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商鞅的帝道 王道和霸道

商鞅的帝道 王道和霸道

时间:2024-01-11 05:26:19

相关推荐

商鞅的帝道 王道和霸道

商鞅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人物。古往今来,能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的人物,大多是一种像华盛顿那样确立了一整套制度体系,另一种是像孔子那样奠定了一种思想和文化基础。而商鞅是两者兼而有之的。

小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篇“徙木立信”的课文,说的就是商鞅为了让民众相信他的话,不惜重金树立权威的事。言必信、行必果本来是一种道义范畴的要求,由重金来收买,这开端就挺邪性。

在商鞅变法一节中,提到商鞅的几项重要措施。对照看看,商鞅的哪些制度现在还在执行、哪些制度比现在更先进、哪些制度落后于现在?

一、废井田,开阡陌。

本质就是废除封建土地国有和贵族所有制,建立土地私有制。民间百姓可以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在商鞅之前的先秦时期,封土地,建诸侯,这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在商鞅之后的中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三、统一度量衡。“商鞅量”“大良造鞅”,强制执行。这给后来的“书同文、车同轨”打了个样,也是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基础。

四、奖励军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五、废除世袭制。

这肯定是一得罪人的事。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触及一些人利益,改革受阻。

六、严推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七、推行县制。

八、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事求是地说,按照商鞅的这些变法确实使秦国差不多一夜之间就强大起来了,几年就使一个羸弱之国变成虎狼之国,确实时间不算长。

如果商鞅一辈子干的事仅仅是这些,如果我们对商鞅的认知仅仅存留在这个程度上,那他几乎很完美。

遗憾的是,要想推行上面的变法措施,需要有严酷的法律和一整套思想控制相配合才可能办到。商鞅有一整套的理论,后人辑纳成册,称为《商君书》。

据说《商君书》是有名的天下第一禁书,过去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

鲍鹏山教授在讲述先秦历史时,特殊讲到《商君书》是历代帝王不传之秘,是一本专门给皇帝出主意的书,商鞅及《商君书》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统治天下最黑暗的内核。

《商君书》认为,“有道之国,在于弱民”。通过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实行一教,统一思想,进行思想控制;通过剥夺个人资产,让民众依附国家;通过辱民、贫民、弱民,使人民贫穷、软弱,实现民弱国强。如果还有强民依然没杀光,还有杀手锏——发动战争,通过对外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

这是商鞅得以使秦国“强大”起来的真正原因。商鞅兑现了他对秦孝公的承诺,果然使秦国霸业可成,国家空前强大。

我小的时候教材里有一门课程叫《社会发展简史》,里面前面讲到秦朝的强大,后面又讲到陈胜吴广率领几百戍卒起义、最终推翻秦王朝、是第一次叭啦叭啦什么地,就把幼小的我看糊涂了,一会儿说前者如何伟大,一会儿说几百连像样武器都没有的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就把那么强大的秦王朝说推翻就推翻了?这不矛盾吗?

看来秦王朝的强大是假的。商鞅是个聪明人,一定知道他缔造的这个怪物不一定强大。

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商鞅从变法到最后作法自毙,可以判断他实在是情非得已。

当时的商鞅正值青年、意欲有为的时期,很希望找个平台能够让他一逞。他找到了秦孝公,因为那里比较落后,发展空间更大。

商鞅原本为秦制定了几套制度才去投奔。他是个聪明人,对各家学说了如知掌,他一开始并不想使用《商君书》所述的这种制度。他和秦孝公谈了几次,包括帝道、王道和霸道等。

原始社会可以叫天道。让自然去选择。

帝道是黄老一派道家思想,参考五帝的治理方法,无为而治。这种情况下的法,是根据天道人道客观情况定出的法,是灵活万变的。

王道是效法周朝治国思想,以礼乐文化为中心,圣人明君本身就是法,但是如果这个统冶者是个无能之辈,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小鬼子侵略中国要建立“王道乐土”,可以从这里找到影子。

想在有生之年干点事业的秦孝公一听到帝道和王道,很不耐烦,对商鞅很冷淡。后来商鞅只好第三次托那个太监见秦孝公,讲起了他的“霸道”,也就是后来彻底实行的驭民五术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来实现强国,时间最短、见效最快……这个正中下怀,秦王一听眼睛就亮了,像打了鸡血似的对这个霸道很感兴趣。

霸道是纯正的法家思想,律条明确,措施一是赏,二是罚,虽然死板,但是可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可速成霸业,但是因为上述驭民五术,其后患也是无穷的。

商鞅应该是知道他的改革最终后果,但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只好如此了。有人说,在几次重大关系到几代几十代人的命运抉择时,中国人总是站错了队,这可能就是天命。

但凡学过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商鞅,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展开过一次论儒法表里的运动,批林稍带着批孔批周公,法家人物成为中国代表正义和先进性的力量,商鞅是最具代表性,还有主张焚书坑儒的李斯,韩非子、吴起……都得以大规模正式上位。杀人如麻的秦始皇更被称为万世尊崇其制度的法王。

然,秦能得其地而不能得其民。《过秦论》中说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对于《过秦论》中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个结论我是不敢苟同的,因为黎民的尊严是靠血与火的洗礼中锤炼而来,决不是靠哪个 “仁义” 君王施舍能得到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