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时间:2018-12-17 06:34:48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03-02 14:34:01)

标签:杂谈

分类:校本课--中国传统节日

我们的节日---冬至

一、天文学上的冬至

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二、民俗学的的冬至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1、冬至的习俗与传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2、九九消寒歌与九九消寒图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于是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志数九消寒。

九九消寒歌全国大部分地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三、冬至祭天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明清。

1、祭天大典的前奏---斋戒

n斋戒的内容:不吃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近妃嫔、不吊丧、不理刑事等。

n斋戒的时间:祭天大典前三天

n斋戒的地点:天坛斋宫。自清朝雍正皇帝之后,制定了在紫禁城皇宫内建斋宫的办法。每逢祭天先在皇宫内“致内斋”二日,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间11点钟,他才从“内斋”来天坛斋宫做个样子—“致外斋”。这样,斋宫就成了皇帝祭天时的一个临时歇息之处。

2、祭天的仪仗---大驾卤簿

皇帝的仪仗队形势最浩大,有几千人,称为大驾卤簿。

卤簿仪制最后定型在乾隆十三年,共为四等,即:大驾卤簿、法驾卤簿、銮驾卤簿,骑驾卤簿。大驾卤簿,用于郊祀祭天;法驾卤簿,用于朝会和太庙祭祖;銮驾卤簿,用于平时出入;骑驾卤簿,用于行幸。乾隆十三年冬至,乾隆皇帝由故宫前往天坛祭天仪式之盛大壮观的场面,图中包含3770余人,330余马匹,11头大象,5辆大型彩车及248人的皇家乐队,886件器皿。

3、祭天大典的流程

祭天大典分为九个步骤。分别为“燔柴炉迎帝神”“献玉帛”“祭俎”“初献、读祝版”“亚献”“终献”“撤砖”“送神”“望燎”。

到了天坛,皇帝到斋宫休息。第二天凌晨四点来钟皇帝离开斋宫前往祭坛。当他走到斋宫东宫门的时候,钟楼上就敲起了太和钟。皇帝在钟声中起程,走向祭坛。钟声传遍了全天坛,提示陪祀官员皇帝已经起驾,各就各位。祭坛这时候就把望灯升起来了,望灯就是在高高的灯杆上挂着的灯。

皇帝出了斋宫东门向东走,走30多米以后往南转,就走到三座门的地方。皇帝的队伍有几十人,有大臣,有提灯的,有提炉的。此时钟声停止进一步告诉祭坛的人,现在皇帝离你又近了一步,大家就更紧张起来。皇帝的队伍走到南头向东走,一直走到昭衡门向北转,然后到达聚福台。进入聚福台的帐篷里面,皇帝在这里面稍微休息一下换上黑色的祭服,然后等待四点一刻到四点半这个时间的到来。与此同时一部分专门的官员到皇穹宇,把神版请出来,用轿子抬到祭坛上,一个一个地按相对的位置放好。陪祀的王公大臣、乐队各就各位。太长寺卿到皇帝换衣服的帐篷里奏请皇帝登台行礼。皇帝走出帐篷,然后由鸾衣卫拿着水盆,皇帝在这儿把手洗一下,然后才能去敬神。皇帝从棂星门走进来,再走进内门,沿着圜丘台的台阶一步一步地上,上到第二层台南台阶的上边,就在那儿站住了,脸向北,因为祭坛还在北边。这时候陪祭的王公大臣才是鱼贯而入,从西边那个门上来,按等级站好。

1、燔柴炉迎帝神

大典开始有一个典仪官站在台子的左边,向全场唱“燔柴炉迎帝神”。这个柴上烧着一个牛犊,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柴被点着了,牛犊也被烤得冒烟。司乐高呼“乐奏始平之章”,这时候钟磬和鸣,望灯高悬,燔柴举火,很隆重。皇帝从中层坛面上到上层,行三上香礼,然后再向两侧的八个祖宗牌位上香。这就是“燔柴迎帝神”。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点着了这个火,烟已经上去了,我们这儿也奏乐了,也上香了,我请各位神,包括皇天上帝,你们下降到我的祭坛上。祭天大典整个等于就是一个宴会。这些礼仪做完了,皇帝就从坛上下来了,又下到开始的位置上,乐队指挥让音乐停下来。大家可以想象就等着神降落下来。

上香

燔柴

2、献玉帛

献玉帛向就是向宴会宴请的尊贵的神献玉和帛。这时候司乐用低一点的声音喊了一句“乐奏景平之章”。然后皇帝再上到坛面上。他在皇天上帝的供桌前面跪下,然后从旁边拿着玉和帛的官员手中接过玉和帛,然后向高处双手举几下,表示奉献。然后他把玉和帛恭恭敬敬地放到供案上,然后站起来。再到各个配位依次地把帛献过去。行礼完毕退回原来的位置,又下了台阶,音乐又停下来了,等待第三个礼。玉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祭祀礼器,不同的祭祀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3、祭俎

这时候进行第三礼,就是祭俎。俎里是什么呢?是整个牛犊。九个俎先摆好在供桌前,,由九个执壶官手里拿着银壶,银壶里装着肉汤,滚烫的。他们上来给上帝的俎里头浇肉汤。那台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估计也有肉味了,于是就雾气昭昭,而神秘。这时候乐奏咸平之章,皇帝再次上祭坛,再跪,然后双手做请的动作,什么意思?我把肉献给您了。

4、初献、亚献、终献

第四个程序要上酒了。第一次是初献,典仪官就高声唱初献,他喊了以后乐队就奏“寿平之章”。这时候“舞武声”方队就到祭坛前面正中了。一边喝酒,一边吃肉,一边看舞蹈。凡是用武力得天下的,先上舞武。清代是这样,所以先上舞武。舞武生手里拿着斧子和盾牌,64个人在这儿跳。皇帝登上了祭坛,下跪敬酒。这时候乐队突然停下来了,下面就是读祝版。应该是皇帝念,但不是,是皇帝请另一个人念。皇帝得跪在那儿,那人也得跪在那儿,把这一篇祝文给读完。这是初献,第二次献酒是亚献,第三次献酒是终献。这三次应该说是一样的,就是下边的音乐不断变化,舞蹈也不断变化,在很黑的夜里还是很隆重的。第三次献酒的时候多了一个是音乐突然停下来了,典仪官就唱了,象征上帝返回来赏给皇帝酒和肉。宴会到这儿应该说就要结束了。

5、撤砖、望燎

下一个礼仪是撤砖,就是把宴席的主要东西撤下来,再下一个礼仪是送帝神。皇帝出来行礼,三跪九叩,恭送上帝回天上去。后边的陪祀人员把贡品一步一步撤下来。撤下来送到哪儿呢?就是圜丘外面摆的铁燎炉和燔柴炉,要搁在那里烧掉。个人相对个人一个炉子,烧掉。这个过程就如同今天说的吃完饭了打包。一烧,随着烟就上了天了。这是最后一个礼仪,叫望燎。皇帝必须站在指定的位置,恭恭敬敬地看这个火烧东西。望燎不是等着烧完,大概烧了一半大典就宣布结束,皇帝再回到聚福台,把衣服换掉,就可以回宫了。这时候灯也落下来,一切都结束了,天也稍微亮了,这大约就是咱们所说的八点,因为大典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结束了。

皇帝直接从祭坛上下来,脱下祭服出昭衡左门,再瞪上御辇回宫,和来的时候不一样了,是大吹大擂,乐队是鼓乐齐鸣了,为什么?是庆成,就是庆祝祭天成功,也就是对自己和上天的来往表示满意。

北京天坛就有22个皇帝举行过654次的典礼。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仪式,举行的次数也是标明勤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他到天坛一百多次,明朝的万历皇帝在位40多年,但没来过几次。

天坛作为祭天之所,最后的使用者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19冬至,他在此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为他策划中的登基称帝做了一次彩排。12月23日从新华门到天坛,全部是黄土垫道,警察出动,全城戒严,沿途街巷一空。清晨3点,一辆装甲汽车载着袁世凯出了总统府,向天坛驶去。在南门外,袁世凯下了汽车,换乘早已准备好的四角装饰着璎珞的轿车,到昭亨门,下了轿车,又坐上竹椅轿直到天坛前。到了天坛,袁世凯开始步行,这时天还没亮,天坛前点着明亮的灯火,他在更衣殿换上古时的衣冠,登坛顶礼膜拜,一切仪礼完全模仿封建帝王,只是由跪拜改为多次鞠躬。他祭天所用的祝板,和清朝皇帝的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子臣”两字改为“代表中华民国国民袁世凯”。祭天大典从凌晨3时开始,一直进行到8时50分才算结束。当时许多国外记者对这次祭祀进行了拍摄报导,也为后来的世界遗产天坛记录了最后一次典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