几次。

当时我有些惊讶的是,虽然不是重点高中,但好歹也是一线城市的普通高中,他们的老师怎么可能连这些很基本的东西都不讲,有些东西如果不讲透,只是看课本上写的非常简明扼要的东西,凭普通学生是很难理解透彻的。

今年有几位同事小孩参加高考,休息时和我们聊题目,发现数学和理科的题目居然还都能看懂,把大题都做了做发现非常简单很快就做出来了。

还有位文科同事在准备证券从业资格考(也可能是别的,总之是个金融类的考试)时,对教材上的各种微积分、统计公式看不懂,问我发现也全都记得,从定义和推导都是。

掰扯了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谈谈体会:

掌握基础理论和学科思想要比盲目刷题有效管用重要得多。

分割线......

小学初中阶段

小学初中学习的东西主要是拼音汉字、简单的阅读写作、加减乘除、几何证明这些,主要是零散的基本知识点,内容非常简单,逻辑不够严谨,以记忆和感性认识为主,通过重复训练加深印象就可以掌握。

还没有涉及到复杂的基础理论,也谈不上什么学科思想,顶多奥数会有点儿。但现在回看过去,小学初中奥数都是些不实用的技巧,未来掌握其他数学工具后可以无脑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虽然我小学初中的老师虽然没有表现出很高超的教学水平,但他们的教学水平是合格的,我和大部分同学只要在他们合格的指导下勤加练习,都达到标准了。

用盖房子打比方的话,就是学着认识“这个是砖块,可以用来垒墙”“这个是水泥,用来黏砖块的”“管线要排在木地板下面”这种。天天搬砖、涂水泥、铺地板就可以掌握了。

高中阶段

高中开始逐步对各学科开始入门了,开始学习些初步的基础理论,需要用比较严谨的逻辑推导(虽然比起大学还是不够严谨)。

尽管高中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速度比起初中有巨大飞跃,远远超过小学升初中,但其实主体内容(也就是高考大纲)的范围还是又少又浅显的,只是为了增加考试的区分度,只能在题目的复杂度上做文章。

到了高中阶段,掌握基础概念的重要性第一次显现出来了。我后来,以及其他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的同学都是首先会花大量的时间在研究理解基础概念上。主要方法就是看各类辅导书和有些装X的专业书,还有自己瞎琢磨瞎讨论,很重要的一点还有我们老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很强。比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函数和几何的时候全程都在用MATHCAD动态演示来辅助我们理解

在对基本概念扎实理解的基础上,刷起题来非常轻松。虽然有些题目看起来非常复杂,其实只要把它们分解开来,都可以对应到非常有限的最基础的概念上。所有解题目的技巧和方法都是从基本概念衍生出来的,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还可以举一反三。A同学高三沉迷游戏刷题有些少了,但他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所以虽然发挥失常,但重点985的计算机还是随便挑的。

高中开始领悟些学科思想了,虽然还是以自己yy的为主,比如数学上初步的极限思想、物理的力学部分=力学定律列公式 数学解题目,有机化学的正电中心负电中心之类的。

继续用盖房子来打比方的话,高中已经开始要开始搭建简单的小砖房、小木屋了。单纯的仿照样板垒砖块(也就是刷题)是行不通的,要开始明白怎么垒墙才能不会歪掉、涂多少水泥才粘得牢,屋顶是怎么搭起来不会掉下来的。懂了这些原理,简单的小房子随便建。

大学阶段

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加重要了,习题纯粹是为了辅助理解概念,刷题的意义更加淡化。学习专业知识最终是为了应用,实际应用场景是不会像例题那么规整的。基础不扎实只靠刷题只能学到皮毛,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啥都不会。

比如本科时的学神室友,只是为了拿作业分做布置的作业,基本不刷题,每次都能考很高的成绩,科研也做得很出色。对我们大部分人都刷的《吉米多维奇》他非常不屑,说全书都是在重复同样的题目。他算是掌握基础放弃刷题的极端吧。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重点大学的老师喜欢招收本校保研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精力大都花在啃基础上,科研上手非常容易,思路也很敏锐。而部分专门备考的同学过于重视解题,其实基础很不扎实,科研会很吃力。

在大学里,学科思想非常重要了,比如微分部分最重要的就是ε-δ 语言,量子力学就是几个基本的能量公式,有机金属催化就是各类金属电子层参与形成中间体加成-离去之类的。

接着用盖房子打比方,大学就要开始设计大楼了。要准确明白地掌握各种力学原理,比如杠杆原理、滑轮之类的,才能设计出不容易倒的大楼。偶尔搬搬砖也是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材料的性质,从来没听说哪位设计大师是搬砖头搬出来的。

参加工作后

发现自己还能辅导功课,做高考题很轻松,对微积分、概率论的内容也很清楚,就是因为当时基础概念打的很扎实,即便过了这么长时间,反正东西既不多也不难,也还没有忘掉,那些看起来很难的题目,其实也就是翻了个花样。烧饼再翻来翻去,也就是面粉鸡蛋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