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原始丛林深处的斗艳

原始丛林深处的斗艳

时间:2019-08-22 00:22:08

相关推荐

原始丛林深处的斗艳

原始丛林深处的斗艳

图文 / 谢 罡

在214国道穿越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是至今保护完好的热带原始林之一。在原始丛林深处生活着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哈尼族。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的滇南、滇西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

哈尼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他源于何方?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东来说,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红河两岸土着说和氏羌系统”南迁说四种观点。东来说以滇南地区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并以此为依据,认为哈尼族与汉族的渊源同出一辙。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认为今天从事山居农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土着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与融合”。就文化论,是一种“南方夷越海滨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红河两岸土着说以出土文物为证据,认为哈尼族系红河地区的土着,与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关。氏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哈尼族同今天云南省境内十几个彝语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记载,氏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势力迅速扩大,大肆进行征服邻近部落侵扰的活动,氏羌族群被迫流迁各地。在迁徙中,南迁的羌人不断繁衍,形成耗牛种和越嶲羌、白马种、广汉羌等若干部落,活动于今川西南、滇西北、滇东北的广大地区。史学家将这些南迁的羌人遗裔统称为“和夷”。和夷名称虽不单指一个民族,但无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内。这一记载,与哀牢山区哈尼族的民间传说基本一致。相传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尔后逐渐南迁,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广大地区,与“昆明种人”相互交错杂居。后因遭异族侵扰,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滇池昆明一带,再经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景谷、镇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开远,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

无论民族学家还是历史学家的观点如何,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共识。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传统的文字;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哈尼族音乐歌舞为伴,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舞蹈乐器。悠久的民族必然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在当今,我以为一切服从于经济发展与民族进步的文化现象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

我无法深入的考究与感受一个民族全面的文明历史,毕竟哈尼族的支系太多,分布太广,仅西双版纳地区就有7个同宗不同支系的哈尼族。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自称“雅尼”或“阿卡”,1953年,“雅尼”统一译为“僾尼”。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主要分为吉维、吉座和阿克等支系,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沿袭着比较传统的生活习俗。有幸的的是时逢勐海县第二届“阿卡老博”与“哈尼原生态民歌赛”在素有古茶第一村的南糯山举行,让我能够全面的见识西双版纳地区不同的哈尼族支系。走进原始丛林深处的南糯山,哈尼山寨几乎被密不透风的热带丛林掩盖,只有半坡老寨传来的哈尼歌声引我沿着山路朝那里走去。

半坡老寨在丛林深处,是“阿卡老博”、“哈尼原生态民歌赛”活动的主要场所。“阿卡”是爱伲族同胞对于自己的一种称呼,他们是属于哈伲族的一个支系。“老博”在爱伲族的语言中是“茶叶”的意思,所以“阿卡老博”的意思就是爱伲族茶叶的意思。由于爱尼山区盛产味道独特的茶叶,为促进茶叶生产,每年都要在这里“斗茶”,比赛茶叶制作技艺。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我认为在高大翠绿的丛林中听原生态的歌声是一种生命的享受,那么“哈尼原生态民歌赛”就是“斗歌”了。而更让我惊呼的是五彩缤纷,陆离斑斓的哈尼服饰。尤其在丛林的深处,那些银光闪烁,争奇斗艳的色彩让我眼花缭乱,这就应该是和谐文化下的“斗艳”了。

哈尼族是一个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每个图案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和想到的,是一个深奥而难以破译的密码。我们只有把目光回眸到远古时代,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哈尼族的衣着服饰,汉文史籍中有“编发左衽”的记载。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五一“云南总部·窝泥考”,对哈尼妇女的服饰记为“衣花布衫,以白布衫,又白绵线,辫发数绺,海贝珠盘旋为螺髻,穿青贡珠胸为络。”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这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哈尼族服饰上的装饰物品和刺绣图案,实质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对祖先英雄业绩的缅怀和记述。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自称“雅尼”或“阿卡”,1953年,“雅尼”统一译为“僾尼”。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主要分为吉维、吉座和阿克等支系,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沿袭着比较传统的生活习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饰,与以上记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较大。传统的哈尼族衣服,多用黑色或青色的粗布缝制。成年男子穿宽松的无领左衽短衣和宽腰大裤管裤子,喜用黑布头巾缠头。旧时男子,有蓄一撮发,编辫留于头顶之俗。成年女子穿无领黑色对襟上衣,系长二尺许的黑色百褶短裙,衣宽、裙短,喜用银泡、银片、银币珠贝、彩羽、彩穗及各色圆珠穿串作饰。

勐海县的哈尼族约占哈尼族总人口的8%。他们的服装、服饰是该族七个支系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爱尼族人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穿右襟上衣,沿大襟有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料珠。她们的头饰极为丰富,不同年龄头饰颇有不同,共同的是爱尼妇女每人都头戴一顶镶有小银泡并饰有料珠的方帽。年轻姑娘在帽子四周还绕着成串料珠,耳旁垂有两撮流苏。

哈尼妇女在服装和服饰上的差异是区别她们是否结婚的重要标志。熟悉哈尼族的人,只要看一眼站在面前的哈尼妇女,就几乎可以准确地说出她的年龄和她所在的恋爱阶段。如果她的头后部佩戴一种叫“欧丘丘”装饰,表明她已满17岁,可以恋爱;如果她留了鬓角,表明她芳龄18,可以出嫁;如果她在“欧丘丘”上包了黑布,则说明她已有了归属。哈尼族的服装,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配众多银泡、银片、珠玑、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腊霞”,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当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黑衣蓝裙。使自己显得素雅、庄重。

勐海县南糯山得天独厚的湿润气候、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植被,为大叶种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糯山1200亩古茶园中的大叶种茶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料,由此,普洱茶的历史便悄无声息地和南糯山的古茶园紧紧相连。上个世纪50年代,在南糯山发现的两棵800年栽培型“茶王树”更是为南糯山的茶叶史增添了传奇色彩,南糯山因此而被国内外茶叶界专家、学者认为是栽培型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哈尼族擅长种茶,为使“阿卡老博”远销,在包装上尽可能以竹筒、篾器、干芭蕉叶等原生态物进行包装,以至每年的“阿卡老博”斗茶活动也就成为了另类的“斗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