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豆瓣8.1分《查令十字街84号》:从创作者的角度 去看读书这件事

豆瓣8.1分《查令十字街84号》:从创作者的角度 去看读书这件事

时间:2021-05-04 03:48:28

相关推荐

豆瓣8.1分《查令十字街84号》:从创作者的角度 去看读书这件事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待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这是作家海莲·汉芙的最后一封信中留下的词语,她所表达对于书籍的热爱,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书店所带给她的慰藉和感激。

这情缘已超越书信往来,而以爱的形式存在于世间。基于此,《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爱书人的圣经。

对于创作者来说,读书是必备项目。在浩瀚如烟的书海中,创作者如何与书交朋友,学习写作,又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来书写一本新书,就让我们从创作者的角度,解读一下《查令十字街84号》所带给我们的感动。

01 比世界还大的,是书籍,比书籍更大的,是创作者的心胸

海莲说,每年一到春天,她都会把所有的书籍进行“大清仓”,把一些再也不会读到的书都丢掉,就像把再也不穿的旧衣服扔掉一样。

很多人对此不甚理解,不是爱书吗,为什么要狠心把书扔掉?

书籍对于创作者来说,只是一副精神皮囊,更重要的是书中的精神与思想。当把书读熟,读透,刻印在脑海中,书籍本身存在的形式已经不再重要。

所以,扔掉意味着已取精华去其糟粕,因为还有更多的书籍来填充空出来的空间,来充实汲取养料的大脑。

每天都在出版新书,新的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着这个世界。世界大吗?世界这个物质也和书籍的皮囊一样,是有边界的,有范围的,里面存在的东西是有数量的。

比世界更大的,是思想和观念的创造者。就像《三体》所创造的科幻,带领我们探索科技未知的世界,就像《人类简史》所梳理的历史,纵观时间的变化感知自我的渺小,就像《百年孤独》一样荒诞不经,就像《被掩埋的巨人》一样发人深省……

这些都是创作者的写出来的文字,他们让我们见识到与这个世界不同的背面,读到人心里面的世界,乃至更大的想象空间。

我想说,超越书籍本身的更大的,是创作者的心胸。心有多大,创作的舞台就有多大。

02 与书结缘,是创作者一生的情愫,爱书超过爱他们自己

拥有一本包装精美的书,让海莲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恶感。

它那光可鉴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书名,秀丽的印刷铅字,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宅邸;由一位优雅的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质摇椅里,慢条斯理地轻轻展读……

读到海莲收到书之后的回信时,让我们感同身受的是她对于书的无线怜爱,她甚至有一种罪恶感,觉得这么好的书应该在优雅宁静的环境里,而不应该在她的小破屋中。

海莲·汉芙,19出生于费城,她不是出名的作家,一生贫困潦倒,大多数时光靠撰写和修审剧本为生。

1949年,海莲33岁,她在纽约曼哈顿的一个没有暖气的公寓里,偶然间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于是她开始给这个书店写信,这一写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海莲与书结缘,与书店结缘,更与书店里的人结缘。

《查令十字街84号》的翻译者陈建铭曾这样说“中文世界之所以长年不见此书问世,一定是所有珍爱此书的人——也像我自己一样——不忍丝毫更动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是的,海莲与书店通信集,成为爱书人的圣经。那个书店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的一个暗号。

创作者一生离不开书籍,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读书,已经成为爱书人和创作者的一个特殊缘分,一种情愫。由书而产生的情感,已超越他们爱自己。

03 关于书写,每一个创作者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海莲所推崇的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

当海莲来到查令十字街84号时,书店的主人弗兰克已经离开人世。海莲与这个书店的情缘到此,二十年的书信往来,让她有了精神寄托,有了对书的无限信仰。

但对于创作者来说,与书的缘分还不止如此。创作者不仅要依托书籍,还要通过文字创造书籍,书写出集合他们思想精华的书籍。

这是创作者的梦想,也是书籍产生的源泉所在。书籍永远读不尽,那是因为有无数的创作者前仆后继地贡献他们的天赋和才华。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我可以说想说的话,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为什么写作又怎能不写作。”

写作已经融入创作者的血液里,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种使命。即便写作是孤独的,作品是孤单的,也毫无畏惧之心,一心想把他们所读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心里话,通过文字这种形式深刻地表达出来。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亲爱的热爱的》主演李现(韩商言)推荐,汤唯、吴秀波主演北京遇上西雅图2)¥35京东月销249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