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高速舰爆--日本海军“彗星”舰载俯冲轰炸机史话(1)

高速舰爆--日本海军“彗星”舰载俯冲轰炸机史话(1)

时间:2023-11-28 20:23:44

相关推荐

高速舰爆--日本海军“彗星”舰载俯冲轰炸机史话(1)

原文首次刊登于《舰载武器》06期

前言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海军依靠爱知公司研制的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参与了包括偷袭珍珠港和入侵东南亚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并取得了丰厚的战果。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日本海军发现这种曾经在战场上十分活跃的俯冲轰炸机,在盟军陆续投入战场的新锐战斗机面前生存率下降,在没有零战保护的情况下,盟军战斗机经常能轻易追上九九式舰爆并将其击落。前线部队要求新式的高速俯冲轰炸机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日本海军装备的九九式舰爆,其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了优秀战绩,但其存在飞行速度慢、载弹量小等众多缺陷,战争爆发不久已经显得落后

日本海军在战前就很重视舰载俯冲轰炸机的开发。由于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的战舰和航母在数量和吨位上都明显弱于美英海军。为了在将来与美英的战争中取得优势,日本海军希望通过航母搭载性能较同期美英机型优越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对敌方航空母舰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以求取得海战制空权。因此,日本海军需要一种既能比敌方舰载攻击机航程更远,又能以高速摆脱敌方舰载战斗机追击的俯冲轰炸机,以达成日本海军的战略设想。

“彗星”的设计与发展过程

在九九式舰爆研制服役的初期,日本海军向海军航空技术厂提出了开发新型舰载俯冲轰炸机的要求。当时的空技厂技术少佐山名正夫(此人还是后来的高速轰炸机“银河”和特攻兵器“樱花”的设计师,战后参与了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开发)接到了海军的命令,带领手下的设计队伍着手开始展开代号为“十三试舰上爆击机”的新式高速俯冲轰炸机的设计研制工作。

海军对“十三试舰爆”提出的要求如下:

最高飞行速度为280节(约合519 km/h);巡航速度为230节(约合426 km/h);飞机采用正常荷载(普通250kg炸弹)时续航里程为800海里(约合1482公里);采用重载荷(携带单枚重磅炸弹和副油箱)时续航里程为1200海里(约合2222公里);重载荷情况下要求能携带一枚500公斤炸弹。

为了实现海军要求的长航程和高速性能,空技厂的设计师们在减少飞机外形的空气阻力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最重要的设计就是采用了刚刚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引进的新式液冷发动机--DB 601A。

当时的日本陆海军通过观察欧洲战场的战况,认为采用液冷发动机能有效加强飞机的高速飞行性能。相对于传统的风冷发动机,由于采用了直列式气缸,液冷发动机的迎风面积更小(日本设计师通过使用之前进口的DB 600G液冷发动机实验测试发现,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液冷发动机相对于风冷发动机的风阻降低了约20%,速度提升了6%)。

在西班牙战场上崭露头角的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液冷发动机的采用使得战斗机的飞行速度进一步提升

有趣的是,由于日本陆海军之前矛盾重重,对航空技术资料的交流共享基本不可能,因此两边都同时派出了军事代表团前往德国,购买了2套DB601A发动机的生产许可和技术资料图纸,德国人对此十分诧异:一样的东西为啥日本人要买两套?这样的情形在德日军事技术交流时频频出现,让人哭笑不得。海军将DB601A的技术资料交给了爱知公司,其仿制国产化的型号为热田21型,后期改进型则称为热田32型;陆军则指示川崎公司负责仿制,其成果Ha-40被运用在三式战斗机“飞燕”上,成为了日本在二战中唯一使用液冷引擎的战斗机。

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的DB 601A液冷发动机,着名的梅塞施密特Bf 109E战斗机将其作为主要动力

日本陆军首款采用液冷发动机的战机:三式战“飞燕”(Ki-61)

采用液冷发动机固然能提升飞行速度,但由于日本航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配套的发动机生产厂商在生产液冷发动机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液冷发动机结构又比风冷发动机要复杂不少,同时日本也十分缺乏生产液冷发动机零件所需的精密机床,种种原因导致DB 601A的国产化型号的生产率低下。

同时,由于德国发动机采用的冷却液添加了乙二醇,而日本当时难以大量生产乙二醇,所以装备“彗星”的前线部队常常使用添加了防锈剂的纯水来代替作为液冷发动机的冷却液,虽然能勉强应付需求,但“彗星”以最高速度飞行时,发动机内部加压后沸点最高能达到125度,纯水失去了冷却效果,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管道膨胀漏水,很容易造成发动机发生故障甚至损坏。

如今保存在靖国神社的游就馆内的“热田”21型液冷发动机(DB 601发动机的日本国产版本)

液冷发动机结构的复杂也为日军地勤带来了很多麻烦,地勤人员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液冷发动机,对这种引擎的结构并不熟悉,而生产厂商也没有编制出较为完整的整备手册供机械师们参考,更不要说对机械师们进行详细的培训,种种原因使得日军地勤整备液冷发动机时消耗的时间也要比风冷发动机多出一倍以上的时间,直接影响了前线部队的作战出动效率。

1943年,在日军位于南太平洋战线的核心支撑点--拉包尔基地的飞机场上,日军地勤人员正在维护检修“彗星”的液冷发动机,构造的复杂使得液冷发动机的整备难度比传统的风冷发动机要高,飞机的出动率也因此下降

在俯冲性能上,“十三试舰爆”参考了九九式舰爆和引进的德国He 118俯冲轰炸机(该机型在与Ju 87竞争德国空军俯冲轰炸机项目时落败,其全套资料被日本购入作为飞机开发的参考),采用了全新的自动襟翼,由机上的电力系统操作,在飞机进入俯冲攻击状态时会自动张开进行减速,同时配合主翼上的气动式刹车(减速板),使得彗星的俯冲性能十分优秀。电力驱动技术还被用在了起落架的收放控制和内置炸弹舱的舱门开合控制上,但由于日本生产的电池质量较差且电池容量小,电力驱动系统不时会出现故障,让机组和地勤人员都十分头痛。

德国亨克尔 He 118俯冲轰炸机,与“斯图卡”竞争失败的它被日本海军引进,最终为“彗星”的诞生提供了大量技术上的参考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阻,日本设计师采用了内置弹舱设计,这是日本海军第一种采用内置弹舱的轰炸机。此前的日本海军攻击机一直采用外挂炸弹和鱼雷的布置方式,对飞机的飞行速度和机动性都有较大影响。

打开弹舱飞行的“彗星”舰爆

同时设计师还降低了驾驶舱风挡的高度,主翼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层流翼型设计,并在机翼内设置了整体式燃料箱,使得机身重量大幅减轻。但机舱和燃料箱都没有设计防弹钢板进行保护,使得后期“彗星”的整体生存率较为底下。相对于九九式舰爆的低翼载,高翼载的“彗星”更适合远距离高速飞行,但相对地也牺牲了部分机动性和俯冲性能。而且,由于“彗星”质量较大,起飞速度高,在航母上起降时需要比九九式舰爆更长的起降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彗星”在日本海军航母上的运用。

“彗星”舰爆的研发充满了坎坷,作为俯冲轰炸机而生的它,最初却是作为一型舰载侦察机而服役的。我们将在下期文章中继续讲述“彗星”的故事。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