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西方艺术史:19世纪英国美术-天才的水彩风景画家威廉·透纳【69】

西方艺术史:19世纪英国美术-天才的水彩风景画家威廉·透纳【69】

时间:2019-04-20 08:13:48

相关推荐

西方艺术史:19世纪英国美术-天才的水彩风景画家威廉·透纳【69】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18、19世纪英国美术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特纳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年),出生于伦敦。他1789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画,1790年在美术院第一次展出了水彩画,1799年入选皇家美术协会成为会员。他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

透纳以善于描绘光色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强度、云彩和风雨的活动。透纳自己曾说,描绘自然需要准确的观察力,他的绘画是他视觉经验的准确体现,而透纳的视觉经验正是他长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结果。特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他的技法对以后包括印象派在内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纳的代表作品有《雪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国会大厦起火》、《奴隶船》、《蒸汽和速度—— 大西方铁路》等。

1796年的油画《海上渔民》引起广泛注意,这幅画反映出他运用自然光色表达自己感情的天赋。

《海上渔夫》

《遇难船》此画描绘了船只在大海上经历海难时现实和恐惧的深刻感受,船上的人在挣扎、嘶喊。在大海汹涌波涛和天空乌云翻腾的威力压迫和威胁下,人的渺小和无助彻底表现了出来。表现了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威力,以及人同大自然做顽强斗争的激烈场面。

《遇难船》1805年

在他1805年后创作的以泰晤士河速写为素材的绘画中,《惠桥的泰晤士河》、《温莎的泰晤士河》及《里奇蒙山和桥》,透纳在现实的视角和主题中很自然地寄托了田园牧歌式的怀旧情绪。

《惠桥的泰晤士河》油画,1806年

《温莎的泰晤士河》油画,1807年

《里奇蒙山和桥》油画,1808年

《沙丁鱼季节的圣莫斯》18

特纳并不是纯粹的风景画家,在他的艺术中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面对着大自然永恒的壮美,人生的历程是短促而虚幻的。他把含意丰富的叙事引入风景画中,赋予风景画独特的气氛和戏剧性效果,发展了自成一派的历史风景绘画。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具有悲壮雄伟的戏剧性力量,但在表现手法上则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一个自然事件,一个历史片断,一个对现代的启示,全在这寥寥数种色调中再现。透纳只使用几种基调的颜色:近景为棕色和赭色,远景为暗蓝绿色。他在远景清晰、浅淡的色域覆上薄薄一层透明的油色。蓝色,尤其是黄色,加强了画面动人心魄的力量。

《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1812

在色彩上,他培养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特殊手法、创新色彩,这对后来英、法两国的印象主义运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透纳画面中新出现的这种色彩浅淡变化,源自他抛弃了以深色打底构图的传统手法,转而在白底上作画,这更像用水彩在光亮的表面上作画。这种手法在再现空气的微妙变化时格外有效,比如,在透纳的《雾晨》中,英国冬日的刺骨寒冷似乎从画中扑面而来,在再现光和风景的技法上,透纳的这幅画大胆地突破了传统,在其死后赢得了莫奈的崇仰,莫奈说这幅画是“睁着眼睛画出的”。

在《雾晨》画面上,小路右边有一辆迎面而来的马车,这是透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情景。从少年时代起,他便常常旅行,每年夏天都到英国不同的地方写生,行程长达数百英里。在常年旅行的日子里,他画了大量的速写,积累了宝贵的视觉资料,这成为他从水彩转入油画及铜版画的切入点,也成为他拓展城市以外的受众的最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练习,他历练了自己的眼光,写生时几乎不用当场涂色,只需寥寥数笔勾勒出轮廓,过后就能转化为色彩丰富的水彩佳作,还能配上很多富有当地特色的细节。他曾宣称,画一张水彩的功夫,他能画15到16张铅笔速写。透纳水彩画比其油画更加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英国风光,包括其丰富的地貌,多变的天气以及日益城市化的景象。这些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他的速写本,从中可以看出他探本究源的兴趣,他对所见事物不断的反思和界定,诚如A.维尔顿(Andrew Wilton)所言:“其速写就是其思想活动的化身。”

《雾晨》18

就在《雾晨》面世三年后,散文家威廉・赫兹里特(William Hazlitt,1778–1830)对透纳的风景画做了一番评论:“由于所画的对象是空荡无物的,更加反衬出画家的知识是何等丰富,画笔是何等有力。整幅画画的就是空气、泥土和水。艺术家乐于回到创世之初的混沌状态,回归到水陆、日夜刚刚分离的时刻,当时地球上还没有生物,也没有硕果累累的树木,空荡荡的一片。有人说他的风景画‘画的就是空无’,我认为恰如其分。”

他曾到意大利和法国旅行,深受古典主义影响。“像意大利这样的风光,很适合透纳尽情地展现其雅致的趣味和创造力。这里的和谐氛围,将一切都笼罩在牛奶般的甜美之中,在我看来,只有透纳的优美色调能够表达这种氛围。”18透纳回到伦敦后不久,就展出了《从梵蒂冈远眺罗马》该画。画面前景略显零乱,但整片风景散发着“纯洁、宁静、优美、祥和”的气氛。

《从梵蒂冈远眺罗马》1820

1834年,议会大厦几乎全部焚毁。

《议会大厦的大火》1835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描绘了战舰无畏号在退役后被拖曳至海斯港解体的景象。意在表现当时日渐衰落的英国海军,以及老式风帆战舰在蒸汽动力出现之后的没落。小小汽船拖动巨大的战舰,劈风斩浪,让人惊叹蒸汽机强大的同时,也显示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力量。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油画,1839年

《奴隶船》本应是他的里程碑之作,但却遭到了各类人群的非议和排斥。整个画面展现的是奴隶们在海上被杀害的场景,他们破碎的身体和流淌的血液染红了海面。透纳原本希望通过这幅作品让人们去反思,但人们认为这幅作品过于不真实,完全是胡说八道。四处都是批判的声音,他是大家眼中的老疯子,人们认为他沉迷在自己狂暴和荒谬的绘画中不能自拔。

《奴隶船》1840年

透纳作画的热情极高,为了画这幅《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并充分体验大海的威力,“为了观察大海,我让水手们把我捆在船桅上。我那样过了四个小时,没指望能活下来。”然而,评论家们却对这幅画表示失望和怀疑,因为在这幅画中,形体和戏剧性的场面都消失了,评为“肥皂沫和石灰水的结合”。透纳解释说,他画这幅画是为了告诉自己和别人,在惊涛骇浪的海上,暴风雪是什么样子。这是天地之间一种突然而剧烈的变动,为了画它,他曾经冒过生命危险。但他的解释是徒劳的。

《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1842年

在《斯塔法岛的芬格尔岩洞》等作品中,通过描绘汽轮迎着涌起的暴风云前进,透纳再现了独特的现代生活图景,不仅在于他描绘了新兴蒸汽时代的发明,还在于他暗示这些新发明具有一种崇高的英雄主义气概。

《斯塔法岛的芬格尔岩洞》1832年

透纳常常在其水彩画中加入工业时代的景象,最着名的如《里兹Leeds》和《达德利Dudley》,但他还经常在画面中加入引发变革的机器本身,这在时人看来是丑陋不雅的东西。这一主题在《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中达到了极致,画中一辆疾驰的蒸汽火车,似要冲出画面,直冲观众而来。

《雨,蒸汽和速度》1844

另外还有介绍同时期的英国代表性风景画家: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英国风景画之父”理查德·威尔逊【69】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水彩画创始人托马斯·吉尔丁【69】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现代风景画之父康斯太勃尔【69】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