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新知】英特尔股价“插水”背后:最好的婚姻 是势均力敌

【新知】英特尔股价“插水”背后:最好的婚姻 是势均力敌

时间:2020-01-20 09:47:41

相关推荐

【新知】英特尔股价“插水”背后:最好的婚姻 是势均力敌

周五(7月24日),美国股市以下跌结束,一众科技股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芯片巨头英特尔却是一个例外,当天其股价暴跌超过16%。

雪崩式的股价下跌原因在英特尔第二季财报中。文件中披露,其采用7纳米工艺的CPU将推迟6个月发布。

英特尔表示,7纳米工艺的良率现在比公司的内部目标低了12个月。低良率意味着,公司目前尚无法以经济可行的方式生产其7纳米工艺。

英特尔表示,7纳米工艺要到下半年或初才能在市场上首次亮相。

这一挫折引发市场担忧可能延续数年的多米诺效应。机构认为,英特尔意在抗衡超微半导体(AMD)和英伟达(Nvidia)崛起的芯片推出时间延迟到底甚至。

英特尔的7纳米芯片推迟,还扩大了台积电在芯片技术的领先优势。目前预计,台积电在未来几年仍将领先对手至少一代的技术水平。这可能令AMD和英伟达受益,二者将芯片生产外包给了台积电。

事实上,英特尔也向外界解释,最后也可能采取生产“外包”的模式。这无疑让台积电芯片代工的“江湖老大”地位更加稳固。

新闻连连看,有时候更有趣。

一个月前,也就是今年6月22日,苹果公司在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彻底放弃英特尔公司(Intel)的CPU,改用自己设计的ARM芯片。

此外,7月24日另一条重量级科技新闻是,三星被传出正在研发 Exynos 1000 芯片,有可能用于即将推出的 Windows PC。据介绍,三星定制芯片的 Windows PC 可能会在末上市。

未来手机和电脑的互通是大势所趋,三星提前布局这块市场也算合情合理。

7nm、台积电、苹果、三星、ARM,几乎每一个词都与我们另一个熟悉的企业“华为”有关。所以,今天就集合这几条新闻,带大家吃一下“英特尔股价暴跌”这个大瓜,看看对中美、乃至未来的数字生活,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通俗了解一下CPU

各位对计算机有粗略了解的小伙伴一定听说过CPU这个名词,这个相当于我们智能手机、家用电脑乃至智能汽车、家电的“大脑”。

从CPU发明到现在,有非常多的架构,从我们熟悉的X86、ARM,到不太熟悉的MIPS、IA64,它们之间的差距都非常大。

但是如果从最基本的逻辑角度来分类的话,它们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即所谓的“复杂指令集”与“精简指令集”系统,也就是经常看到的“CISC”与“RISC”。

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它们的念法只是第一个字母不同,哈哈~~

Intel和ARM处理器的第一个区别是,前者使用复杂指令集(CISC),而后者使用精简指令集(RISC)。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设计者考虑问题方式的不同。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要命令一个人吃饭,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命令呢?我们可以直接对他下达“吃饭”的命令,也可以命令他“先拿勺子,然后舀起一勺饭,然后张嘴,然后送到嘴里,最后咽下去”。

从这里可以看到,对于命令别人做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如果我首先给接受命令的人以足够的训练,让他掌握各种复杂技能(即在硬件中实现对应的复杂功能),那么以后就可以用非常简单的命令让他去做很复杂的事情——比如只要说一句“吃饭”,他就会吃饭。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样会让事情变得太复杂,毕竟接受命令的人要做的事情很复杂,如果你这时候想让他吃菜怎么办?难道继续训练他吃菜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事情分为许多非常基本的步骤,这样只需要接受命令的人懂得很少的基本技能,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无非是下达命令的人稍微累一点——

比如现在我要他吃菜,只需要把刚刚吃饭命令里的“舀起一勺饭”改成“舀起一勺菜”,问题就解决了,多么简单。

这就是“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的逻辑区别。

从台式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到手机

这种思维切换到两种不同的CPU实施过程,就是“复杂指令集”的CPU,大部分功能模块必须都保持着激活状态,“精简指令集”的CPU,则大部分模块都不需要激活,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激活响应的功能模块即可。

这种差别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智能设备的体积、功率以及随之而来的发热。大家可以从台式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得到最直观的感受。而这些我们常用设备的演变过程,就是X86逐步交出自己“一哥宝座”的过程。

在PC时代,大家习惯了一部台式电脑打天下:上网、听音乐、看电影、剪视频、打游戏。

后来大家发现,除了专业人士剪视频和专业玩家打游戏之外,手提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台式电脑的所有功能。

这时,台式电脑就不吃香了。理由很简单,我总不能带着个台式电脑到处走吧,散热风扇响起来还烦人呢。

再后来,手提电脑的部分功能,用手机就能完成了。这个时候,大家对于电池的续航能力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低功耗低发热的“精简指令集”CPU就走入大家的视线,在众多精简指令集中,ARM的商业化又最为成功,最终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芯片品牌。

X86向ARM转变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越来越智能的过程。有人说,我现在几乎不用电脑了,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这里面的原因是,我们的手机就是一台名副其实的电脑。

从去年开始火热起来的“智慧屏”电视概念,本质也是一台“电脑”。华为、小米等大厂提出全场景智能化的最终愿景,就是说我们的家具、家电,都是独立的“电脑”。

我们无需要求电冰箱可以播放视频,也无需要求扫地机器人播放音乐。厂家最终要做的就是“省电、高效”,让每个智能家电“做自己”就好。

这种趋势对以往追求“全能型选手”的X86来说,是致命的。从智能电话普及开始,英特尔就努力地想让X86从芯片面积、功率、散热方面追赶ARM,但最新的结果,却导致了周五的股价大跌。

打造从硬件到操作系统

完全匹配用户个性的产业链

移动时代,让各家IT大厂几乎无一例外都选择把重注下在“精简指令集”CPU,硬件的统一逐步形成了共识。但新型的智能化产品,又让另一个问题浮上台面,那就是软件的无缝衔接。

同时使用微软WINDOWS系统和苹果MAC的同学,一定能体会在两台不同的设备间处理文件的痛苦。同样,用手提电脑把我们智能手机的照片取出,也会难住不少不熟悉操作的朋友。

智能设备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用户的“痛点”“痒点”,这种问题本来不应该存在。所以,打造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完全匹配自己用户个性的产业链是每个科技大厂的必走之路。

现在比较成型的是谷歌GOOGLE的安卓生态链,还有苹果的IOS生态链。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生态链,如我们很多国内厂家,也就是帮其它生态链的最顶端玩家“赚粉丝、拉下家”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打造自己的“鸿蒙”操作系统,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态链是一个必然。正如任正非所说,“鸿蒙并不是单纯为手机打造的操作系统”,这是大实话。

“苹果-英特尔”婚姻是这样走向尾声的

然而,在苹果的IOS生态链上,昔日的大厂英特尔反而成了最薄弱的一环。

从以来,苹果一直在电脑产品线上采用基于英特尔x86架构的CPU处理器。但英特尔在最近数年时间里一直在制程方面“挤牙膏”,性能提升缓慢。

此前测试显示,其低功耗的i3、i5处理器性能已经被苹果A系芯片赶超。自己着力打造的“高端生产力”MACBOOK,MACBOOK PRO系列电脑,“大脑”运算能力可能还不如自己的手机和IPAD,这让着力打造精品的苹果公司情何以堪。

所以苹果一直在Mac中测试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其性能比英特尔替代品有很大的提升。

从公司生态角度,自研芯片Mac电脑出现意味着苹果生态系统终于形成完整闭环,采用Apple芯片的Mac电脑将能直接运行iPhone和iPad App。

过去由于Mac使用人数相对偏少,无论是软件开发者还是游戏开发者,都更愿意开发iOS和iPad OS。在兼容iPhone和iPad App后,开发者只需要开发一次,就可以在三端使用,这将大大丰富Mac上的应用。

采用自家设计架构相同的芯片也有望节省经费,提升苹果公司的毛利率。于是,这场始于的“苹果-英特尔”婚姻就此走向尾声。在这个结局之前,英特尔努力过,但明显属于努力不够的一个。

Mac只占据全球PC市场6%的市场份额,其业务约占英特尔销售额的2%—4%(15-20亿美元),营收占比较小。另一方面,放弃与苹果的合作也有望帮助英特尔将更多资源集中在增长更为迅速的数据中心业务上。

美国芯片等制造业外流会造成什么

资本的逐利本性,让英特尔选择了“放手”。但它却无法回避一个难题:支持ARM,会进一步打击自家的 x86;不支持ARM,会错过下一波的市场浪潮,丢失获利机会。

这对美国计算机产业是非常糟糕的。美国已经失去了内存记忆体产业、磁盘产业、液晶面板产业、电子零件产业,现在就连CPU产业都在离开。

按照现在的这种趋势,ARM计算机的所有零件将都不在美国生产,美国将造不出ARM计算机,每一个零件都必须进口。

制造业的重要性在于,它会产生规模经济和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储备,会带动一个地区出现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供应链。美国正是由于制造业外流,导致它没有动力更新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补充数量不足的工程师。

制造业的外流,意味着一个国家正在丧失工具方面的技能。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曾经这样解释为什么苹果公司选择中国来制造电子产品。

“关于中国的电子制造业,普遍的观念是那里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才选择在那里建立外包工厂。我不确定他们去的是中国哪个地区,但事实是,中国早在多年前就不再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成本并不是选择中国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中国能够提供的技能。

我们的产品需要非常先进的工具,这意味着整个配套技术都必须是最先进的。这需要很深的工具技能。在美国,你召开一次工具方面的工程师会议,我不知道能不能坐满一个会议室,但在中国,可以坐满多个足球场。”

一个国家只要掌握了制造方法,哪怕只是组装方法,它就迟早会诞生自己的独立品牌,向产业链更高端的位置扩展。中国的手机产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以后,即使美国想重新发展制造业,也会由于成本原因而困难重重。

从这个角度看,ARM设备正在崛起,而美国不生产ARM芯片,导致芯片产业外流加重,对美国计算机行业的长远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

正在因为看到了这一点,5月,美国“强迫+引诱”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一座新工厂,耗资120亿美元,2024年完工后将能够生产5纳米芯片。

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前段时间关于华为、中芯科技的论述已经很多,就不再一一重复了。无论是硬件、还是操作系统,还是种种的配套,卡脖子的地方仍不少。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并没有一家科技大厂能够彻底完成自己的生态闭环。

只要我们立足长远,积跬步,致江海,前景可期。

部分引用资料:

宋威《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王鹏飞《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

张竞扬《分不清ARM和X86架构,别跟我说你懂CPU!》

许超《这个婚终于离了:苹果官宣与英特尔“分手”,电脑芯片大变局?》

阮一峰《苹果放弃英特尔芯片,为什么会打击美国计算机产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编辑 | 婷婷

校对 | 杜文杰

审核 | 钟传芳

签发 | 区健妍

按以下步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