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家长怎样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首先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家长怎样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首先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时间:2019-04-05 04:49:15

相关推荐

家长怎样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首先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我们知道,小孩子还不懂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这就需要家长付出一番努力,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帮组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都要包容

很多家长会下意识地将情绪分为好情绪和坏情绪,好情绪包括喜悦、幸福、感激等,坏情绪则包括悲伤、愤怒、害怕、嫉妒等。并进而认为好情绪对孩子是有利的,而坏情绪则对孩子是有害的。在育儿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持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则对孩子的情绪训练是非常不利的。

在孩子表现出在家长眼里看来是“坏情绪”时,家长会觉得担忧或反感,并急于阻止孩子出现这类情绪,希望孩子能变得更坚强、更阳光,但事与愿违,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总是遭到爸爸妈妈的阻止和否定,孩子会产生愧疚心理和内疚感。而且孩子可能还会因为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的心情而产生对家长的抱怨。

所以家长首先要纠正自己认为情绪分好、坏的观念,这样才能正视孩子的情绪,不管孩子表现出的是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家长都能接受并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

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真诚

在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家长就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真诚地尝试与孩子感同身受,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经常听到有的家长会说“孩子太可爱了,连生气的燕子也是那么可爱”之类的话,但事实上家长在这样想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无法真诚地感受孩子的情绪了。

如果家长没能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孩子会觉得没受到重视,其难过的感受一点也不比大人少。孩子会从家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态度中感受到类似被最亲近的人背叛时的愤怒与绝望。想象一下,当孩子正在气头上时,家长却强忍着笑说“宝宝生气了”之类的话,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对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非常不利。

少问孩子“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要让宝宝回答你提出的“为什么”类问题,需要动用认知思考才能实现,而认知思考属于前额叶的功能,前额叶一般要得到成年才会发育完成。所以让一个小孩子回答“为什么”是不现实的。比如说孩子从外面玩耍回来,衣服闷闷不乐的样子,家长问“为什么不开心”,孩子往往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那应该怎么做呢?可以说“你看起来有点不开心...”,看起来微小的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从理性到感性的转移,后者从孩子的情绪作为出发点,更容易深入孩子内心。

如果家长一时不会还无法确定孩子当时的情绪,就可以问“你的心情感觉怎么样?”,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或者还可以用“是什么...”来代替“为什么”,比如问孩子“是什么让你不开心了”,这样孩子也会较快地融入与家长的对话中,而如果问的是“为什么”,孩子极有可能会回答“不知道”。这两种说法在大人看来可能没有区别,但对孩子来说却并不是这样。

家长可以试试“镜像式对话法”

所谓“镜像式对话法”就是在与孩子对话时,家长跟着孩子重复某些表述,比如孩子说“他把我的小汽车推走了...”,家长就说“小汽车被别人推走了,你感觉很生气是吧”。类似这样的交流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被家长理解了,于是会进一步打开自己的心扉;而且通过家长的重复,还可以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

但家长要注意的是,切记滥用“镜像式对话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重复,非得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