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关注丨如果小时候看到这篇文章 我就是“脑筋急转弯”之王

关注丨如果小时候看到这篇文章 我就是“脑筋急转弯”之王

时间:2021-10-04 19:25:19

相关推荐

关注丨如果小时候看到这篇文章 我就是“脑筋急转弯”之王

编辑说

很多人小时候都喜欢玩儿“脑筋急转弯”。它跳出了人的思维定式,在意想不到处设题,那种想答案时抓耳挠腮、听到答案后恍然大悟的感觉,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忘记。

对于脑筋急转弯这种益智类语言游戏,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是“破解”答案好办法。南通大学刘相臣、山东莒县一中王范坤由此切入,为我们分析脑筋急转弯如何“转弯”。一起来看——

脑筋急转弯是对人们思维惯性的反转。换句话说,它是利用人们的思维惯性提出误导性问题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提出一个问题总是有所“疑惑”,希望别人为自己“解疑”;而脑筋急转弯是故意为别人“设疑”,常常利用人们对提问的普遍认知(既然有“疑”,就一定是难以理解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故意把非常简单或另类的问题设置成题面,以迷惑对方。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益智类语言游戏。故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无疑是探究脑筋急转弯的重要思路。下面,笔者就从这个角度谈一谈脑筋急转弯的问题设置及答案推理。1脑筋急转弯的问题设置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下面举例略加说明。语 音

在口语交流中,提问者故意利用词语音同或音近来设置题目。

(1)有一天,老张去集市买小鸡,转了半天买了10只母鸡,回家的路上不知想起了什么,又跑回集市再买了10只公鸡,请问wèi什么?——喂小米。题面中大量语境因素的铺设把“wèi什么”引向“买公鸡的缘由”,即“为什么”,而答案选择了同音词“喂”,出人意料。词 汇

提问者利用词语意义误导答题者,常见的是利用歧义。

这里介绍利用“近义”进行误导的情况。“近义误导”,专指利用上下位义来混淆。所谓上下位义,指的是在某语义场中,上一层次中某个词的语义成分是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的,而下一层次又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语义成分[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义词和下义词的混淆,给猜题者造成了许多迷惑。请看下面这个例子:(2)有人被关在密闭房间里,只有一扇门,但无法拉开,请问他该如何出来?——把门推开。“打开”门有“拉开”“推开”等方式,“打开”是上义词,“拉开”“推开”等是下义词。这个例子就是利用了上下位义来迷惑答题者。语 法

利用语法设置问题的方式有多种,混淆语法单位的层级就是一种。

语法单位有语素(词素)、词、短语、句子四级。语素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短语,短语可以造句[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出题者有时会故意曲解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的性质,从而进行误导。请看下面的例子:(3)世界上哪儿的海不产鱼?——辞海。(4)谁办事最讲究分寸?——裁缝。例(3)中的“辞海”是由比喻造词法产生的偏正型合成词,它不是能产鱼的“海”。“辞海”整体上是一个“词”,其中“海”是语素,与“哪儿的海”中以词的身份出现的“海”性质不同。例(4)中的“分寸”作为词,含义是“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此处用作短语,是“分”“寸”的字面意思的简单叠加。语 用

在语用方面设置障碍来误导答题者的方式也有多种,比如隐含前提(预设)的干扰。

“前提(预设)”是言语交际双方都知道的常识,或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它往往包含在句意之中,一般无须表现在语句字面上(何自然《语用学概论》)。人们容易忽视隐含在句后的预设问题,脑筋急转弯就利用了这一点,把答题者引入了思维“死胡同”。请看下面的例子:(5)黑人生下的小孩,牙齿是什么颜色?——没长牙。(6)楚楚的生日在三月三十日,请问是哪年的三月三十日?——每年的三月三十日。例(5)、例(6)分别预设黑人生下的小孩有牙齿、楚楚的生日在具体的某一年,可事实是刚生下的孩子没有牙齿、生日每年都有。出题者故意画蛇添足,答题者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掉进陷阱。字 形

通过字形设置问题,指故意割裂汉字的能指(符号的形式)和所指(符号的内容),仅仅关注汉字的形,而不涉及其义。

(7)不能加热,如何使冰变成水?——去掉两点。(8)小狗怎么才能一下子变大呢?——将“犬”字上的点去掉。从所指看,例(7)中的“冰”“水”指具体的物质,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从能指看,“冰”“水”是指文字符号。从所指入手寻找答案,是脑筋没有“转弯”,从能指入手才能找到答案。例(8)中,答题者接触到句中“小狗”这一语言符号后,会很自然地对其进行意义解码,进而联想到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然而该例中对“小狗”这一语言符号的使用,仅关注汉字字形“犬”,忽略其意义,中断对其意义的解码,从而成为一种文字游戏。2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脑筋急转弯的本质是对交际合作原则的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包括四个范畴:

(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2)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所说的话要有关联性;(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简练、井井有条,避免晦涩,避免歧义。

请看下面的例子:(9)“先天”是父母所遗传的体质,那“后天”是什么?——后天是明天的明天。“后天”有两个含义,一指“明天的明天”,一指“人或动物离开母体后单独生活和成长的时期”,跟“先天”相对。提问者故意设置了与“先天”相呼应的语境误导答题者,而答案偏偏是“明天的明天”,明显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导致歧义,从而产生脑筋急转弯的效果。3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推求脑筋急转弯答案首先要摒弃常规推理方式。答题者在思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醒自己:不要落入常规接下来,要根据题目推导出隐含前提,判断前提的“真假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推导。具体分两种情况:第一,隐含前提为假时,根据常识得出正确的前提,这就是题目的答案。例如“黑人生下的小孩,牙齿是什么颜色?”,这道题目的隐含前提是“黑人刚生下的小孩有牙齿”,这是错误的,因为刚出生的小孩没长牙。第二,隐含前提为真时,就需要扩展认知视角。可重点考虑如下两点。一是利用题目提供的字面信息。如“不能加热,如何使冰变成水?”这道题不能从常规的解码过程中寻找答案,题目的重心在语言符号“冰”“水”的字形上,认知视角在于字形拆分。二是利用百科知识信息。如回答“我国的羊毛主要产在什么地方?”这道题时,调用知识结构中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俗语,就能找出正确答案。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5月27日文章《脑筋急转弯如何“转弯”》;作者:南通大学文学院/刘相臣,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王范坤,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过超;校对、头图制作:郭雯熙)

看完就点一下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