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孩子从小缺失真爱 就等于对孩子的溺爱!

孩子从小缺失真爱 就等于对孩子的溺爱!

时间:2021-04-19 21:07:33

相关推荐

孩子从小缺失真爱 就等于对孩子的溺爱!

最近事情非常多,家里、公司、个人。当自我心情解读不了生活现象的时候,自己会选择去安静的地方,本周我去了亲子书店,除了看书解析自己外,也顺便通过观察家长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有一次我在朗园读书书吧写方案,看到一个大约4岁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对妈妈说:“我想要这个玩具。”妈妈说:“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咱们不买了,把玩具放回去吧。”孩子开始哭喊着:“我就要这个玩具,这个玩具和家里的不一样。”这时孩子爸爸走过来说:“不就这么个玩具吗,孩子想要就给他买啊,又不贵,别让他哭了。”

其实像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很是常见,只要孩子一哭,只要孩子一不高兴,他的要求就可以得到满足,不管这个要求是不是合理的。很多家里的女孩从小被爸爸也是非常溺爱,不让孩子受到任何挫折,什么都给她最好的。

父母的理由也很相似:“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先别让孩子哭了,让孩子高兴就是好的”

很多父母把这种做法和对孩子的态度当成是爱孩子,其实不是,这个是叫溺爱。

从中国古代人类总结的周期经验,男性8年是一个周期,女性是7年是一个周期,孩子们上小学2年级是一个风水岭,上初中是一个风水岭,尤其是女孩子14岁左右就是生理期的变化,意识和性格的塑成,如果这个时候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了对她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都是极大的损害,这个隐形的损害是慢慢渗透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孩子长大之后成家立业会显示出来与伴侣或身边的同事不适应。

被溺爱的孩子缺乏同理心。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如果小时候被溺爱,长大后组建家庭或与他人合作中,当出现矛盾,从小被溺爱的一方就只会从自身需求出发,而并不会设身处地的从对方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换位思考,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产生矛盾、自我积怨、双方误解越来越深,最后导致自己得不到幸福。沮丧、懊恼、放弃的自我负能量油然而生,性格上慢慢变成了弱势群体,潜意识上需要通过破格获取来得到安全感,认为只要简单给予自己帮助就是对自己好人,可这样的得到其实在潜意识毒害了自己,自己并没有跳出通过自己强大后获得的经历。

被溺爱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溺爱会让父母把孩子本来需要经历的困难和挫折,有意无意去掉了,当孩子真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候,很容易出现崩溃、轻言放弃等问题。长大后进入工作一遇到问题就退缩,就挫败,在生活中与伴侣出现问题就选择放弃,逃避。这些都是对自己不好的选择。

被溺爱的孩子不会感恩。孩子的要求特别容易满足,会觉得得到这些是理所当然,不会感恩与他人。

2. 哪些做法是溺爱

判断对孩子是不是溺爱,有一个原则:是否考虑了孩子当时的需要和感受,而不考虑对孩子长远的影响和家长的需要。

如果答案是可定的,那就是溺爱。简单用一句话来说明溺爱:你开心就好。

比如孩子要买很多洋娃娃,爸爸为了让她开心就买,忘了告诉孩子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

还有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如果不给孩子玩,她们会各种哭闹,为了不让孩子哭,就给她玩。但是从长远看来,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视力、孩子自控力也无法培养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溺爱是家长把孩子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包办替代。孩子学习自己做事情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培养很多自理能力,如果家长代做了,就很难培养孩子这些能力了。等孩子长大后进入工作,在跨领域的工作中本应该是属于自己做的工作,由于自己给自己理由是自己不会,就找别人帮忙,别人没有做好或者未及时完成就会怪罪对方,让自己逃避了挑战困难的经历,其实这个矛盾是由于自己全局不了解,不知道进度错造成了矛盾,但自己小时候没有被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长大了就会产生合作障碍。

3如何做才能不溺爱孩子

第一、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还小,做事情慢,做的也不好,还不如自己搭把手帮孩子做了,也能节约时间,减少很多矛盾。

其实,孩子学着自己做饭,收拾玩具、收拾衣服、好处多多。孩子自己做这些事情,能锻炼手的精细动作,小手更灵活。当孩子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衣服不仅很有成就感,还会激发得到对生活的热爱,为以后的独立生活做好准备,否则孩子长大了组建家庭,总是想靠对方给爱和幸福,而自己没有自己得到幸福的能力。

第二、培养规则意识,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会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父母要为孩子设定年龄和发育水平相符的行为规则和规范,让孩子知道行为的边界,比如,两岁的孩子要zhidao 不能打人,4岁的孩子要知道有礼貌。

设置规则不要太多,注意培养这些规则:

涉及健康和安全的必要准则。比如,孩子去捅电源,父母要制止;孩子没完没了地吃零食和饮料,父母要管。

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比如孩子有抢玩具、打人等危害到别人的行为,父母要管。

第三,培养责任感,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真爱孩子的父母,能包容孩子所犯的错误,但是错误的后果要孩子自己承担,要知道孩子从错误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