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与趋势预测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与趋势预测

时间:2022-04-20 06:47:28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与趋势预测

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意为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这里曹丕强调了文章的价值,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肯定文学要为政治服务这一功能。我们通常讲的“作文”与曹丕讲的“文章”的含义虽然不尽相同,然而对于近千万考生来说,对于为国选才的选士制度来说,却也有点“经国之大业”的味道;另外,恢复高考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能够设想的将来,高考取消的可能性不大,同样,高考作文取消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从隋唐科考开始计算,这“大业”也已经逾千年了,因此万众瞩目的高考作文可以称得上是“不朽之盛事”了。

因此,严肃地研究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及特点,严肃地研究高考作文备考的策略,显然也是为这“大业”添砖加瓦,为这“盛事”做些补益。

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及特点:

第一,用“四个自信”引领高考作文命题,统率高考作文命题,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坚定“文化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石,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明白事物的是非本质,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全国卷Ⅰ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的典型事件,在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的同时,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学生思考过去之我、现在之我、未来之我,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将小我和大我结合起来,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二,凸显时代主题,引导考生思考人生和社会。近几年高考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关注时代精神,走进生活哲学,展开个人演绎,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成为高考作文命题一种新颖鲜活的共同价值取向。

第三,强化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助推素质教育。事实上,就现实而言,逻辑思维和理性意识欠缺在我国国民中极为普遍。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应该成为我国语文教育及各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该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

比如,全国卷Ⅱ的作文明显关注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整个材料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较强,“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是事件的背景,“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的结论是经过调查的,“然而”这个转折词后是考生审题立意的核心,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提出应该关注弹痕少的地方,一是体现出敢于质疑,一是体现出独辟蹊径,围绕这两点,都比较容易立意。最后,“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是结果,也正是这样的结果,使沃德的质疑和思考论证具备了说服力。

正是基于对“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重视,在高考作文趋势及特点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教学考试研究院新课标作文课题组精心教研,致力于对“新课标大语文”公众号的深耕细作。

其中,“时文选粹”的立意就在于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栏目内容多元,涉及时政、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热点话题。文章多取材于主流媒体,采用“导读—选文—评析—摘录—链接”的模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学生切实感受和认识“四个自信”。

“作文365”是由几百位一线名师结合教学考试实践进行教研的栏目。其主要特点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以限制性分析和开放性分析为轴,采取考场真文,兼收教师的下水指导文,或评或改,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而“作文头条”则针对对作文有更高追求的学生,立足于质疑、思辨、建构的思维模式上,采用名师观点争鸣的模式呈现。读者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审视、深思、明辨。

作为教学考试语文研究中心的成员,我们不奢求“文章之无穷”,也不奢求“声名自传于后”,惟愿“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期待“新课标大语文”能够对莘莘学子有所裨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