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他(宋之问)是唐朝最忘恩负义的诗人 却写出了名作 还入选《唐诗三百首》

他(宋之问)是唐朝最忘恩负义的诗人 却写出了名作 还入选《唐诗三百首》

时间:2019-08-25 15:08:47

相关推荐

他(宋之问)是唐朝最忘恩负义的诗人 却写出了名作 还入选《唐诗三百首》

历史上有很多表里不一,有才无德的文人,例如李绅,口中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实际上却过着最奢侈的生活,为了吃鸡舌,每次都要杀上百只鸡;

还有原本是“宋四家”之一的蔡京,因为人品太过恶劣,最后被蔡襄取代。

宋四家是北宋书法家的代表,包括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与他们齐名,可见其才华。

但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媚上欺下,排除异己,鱼肉百姓,算是臭名昭著。

除了这两人,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品格卑下,为后人所不齿。

他就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宋之问,那么他到底做了哪些恶心的事呢?

他本是唐高宗年间的进士,但我们也知道高宗后期掌权的实际上是武则天。

而后来武则天更是废了一众皇室子弟,登临大位。

原本吧,身为臣子,讨好皇帝也是无可厚非的,可问题是武则天是个女皇帝,还是个60多岁的老妪。

而正当年少的宋之问却写诗向其示爱,“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这还不算,为了接近武则天,他百般讨好当时武则天最宠爱的张易之兄弟,连倒溺器这样的事都干过。

谄媚他这个份上,真真是丢尽文人的脸面。

以上这些也只是令人厌恶,而他真正令他遗臭万年的是他忘恩负义,出卖朋友。

武则天去世后,朝廷进行了大清洗,宋之问因此被发配到了广州参军。

但他养尊处优惯了,怎么受得了那种苦呢?于是便偷偷跑回了洛阳,躲在好友张仲之家里。

原本张仲之是好心收留他,他不但不懂得感恩,最后还害得人家满门抄斩。

当时张仲之和人密谋暗杀武三思,以匡扶唐朝王室。

不知怎么这消息竟被宋之问听到了,于是便向武三思告发了张仲之。

最后张仲之是家破人亡,而宋之问因为告密有功,青云直上。

如此忘恩负义,在历史上也是少见了,所以后人都说他是大唐最无耻的诗人。

可就是这样无耻的诗人,却写出了千古名作,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名为《渡汉江》,全诗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原本是有争议的,有人说是晚唐的李频所作。

但其实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情感来看,还是宋之问比较符合。

这首诗应该是被贬岭南,又冒险返京,途中经过汉江时所作。

诗歌开头两句写的是他被贬岭南的状况。

他在千里之外的岭南,和家人断绝了音信来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熬过了冬天迎来了春天。

岭南在唐宋时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与中原地区相去甚远,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诗人和家人断绝了书信也是正常现象。

诗中的“断”字着力突出了他当时与世隔绝的孤苦之情,而“复”字则写出了日子之难熬。

也许正是这样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生活,才令他冒险潜逃回洛阳吧。

接着的两句写的是他逃归途中的心情。

在接近家乡的地方时,他的心变得愈发胆怯,甚至都不看与家乡的来人谈话。

也许是怕听闻不好的消息吧,原本从一二句来看,诗人对亲人是日夜思念,按照常理,越靠近家乡,心情应该越兴奋才对。

可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而这样的反弹琵琶,却更加突出他对家人的担忧。

这种想家却又怕回家的心情,引起了千古共鸣,一句“近乡情怯”成了后来无数游子的真实写照。

但其实也有人说宋之问之所以“近乡情怯”,是因为无脸面对家乡亲人。

这样也说的通,毕竟都说“衣锦还乡”,而宋之问如今就是戴罪之身,况且他之前的声名也是十分不堪,这样的情况下,他不敢回乡也是情有可原的。

总的来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却是十分细腻真切,也算是五绝精品了,就像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所言:“写得逼真的绝”。

但无论这首诗写得多好,也改变不了他无耻的本质,都说诗如其人,看来也不尽然啊。

作者:凯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