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名篇新解之李白《静夜思》:一直被思乡给误导 没想到隐藏这么深!

名篇新解之李白《静夜思》:一直被思乡给误导 没想到隐藏这么深!

时间:2021-10-17 01:10:21

相关推荐

名篇新解之李白《静夜思》:一直被思乡给误导 没想到隐藏这么深!

一直以来李白的名篇《静夜思》,作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流传至今,并且从古至今这首诗都被当做思乡名作。

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看,思乡是无疑的,并且用词也都通俗易懂,看起来确是如此。

龚自珍在一篇题为《书汤海秋诗集后》说:“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谿,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本人尤对“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并且是人思维及其结果的外化的话,按照文人字斟句酌的习惯,诗中每一字每一词都是认真推敲的结果,也是选择最适合创作时心境的结果。这样的话,作为独创者,对常用字首个如此组织排列的人,一定有其字句字面意思之外的原因。

一个人独特的创作一定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有诗如其人之说。然而直到如今,还都停留在此诗是思乡之作的认识上,没有从此诗论及诗人本身,也就是没有通过作者所创作的诗本身把握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因此也就无法进一步加深对作者的认识。这样也就就使得学完此诗后仅停留在诗的字面意思上,丝毫没有深化对诗人的认识。

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个人觉得有必要跳出古往今来的窠臼,通过诗人之作来了解诗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之作。

在我看来,这首《静夜思》思乡只是外在表象,它真正反映的远不止此。

试问如果仅如字面所说为思乡,那通过此诗能回答作者为何会思乡吗?能解释作者为何给此诗题名为“静夜思”吗?

因为凡是真正地创作者,标题不是随便起的,而是经过不断推敲、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

下面简要地谈谈个人对这首诗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梦有所启发。

上图是根据诗中内容整理而出,大家不妨先看看,看是否能有所启发。

正所谓“世界上不是缺乏美的事物,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在赏析或阅读时首要的是“发现问题”,也就是从无人疑处见疑。

1.作者为何给本诗题为“静夜思”而不是其他?难道仅仅只是诗名而没有其他含义?

2.一般人对明月的印象都是美好的,并且在我们的文化中,明月一般都是与美好相关的,包括团圆等。为何作者见到身边床前的明月光却“疑是地上霜”呢?这很不合常理,是否有其他所指呢?

3.既然是“疑”,为何用“地上”来修饰霜,而不是其他词呢?

4.既然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何又“举头看明月”呢?一般情形下,霜很冷,人为了避免受冻,是应该离开的。作者为何举头看明月,这样岂不是“霜”更多?感觉不是更冷吗?

5.举头看明月后为何突然就“低头思故乡”了呢?难道思乡无缘无故就会产生吗?

其他就不再列举。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并且问题解决的钥匙就蕴含在所提的问题当中。

本人认为本诗很多词都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而是另有所指,或者说用了一些象征。当然这些都是从心理来看的。

首先我们看看距离与位置。疑是地上霜的是床前明月光,也就是说明月光被疑是霜的仅指床前的明月光。这个地方的明月光距离作者很近。而明月是在天上,可望不可及,距离作者很远。并且距离作者很远的月亮是“明”的,也就是说是很明亮的,柔美。这样我们就发现作者这里面暗含着对比:月 远(天上) 明——光 近(地上床前) 霜。这不是很奇怪吗?

同样是月光,在远处的天上,是“明”;在近处的床前,疑是霜!

我们知道近的就是身边的,都是现实的,远的如果从人生角度看就是理想了。这里“明月”指的就是作者自身内在的理想,是追求,所以是“明”,在“黑暗的夜”里给自己带来光亮,给自己指明方向,所以自己也一直向它努力。而明月光也就是理想带给自己的力量一到了地上就没有了在“天上”的“明”的特点,反而带给自己的更像是“霜”,这点说明什么呢?

明月光由“明”到“霜”的转变恰好就是在“地上床前”完成的。这不恰好说明作者的理想在现实中遇挫吗?也就是说作者为理想奋斗,但是现实中的一切与想象中的不同:想象中美好的(“明”)在现实中给自己带来的却是伤害(“霜”)。而一个“疑”自正写出了作者创作时内心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作者内心备受煎熬,但是作者并没有找到出路,不知该如何办。

“疑”一方面是不确定,但是又不能完全否定。也就是说“明月光”到了地上的床前,自己感觉不对劲,像是霜,可又不能肯定一定是霜。

所以作者为了“求证”,就“举头看明月”,就是为了确认“疑是霜”的月光的来源——月亮,发现月亮还是月亮,依然“明”。

这种理想追求而不得,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作者心里自然很苦闷,而这种苦闷又无法通过外在而排遣,毕竟这是思想苦闷。这种情况作者的内心很像创作《荷塘月色》写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时也就是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不过最终也未能如愿。(仅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可以解出)

马克思说过“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毕竟人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人。当一个人处在理想与现实矛盾而无法处理时,由于现实不会向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妥协,个人也不愿向现实妥协,这时人内心的苦闷是越来越多,透不过气来,正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由于理想给人带来力量、指明方向、让人内心感到安全,并且理想是与现实有很远距离的。所以当一个人思想的苦闷压抑时,为了让自己放松,只能从其他方面寻找类似理想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的地方充当精神上的寄托。

由于这种苦闷是现实的社会带来的,所以对社会失望后不愿妥协,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寄情山水的念头,到无人会人少的地方。一个是夜晚,夜深人静;一个是浏览自然环境,身处其中。就像陶渊明《归园田居》一样。

但是写是外在的,通过寄情山水,来麻痹自己,希望让自己不再想。

可是内心深处还是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是什么地方呢?

不在身边,距离自己较远,并且就放下的自己而言是可望不可及,但是又能让自己感觉安全和温馨的,这个地方就呼之欲出了,正是——故乡!

这就是作者为何最后一句写“低头思故乡”的内在原因。这一句内在的也就成了作者不愿放弃自己对理想的坚持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样分析,大家就知道这首诗作者为何用“静夜思”题名了吧。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我们读诗并不是只是当读者,更深的是与诗人“神交”,并且通过不同诗人的不同人生经历、态度及最终结果作为自己人生的间接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把握好个人的人生之路!

关于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现实之间出现矛盾后应该如何做,可以参看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来对比,然后吸取经验教训。下面几篇可以参考:

毛泽东《沁园春·雪》

朱自清《荷塘月色》

鲁迅《<呐喊>自序》

李白《静夜思》

杜甫《月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