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心理学:父母吵架 离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答案在这里

心理学:父母吵架 离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答案在这里

时间:2020-05-21 06:52:29

相关推荐

心理学:父母吵架 离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答案在这里

最近一个多年不联系的同学突然联系到我,说他最近在和妻子闹离婚,4岁的女儿每天闷闷不乐,他问我,这种父母吵架、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没有影响,是怎么影响的,如何才能避免呢?

那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把这个思考过程整理一下,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给家里有孩子的父母,以及不得不面临如我同学这般问题的父母做一个参考。

父母吵架,让孩子很“分裂”,我该站哪边?

小时候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事,父母吵架,让你站队、评理,“儿子(女儿),我俩谁说的对?”。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站在妈妈一边,意味着“背叛”爸爸,站在爸爸一名,意味着“背叛”妈妈。

如果你平日里跟某一方的关系比较好,这还好选,如果你都很爱他们,关系都不错,这时候你就会左右为难,就会很“分裂”。

这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而言,这是非常痛苦的。

那为什么父母总是热衷于让孩子评理站队,原因何在?这就引出了一个心理学原理,人际关系中的三角化。

什么是三角化,为什么要三角化,三角化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三角化是家庭治疗大师鲍文提出来的心理学概念,即,当家中的两个人有矛盾、冲突、焦虑时,拉第三个人来评理、站队。由此两个人的冲突分散到三个人之间,这是一种人的本能选择。

两个人组成的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会在关系之间形成巨大的张力,使得关系变得不稳定,但是一旦有第三个人加入,这种张力就会减弱,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关系会趋于稳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父母下意识的把孩子拉进他们的矛盾中,无疑是把孩子当作了减轻压力的工具。

有一些父母是无意识地把孩子拉进三角化的境地,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让孩子评理、站队。

更有一些父母会把自己的吵架、离婚,日子过得不好,说成是孩子造成的,结果给孩子的自卑埋下了种子。

我有个来访者,从小父母关系不好,生活条件也不好,妈妈总是在跟他说,要不是为了你,我会留在这里,受这份窝囊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认为都是因为自己,才导致的妈妈不快乐,妈妈过得不好,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罪疚感。

幸好他的父亲很爱他,所以他并没有恨父亲,我觉得这是他幸运的一点,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个爱的人,所以他虽然敏感,但是依然很有爱心,也愿意相信爱。

此外我见过的绝大多数与他类似的情况是,父母关系不好,争吵不断,孩子站在母亲这一边恨父亲。

结果就是孩子的自我守在与父母的纠缠中,不能自由的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父母吵架、离婚,孩子会天然地归结为是自己导致的

父母吵架、离婚,孩子会天然地归结为自己导致的,更不用说父母还刻意强调,故意归罪于孩子。

影视剧中经常会有类似这样的场景:爸爸要跟妈妈离婚,结果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是不是我不听话,你才不要我和妈妈,要离开我们”。

“我可以以后天天听话,好好学习,帮妈妈做家务,你不要离开我们…”。

孩子以为自己可以控制父母的吵架、离婚,这是人的原始本能,即我们很早就学会通过控制一些我们自己能控制的东西去影响那些我们未知的得东西。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恋,即人们会天然地认为自己是好的,自己是重要的,自己可以影响别人,这种自恋是一个人自信的核心和基础。

但是当孩子最终发现自己控自不了父母的吵架,甚至离婚的时候,又会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是不被爱的,这就导致了他的自卑。

那父母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前提,要想完全避免,这个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将伤害减到最小,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父母都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比如一到三岁,孩子和母亲很亲密,这种母子之间的依恋会对孩子成年之后的情感亲密关系有很重要的影响,而这期间父亲是没有能力融入其中的。

只有父母关系比较融洽,孩子爱母亲,母亲爱孩子,但母亲也爱父亲,于是孩子也会接受父亲,逐渐爱父亲,如同“爱屋及乌”一样,由此父与子被联结了起来。

而父子关系会对孩子成年之后怎么样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怎么样合作协同产生重要影响,因为父子关系可以容纳规则,规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而母子关系由于是指向亲密的,所以无法有这个作用。

所以父母无论是吵架还是离婚都尽可能的不要去影响、破坏孩子心中的父母形象,不要让孩子去评理、站队,不要让孩子去恨他的爸爸或者妈妈。

相反,要让孩爱他的爸爸或者妈妈,即使离婚了,但父母这个角色依然可以在,这是我们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

因为只有爱才能给孩子力量,即使离婚了,爸爸或者妈妈已经不在孩子身边,但心中住着一个完整的,高大的父亲或者慈爱的母亲,依然能够给予他勇气和力量,而恨只会让他的自我处在过去的纠缠里,苦苦等待,从而失去前行的机会。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很难,但是既然你们迎接了一个小生命来到你们的世界,就要为他的生命早期负责,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慈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