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老物件 传承江南农耕文化

老物件 传承江南农耕文化

时间:2019-08-05 19:59:11

相关推荐

老物件  传承江南农耕文化

嘉善县有不少的文化礼堂,这些坐落在田间地头的文化礼堂,都凝聚着一方的精气神,成为田野里的一道风景。嘉善历来都是鱼米之乡,雨水充沛,物产丰足,农业生产也因此一直占据着农耕生活的主导地位,并因文化特质而灵动起来,而摆放在文化礼堂里的老物件也重现旖旎时光,承担起传承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的重任。

在西塘镇红菱村有一个民俗风情展示厅,这里仿佛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从犁田耕作的场景再现,到扁担、摇索头、插秧凳等农耕农家用具展示,有实品陈列的,也有重新按比例打造的缩小版,一幅二十多年前水乡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场景宛在目前。来到这里,你不仅仅是一个看客,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红菱村民俗风情展示厅一共摆放了28件有关以前农业生产生活的农耕器具和生活工具。牛车盘,踩水车,水风车都是以前的灌溉工具,还有石磨、刀耙等农耕工具与灶头、脚炉等生活器具以及蓑衣、斗笠、饭桶,手拉风箱等。很多东西大多数人可能只有在影视剧里面看到过,这些农耕器具,不仅有按照一定 比例打造的缩小版仿制品,也有从村民那里收集来的老物件。

红菱村宣传文化员 张文梅告诉先锋君,红菱村的文化礼堂是9月通过改建扩建正式启用,成为嘉善县第一批投入使用的村级文化礼堂。因为红菱村是个传统纯农业村,耕地面积有1万多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非常悠久的耕种历史,所以当初村里在考虑建造文化礼堂的时候,也是经过各方面考虑决定把农耕文化作为 红菱村的一个特色放进文化礼堂,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体现红菱村的民俗风情,也可以跟现在的农业种植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

在这么多的展示品,其中最能展示农耕文化特色的,主要是两个系列,第一个就是老底子我们的前辈是怎么把稻谷变成米饭的。

先锋君在现场看到甩稻桶、木砻、石臼等, 张文梅告诉先锋君,这是他们从村民手里收来的 。甩稻桶就是把稻子从田里收上来之后,就在桶里甩。甩了之后,稻谷就会掉在里面。稻子甩下来之后,就用这个木砻磨,之后就会产生糙米,相当于先粗加工一下, 从木砻这里弄好的糙米放进石臼里面,然后捣。这样一直把稻谷外面这层黄色的壳捣掉,变成我们可以吃的米。

听祖辈讲起,他们小时候,每一个自然村里都有石磨,石磨是由两片经过刻镂的 石头上下相叠而成,石匠在磨芯锻着不同的纹路,上扇有两个磨眼儿、中间一个磨脐儿,下扇只有一个磨铀,与上扇的磨脐儿套在一起,中间以圆轴为芯推拉旋转,石磨就能转动,大家用它来磨粉。女人把米粒,依次添加到石磨上。男人推动着石磨的拉杆,随着石磨转动,米粉便从出口处缓缓流出。

红菱村民俗风情展示厅里还有一个系列就是我们耕种的时候是怎么犁田的,现在犁田种田都有机器设备,老底子可不是这样,都是人工完成的。犁田种田的过程中,得用三个工具,分别是木犁、耖和横,这几个工具都是要依靠牛来完成作业的。

首先是木犁,先用牛带着木犁犁地。在犁好地之后,再用耖。别看耖和横长的一样,但他们其实是两种工具。耖的锯齿更长,是用来除草的。牛犁地完毕后,用这个耖把草除掉。说完耖之后,我们再来说说横。犁地之后,地面是高低不平的。横就是用来把地变得更平整, 所以锯齿更短一点。用好横之后要用刀耙,它的作用就是把地整的更平。

农田、农人、老牛、木犁, 清澈的水田,金色的稻谷 , 江南大地的这幅水墨画卷也让乡村农耕文化的余韵绵延久长。

如今,古老的农耕方式已经被现代化的隆隆机声所替代,而让80后、90后、00后们感到陌生和遥远。

现在,红菱村经常会组织一批批学生前来文化礼堂参观学习,通过老物件,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农具的名称和用法, 让孩子们知晓农业发展进程以及过去传统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状况,感受延续数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历史。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

农耕文化作为江南民众长期劳作中产生的历史积淀,已经深深地在农人的心中打下烙印。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江南乡村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首美妙的水乡田园牧歌 , 也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悠扬的大地乐章 。

撰稿|陆 远

左先锋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二十不惑:高考不过如此 人生还有很多坎

未来的嘉善公共交通生态更便民

盘点我县今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亮点

“鲜”在江南

嘉善智能家居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