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服饰 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服饰 文化内涵特点

时间:2019-10-17 20:32:38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服饰 文化内涵特点

本文乃作者翟姚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炫富” 、“显美”的装饰文化形式,“炫富”的装饰文化服饰的作用,除了防护御寒外,还有十分重要的象征功能。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当出现剩余财富后,服饰慢慢成为财富、等级的象征。它往往通过材料的贵贱、装饰材料的多少来体现服饰价值,同时也将穿着者的等级地位反映出来。“对于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来说,不论境况多么的艰难,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于那些本该属于自已财富的正当追求。人们总在不断追求富有,在人们心中财富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东西。”贝壳装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中常常用贝壳作为装饰。云南境内有众多湖泊,如洱海、滇池等,这些湖泊中有贝类动物的生存并不奇怪。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也有推测,由于云南地区的多民族性,人群从各地迁移聚居而来,因此不排除在迁移的民族中有伴海面居的民族,海贝也就由其引人。再有,人们早期进行贸易交换就通过“贝壳”,它是一种货币代表,因此用贝壳进行装饰展示了财富和地位。云南哈尼族服饰常用贝壳作为装饰。女性服装喜欢在前腰腹部处搭缀一条饰片, 黑色为底,上面用海贝和彩色布片穿插装饰,对比很强烈,具有较强的肌理感。云南景颇族妇女有一种前短后长的衣服,她们喜欢用贝壳在服装的接缝处进行装饰,让人忽略接缝分割线,并且常常好几颗贝壳组合摆成一个花朵图形,非常有情调。还有将贝壳制成纽扣片以装饰运用于服饰的,在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头帕、头巾上常见,这和我们现在广泛运用的贝壳纽扣相似。傈僳族妇女也非常喜欢用贝壳作为服饰装饰,常常从头饰到挂饰、腰带等都采用贝壳材料,贝壳材料的白色与服装的黑色底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使服饰上的五彩刺绣、拼布装饰在白色贝壳的点缀下变得活泼盎然。

云南景颇族妇女

银质服饰,我国的少数民族,不论南北,都喜欢将能显其财富、地位的物品装饰于身。少数民族艺术是更为直接而鲜明的,从古至今,金银制品由于其产量的稀少成为财富的一种象征,那么将金银制品装饰于服饰其实就是一。种语言, 传递着穿着者的家庭情况、地位等级等信息,可谓是“一身穿戴,多种信息”。同时这也是对金银制品这些财物进行安善保管的形式,走到哪里都不怕被遗忘或丢失。云南少数民族几乎都喜欢在服饰上装饰银制品,银饰是“驱恶防灾”的象征,他们或将银做成带浮雕图案的银片、银泡,缝在服装上,或做成银铃挂在服装上,或做成首饰佩戴于脖颈、耳朵、手腕、脚腕等部位,远看就如一件光亮的银衣,材质硬挺、刀枪不人。一件衣服往往在通过银制品装饰后重量增加,其价值也剧增。

少数民族艺术

如景颇族妇女喜欢在服装的领口处装饰几圈银泡,同时再在最外圈缀挂多层次的银片,让其垂饰于胸前,据说这是景颇族人们对其本民族为“龙的后代”的图腾信仰,银泡代表着“龙泡”,也似龙鳞甲一般,具有很强的视觉肌理效果。全方位“显美”的装饰文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自由和权利,就如明朝嘉靖时期文学家洪应明在着作《菜根谭》中谈到的一样:“贫家净扫地, 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栽。”意思是不论人在什么境况下,都要爱自己、爱生活,不要轻易放弃,尽其所能追求属于自己的美。云南少数民族就是这样一个观念, 他们除了在服饰上追求财富的“炫富”之美外,还常常追求多方位综合装饰之美,其特点就是在服饰上进行极致的装饰,通过各种装饰效果来“显美",虽然有些形式让人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这样的“美”正是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体现。

景颇族妇女

云南石屏地区的彝族妇女有种袍衣,圆领对襟,长及臀,她们在袍内前身的底摆部位刺绣精美图案,穿着时则常常把前身的底摆襟翻起撩于腰后,并用腰带系扎。这种袍衣本身在布料方面就极尽五彩装饰,并且搭配精美装饰的腰带、下装、挂饰等,其服饰装饰效果本身就已经十分充足,但是她们感觉还是不够,将服装内面也刺绣上纹样,并翻撩起展示出来,其“显美"之心可见不一般。再如云南文山地区的麻栗坡彝族男子喜穿一种三件套上衣,俗称“三叠水”。腋下侧缝高开衩,衣摆呈三角形,在衣摆、衣袖以及开衩处都有蜡染纹样的镶边装饰,并且由于衣服一层比一层短,内层的衣服比外层衣服更长,因此露出饰边,在下摆、侧缝、衣袖处呈现出了一种具有装饰性层次的视觉感,虽然侧缝处的层次饰边只能在人们活动抬手时才能看到,但是“显美”的心态总是让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彝族妇女

麻栗坡的女子和男子一样也喜欢尽显美丽,她们的下摆长裙十分引人注目,这种通过镶拼、刺绣、蜡染、色织锦等方式综合装饰的裙子,图案效果一条一条、一块一块间隔穿插,构成独特,云南民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法都能在它上面找到。在对美丽的呈现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是毫不齐惜的,特别是在重大活动时,人们都会以盛装形象出现。这是一种极致的搭配,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将最美丽的服饰都穿戴于身,层次众多。鲜艳的包头上插满各种花饰,五彩的服装上刺绣满各种纹样,配上精美的围腰、尾饰、腰带,并且缠绑腿,穿绣花鞋,再用各种银饰、串珠、绒球、线穗等做装饰衬托,使人们常常在这样的“满满显美”场面中被耀花眼。尤其是年轻的姑娘和小伙们,他们的服饰更加丰富,颜色更加鲜明,以此在人山人海中凸显出自己,获得人们更多的关注。

麻栗坡的女子

以神话传说、图腾信仰为服饰内涵,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有故事的,它的形式、色彩,尤其是它的装饰纹样,处处都散发着信息。人们常常为服饰设计制作寻找相关渊源,使其更具价值,更容易被人记忆和言传。这和孔子所提到的“文质彬彬"相似,只不过孔子更强调服饰形制反映礼节的内涵,而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则更强调服饰对自然崇拜、神灵图腾的内涵。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设计制作常常伴随着神话传说,用神话传说来诠释服饰结构形式、图案色彩、材质工艺等的渊源。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主角常常就是身边的自然物,如龙、虎、蜘蛛、马缨花、公鸡、蝴蝶、孔雀、太阳、月亮等,它们被借鉴运用于服饰中,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尊重,他们相信现实自然物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神灵,这些神灵能为自已提供庇护,运用自然也就是借用神力。这和远古时期人类的“万物有灵”观极为相似,“远古人类把生老病死等问题推及到世间万物,万物都有神灵主宰”。

云南禄丰县的彝族妇女喜欢戴“蝴蝶帽”,帽顶左右对称竖起两片半圆,刚好像一只正停靠下来的蝴蝶,并且半圆上用小银泡做装饰代表蝴蝶翅膀上的纹样,戴时常在帽檐上还要绕上一圈厚实的红缨线簇为搭配,这使点、线、面的构成非常到位,展现着美丽的形式。云南永仁县彝族妇女则喜欢戴“鸡冠帽”,帽顶以鸡冠为形,并用银泡和红色丝线进行装饰。她们戴鸡冠帽的习俗源自雄鸡救一位被魔王掠走的姑娘的故事,故事中雄鸡拯救了姑娘和小伙,最终两人获得幸福生活。所以永仁县彝族女性戴上鸡冠帽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她们认为这样能为其带来神灵的庇护。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还有一种装束很特别一尾饰。 它往往在一条腰带上缝缀多片三角长带,也有长方形布条上垂流苏的造型。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服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