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是药三分毒?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毒性?

是药三分毒?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毒性?

时间:2020-05-20 02:31:47

相关推荐

是药三分毒?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毒性?

历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其“有毒”、“无毒”。有毒、无毒也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掌握药性必须注意的问题。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中药是治疗疾病的药物,药物有毒性是正常的,认为中药是天然药材,没有毒副作用的观点是片面的,如马钱子、乌头、附子、半夏等中药的毒性较大,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对这些药物应用应非常慎重。对于常用的中药,有的甚至是补药,亦有毒副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应继承发扬。如何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中药毒性的应用和研究历史久远,中医药界从未停止过对中药毒性相关问题的探索。上古时期,毒与药的含义相通,毒药常作为“药饵”的统称。先秦时期,《周礼·天官·冢宰》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药认识不断深化,逐渐在观念上有所改变。一些医家认为,药物的偏性为毒性,认为运用药物的偏性来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增强抗病能力,反映了中医“以偏治偏”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

中药毒性分类

1古代

在秦汉以后,中药学中的“毒药”概念逐渐由广义转向狭义,由模糊转为精确;在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中品“有毒或无毒”,下品“多毒”,就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的。大体上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为有毒,而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

2近代

而近代概念之毒性中药,多是狭义的,是专指那些含有有毒成份,药性峻猛,进入机体易致毒或副作用甚至使人致死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在前人用毒、防毒、抑毒的宝贵经验基础上,加强毒性中药的药效学、安全性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逐步明确各种毒性中药的毒性及起效量、极量和解救措施等,减少有毒中药应用的盲目性,使安全用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有毒中药大辞典》中,就将有毒中药分成了四个等级。

“小毒”指有一定毒性,约有70种。这类药治疗量与中毒量差距较大,只有在过量或使用不当时可能出现毒副作用,如临床常用于止咳平喘的苦杏仁和祛寒除湿的艾叶等。

“有毒”也称常毒,约有90种。这类药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应注意用法和剂量,如制川乌、制附子、苍耳子、朱砂等。

“大毒”是指毒性剧烈,约有30种。这类药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如雷公藤、马钱子等。

“极毒”也称剧毒,约有10种。这类药毒性剧烈,生品常用量很小或不宜内服,如砒石、生川乌、生草乌等。

尽管如此,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使用有毒性的药物前,一定要与医生沟通。首先,不建议自行选用有毒中药自制药酒或加工丸散。其次,尽量不要超量用药,不宜连续长时间用药。有的人长期误用3克制川乌,也造成过严重的中毒反应。再次,必须合理选用炮制加工过的药物,严禁生品入药。最后,对乌头类,如川乌、草乌、附子等药物,应遵医嘱先煎、久煎,有的甚至要久煎2小时以上。

中药具体禁忌

【名称】土鳖虫【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咸,寒,小毒。归脾肝经 【用法用量】3~9g【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服。【名称】山豆根【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脾、胃经【用法用量】3~6g【注意】虚寒者及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均应禁服。【名称】制川乌【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用法用量】一般用制品1.5~3.0g,宜先煎,久煎。【注意】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一般多用制品,因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故应严格注意规定剂量。【名称】川楝子【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用法用量】4.5~9g【注意】川楝子与苦楝子不同,后者毒性大于前者,临床用应加区别,并注意用药剂量。【名称】制天南星【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辛,温。有大毒。归肺、肝、脾经【用法用量】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注意】注意区分生品与制品,孕妇慎用。【名称】木鳖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微甘,凉,有毒。归肝、脾、胃经【用法用量】 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敷。 【注意】以外用为主,如内服只宜少量且要慎用,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忌用。【名称】水蛭【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用法用量】1.5~3.0g 【注意】因具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液粘度作用,应用时须注意出血倾向。【名称】艾叶【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注意】曾有口服用量较大而中毒的报道,应予注意。【名称】北豆根【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用法用量】 3~9g【注意】注意剂量和持续用药时间【名称】白附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用法用量】制品3~6g。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后,酒调敷。 【注意】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名称】白果【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用法用量】 4.5~9g【注意】白果含银杏毒及白果酸,均有溶血作用,银杏毒还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痹作用,所以在应用时应有所注意。【名称】半夏【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胃肺经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注意】生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临床应用时应以半夏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入药为宜,不得与乌头同用,另有法半夏同半夏。【名称】全蝎【毒性】有毒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用法用量】3~6g【注意】因毒性成分对热不稳定,一般煎服少见中毒,但也应注意,尤其注意含本品的固体制剂。【名称】苍耳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归肺经【用法用量】 3.0~9.0g【注意】【按语】《本草从新》提出:苍耳子散气耗血,虚人勿服,《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名称】附子【毒性】有毒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用法用量】3~15g 【注意】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名称】苦杏仁【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微温。归肺大肠经【用法用量】 4.5~9g,生品入煎剂宜后下。【注意】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和亡血者忌服。【名称】制草乌【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肾、脾经【用法用量】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注意】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慎用。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名称】南鹤虱【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用法用量】3~9g 【注意】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名称】牵牛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用法用量】3~6g 【注意】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胀满、不大便秘者慎用。【名称】鸦胆子【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用法用量】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服。外用适量。 【注意】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名称】香加皮【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用法用量】3~6g【注意】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名称】重楼【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忌服。【名称】急性子【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肝经 【用法用量】3~4.5g【注意】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名称】常山【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肝、心经【用法用量】5~9g【注意】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妇慎用,注意制品和服法【名称】蛇床子【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名称】猪牙皂【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取嚏或调敷。 【注意】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名称】绵马贯众【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用法用量】4.5~9g 【注意】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孕妇应慎用。【名称】蒺藜【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用法用量】6~9g【注意】血虚气亏患者及孕妇慎用。【名称】蕲蛇【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1~1.5g/次,1日2~3次。【注意】阴虚内热患者禁服。【名称】鹤虱【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用法用量】3~9g【注意】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名称】朱砂【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经【用法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注意】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名称】马兜铃【毒性】含马兜铃酸【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大肠经【用法用量】3—9g【注意】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名称】天仙藤【毒性】含马兜铃酸【性味归经】苦、温,归肝、脾、肾经【用法用量】4.5—9g 【注意】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名称】寻骨风【毒性】含马兜铃酸【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经。【用法用量】9—15g 【注意】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名称】吴茱萸【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用法用量】1.5~4.5g外用适量。【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如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名称】苦楝皮【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用法用量】4.5~9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注意】苦寒有毒,体弱以及脾胃虚寒者忌服。【名称】蜈蚣【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用法用量】3~5g【注意】孕妇禁用。【名称】大枫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肝、脾、肾经【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剂。【注意】内服宜慎。阴虚血热者忌服。【名称】山慈菇【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甘、微辛、凉,归肝、脾经【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注意】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 ,中毒量为 15~ 45克【名称】仙茅【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热。归肾、肝、脾经【用法用量】3—9g【注意】凡阴虚火旺者忌服。【名称】两面针【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注意】报道加大剂量能引起中枢麻痹,注射剂引起过敏或中毒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名称】丁公藤【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用法用量】3~6g,通常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注意】因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及孕妇忌服。【名称】干漆【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脾经【用法用量】2.4~4.5g【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名称】千金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用法用量】1~2g,去壳、油,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注意】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用。【名称】马钱子【毒性】有大毒【性味归经】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用法用量】0.3~0.6g 【注意】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名称】巴豆【毒性】有大毒【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纱布涂搽患处。【注意】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名称】甘遂【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用法用量】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注意】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名称】华山参【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甘、微苦,热;有毒【用法用量】0.1~0.2g 【注意】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名称】红粉【毒性】有大毒【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注意】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名称】芜花【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用法用量】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1次0.6~0.9g,日1次。 【注意】注意用量,与甘草相反。【名称】苦木【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用法用量】枝:4.0~4.5g。叶:1~3g。外用适量。【注意】孕妇忌服【名称】京大戟【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用法用量】1.5~3g【注意】峻泻之品,苦寒有毒,临床属寒凝气滞之症者为禁忌。虚症当慎重应用,不可过量。【名称】闹羊花【毒性】有大毒【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归肝经【用法用量】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注意】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临床应用应非常慎重,体虚患者及孕妇禁用。【名称】轻粉【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0.1~0.2g内服,一日1~2次,多入丸剂或胶囊,服后漱口。【注意】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毒性剧烈,内服慎用,不可过量,孕妇禁服。【名称】洋金花【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肝经【用法用量】0.3~0.6g宜入丸散;可作卷烟分次燃吸,每次不可过1.5g,外用适量。【注意】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外感、痰热咳嗽、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名称】商陆【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用法用量】3~9g。外用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涂敷。【注意】用时最好用制品或久煎后服用,并严格掌握剂量,孕妇禁用。【名称】斑蝥【毒性】有大毒【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用法用量】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用不宜大面积用。【注意】本品为国家规定有毒中药管理品种*。内服慎用,孕妇禁用。【名称】硫黄【毒性】有毒【性味归经】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用法用量】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注意】内服不可超量,孕妇慎用,阴虚火旺禁用。【名称】雄黄【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用法用量】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注意】内服慎用;不可久用;孕妇禁用。【名称】蓖麻子【毒性】有毒【性味归经】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也可入丸剂内服。【注意】应用时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名称】罂粟壳【毒性】有毒【性味归经】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用法用量3~6g【注意】麻醉药品管理的品种。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婴幼儿及哺乳期妇女忌用。【名称】蟾酥【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用法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注意】孕妇和体弱者慎用。注:1.用法用量除特殊说明外,为成人1日常用汤剂用量,并为药典规定炮制加工品。

在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毒性中药始终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因其有毒而束之高阁,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从各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中药既能起到预防治疗作用,同时也能损害人体,导致生理机能的紊乱,甚至组织结构的改变,所以我们应从思想上加强对中药毒性反应的认识。同时,认识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之骏猛或者和缓,方能根据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选用药物和确定剂量,并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药物本身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果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如果合理使用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就像维生素也不能过量服用,否则就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本篇文章由CCTV健康之路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