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景德镇陶瓷彩绘 彩绘颜料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景德镇陶瓷彩绘 彩绘颜料的发展

时间:2019-04-09 03:31:51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景德镇陶瓷彩绘 彩绘颜料的发展

本文乃作者小衫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彩绘颜料的发展景德镇出现较早的陶瓷雕塑加彩是在五代时期,主要是青釉点褐彩,这是加彩的雏形。这种褐彩的颜料是氧化铁,用氧化铁进行彩绘早在唐代的磁州窑、吉州窑等窑口就已经成熟。位于河北的磁州窑往往在瓷枕等器物上用黑花将国画人物或者装饰图案绘制在陶瓷上,而这一方法在江西吉州窑的陶瓷上也经常性使用。景德镇在五代两宋时期的绘制和烧成等方面借鉴了磁州窑、吉州窑等窑口的表现形式和工艺。

彩绘颜料

从今天的景德镇湖田窑遗址可知,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雕塑用褐彩点缀装饰非常普遍,轻松自如,特别是在玩具类的动物雕塑和人物的服饰、五官上使用较多。但这种局部的点绘加彩,还未形成景德镇窑独有的彩绘特点,而同时期其他窑口早已有较成熟的彩绘样式。真正具有景德镇特点的陶瓷雕塑彩绘是从元代烧制的青花开始的。青花的出现源于颜料的使用,曹建文经过考证在《景德镇青花瓷器艺术发展史研究》中指出,唐代便出现了青花钴料,是由西亚地区引进的,钴料的主要产地在今天的伊朗和叙利亚等地。

宋代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往来中断,导致青花没有被很好地开发。伴随着元朝蒙古族的开疆拓土,其中西亚、中亚很多地区被纳入到元的统治之下。一方面元朝征服了西亚,另一方面元朝又积极推进航海贸易,使得元与西亚之间有较多的经济往来,已在西亚陶器上大量使用的钴料便也成为常态的进口原料,被带到内地景德镇。“从国内外传 世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来看,其料色蓝里有黑色似铁锈斑疵,呈色浓重青翠,线条有晕散现象。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的青料明显的不同。被后人称为苏勃泥青。”"苏勃泥青的出现与景德镇在元代创烧青花成功有着直接的联系。”

元代烧制的青花

明代早期使用的青花料为进口的青料,中期以后伴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青料很难进口了。这时景德镇的工匠采用的是附近乐平生产的平等青,平等青的发色较为淡雅,工匠们经过反复的实验,最后改进了提炼方法,将从浙江引进的青料通过煅炼法提取青料,改进了以前的水取法。煅炼法提取的青料发色较为艳丽,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清代。明朝前期基本延续元朝创烧的釉里红,元代由于釉里红的配料及烧成技术方面的限制,一般很难控制釉里红的晕散现象,或者在发色上较为暗沉,基本无法进行详细的描绘,而是借助刻画花来完成,明代的釉里红基本就可以直接描绘。

到明朝中后期,伴随着皇家的重视,彩绘的种类逐渐增多,从单一的釉下青花和釉里红向釉上彩绘或者釉上与釉下的结合方向发展。如宣德年间烧制成的斗彩,成化年间烧制成的绿彩,正德年间烧制成的酱彩、孔雀蓝釉青花彩、素三彩,宣德年间烧出的青花矾红等。这些色彩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明代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加彩。

孔雀蓝釉青花彩

清朝将原有的许多材料发展得更加成熟了,如金彩。明朝金彩一一般用来勾线,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较容易脱落。清代的金彩出现了较大面积的使用,由于配方和烧成的原因,一般不容易脱落。黑彩的使用也比较成熟,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眼睛、眉毛、头发等部位,在白色的瓷胎。上使其立体感得到增强。

蓝彩的烧制使其部分地代替了青花,明代的青花五彩是釉上和釉下的结合,到清代康熙年间烧制出蓝彩,蓝彩的发色跟釉下的青花基本相似,所以通过釉上的工序便能够达到以前青花五彩的视觉效果。在康熙年间烧制成功的粉彩,扩大了陶瓷雕塑彩绘的品种。粉彩由于使用了玻璃白显得比五彩更加粉润,皮肤和服饰。上的色彩有层次渐变,更显自然真实,表现典雅。清朝的彩绘由于工艺技术的进步、彩绘品种的不断增多,展现出百花齐放、绚烂多姿的陶瓷雕塑艺术风貌。

蓝彩

可以说,彩瓷颜料及其工艺的出现、发展直接影响着景德镇陶瓷彩绘雕塑的面貌和创新。烧成技术的进步烧成技术的进步使得景德镇烧制出了陶瓷加彩必备的物质基础。在宋代中期景德镇的工匠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验,逐渐地掌握了强还原焰,这对于当时烧制青瓷和以后烧制白瓷,都提供了烧成的前提条件。青花瓷烧制气氛中的还原焰可以将坯料中的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一氧化亚铁,而非三氧化二铁。

三氧化二铁会导致坯体变黄,而氧化亚铁对瓷器的呈色影响较小,因此烧成后坯体白里泛青,也更有利于描绘青花纹饰和有助于青花颜料的呈色。如果不对还原焰进行掌控或者掌控不当,在烧制青瓷时便会出现偏灰或者米黄的颜色,这对于陶瓷彩绘是极大的阻碍。在装窑方法上,逐渐采用匣钵装烧方法,可以使坯体受热均匀,同时防止制品直接与窑火接触,避免瓷器上出现吸烟、落渣等现象,可以有效提高制品的成瓷率。

白瓷

元代开始使用葫芦窑,葫芦窑尽管内容积比较小,但是它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容易地控制窑内的温度和烧成气氛,也保证釉下青花的烧成温度。在清朝景德镇有些窑口就开始改变以前柴窑的烧制方式,而使用煤窑烧制。煤窑的优点在于其烧制的温度较高,并且受热面积均匀,使得瓷坯的瓷化程度较高,质地坚硬,并且釉面更加光滑。清朝初年景德镇在龙窑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种蛋壳窑。蛋壳窑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控制气氛,窑壁比较薄,能减少热量的吸取与消耗,同时可以利用不同的位置烧制不同温度和气氛的瓷器,也为清代各种色釉的实验提供了烧制基础。

葫芦窑

陶瓷雕塑的工艺性高于其他材质的雕塑,它是综合运用了瓷土的性能、釉料的特点以及烧成的技术等多种不同工艺技术才完成的制品。一般石雕、木雕、泥塑属于可以直接成型的雕塑,而陶瓷雕塑在每一次成型、 施釉、彩绘及烧制的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烧成气氛的掌控、窑具结构的改变等工艺技术都成为制约陶瓷雕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它的每一次演变都是新材料的出现和工艺技术进步的结果。可以说,陶瓷工艺的进步,一方面提升了制品的质量和制作效率;另一方面,又不断促使新的品种问世。它是在一种综合运作下的技术与艺术的改良和创新活动。

参考资料《景德镇陶瓷彩绘雕塑研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