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千古风流桃叶渡

千古风流桃叶渡

时间:2020-12-05 00:13:37

相关推荐

千古风流桃叶渡

秦淮涛声夜不休,云舟直向天上驶。述尽六朝烟巷事,几处残迹可觅取。商贾笙箫灰飞灭,喧闹桥栏非旧景。流波催人魂悠悠,西霞涂眸久凝思。

桃叶渡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秦淮河上的―个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渡。 桃叶渡之名的由来,要追溯到六朝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他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那时内秦淮河水面阔,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桃叶每次摆渡心里害怕,回此王献之为她写了一首《桃叶歌》:“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人为了纪念王献之,遂把他当年迎接桃叶的渡口命名为桃叶渡。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在原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1984年,有关部门在渡口原址立桃叶渡碑。现在的桃叶渡,老宅是吴敬梓故居,里面有一碑坊,上面清晰地刻画了"古桃叶渡"几个字,两边是"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的坊联。

清顺治年间,孝陵卫人金云南迁居渡口,见渡口非常拥挤,常有人落水而死,便捐建木桥,题名“利涉桥”(取便利涉水之意),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易木桥为石桥。1984年,有关部门在渡口原址立桃叶渡碑。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写有一首《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不过,《桃叶渡怀古》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她共作有《怀古绝句》十首,这是其中一首。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这首《怀古绝句·桃叶渡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贾迎春的。“衰草闲花映浅池”的景象在书中第七十九回里已经写到:贾迎春被接出大观园后,贾宝玉“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看那岸上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贾宝玉感伤之余口吟一诗,也是以“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起头的。“桃枝桃叶”本是同根,恰好喻贾宝玉与贾迎春的兄妹关系。诗的后两句是小说八十回之后的细节,无从揣测,后半部佚稿中是否会有贾宝玉空对贾迎春所遗之小照一类的情节,就不得而知了。

千古风流桃叶渡

(一)盈盈秦淮水 金陵秦淮河的桃叶渡与杭州西湖的断桥和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一样,且更具浪漫色彩,由此也引申演绎出了无数浪漫的传说和催人泪下的故事。 从宋人曾极的《桃叶渡》诗“裙腰芳草拒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就可略见桃叶渡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清吴敬梓的五律《桃叶渡》:“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则更是点出秦淮河、桃叶渡千百年间所发生的故事。 桃叶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个古渡,原名南浦渡,曾有诗云“宝钗兮,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它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古金陵的贡院东原利涉桥处,即今日秦淮区淮清桥南,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在原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桃叶渡,有民间传说当时在两条河的岸边栽满了繁缛的桃树,春天,起风的时候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桃叶轻佻到水上,被风催得四处泅渡,撑船的艄公望那满河浮泛的桃叶,笑谓之桃叶渡。不过一则典故说出桃叶渡真正的来历。东晋年间,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常在此与爱妾桃叶相会。由于南浦渡在两河的交接处,水深流湍,翻船事故时有发生。王献之对往返于秦淮河的桃叶很不放心,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作歌数首《桃叶渡》吟颂。南浦渡由此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王献之的《桃叶渡》现留下三首:“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当时桃叶诗风靡一时,时士人骚客莫不吟颂之。特别是第二首诗载之《古今乐寻》。诗句颇昵而佻,为乐府吴声流韵,到南朝陈时犹“盛歌”之。《桃叶歌》也一直保存在明乐的乐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乐中还有这首歌曲。“桃叶临渡”遂成千古佳胜和久传不衰的风流佳话。 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中“此渡名惟桃叶留”,点出王献之对桃叶的喜爱。“桃叶渡”也由此常见于诗人文士笔端常用的一则典故了。 桃叶渡“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的状况,延续了千百年。一直到了清顺治三年(1646年),金陵孝陵卫有个叫金云甫的人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木桥,彻底解决了两岸居民的交通问题,太守李正茂亲自将这座桥题名为“利涉桥”。今木桥已荡然无存,但街名仍沿用至今。(二)脉脉桃叶渡 桃叶渡处在金陵灯红酒绿、流彩溢香、繁华熙闹的秦淮河畔,自然是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文人骚客会聚的地方,才子佳人的故事在十里秦淮、桃叶临渡如四月的桃花落瓣,随手可拣。崇祯十二年(1639年)秋,已与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梳拢”的李香君,就是在这里宴送自己的情人——落榜北归的侯公子。李香君在桃花渡歌《琵琶词》曲赠之,曲毕语咽:“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时朝廷内阉党当权,李香君希望侯以东汉蔡邕事董卓为鉴,以节为上,莫侍奸佞之人,污一世清名。李香君的一番肺腑之言,大有伯牙别离子期碎琴断弦之志,意在诲言侯方域珍重名节,切不可学蔡邕作失节的文人。可侯方域顺治八年参加“乡试”的失节行为,辜负了李香君的一片心意,也辜负了桃花团扇上那血染的桃花。有一种说法,当独居侯府南园(今商丘睢阳区李姬园村,其墓也在此)的李香君,惊闻侯方域考中乡试“副榜”后,悲恸难禁,痛不欲生,愤而自尽。侯方域得知后痛心疾首,捶胸泣血。赶回南园,为香君立一石碑,上书“李香君之墓”五个大字,下刻“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两行小字,在碑前的石礅也上刻下“愧石礅”三字。每年清明和月圆的时候,他总要坐在石礅上反思、自责自己,追思患难休戚的爱妾,遥望那在秦淮河畔、桃叶渡前曾有过的美好岁月。 曾有《秦淮竹枝》:“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一诗留世的金陵少女纪映淮,在及笄之年,奉父母媒妁之命,远嫁山东莒州。在离开金陵前,这个生长在书香门第,深受家门熏陶、喜欢在诗词中找寻自己幸福的女子,在一个静谧的春月夜,独自来到这个前人留下千古浪漫的渡口,面对岸堤桃花飘舞的桃叶、一江的春水、皓洁的明月,她低吟道:清溪有桃叶,流水载佳人。名以王郎久,花又古渡新。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 扶栏眺古,触景生情。依然是秦时的明月,晋时的桃花,而我的郎君,是否也像王郎?梦幻和现实中的爱情,在此刻少女的心中,秦月晋枝与金陵莒州一样,都可以“结邻”起一个圆满的梦。然而,纪映淮在桃叶渡对未来的憧憬、期待的梦想,却被婚后的现实击得粉碎。清初王士祯的《池北偶谈》载:“女名映淮,字阿男…。及笄,嫁莒州杜氏,早寡,年五十余,以节终。予在仪制时,下有司旌表之”,阅之不禁为这么一个才女不幸的一生而唏嘘。王士祯在游金陵秦淮河时写下了 “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一诗,在诗中作者流露出了对这位金陵才女的无比怀念和惋惜之情。现在立在秦淮河畔古桃叶渡的“桃叶渡”牌碑的正联“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就是这位才女的诗作。 “盈盈秦淮水,脉脉桃叶渡”,千百年流淌的秦淮水,孕育了多少这样催人泪下湿襟叫人惋惜的故事。此时,仿佛站在秦淮河畔、桃叶渡前,望着流逝的江水,一种“秦时明月今依旧,秦淮歌舞已难觅。”的感伤涌上心际。

下面欣赏“桃叶渡夕照”之美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桃叶渡 》古诗赏析

《桃叶渡 》古诗赏析

2020-07-30

桃叶渡

桃叶渡

2020-08-06

江南梦断桃叶渡

江南梦断桃叶渡

2019-09-25

六朝烟雨中的桃叶渡

六朝烟雨中的桃叶渡

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