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资治通鉴中最精髓的五句话 领先全世界上千年 至今还是真理

资治通鉴中最精髓的五句话 领先全世界上千年 至今还是真理

时间:2024-01-18 23:39:14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中最精髓的五句话  领先全世界上千年  至今还是真理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修的一本史书,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了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就是砸缸的那个小孩!

这本书编修完之后,立即就成为古代士林必读之书,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如今社会,如果有人说读过《资治通鉴》,立即会被人高看一等。可以说,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国史书中,《资治通鉴》排第一!

一般人认为政治斗争都是你死我活,其实这并非常态,大多数时候,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一旦失败没有崛起的可能,高明的政治家还是会留着这样的人一条性命的,用来榨取最后的政治价值。孔光就是三朝元老,历任丞相,这样一个拥有极高威望的大儒,王莽并没有杀了他,而是给了个皇帝老师的名义,让其远离了去哪里,边缘化了!王莽的核心用意,非常的权谋。

【出处】《资治通鉴》第35卷 汉纪27

1、孔光已经示弱

面对王莽的崛起并最终控盘大汉江山,历任三朝丞相的孔光,自身的权力形同虚设,一场无声的权力斗争,孔光失败了,面对失败,自然不能等着别人下手,于是自己主动提出回家养老,完全的交出自己的位置和权力。当众辞职,并接受新岗位,这标志着,孔光在王莽面前彻底认输。

2、避免鱼死网破

3、稳定原有势力

尤其是高层的政治人物,因为多年的政治经营都是门生故吏一大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一旦斩尽杀绝,必然会人人自危,继而就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政治局面,所以,稳定住了孔光,也就稳定住了他背后势力,王莽只需要对那些继续对抗的人,各个击破即可。

鲜为人知的是,很多人只知道《资治通鉴》的不凡,却不了解这本书里!

其实,这本书中很多话非常超前,不夸张的说,领先世界千年都没错,至今仍是真理,比如以下此书中最重要的五句话!

第一句,在第2卷周显王十年中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显然,国王也不能不讲信用,否则国家都会因此而灭亡。如今,失信问题还少吗?

第二句,在第4卷周赧王三十一年中写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这句话意思是,即便杀一个无辜之人,就能得到天下,仁者也不会去做。这句话是不是有强烈的普世价值观?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能看到吧!

第三句,在第14卷汉文帝前十年中写到: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这句话最重要的是“法者天下之公器”!想想看,古代就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如今做到了吗?

第四句,在第18卷汉武帝元朔元年中写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却可能不知道从何而来。其实,从中国历史来看,“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更应该深刻反思这一句话,以如今看来,更值得深思!

第五句,在229卷唐德宗建中四年中写到: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知道错误和说好话都不难,改过自新和做好事才难!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具有正确性。如今指手画脚之人何其多,但行动的有几个?

当然,《资治通鉴》中还有很多经典语录,比如“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封建迷信,还有教导人们钱财观、百姓是国家之本等,虽说也很经典,但对如今之人来说,不够振聋发聩!笔者一个小建议,如果各位朋友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资治通鉴》,了解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酸甜苦辣!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尤其是去读《资治通鉴》,你不知道干什么了,迷茫的时候,去读《资治通鉴》,想了解社会里的各种关系,去读《资治通鉴》,甚至想了解权术,也可以去读《资治通鉴》。

一部《资治通鉴》,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这本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现在厂家直销,活动价99元包邮到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