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精品鉴赏-------古钱币一组(光绪元宝大清铜币)

精品鉴赏-------古钱币一组(光绪元宝大清铜币)

时间:2022-06-10 21:25:06

相关推荐

精品鉴赏-------古钱币一组(光绪元宝大清铜币)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百枚换一圆)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铸。光绪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第一批中国机制币.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铜元。

这种钱币订购自着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中国铜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这种光绪币是中国所有龙体图案铜元中,工艺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强烈的品种,镜面平整光滑,纹饰的相惯线(相惯线——现代机械制图学术语,即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及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极其难得。显得非常清晰。特别是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百枚换一圆)重量7.3g,直径2.58cm铜币铸造精美,正面中心铸汉文“光绪元宝”和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面是“广东省造”,下面是“每百枚换一圆”;背面中新铸“园头飞龙图”,龙图外环珠圈,上面铸英文“KWANG-TUNG”,下面铸英文“ONECENT”。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作为当时稀少流通的货币,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可匹敌,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即便是对铜元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极具观赏性。

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该币几乎每一笔笔画中以及纹饰中均添加了迄今难以模仿的圆点暗记,令人叹为观止。二是背面盘龙龙眼内有两颗清晰的内视龙睛,直指龙珠,简直就是最优秀的龙浮雕作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百枚换一圆),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精湛、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光绪元宝(每百枚换一圆)里首屈一指,极其稀少,尤为珍贵,有不少钱币爱好者爱不释手作为收藏》

大清铜币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光绪元宝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光绪元宝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钱币收藏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现存最早钱币学着作《泉志》的撰写人洪遵,便是南宋着名的钱币收藏家。据清代学者徐珂《清稗类钞》记载,道光年间时任浙江布政使的刘喜海嗜好钱币收藏,曾用自己藏品中的4600种钱币拓片编集了一部101卷的《古泉苑》,又以3年之功考订翁树培《古泉汇考》。民国时期宁波的郑家相着作有《中国货币史》,绍兴的戴葆庭着作有《古钱大辞典》,他们都是钱币收藏大家。

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仅供读者参考,着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