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速递】奋进“办好特殊教育”新时代 奋斗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形势下特殊教

【速递】奋进“办好特殊教育”新时代 奋斗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形势下特殊教

时间:2021-10-18 18:09:08

相关推荐

【速递】奋进“办好特殊教育”新时代 奋斗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形势下特殊教

3.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时期“办好特殊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及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的鲜明导向,使普特教育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次在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无锡市梁溪区举办的“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实务研修班”紧跟特殊教育发展时代潮流,紧贴融合教育教学实践需求,既有实务工作中重点难点的专业指导,也有先进地区经验分享和现场体验,更有“普特对话”,交流学习高潮迭起。

区域交流

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顾丽萍校长《无锡市梁溪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顾丽萍校长介绍,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于,在区教育局指导下,联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区特殊教育学校,统筹规划全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目前梁溪区已建中小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11个,分别位于10个街道,拟在三年内以街道为片区建设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共19个,包含1个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1个职业阶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这19个中心,其中16个是常驻融合教育资源中心、3个为移动式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节约资源、最大化发挥设施设备师资作用,梁溪区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专职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以及各类设施设备,均由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集中管理,合理调配。每学年,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根据片区每一个特殊孩子的缺陷类型、缺陷程度和特殊需要,按需调配、统一协调各个片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人力与设备,确保配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正常运作提供后勤保障,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孩子身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顾丽萍校长介绍,梁溪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按需服务,为特殊孩子的有效融合提供专业支持。一是教学观察,联席诊断,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每年9月,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专家组来到各校,通过座谈、问卷、测试,查看医疗报告、教育教学材料等,对申请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评估审核;区特教指导中心巡回指导教师及资源中心教师等进入班级,进行为期2—4周的教育观察,并与教师、家长、学生沟通,全面了解情况;接着,召开联席研判会议,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认知、运动、技能、言语、学业等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为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最后,落实负责的资源教师及巡回指导教师,在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及区特教教研员的指导下,与学校分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商量每学期学业辅导、康复训练、潜能开发等目标与内容,一致认同后,签字实施。二是坚持一人一案,一生(师)一表,实施基于集体教学的个别化教育。梁溪区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量身定制适合的课程教学及学习方式,并完善支持体系,构建“医疗、教育、康复、就业安置”四位一体的特殊教育支持与服务保障,从而满足特殊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遵循基于集体教学的个别化教育,依据学生个别差异弹性处理各项课程教学因素,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学情和个性特点,制订适合其发展的个别化学习方案,运用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进度等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达到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目标,并作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评价。三是多元安置,按需施教,学业康复潜能开发各得其所。梁溪区根据学生需求对其进行多样安置,以集体教育安置为主,补充资源教室安置、普特转衔安置、职前培训安置等。积极践行“医疗、教育、康复、就业安置”四位一体的教育康复模式,协调教育专家、医疗专家、康复专家、企业行家及社会其他相关专业人士等介入,将学业补偿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康复训练与社会适应相结合,缺陷矫正与潜能开发相结合,资源中心与普校、特校、社区、家庭紧密合作。四是基于目标,聚沙成塔,帮助每个孩子走在成长的路上。梁溪区充分尊重儿童个体,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以定性定量相结合、定性为主为基本原则,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采用基于目标的评价方式。同时通过合适的评价机制调动融合教育教师的积极性。

顾丽萍校长表示,梁溪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将进一步加大普特融合的步伐,不断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深耕融合教育土壤,厚植特殊教育发展新优势,为每个特殊孩子提供更适合的教育。

专家讲座

杭州师范大学连福鑫副教授《随班就读优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连福鑫副教授指出,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是解决特殊需求的好办法。IEP就是由地方教育部门的代表、教师(特教教师、普教教师)、相关专业人员(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医生、康复治疗师等)以及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等组成的小组为特殊儿童制订的一份满足其个别化学习需要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计划。这个计划既是儿童教育与身心全面发展的总体构想,又是对儿童实施教育与相关服务的具体方案,包括学生基本资料、现有能力、特殊教育需求及相关服务、教育安置、长(短)期目标、IEP会议与会人员等内容。

连福鑫副教授指出,IEP中的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包含资源教学、课程教学调整、环境调整、专业支持、辅具使用、支持服务等内容,重点在于分析其障碍所导致的与其他学生不尽相同的需求。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学业性课程包含标准课程(普通课程)、调整课程(调整的普通课程)、自编课程(自编补救教学),功能性课程包含认知能力训练、沟通能力训练、社交技巧训练、注意力训练、情绪管理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等内容。在进行课程的教学目标调整时,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的难度,准确把握教学关键核心的教育目标,删除较为次要的教学目标等。在进行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时,有修正教材、精简教材、添加教材、补充教材、替换教材等调整维度。在日常教学时,可尝试小组合作教学、伙伴教学、差异教学、合作教学、个别辅导等教学方法。进行无障碍教学调整时,可提供结构性且具体的教室空间规划,减少无关刺激干扰;安排身心障碍学生的座位时,可将其安排在教师关注度较高的区域;在环境中布置一些能提示学生适当行为的班规、标语等。IEP的教育目标及评估包含长期目标、短期目标、评估方式、评估标准、评估时间、教学决定等内容。目前,我国学校在制订IEP时通常由特殊学生、特殊学生的任课教师及其家长、校内外评估专业人员、学校行政代表、其他与特殊学生有关的人员共同参与。

连福鑫副教授介绍,IEP运作流程包含评估、拟订IEP草案、召开IEP会议、修正IEP、实施IEP等环节。在具体制订IEP时,第一步要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与撰写,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档案收集等方法收集基本资料,尽量将各部分信息分开撰写,各部分撰写时简明扼要,抓住关键信息,必要时可采用合适的图表表示。第二步对特殊学生现有能力进行评估,要根据儿童障碍程度、身心障碍特点和现有课程类型来选择评估工具与方法。对于轻度障碍儿童,可采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应用行为评定量表》《儿童发展量表》等进行正式评估;对中重度障碍儿童,可通过生态性评估、课程本位评估、功能性评估、档案性评估、操作性评估等进行非正式评估。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课程具有学科性、生活性等特点,适宜进行课程本位评估、生态性评估;感知运动、言语沟通、社会交往等个别康复和缺陷补偿课程具有发展性和专业性,适宜使用各领域标准化评估工作,进行发展性评估、功能性评估。在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和撰写时,要突出优势能力和弱势能力,简要说明所采用的评估方法、评估工具、评估结果、评估日期、评估者。将各评估结果归纳汇总,按照功能领域分开描述,不要混淆。要进行全面描述,先概括性描述,后较为详尽具体、量化地描述。描述时,尽量用正面的字眼,而不使用负面的字眼。第三步考虑相关服务的提供,针对障碍状况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协助以及课程、环境的调整;针对学生优势与弱势能力的发展,进行弱势补救、弱势替代、优势发挥。在撰写时,要写出所能提供的服务“量”,包括日期、频率、地点、期限;尽可能写出所能提供的“质”服务,即服务内容;尽可能将支持服务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中。第四步是安置教育场所,具体如何安置、不同场所之间是否需要保持流动性,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五步是进行课程设计,包含普通课程(依据普通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纲要设计课程,是一般性学业课程),资源课程(标准课程、调整课程、自编课程等学业性课程,认知、语言沟通、社交、生活自理等实用性课程),特教课程(依据特殊教育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含有功能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生态性课程)。第六步是长期目标的制订与撰写,基于现有能力评估结果来制订,平衡学科教学目标和功能性目标。在长期目标的选择上,要考虑是否符合家长期望,是否具有功能性,是否为自然情境所需要的普遍性技能,是否为未来环境所需要的能力,是否处于最近发展区,是否符合教师的期望,是否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能力等。在撰写长期目标时,建议使用“(学习者 )动词 学习内容”的方式,避免目标过多或过少、过难或过于简单等错误。第七步是短期目标的制订与撰写,遵循“必须是可观察、可评估的行为”“必须解释行为发生时的情境”“必须说明所评估行为精熟的标准”等原则,有改变行为、情境和标准及任务分析法两种方法。其中,任务分析法是将长期目标中的行为通过分解的方式,分成细小的步骤,然后再加上所需要的情境和评估标准,即可成为短期目标,包括:按任务构成成分分析,如穿衣服;按任务先后顺序分析,如洗手;按任务的逻辑顺序分析,如除法。第八步是IEP实施效果评估,可通过纸笔、作业、问答、操作、观察等方式进行目标评估,长期目标的评估日期,多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期限;短期目标评估为过程性评估,可于多个日期进行。要记录每一次评估的结果,并以评估标准所代表的符号填入表格中。

连福鑫副教授指出,IEP会议具有团队成员交换意见、学校与家长沟通、共同规划制订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等功能。主席(校长)主持会议,协调整个会议活动,作决策,与家长沟通。学校行政人员提供行政支持服务,应依据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要,提供必要之教育辅助器材及相关支持服务,提供评估工具与协助鉴定特殊儿童。普通班教师提供学生在学习时的表现资料,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限制,提供课程设计相关信息,协助发展学生的长短期目标能力。特教教师提供学生障碍的资料,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限制,明确指出学生的障碍需求,参与解释资料,研拟学生的长短期目标,提供课程设计的构想。家长(监护人)提供家长参与能力与限制相关信息,提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提供孩子所接受其他服务的相关信息。专业人员解释评估结果,提供治疗服务建议。

连福鑫副教授希望老师们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制订和实施IEP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普特对话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原校长、江苏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特聘研究员储昌楼《巡回指导:从按需施教到按需指导》

储昌楼校长认为,巡回指导工作是推进融合教育的有效支持形式,巡回指导教师是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主要专业力量。巡回指导需要响应普校的专业化需求,树立按需指导的理念。

储昌楼校长认为,在发现、筛查和评估过程中,巡回指导教师要帮助普通学校有效落实特殊教育服务清单制度。清单指的是详细登记有关项目的单子,是明细展示,细节化呈现。服务清单就是把学校可以提供的特殊教育服务进行全面统计,让服务对象有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服务清单制度着眼的是保障特殊教育儿童少年这个弱势群体的权益,着眼的是内容优化和服务保障,致力于形成权责清晰、程序公开的透明运行机制。

储昌楼校长认为,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时,巡回指导教师需指导执行集体审议制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教师是教育方案的主要制订者与执行者,特教指导中心的教师更多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性的指导者与监管者,特教教师与普通班教师要借IEP制订开展合作。

储昌楼校长认为,在进行普通融通的课程资源统整时,巡回指导教师需指导课程适宜的调整。根据学生的残疾状况、潜能开发和需要补偿程度对课程方案进行适性调整,并在充分利用本校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形成符合残疾儿童少年身心特征和需求的个别化课程方案。因此,融合教育中心课程必须要通过普通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改造,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课程建设耦合起来,产生共生共进的动力,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在学校原有十大模块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了适宜性改造,形成了“适合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课程:生命课程、生活课程、艺术课程、科学课程、学科课程、读绘课程、康复课程、补偿课程、研学课程、亲子课程。这一多样化、涵盖生命与生活全领域的、宽泛而平衡的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多样性需要、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发挥学生的潜能等基础之上,成为了真正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成长的动态、开放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这样源于普校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融合教育课程在实施上更容易获得师资、设备、管理、评价等方面的保障,更容易取得整合实施的效果,从而让特殊需要学生充分享受到普通学校的课程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从“平行分立”转向“融合参与”。

储昌楼校长认为,巡回指导教师要调整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教学组织和教育策略,从而指导课程的有效实施。其中,课程运作模式的调整包含了教学方法和活动、学习策略、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和情境、教学人员等内容。在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方面,学校可根据特殊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和办学条件,采取全融合、部分融合、走班、分科等多种形式。教师在融合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的关系,应当以集体教学为主,并加强特殊学生的个别辅导。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用合作教学、合作学习、伙伴教学、同伴支持等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方式调整方面,普特融合课程实施需要运用差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个别补救教学、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探索生活化、游戏化、项目化这些非常适合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式,探索建立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教育策略,建构差异化教育的策略模式。

储昌楼校长认为,巡回指导教师需指导科学的康复训练,每一位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康复训练都是个别化的服务。第一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前期评估,判断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拟订康复训练内容。课程执行方式可将康复训练小组课程与专业个别化训练相结合。第二步,根据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安排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确定康复训练时间。第三步,实施既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通过中期评估,把握学生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目标和内容。第四步,根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结合评估量表及过程性的观察,对特殊学生康复训练过程和成效作出全面总结,并将之作为下一阶段康复训练的起点。

储昌楼校长认为,巡回指导教师要指导个别化教育评价,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适切化、评价过程多频化、评价方式综合化”等原则,对特殊学生开展扬长补短、因材而变的过程性、综合性评价。

储昌楼校长认为,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来说,承担指导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工作,这是一项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专业工作。需要加大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包括巡回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最终促使巡回指导教师真正成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支持者、服务者、合作者、协调者和督导者。

江苏融合教育在行动——

特教的教学成果要写在江苏大地上,写在孩子和家长的心田里,学校和老师要对江苏人的精神生态发挥作用并形成代际传递,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走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无锡市梁溪区

无锡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无锡市广益小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无锡市广新小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无锡市南湖小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无锡市兰亭小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普特融合,

竞相学习

【速递】奋进“办好特殊教育”新时代 奋斗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实务研修班在无锡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