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那个不顾家人反对 放弃北大毅然回乡务农的江苏才子 如今怎样?

那个不顾家人反对 放弃北大毅然回乡务农的江苏才子 如今怎样?

时间:2019-12-19 10:58:59

相关推荐

那个不顾家人反对 放弃北大毅然回乡务农的江苏才子 如今怎样?

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董加耕

哲学(Philosophy),一种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一说到它,就不由得要说说最经典的“哲学三问”,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时至今日,人类都无法找到一个答案。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大才子,虽出身于农村家庭,却凭着努力考上了北大哲学系,然而在入学前,他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转身,回到家乡务农,如今59年过去,他又过得怎样?

董嘉庚,1940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一农民之家,虽然家里条件很艰苦,但他的父母一直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定要送孩子去上学,董嘉庚没有让父母失望,自打上学以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1年,高中毕业,他更是考出了所有课程均96分以上的好成绩,远远超出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这个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县城,毕竟在那个年代,能识字的人就已经算是“先生”了,更别说考上北大的才子,然而对比激动的家人,主人公董嘉庚却显得格外平静,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眼看着开学日期一天天临近,董嘉庚拿出升学志愿书,在上面写下了8个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接着,他拿起锄头,跟大家一起耕田。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女朋友甚至因此和他分手,老伯更是用旱烟袋敲着董嘉庚的头,说道:“嘉庚,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乡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对此,董嘉庚没有多说,他默默把名字改成了“董加耕”,来表明自己的决心。那么他为何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呢?

一切还要从当年我国的社会情况说起,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正是积贫积弱的年代,偏偏老天爷也不作美,连连降下自然灾害,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艰苦,经常饿肚子,董加耕知道,绝对不能再按以前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否则绝对无法改变现状。

于是他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在拼命学习农业技术相关的知识,回到家乡后,他立马在家乡进行了“农业内部的第一次产业改革”,提出“沤田改旱田,稻、麦、棉、绿肥轮作,改良土壤,解放劳力”的措施,结果当年的粮食是大获丰收,水乡第一次长出了棉花!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董加耕知道,自己没有选错!用知识建设新农村,远比他一个人埋头苦读重要!

很快,董加耕的科学农耕方式传遍整个里下河地区,造福万千人民,接着,董加耕的事迹就被《人民日报》报道,于是乎国内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学生对他充满敬佩,就连国家领导人都要亲自和他见面,表扬他的行为,董加耕正式成为全国青年的学习模范,入选“共和国英模”50人,在他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知识分子回到农村,建设农村,推动新中国的发展!

转眼间,时光飞逝,当年朝气蓬勃的青年董加耕,如今也成了80岁高龄的白发老人,岁月虽然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不变的,是董加耕炙热的双眼,对于当年的选择,他从未后悔过,时至今日,董加耕仍然在家乡,关心青少年教育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最后,他用16个字总结了自己这曲折的人生:

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