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圣索菲亚大教堂——既罗马建筑的特色 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

圣索菲亚大教堂——既罗马建筑的特色 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

时间:2022-10-29 15:21:29

相关推荐

圣索菲亚大教堂——既罗马建筑的特色 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

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325年,由于地震和叛乱的烧毁,它经历过数次重修,到公元6世纪时,已经非常破败了。公元532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予以重建,他共投入了万余名工人、花费了32万两黄金、历时5年才完成。圣索菲亚大教堂可以说是拜占庭建筑中最光辉的代表,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在希腊语里是圣智的意思,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一举攻破了君士坦丁堡,把供奉上帝的基督教教堂改建成为回教的清真寺,在圣索菲亚原来建筑的四角建了一座回教的尖塔,形成了今天的样貌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

经过三重门便进到了教堂的外前廊,其后是安伟的大前廊,长61米,宽9.1米,分为两层,下层为教徒祈祷和杆悔的地方,上层为教堂游廊的一部分。它融合了罗马式长方形教堂与中心是正方形教堂的特点。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东西长7米,南北长71米。布局属于穹窿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心为一直径32.6米的圆形穹隆,据说在里海中都可以看到。它由四根高为24.3米的巨大塔形方柱之间的拱顶连结支撑。为了解决在方形底基上安放圆顶的难题,并分散支撑圆顶承受的负荷,建筑师在圆顶四周设计了小半圆顶,之下又建了许多更小的半圆顶。最初因施工匆忙,穹顶曾一度倒塌,为此,修复时增加了扶壁。这种建筑技术从外观和内部都给人与方圆契合、自然和谐的美感,圆顶与方形墙体的连接强度在当时也是建筑史上少有的。

它的结构成就和匠师对结构受力的分析能力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穹顶和柱子的顶部布满了由一小块一小块玻璃镶嵌的美丽图案,以金、银来加以衬托,十分精美华丽。穹顶端距地面高54.8米,穹窿底部四周环绕着40个窗洞,使大穹窿显得轻巧凌空,光线由此射入里面的大厅。穹窿的东西两侧各连接一个较低的半圆形穹窿,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两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寔。整个教堂由酱红色的石头砌成。教堂外面有一石墙,上面有许多一人高的壁画,内容都是《圣经》中的人物,如圣母玛利亚、耶稣等。大厅内壁全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壁画铺砌而成。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建后基本保留了原教堂的主体建筑,只是在后殿加了一个壁室,用于教徒们在此向麦加朝拜。又在教堂外四周加了四个伊斯兰式的尖塔。室内四壁原来描绘圣经人物的镶嵌画被涂掉了,使这一建筑整体看上去很是别致。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外形上的特点是方形平台上覆盖着圆形穹顶,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别具风采。而在室内没有用柱子来支撑。

君土坦丁大帝请来的数学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的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窿的重量。使得圆顶显得极为高远开阔,以传达天界的美好与神圣。巨大的圆顶,是用希腊罗得岛特制的砖块砌成的走进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圆柱和柱廊将教堂分隔成3条侧廊,柱廊上的幕墙上穿插排列着大小不等的窗户,中部是东西走向,纵深展开的大厅,高大而宽阔,适宜于举行隆重豪华的宗教仪式和宫廷庆典活动。大厅上部由3个大穹顶覆盖,中央穹顶直径达33米,离地高54.8米,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圆顶表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上面挂着金字的大圆盘,上面用阿拉伯文写着“穆罕默德”等字样,而更高处则是马赛克镶嵌的圣母抱着圣子的基督教宗教画,两大宗教同聚堂,奇妙而又和谐。

穹顶之下,40条拱肋由圆顶中央一直伸展到底基,柱廊和拱券重重排列,室内空间相互渗透,统一而又多变。拱脚底部的每两肋之间开设了40个窗洞。光线从此穿入教堂。当人们置身那幽暗的大殿中,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中,光影交错,宛如飘浮在空中圣索非亚大教堂外部为暗红色,十分朴实,但其内部却是艳丽多姿、富丽堂皇。教堂的穹顶和地面都镶嵌着五彩缤纷的玻璃裝饰。墩子和墙面则用彩色大理石和色彩斑阑的马赛克嵌画装点铺砌。这些大理石分别从罗马、雅典、以弗等地运来,把教堂装饰的辉煌夺目。这些裝饰多为白、黑、绿、红等颜色,同时衬以金色。承重的大理石圆柱多是深绿色。柱头一律用白色云石镶着金箔。一些部位的构件还被包上金色的铜箍,色彩十分艳丽。地面用彩色碎石铺成各种图案,拱顶与圆顶则为玻璃绵石,并用金子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整个大厅璀璨夺目,神奇非凡。当时一位史学家曾把大厅比作鲜花盛开的草原。

据称,查士丁尼一世在踏入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一刹那,惊喜若狂,不禁喊道:“噢!所罗门,我超越你了!”索非亚大教堂以其惊人的艺术之美,与雅典卫城和罗马的万神庙并称为古代三大建筑杰作。但在公元8世纪到9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和13世纪初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圣索菲亚大教堂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原有的镶嵌画及其他艺术珍品多被毁。此后虽经多次修复,终未能恢复旧观。圣索菲亚大教堂装饰得精美华丽,但在教堂里却很少见天主教堂里常见的雕刻品。这和圣索菲亚大教堂所归属的东正教有关。从公元4世纪开始,基督教会渐渐受到希腊罗马文明重视肖像与肉体美的文化影响,信徒们除了通过传统的寓言故事与象征手法来理解教义外,也逐渐产生了将圣母、圣子和圣徒等人物通过画像具体化的需求。教会中也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将圣经人物画下来就相当于触犯了圣经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另一派则认为人物画像可以让信徒更加亲近地理解神的精神。

两派间的分歧日渐加深。公元692年,教会同意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里奥三世却颁布禁令,禁止圣母、圣子、圣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现,自此揭开了两派人马长达200年之久的血腥斗争。教堂里的画作常遭破坏,画像的持有者和制画的工匠们也都遭到各种形式的迫害,社会动荡不安。一直到公元9世纪中叶,教会才达成共识,同意对圣经的画像给予敬意、信仰和崇拜,这才平息了两派间的纷争,而这个日子也被称为“正统的胜利”。每年在信仰东正教的国家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然而雕刻艺术从来不曾得到教会的认可,因此可以说拜占庭艺术里,雕刻艺术并不存在。圣索菲亚大教堂既有罗马建筑的特色,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是拜占庭建筑艺术形式的最杰出代表。作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帝王都在那里加冕,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是伊斯坦布尔最有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它的气势庄严而有亲切感,在不同角度观赏会呈现出多变的美感,令人目不暇接。身在其中,心灵也会变得静谧祥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